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含氯消毒液对藻酸盐口腔印模改良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20例门诊修复、正畸患者的印模,分两组消毒处理后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实验组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及包裹处理;对照组采用清水消毒及包裹处理。比较两组的消毒效果。结果实验组菌落数为(196±20),对照组菌落数为(32010±30),两组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含氯消毒液对藻酸盐口腔印模消毒效果明显,有利于减少口腔科的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2.
心脏移植术后重症隔离室细菌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侃  林惠珠  李红 《护理学杂志》2000,15(7):397-398
为了解重症隔离室细菌菌落数,利用心脏移植术后保护性隔离1个月时间,对隔离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及进出隔离室医务人员的手进行细菌监测。结果:采用紫外线及化学消毒齐消毒后,各类指标能够达到Ⅱ类细菌菌落数卫生学标准,但应消除不良影响因素。提示:重病病人保护性隔离治疗期间,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可达到国家菌落数卫生学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济、有效的使用免洗消毒液手消毒的方法。方法:采用不同剂量的健之素免洗消毒液、分别配合六部洗手法和非六部洗手法消毒洗手后,评价自然晾干时间,细菌计数变化。结果:2ml健之素免洗消毒液配合六步洗手法与非六步洗手法比较,自然晾干时间长、细菌数少,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ml健之素免洗消毒液配合六步洗手法与非六步洗手法比较,自然晾干时间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数少,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健之素免洗消毒液剂量配合六步洗手法间比较,自然晾干时间长,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数少,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2ml健之素免洗消毒液配合六步洗手法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验自制液态皂的临床效果。方法:以使用固态肥皂(A组)、自制液态皂(B组)和速干消毒剂(C组)分为三组,于清洁护理操作、污染物清理操作及无菌操作前和洗手后进行手部采样送检,记录细菌菌落数。结果:B组与A组相比,二者手部细菌菌落数在三类操作之前无统计学差异,洗手后均有统计学差异。与C组相比,二者在清洁操作前、污染物清理操作前和污染物清理洗手后无统计学差异,在无菌操作前、清洁操作和无菌操作后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自制液态皂清洁能力优于固态肥皂,不低于速干消毒剂,能够改善手卫生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探讨医护人员的最佳洗手技术,更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该院新生儿科、妇科、手术室、普外科四个护理单元的124名护士采用不同洗手和干手方法及不同消毒剂擦手后带菌状态进行微生物监测研究和带菌分析。结果肥皂搓洗加自来水清洗法,六种不同方式擦手后,以消毒毛巾擦手方式效果最好,自然干燥和热风干手器次之,一次性纸巾,白大衣腋下擦干,后背臀部擦干对手有污染;五种消毒剂擦手后,用0.25%碘伏、1%84消毒液、洗必泰甘油酒精等3种消毒剂擦手后效果好,全部为无菌,75%甘油酒精次之,新洁尔灭甘油酒精擦手后消毒效果差。结论肥皂搓洗加自来水清洗法明显优于自来水清洗法;中高效消毒剂擦手效果优于低效消毒剂擦手及肥皂搓洗加自来水清洗法和自来水清洗法;消毒毛巾干手方式最好。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后应严格按照洗手标准进行洗手和擦手。  相似文献   

6.
护理人员手清洁方法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目的:寻求简单有效的手清洁方法,方法:将60例护理人员随机分为三组(各20名),即肥皂流水洗手(1组),消毒灵液擦手(Ⅱ组)、消毒纸贴擦手(Ⅲ组),分别将三组人员手清洁前后采样,比较三种方法的效果。结果:清洁各组间菌落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清洁后合格率(≤10cfu/cm^2)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Ⅰ组与Ⅱ组菌落数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消毒灵擦手效果明显优于肥皂液洗手;手清洁耗时Ⅰ组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消毒纸贴擦手组耗时最短,洗手组最长。结论:99消毒纸贴擦手法对手清洁效果较好,具有操作简单,耗时短等优点,适用于紧急情况和连续操作时的手清洁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酸性电解水用于手消毒的效果。方法将某综合医院94名医务人员及陪护家属分为三组,分别以15℃、5℃微酸性电解水以及百能抗菌洗手液按标准六步洗手法洗手1min,采用微生物培养计数法评价洗手后的消毒效果。结果15℃水温的微酸性电解水洗手后对手部细菌平均清除率达99.65%,优于百能抗茵洗手液和5℃的微酸性电解水(均P〈0.05)。结论15℃水温的流动微酸性电解水洗手消毒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手细菌监测对护士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全院每个科室培训1名兼职感染管理控制护士,由其每月随机抽取2名护士分别于操作后洗手前、洗手后进行手细菌监测;采用隐蔽性观察法于实施手细菌监测前后观察护士洗手及手消毒方法合格率。结果实施手细菌监测后,护士洗手及手消毒方法合格率显著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手细菌监测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手卫生执行力度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工作人员手卫生情况,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方法选取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26名工作人员,其中护士10名、工人16名。对戴手套操作与未戴手套操作的人员进行分组手卫生监测。了解CSSD工作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知晓率、手卫生指征执行次数、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及手卫生效果。结果 CSSD护士对手卫生概念、手卫生指征、六步洗手法、戴手套擦免洗消毒液指征等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工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进工作区前、处理污染物品后、清洁物品包装前、接触消毒物品前、接触无菌物品前、脱手套后、出工作区前、下班前等手卫生执行次数均显著高于工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手套操作与未戴手套操作的工作人员手部清洁后立即检测手卫生合格率均为100%,随着工作时间越长,手卫生合格率越来越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洗手、戴手套不用洗手、担心清洗不彻底和烫手、手卫生产品刺激皮肤均为CSSD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CSSD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待提高,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手卫生监测考核、健全规范洗手制度,从而提高工作人员手卫生意识与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微酸性电解水用于手消毒的效果。方法将某综合医院94名医务人员及陪护家属分为三组,分别以15℃、5℃微酸性电解水以及百能抗菌洗手液按标准六步洗手法洗手1min,采用微生物培养计数法评价洗手后的消毒效果。结果 15℃水温的微酸性电解水洗手后对手部细菌平均清除率达99.65%,优于百能抗菌洗手液和5℃的微酸性电解水(均P0.05)。结论15℃水温的流动微酸性电解水洗手消毒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1.
叶雪萍 《护理学杂志》2011,26(11):82-83
目的了解临床科室电话机细菌污染情况并提出消毒监控策略。方法随机抽取20个临床科室医生办公室及护士站电话机40部进行取样和细菌培养,并对上述科室40名医护人员及40例患者进行电话机卫生认知调查。结果电话机带菌率100%,40部电话机均检测出葡萄球菌、肠科菌,以上2种细菌菌落数无法计数;17部电话机检测出真菌,菌落数10~20 cfu/cm2;1部电话机检出鲍曼不动杆菌,菌落数17 cfu/cm2。接电话后洗手的医护人员及患者比例分别为40.0%、15.0%。结论临床科室电话机污染问题较严重,应加强医护人员及患者手卫生知识教育和监测,定期消毒电话机,以切断电话机所致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2.
护士操作前手消毒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探讨简便、有效手的消毒方法,于1999年1-6月将30名临床护士分为3组,对照组10人用0.2%“84”消毒液泡手2min;实验1组10人用0.5%“84”消毒液毛巾控手1min;实验2组10人用0.2%活力碘消毒液毛巾擦手1min。消毒前后采集标本送细菌培养,结果消毒前30人手细菌量均超过国家标准;消毒后实验1组1条“84”消毒液毛巾连续使用8人次细菌培养为阴性,除功率90.94%,实验2组1条力碘毛巾连续使用10人次细菌培养为阴性,除菌率100%;对照组“84”消毒液连续使用3人次细胞培养阴性,除菌率66.32%。实验1、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1、2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均P<0.01)。3组均未发现皮肤损害。0.2%活力碘毛巾用于手的消毒着色,对护士及病人有一定心理影响;0.5%“84”消毒液毛巾无色、无味,连续使用8人次更换,可达到理想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2%强化戊二醛(下称戊二醛)气雾熏蒸法与浸泡消毒法消毒吸痰管的效果。方法消毒按5周期(1个周期12d)进行,每周期将200根使用过的吸痰管经初步处理,即5%84消毒液浸泡30min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将每周期200根吸氮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戊二醛原液气雾熏蒸法消毒4h,对照组采用戊二醛原液浸泡消毒30min,12d为1个周期。两组分别于第1、6、12天对消毒后的吸痰管及消毒过程中的戊二醛采样行细菌菌落数计数,并观察有无细菌生长。结果两组每周期第1、6天吸痰管和消毒液标本均未检测出细菌,且无致病微生物生长;每周期第12天对照组吸痰管和消毒液标本均检测出细菌,实验组未检测出细菌。结论气雾熏蒸法消毒灭菌效果可靠,具有节约开支、使用方便、有利于吸痰管的保存与放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84消毒液浓度及作用时间对其灭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84消毒液对日常医疗器械消毒的最佳浓度及放置时间,以确保其消毒效果,将84消毒液配制成0.5%、1.0%、1.5%、2.0%4种浓度,检测不同时间消毒液中的氟含量及细菌增减阳性数,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种逍度对HBsAg的杀灭力。结果,4种浓度的84消毒液随时间延长有效氟含量下降;24h后,0.5%、1.0%组检测细菌阳性数逐渐增多;2.0%对HBsAg杀灭力最强。揭示.0%84消毒液浸泡  相似文献   

15.
正外科手消毒是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其正确率是手术部每月常规检测的项目,与SSI的发生密切相关。2012年河南省卫生厅编印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明确要求手术部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要达到100%。品管圈(QCC)是指同一个工作场所的个人,为了解决问题和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通过轻松愉快的现场管理及  相似文献   

16.
口腔器械常用消毒灭菌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几种常见口腔器械消毒灭菌方法的效果,为临床消毒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口腔科使用后的器械,包括车针、探针、根管锉,共计120件,每类器械随机取10件作为对照组,仅清洗干燥处理;其余随机分为3组,每组每样各10件,器械清洗后分别采用0.5%碘伏表面擦拭消毒(擦拭组)、20g/L戊二醛浸泡消毒(浸泡组)、高温高压蒸汽灭菌(高温组),对比各组消毒效果。结果对照组和擦拭组菌落数(591.10±23.36)、(557.31±27.16)cfu,合格率分别为0和16.7%;而浸泡组和高温组器械表面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常规清洗后采用戊二醛浸泡和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消毒效果较好,但是戊二醛存在一定的毒性,推荐使用高温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口腔器械进行消毒灭菌。  相似文献   

17.
外科手消毒是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再用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1]。虽然《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上有外科手消毒方法的文说明,但在实际操作中因各人对文字理解的不同,出现操作法不一的现象。为了规范外科手消毒操作,笔者根据人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连液用于皮肤消毒的效果及保存时间,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6名急诊科实习护生为试验对象,将黄连液(0.1 g/ml)0.3 ml用于皮肤消毒,然后检测消毒后皮肤的细菌菌落计数,并于消毒液开启后第1、10、20、30、40、50、60天检测黄连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效果和黄连液的染菌量。结果消毒液开启后60 d内消毒皮肤的细菌菌落计数及黄连液染菌量均低于消毒技术规范的标准,30 d内黄连液抑菌率达99.6%~99.9%。结论黄连液可用于皮试消毒,且开启后保留30 d抑菌作用仍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2%强化戊二醛(下称戊二醛)气雾熏蒸法与浸泡消毒法消毒吸痰管的效果.方法消毒按5周期(1个周期12 d)进行,每周期将200根使用过的吸痰管经初步处理,即5% 84消毒液浸泡30 min后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将每周期200根吸氮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戊二醛原液气雾熏蒸法消毒4 h,对照组采用戊二醛原液浸泡消毒30 min,12 d为1个周期.两组分别于第1、6、12天对消毒后的吸痰管及消毒过程中的戊二醛采样行细菌菌落数计数,并观察有无细菌生长.结果两组每周期第1、6天吸痰管和消毒液标本均未检测出细菌,且无致病微生物生长;每周期第12天对照组吸痰管和消毒液标本均检测出细菌,实验组未检测出细菌.结论气雾熏蒸法消毒灭菌效果可靠,具有节约开支、使用方便、有利于吸痰管的保存与放置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不同公共场所人群进出盥洗间洗手前后手卫生效果及手卫生依从性的评价.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2月,选择五星级酒店公共盥洗间、客轮渡候船室盥洗间、高中学校公共盥洗间、图书馆盥洗间4类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场所随机选择各120例作为观察组,医务工作人员1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洗手前后手细菌菌落计数.对以上五处采样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