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P7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方法:选取92例大肠癌组织标本,腺瘤10例,淋巴结转移灶34例,肝转移灶16例,癌旁正常组织10例,通过免疫组化PV-9000通用型二步法检测P73在上述标本中的表达,分析P73在原发灶,转移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P73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6%,在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淋巴结转移灶阳性表达率为71%,肝转移灶阳性表达率为75%,P73在原发灶与腺瘤、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P73在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结肠癌的Dukes分期及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肝转移有关,而与肿瘤的大小、年龄、性别、组织分型、肿瘤部位、病理分型无关.结论:P73的高表达参与大肠癌的形成、发展、侵袭和转移有关.P73有可能作为大肠癌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99mTc-MIBI亲肿瘤显像在原发性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活检确诊的8例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进行了头颈部99mTc-MIBI早期和延迟断层显像,通过视觉判断和半定量分析,与鼻息肉及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99mTc-MIBI早期显像均为阳性,灵敏度100%。延迟显像阳性7例,灵敏度87.5%。早期及延迟显像对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定性诊断的特异性为70%。淋巴瘤组肿瘤/齿龈、肿瘤/腮腺、肿瘤/头皮的摄取比值与鼻息肉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99mTc-MIBI显像在鼻腔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定性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IP2A)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5例肾透明细胞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距离肿瘤≥0.5cm)中CIP2A的表达水平,并将癌组织CIP2A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肾透明细胞癌组织CIP2A表达的阳性率为82.9%(29/3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阳性率22.9%(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T3/pT4期肾透明细胞癌CIP2A表达水平高于pT1/pT2期(P=0.007),有远处转移者CIP2A表达水平高于无远处转移者(P=0.006)。CIP2A表达水平和年龄、性别及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CIP2A在肾透明细胞癌中呈高表达,并与肿瘤的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OX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SOX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20例胃癌患者的肿瘤标本,并选择其中20例的正常胃黏膜组织为对照,采用PV-9000通用二步法测定SOX2的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评价SOX2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SOX2阳性例数19例,阳性率为95.00%;120例胃癌组织中SOX2阳性例数86例,阳性率为71.67%。胃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阳性率(χ2=18.326,P<0.05)。SOX2表达与年龄和性别无显著关系(χ2=2.394、1.387,均P>0.05)。管状腺癌患者S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黏液腺癌患者、低分化癌患者的SOX2阳性表达率低于高分化癌和中分化癌患者、浆膜内浸润患者的SOX2阳性表达率高于侵出浆膜外患者、淋巴结无转移患者的SOX2阳性表达率高于淋巴结有转移者、Ⅰ+Ⅱ期患者的SOX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均P<0.05)。结论胃癌患者SOX2的阳性表达率较之正常胃黏膜组织明显降低;SOX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是否有转移以及TNM分期有显著关系,可为胃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星形细胞瘤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2,IGF-2)、癌性抑制因子(cancerous inhibitor protein phosphatase 2A,CIP2A)、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c-Myc蛋白表达情况及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星形细胞瘤患者50例,同期脑外伤患者50例,取手术切除星形细胞瘤组织标本(观察组),非功能区入路过程切除的正常脑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GF-2、CIP2A、NGF、PCNA及c-Myc表达情况,分析IGF-2、CIP2A、NGF、PCNA及c-Myc表达与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IGF-2、CIP2A、NGF、PCNA、c-My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00%、56.00%、54.00%、56.00%、56.00%,对照组均为阴性;观察组病理分级Ⅲ~Ⅳ级者IGF-2、CIP2A、NGF、PCNA、c-Myc阳性表达率(97.22%、69.44%、69.44%、72.22%、69.44%)均高于Ⅰ~Ⅱ级者(14.29%、21.43%、14.29%、14.29%、21.43%)(P0.05)。结论星形细胞瘤组织IGF-2、CIP2A、NGF、PCNA及c-Myc呈高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背景Fas抗原及P53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可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预后状况.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Fas抗原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患者相关肿瘤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设计以病理标本为研究对象的对照实验研究.单位实验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完成.对象随机抽取西京医院普通外科1995-01/1998-10大肠癌患者32例病理标本.16例正常大肠组织取自病理教研室尸检组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Fas抗原,P53蛋白表达及16例正常大肠组织进行检测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大肠癌组织及正常大肠组织中的Fas抗原,P53蛋白表达,大肠癌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Fas抗原在正常大肠组织中表达阳性,P53蛋白在正常大肠组织中表达阴性,Fas抗原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1%(13/32),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3%(17/32).Fas抗原在大肠癌组织明显下降,Fas抗原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类型及肝转移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相关(P<0.05).结论Fas抗原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肿瘤恶性程度越高,表达减少越明显.肝转移患者中未见表达.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尤以发生肝转移者为著.Fas抗原表达下降或缺失及P53蛋白过度表达均提示愈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蛋白磷酸酶2A的癌性抑制因子(CIP2A)蛋白在宫颈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48例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102例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2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IP2A蛋白表达。并分析CIP2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等的关系。结果 CIP2A蛋白在正常宫颈及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组织中呈阴性表达,在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和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P2A蛋白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和肿瘤的大小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宫颈癌分化程度的降低,CIP2A的阳性率逐渐升高,高分化与低分化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P2A的表达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P2A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组织中呈过表达,而且随着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的进展,表达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种过表达促进癌的发生发展,并且为宫颈癌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及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P-钙粘蛋白(P-cadherin)在胃癌癌灶和正常胃黏膜中的表达,探讨其表达水平与肿瘤分类、患者预后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 检测20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切除的胃标本中癌灶及非癌胃黏膜组织的P-cadherin表达,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年龄,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远处转移,病理分期)作分析研究.结果 胃癌组织71%(142/200)呈P-cadherin阳性表达,而在非癌胃黏膜中仅5%(10/200)呈P-cadherin阳性表达;P-cadherin的表达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而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无明显关系;中、高分化腺癌及肠道型胃癌中P-cadherin表达明显;P-cadherin阳性表达的肿瘤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P-cadherin通常不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表达,在肠道型和分化较好的胃癌中表达明显,且阳性表达提示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SIL)的病理特点。方法:对30例PSIL患者的组织标本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化检查,其中2例行基因重排检查,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30例PSIL患者的病理诊断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B细胞来源23例(76.7%)、T细胞来源7例(23.3%)。其组织学类型分别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6例(53.3%)、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型)B细胞淋巴瘤7例(23.3%)、外周T细胞淋巴瘤6例(20.0%)、自然杀伤(NK)/T细胞淋巴瘤1例(3.4%)。免疫组化结果示,30例PSIL均表达CD45,AE1/AE3均阴性,4例B细胞淋巴瘤EMA弱阳性。23例B细胞淋巴瘤均表达CD20和CD79α,7例T细胞淋巴瘤均表达CD3和CD45RO。NK/T细胞淋巴瘤还表达CD56和TIA-1。16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有6例(37.5%)表达Bcl-2蛋白,10例(62.5%)表达MIB-1。7例MALT型B细胞淋巴瘤中有5例(71.4%)表达Bcl-2,1例(14.3%)表达MIB-1。基因重排结果示,2例B细胞淋巴瘤均呈Fr2A、Fr3A阳性,TcR阴性。结论:PSIL大多为B细胞来源的NHL,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Bcl-2、MIB-1的阳性率与肿瘤病理分型相关。  相似文献   

10.
Livin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凋亡抑制因子Livin在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ivin蛋白在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及11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eac-tive hyperplasia of lymph node)患者淋巴结中的表达,并应用real-time PCR对其中2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及4例正常人的淋巴结组织中Livin 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分析livin蛋白和mRNA表达与NHL患者临床表现及其特征的相关性。结果表明,NHL患者淋巴结组织中Livin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淋巴结组织以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比较均显著增高(RQ中位数分别为12.4vs0.34和12.4vs0.61)(p0.01)。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有16例Livin蛋白表达阳性,阳性率为53.3%;11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者仅1例表达阳性,阳性率为9.1%;而且观察到Livin蛋白主要在细胞浆中表达,在胞核内极少见有表达。研究还显示,无论是LivinmRNA表达还是蛋白表达均与NHL的临床分期(p=0.023;p=0.009)、B症状(p=0.015;p=0.026)、血β2微球蛋白(β2-MG,p=0.031;p=0.012)及血清乳酸脱氢酶(LDH,p=0.037;p=0.007)密切相关,而两者的表达与年龄、性别及分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Livin mRNA及蛋白在NHL患者中表达增高,并与临床多项指标存在相关性,因此Livin表达水平对评价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可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Livin在NHL中的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揭示NHL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的机理,并有望成为NHL未来治疗的重要突破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EB病毒(EBV)感染与霍奇金淋巴瘤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及其编码A20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收治的65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理标本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在肿瘤细胞丰富区制作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EBV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进行测定,并用原位杂交法对EBV编码的RNA进行测定以分析其感染状态。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表达进行测定,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EBV编码的A20蛋白表达进行测定。将所获数据纳入SPSS23. 0版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潜伏膜蛋白1阳性率为26. 15%(17/65),EBV编码的RNA阳性率也为26. 15%(17/65),二者符合率为100%。65例患者中A20蛋白表达丢失18例(27. 69%),存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纯合或杂合缺失14例(21. 54%)。仅1例出现A20丢失合并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纯合缺失。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EBV感染阴性与A20蛋白表达丢失、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缺失并无显著关系(P 0. 05)。结论:EBV阴性与阳性的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均出现A20蛋白表达丢失、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缺失,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检测结果并非完全一致,究其原因可能与技术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CRC)组织N-Myc下游调节基因2(NDRG2)和糖链抗原19-9(CA19-9)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本院接收的66例CRC患者为研究对象,用免疫组化法测定患者术中所得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NDRG2和CA19-9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癌变组织NDRG2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组织,CA19-9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肿瘤病灶Dukes分期晚、分化程度低、淋巴或肝转移者NDRG2阳性占比均低于Dukes分期早、分化程度中高、非淋巴或肝转移者,CA19-9阳性占比高于Dukes分期早、分化程度中高、非淋巴或肝转移者(P<0.05)。NDRG2阳性者和CA19-9阴性者累计生存时间明显长于NDRG2阴性者和CA19-9阳性者(P<0.05)。结论 CRC瘤体中NDRG2低表达,CA19-9高表达,且其表达与患者病理分期、分化程度、淋巴或肝脏是否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叉头框架蛋白A2(FOXA2)、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我院确诊并收治的肺腺癌患者117例,取其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FOXA2、ALK在肺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分析FOXA2、ALK表达水平与肺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1)肺腺癌组织中FOXA2表达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ALK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肺腺癌组织表达FOXA2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显著相关性(P<0.05)。肺腺癌组织表达ALK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组织分化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0.05)。(3)FOXA2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高于FOXA2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K阳性表达患者的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ALK阴性表达...  相似文献   

14.
背景:Fas抗原及P53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可反映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预后状况.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Fas抗原及P53蛋白的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患相关肿瘤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设计:以病理标本为研究对象的对照实验研究.单位:实验在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病理科完成.对象:随机抽取西京医院普通外科1995-01/1998-10大肠癌患32例病理标本.16例正常大肠组织取自病理教研室尸检组织.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2例大肠癌组织中的Fas抗原,P53蛋白表达及16例正常大肠组织进行检测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大肠癌组织及正常大肠组织中的Fas抗原,P53蛋白表达,大肠癌患的临床指标..结果:Fas抗原在正常大肠组织中表达阳性,P53蛋白在正常大肠组织中表达阴性,Fas抗原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41%(13/32),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3%(17/32).Fas抗原在大肠癌组织明显下降,Fas抗原表达与大肠癌组织学类型及肝转移相关(P<0.05).P53蛋白表达与大肠癌肝转移相关(P<0.05).结论:Fas抗原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明显下降.肿瘤恶性程度越高,表达减少越明显.肝转移患中未见表达.P53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尤以发生肝转移为.Fas抗原表达下降或缺失及P53蛋白过度表达均提示愈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检测Bcl-2在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它在肿瘤恶性程度,疗效及及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病理确诊的初治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45例,病理标本均行常规石腊包埋、HE染色和免疫组化LSAB法标记。结果:45例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Bcl-2表达在高度恶性患者中为66.7%,低、中度患者为6.7%。Bcl-2阳性患者初次治疗完全缓解(CR)率为41.7%,Bcl-2阴性者CR中率为9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间谍(P<0.05)。Bcl-2阴性者长期生存率明显高于Bcl-2阳性者(P<0.05)。结论:检测Bcl-2在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对肿瘤恶性程度及对预后的判断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LKB1、VEGFR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病理确诊的NSCLC 52例患者,分别取材自病灶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检测其LKB1、VEGFR2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在癌组织中LKB1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组织(61.54%VS96.15%),VEGFR2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组织(57.69%VS5.77%);在淋巴转移、有吸烟史、中低分化、鳞癌、肿瘤直径≥3 cm、分期Ⅲ-Ⅳ患者中LKB1阳性率更低,VEGFR2阳性率更高,鳞癌高于腺癌;二者表达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LKB1、VEGFR2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二者参与肺癌的发生发展;LKB1低表达与VEGFR2高表达提示患者淋巴转移以及低分化程度;二者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ATB1阳性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60例胃癌及20例正常胃组织中SATB1蛋白表达,分析SATB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60例胃癌组织SATB1阳性率为53.3%,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的15%(P0.01);SATB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与有无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和临床TNM分期及是否有远处转移密切相关(P0.05或P0.01)。SATB1阴性表达患者的中位OS长于阳性表达者(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SATB1表达状态是预测胃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 SAT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胃组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病理类型与骨髓侵犯之间的关系。方法:对365例经病理确诊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骨髓涂片及末梢血片,经瑞氏染色后,进行形态学观察记录并分析其形态学改变。结果:36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正常骨髓象者242例占66.3%;骨髓侵犯123例占33.7%其中合并白血病82例占22.5%。通过观察发现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和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易发生骨髓侵犯或转为白血病。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侵犯率高,骨髓细胞学和病理学同时检查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正确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利用BIOMED-2标准化免疫球蛋白(Ig)/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骨髓Ig或TCR基因重排,探讨Ig/TCR基因重排在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从骨髓及石蜡包埋组织(FFPE)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BIOMED-2系统引物,进行多重PCR扩增并利用PCR片段分析法进行Ig/TCR基因重排的克隆性分析。结果:在235例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中,TCRγ和TCRx单克隆重排阳性率分别为57.9%和50.2%,TCRγ和TCRβ的联合检出率为71.9%。在583例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IgH和IgK单克隆重排阳性率分别为70.7%和69.3%,IgH和IgK的联合检出率为81.6%。套细胞淋巴瘤与滤泡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IgH(84.8%对34.0%(P0.001);84.8%对9.2%(P=0.025)和IgK(75.8%vs 50.9%,P0.001;75.8%vs 16.1%(P0.001)重排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g基因重排阳性BNHL患者中,65例(13.7%)患者存在TCR重排阳性。TCR重排阳性T-NHL患者中,未见Ig基因重排阳性。3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FFPE标本有25例(83.3%)检出Ig基因重排,与骨髓标本重排检出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利用BIOMED-2标准化Ig/TCR基因重排检测对于淋巴瘤的诊断有辅助性作用,并且利用序列分析法可提高重排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于淋巴瘤的早期诊断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调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2年4月淋巴瘤患者的EBV感染状态。选取2008年1月-2012年4月于我院行外周血EBV DNA检测或病理EBER检测的淋巴瘤患者,收集此人群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外周血EBV DNA、病理EBER结果等信息,研究不同类型淋巴瘤的EBV阳性率,和EBV阳性组与EBV阴性组的特征差异,应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和Cox生存分析法分析EBV阳性对总生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69例淋巴瘤患者中,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病理EBER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4.8%、72.7%、40.0%),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病理EBER阳性率较低(16.7%),老年EBV(+)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外周血EBV阳性率为50%,10例霍奇金淋巴瘤中有1例患者进行病理EBER检测,结果为阳性,外周血EBV阳性率为10%,EBV阳性患者中的T细胞淋巴瘤比例明显增多(P=0.000),B症状发生率也明显升高(P=0.005),所有EBER阳性病例中外周血EBV阳性与阴性患者O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外周血EBV阳性是淋巴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27)。结论:EBV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等密切相关。外周血EBV阳性是淋巴瘤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