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围术期口服铁剂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贫血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3月至2016年5月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15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围术期是否规范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不使用铁剂,治疗组(76例)术后给予口服琥珀酸亚铁治疗12周。分别于术后1d、14d、1个月、3个月行血常规检查及术后髋关节功能(Sanders)评分,对两组患者围术期血红蛋白(Hb)量及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Hb平均为(119.1±5.0)g/L,对照组为(102.5±5.6)g/L,治疗组Hb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3个月Sanders评分平均为(55.3±3.5)分,对照组为(47.3±5.4)分,两组平均Sande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口服铁剂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贫血和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缩短其康复周期,是有效、经济、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加强对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的探讨,分析其原因并提高对隐性失血的重视。方法选择2008—2012采取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的6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依据Gross方程,根据患者身高、体质量及手术前后血细胞比容(Hct)变化计算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结果围手术期未输血的患者6例(占9.5%),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共380~740 m L,平均596 m L。患者术前平均Hb为119.6 g/L,术后为92.4 g/L,平均下降了27.2 g/L;术前平均Hct为34.84%,术后为27.36%,平均下降了7.48%,患者手术前后Hb、Hct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隐性失血量为680.25~1 105.74 m L,平均(814.43±4.95)m L;总失血量为620~1 190 m L,平均(962.34±5.74)m L,隐性失血占总失血量的84.63%。采取输血支持的患者57例(占90.5%),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量共350~740 m L,平均554.5 m L。患者术前平均Hb为108.2 g/L,术后为103.3 g/L,平均下降了4.9 g/L;术前平均Hct为32.34%,术后为30.87%,平均下降了1.47%。由于采取输血治疗,补充围手术期失血,输血量为400~1 600 m L,平均740 m L,手术前后Hb、Hct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隐性失血量为792.48~1 384.62 m L,平均(891.15±5.23)m L;总失血量为620~1 710 m L,平均(1 078.35±5.74)m L,隐性失血占总失血量的82.64%。结论双极人工股骨头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较多,临床上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围术期输血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隐性失血量的影响,为临床治疗及输血指征的选择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的17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围术期是否进行过输血治疗分为输血组(56例)及未输血组(120例),对两组术前、术后血常规以及术中、术后出血等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围术期的隐性出血量进行评估。结果输血组患者平均隐性失血量为353mL,占总失血量比例为83.1%,未输血组患者平均隐性失血量为427mL,占总失血量比例为84.6%。两组平均隐性失血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比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输血治疗并不能降低老年粗隆间骨折的隐性失血量占总失血量的比例,术后应根据红细胞压积及血红蛋白量的变化,合理选择输血治疗,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使用低分子肝素对隐性失血量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采取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 )治疗的23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围术期是否应用低分子肝素分为两组。对照组(123例)围术期未使用低分子肝素,试验组(109例)入院后即给予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隐性出血量分别为(404.0±7.3)m L、(425.4±3.9)m L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4.59%)明显低于对照组(12.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能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隐性失血量并未增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Evans-Jensen分型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隐性失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8月24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闭合复位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患者的资料,骨折按Evans-Jensen分型,其中Ⅱ型40例,Ⅲ型93例,Ⅳ型69例,Ⅴ型44例。根据Gross方程计算隐性失血量,对以上4组隐性失血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4组隐性失血量分别为Ⅱ型(404±7.38)mL,Ⅲ型(425±3.93)mL,Ⅳ型(487±4.35)mL,Ⅴ型(535±5.96)mL;隐性失血量在总失血量中占的比例分别为Ⅱ型82.60%、Ⅲ型81.00%、Ⅳ型82.70%、Ⅳ型82.10%,Evans-JensenⅣ、Ⅴ型与Evans-JensenⅡ、Ⅲ型相比,隐性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Evans-JensenⅣ、Ⅴ型相对于Ⅱ、Ⅲ型隐性失血量明显增加,应引起术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影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IFF)围术期隐性失血量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老年IFF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入院第1天与术后第3天的隐性失血量情况,并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记录患者相关基线资料,比较不同资料特征患者隐性失血量,分析可能影响老年IFF围术期隐性失血量的相关因素。结果 110例老年IFF患者围术期平均总失血量为(913.62±169.84) mL,术中显性失血量为(254.91±57.83) mL,隐性失血量为(795.20±128.75) mL;合并基础疾病、骨折A3型、髓内固定的老年IFF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量高于无合并基础疾病、骨折A1型和A2型、髓外固定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特征老年IFF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基础疾病、骨折A3型、髓内固定均是老年IFF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量多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合并基础疾病、骨折A3型、髓内固定均是老年IFF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量多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间隐性失血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2月入住我院骨科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85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入院第1天,手术前1 d,术后1,3,7 d血常规红细胞压积的变化,使用Gross方程计算失血量,观察术前第1天,术后1,3,7 d隐性失血的情况。结果:85例患者中,术前第1天隐性出血为(296±45)ml,术后第1,3,7天分别为(425±79)ml,(602±158)ml,(212±76)ml,从时间点来看,同组患者在术前1 d,术后3 d血红蛋白下降最为明显,提示隐性出血量较大,术后7 d隐性出血量逐渐稳定。结论: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过程中,整个围手术期均对隐性失血给予重视,手术后3 d尤其需要注意观察并及时处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肥胖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失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12月采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系统(PFNA)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134例,根据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BMI30 kg/m2)41例和正常组(BMI≤30 kg/m2)93例。记录两组术前、术中、术后血常规,并计算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的失血量。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肥胖组、正常组分别为(52.9±14.1)min、(46.2±13.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失血量分别为(879.3±63.8)ml、(785.9±45.2)ml,术前失血量分别为(281.2±26.3)ml、(264.1±15.9)ml,术后隐性失血量分别为(402.3±87.5)ml、(351.9±66.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中显性失血、隐性失血及术后显性失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肥胖患者行PFNA时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高于正常体重患者,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背景: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发生于髋关节囊线以外至小转子下方区域内的骨折,好发于老年患者,目前对于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主要治疗方式,包括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目的:比较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髓内外固定的隐性失血量,并探讨围手术期失血量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5岁以上资料齐全的29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男138例,女160例,其中采用髓内固定者153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81例,Gamma钉72例),髓外动力髋螺钉固定者145例.根据Gross方程计算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固定前隐性失血量、固定后隐性失血量、总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和总隐性失血量占比,比较股骨转子间骨折髓内固定和髓外固定围手术期失血量情况,并分析性别、手术时间、受伤与手术时间间隔、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内科疾病等因素对以上指标的影响.结果与结论:Gamma钉组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的固定后隐性失血量、总隐性失血量、总隐性失血量占比均显著大于动力髋螺钉组(P< 0.05).Gamma钉组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组的显性失血量显著小于动力髋螺钉组(P<0.05);3组固定前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受伤与手术的时间间隔<48 h组固定前隐性失血量明显低于>48 h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糖尿病组固定后隐性失血量和总隐性失血量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血压组固定后隐性失血量和总隐性失血量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固定方式、受伤与手术的时间间隔、高血压和糖尿病是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要高度重视其围手术期隐性失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分析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经皮加压钢板(PCCP)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失血量差异。方法收集接受PCCP或PFNA术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所采用的手术术式分为PCCP组51例,和PFNA组49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失血量。结果 PCCP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总失血量明显低于PFNA组(P0.05)。两组隐性失血量明显大于显性失血量。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选择手术方式时,需考虑手术引起隐性失血对患者的影响,在确保坚强内固定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隐性失血造成的负面影响,以利于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PFN)与动力髁螺钉(DCS)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3例,其中 22例采用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手术内固定治疗(PFN组),21例采用动力髁螺钉手术内固定治疗(DCS组).术后随访12~2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组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均明显少于DCS组(P〈0.05).术后随访,两组颈干角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PFN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为(89.23±5.93)分,明显高于DCS组(84.09±9.38)分(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动力髁螺钉,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背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有动力髋螺钉、Gamma钉、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等,究竟使用何种内固定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传统动力髋螺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2007-06/2010-03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96例,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各4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致伤原因等情况匹配。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采用00Cr18Ni14Mo3不锈钢、Ti6Al4V钛合金或纯钛,部分钛合金或纯钛产品表面经阳极化处理,非灭菌包装。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弹性模量接近人体骨,耐体液电解,耐腐蚀强,性质稳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与动力髋螺钉组相比,锁定加压接骨板组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锁定加压接骨板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动力髋螺钉组(94.6%,87.9%,P〈0.01)。提示与传统动力髋螺钉相比,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生物力学更合理,操作简便、微创、固定稳固、骨折易愈合,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或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与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132例65岁以上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两组:DHS组70例,采用DHS内固定治疗;PFNA组62例,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住院时间、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PFN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较DHS组长,术中出血量较DHS组少,住院时间较DHS组短,下地时间较DHS组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骨折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位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HS组54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62±0.79)年;PFNA组47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54±0.72)年.末次随访时DHS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1.29±9.38)分和优良率79.63%较PFNA组(94.68±4.90)分和95.74%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与DHS相比,应用PFNA治疗具有稳定性好、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及患髋关节功能恢复好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地奥司明联合氨甲环酸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问骨折术后隐性失血及肢体肿胀的疗效。方法将采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的75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入院后即给予地奥司明,手术开始时给予氨甲环酸,静脉滴注,对照组37例术中按照相同方法给予氨甲环酸。分别计算2组可见失血量、总失血量及隐性失血量,并比较患肢膝关节上方10CITI肢体周径差值。结果治疗组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5、7d时,治疗组肢体周径缩小值及肿胀减轻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未发现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4例出现肌间静脉血栓形成,2组均未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地奥司明联合氨甲环酸能有效减少转子问骨折PFNA术后隐性失血及肢体肿胀,疗效优于单纯氨甲环酸,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单边截石位、仰卧剪刀位和侧卧位等手术体位对老年创伤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收治的22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体位法分为截石位组、仰卧位组及侧卧位组,每组75例.术中均采用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Ⅱ)治疗,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结果 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石位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均短于仰卧位组、侧卧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Ⅱ术式采用单边截石位、仰卧剪刀位及侧卧位治疗老年创伤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少.而截石位术中透视时间及手术时间较短,可降低反复透视对医患的危害,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普通型与加长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2月~2015年10月在我院7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应用以上两种方法治疗,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评估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下地活动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结果:加长型患者组52例,手术时间为30~92分钟,平均为68分钟;术中出血 150~400ml,平均为 289ml;术后下床时间平均为3天,术后随访评估患髋关节功能优38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 94.2%;普通型患者组19例,手术时间为26~84分钟,平均52分钟;术中出血100~300ml,平均为182ml;术后下床时间平均为9天,术后随访评估患髋关节功能优13例,良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 84.2%;所有手术患者在术后均未出现退钉、髓内针断裂、切口感染、骨折不愈合等并发症,术后1例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1例因脑梗死亡,1例因血栓死亡。结论:两种方法都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相比之下加长型PFN-A更有利患者早期下床功能锻炼,以减少卧床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循环加压冷疗法结合行为改变理论的护理干预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术期隐性失血量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96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进行观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循环加压冷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行为改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隐性失血量、自我护理能力、应对方式及髋关节功能变。结果观察组隐性失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应对方式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术期,实施循环加压冷疗法联合行为改变理论的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患者隐性失血量,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应对方式,促进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钢丝张力带固定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2013年收治的50例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钢丝张力带固定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和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卧床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切口长度也明显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均明显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良率96.0%明显比对照组高(76.0%)(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0%明显比对照组低(32.0%)(P0.05)。结论钢丝张力带固定加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