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uo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ST segment elevation,STEMI)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护理配合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心内科经股动脉和经桡动脉途径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69例,比较二者鞘管置入时间、开始鞘管置入-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成功率、与穿刺部位有关并发症及1月内心血管事件,从患者入院至手术完成后24h由护师全程护理,配合医生随时处理各种紧急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支架植入个数、一次手术成功率、开始鞘管置入-球囊扩张时间、肌钙蛋白I恢复时间、1月内心血管事件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平均鞘管置入时间长于股动脉组,桡动脉组与穿刺部位有关并发症1例,股动脉组7例,桡动脉组少于股动脉组(P〈0.05);两组患者开始鞘管置入-球囊扩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急诊PCI治疗STEMI安全有效,并能减少卧床时间和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合理有效的护理配合能有效处理各种事件,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途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511例,桡动脉组403例、股动脉组108例,观察2组患者平均住院日、1周内超声心动图、术中及术后穿刺并发症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经桡动脉急诊PCI组的平均住院(9.87±4.71)d、术中室颤发生率2.23%、即刻血流TIMI 3级94.79%、射血分数正常率53.60%、局部出血或血肿并发症2.73%、死亡率1.49%,均明显优于经经股动脉急诊P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时,桡动脉途径穿刺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经桡动脉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从2005年5月至2008年12月共对2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治疗,其中经桡动脉途径112例,经股动脉途径109例。结果:两种冠脉介入途径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具有可比性。血管穿刺时间桡动脉组为(4.5±3.4)min,股动脉组为(3.8±3.6)min(P>0.05)。导管室支架置入时问桡动脉组为(41±20.7)min,股动脉组为(38±19)min(P>0.05)。冠脉介入治疗成功率桡动脉组为94.3%,股动脉组为95.1%。桡动脉组有1例桡动脉闭塞,1例肱动脉损伤渗血前臂肿胀,无其他严重局部并发症发生,股动脉组有2例假性动脉瘤形成,应用不同方法治愈,11例有出血并发症,其中2例有严重出血并发症。桡动脉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股动脉组(P<0.01)。结论:桡动脉途径可以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治疗的优选途径。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探讨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②方法对98例冠心病病人采用经桡动脉径路介入治疗(TRI组),118例病人采用股动脉途径进行介入治疗(TFI组)。观察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病人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等)。③结果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置入支架情况、手术时间和X线照射时间,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2.07、2.18,t=1.02~1.26,P〉0.05);TRI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小于TFI组(t=2.35,P〈0.05)。④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是有效、安全的,可减少病人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A)。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ACS尤其是STEMI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与股动脉途径比较,经桡动脉途径行PCI的成功率逐年提高,它具有血管创伤小、易于压迫止血、并发症少、不影响抗凝及溶栓药物的应用等优点,现在也广泛用于急诊PCI术。急诊PCI患者多为高危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手术风险显著增高。因此,术中不仅需要医生熟练的操作技术,更需要医护间的默契配合,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最大限度地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入径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5月本院行急诊PCI的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经桡动脉入路进行介入手术,对照组采取经股动脉入路进行介入手术,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天数及出院后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都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血肿8例(20.51%),穿刺部位感染1例(2.56%),假性动脉瘤1例(2.56%),观察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4%(10/39);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血肿13例(33.33%),穿刺部位感染4例(10.26%),假性动脉瘤4例(10.26%),导尿2例(5.13%),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8.97%(23/3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天数为(7.45±0.8)d,对照组(9.55±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都完成随访,均无复发。结论: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入径行急诊PCI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均安全、有效,但经桡动脉入路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住院天数,为急诊PCI开辟了新的路径,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4月行急诊介入治疗(PCI)的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桡动脉途径58例(观察组),经股动脉途径4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的PCI特点、手术并发症、患者依从性及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均为100%,X线曝光时间、射线量、造影剂用量观察组略高于或多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如假性动脉瘤、拔管时迷走反射、尿潴留)、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依从性较高。结论经桡动脉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介入治疗(PCI)安全可行,手术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急诊介入治疗心肌梗死患者353例.经桡动脉途径190例,经股动脉途径163例.按常规行梗塞相关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结果: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8%,与经股动脉途径(9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途径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经股动脉途径.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我院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分为两组:A组(桡动脉径路组)35例,B组(股动脉径路组)55例,比较两组临床基础资料、穿刺成功率、病变特征、PCI术成功率、术后及术后1年内并发症及事件主要心血管(MACE)。结果两组基础资料相似,A、B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7.1%vs 100%,穿刺时间为(3.0±1.5)min vs(2.5±1.1)min,手术成功率为94.2%VS98.2%,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变特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卧床时间A组(4.5±1.1)h明显短于B组(13.5±3.4)h,术后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术后1年内主要心血管事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TRA)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PCI治疗成功率与经股动脉(TFA)途径相似,并发症少,有良好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经桡动脉与股动脉入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MAI)的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及其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择123例在12 h内发病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为常规股动脉组.另选在12 h内发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STEMI患者126例为选择性桡动脉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成功率、球囊扩张时间、手术时间、穿刺局部出血并发症.结果 桡动脉组和股动脉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83% vs 97.56%,P>0.05),两组手术时间和第一次球囊扩张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桡动脉组穿刺局部出血并发症降低(1 vs 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桡动脉直接PCI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英国的一项研究发现,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开通闭塞动脉的同时,对已经有明显狭窄的其他冠状动脉进行预防性支架置入.会显著减少以后发生致死性心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诊PCI)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罪犯”血管行急诊PCI,共置入了66枚支架。观察术后TIMI血流、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落率和术后1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53例急诊PCI获成功,未发生与PCI相关的并发症,术后达TIMI3级血流53例,心电图ST段回落41例,术后1月内发生支架内亚急性血栓致死亡1例,其余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安全,近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ardiac Intervetion,PCI)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6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治疗。结果:100%愿意选择桡动脉穿刺途径;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8%;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成功率和PCI成功率为98%;皮下游斑的发生率为5%;桡动脉痉挛的发生率为2%。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间动脉穿刺成功时间、穿刺成功率、造影时间、X线曝光时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成功率、穿刺相关血管并发症、迷走反射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桡动脉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穿刺时间以及X线曝光时间,与对照组股动脉穿刺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在造影时间、穿刺相关血管并发症、迷走反射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桡动脉组明显低于股动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安全可行,且易止血,术后无须卧床,并发症少,创伤小,可作为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5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股动脉组和桡动脉组,记录两组X线曝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卧床时间。结果两组在X线曝光时间、手术操作时间、穿刺成功率和手术成功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途径并发症明显少于经股动脉途径组(P〈0.05),患者卧床时间桡动脉组明显短于股动脉组(P〈0.05)。结论ACS患者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安全和可行的,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冠心痛患者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261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痛患者,按动脉穿刺途径随机分为经桡动脉入径组(139例)和经股动脉入径组(122例),对比分析两组间穿刺成功率与PCI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及X线曝光时间、术中置入支架数、造影剂用量、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发生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桡动脉径路,应用5F指引导管深插技术对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CTO)进行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8例CTO病人(陈旧性心肌梗死1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稳定型心绞痛6例)经桡动脉行介入治疗(桡动脉组)的资料,并与40例CTO病人(陈旧性心肌梗死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14例,稳定型心绞痛7例)经股动脉介入治疗(股动脉组)效果进行比较。桡动脉组应用5F指引导管深插技术,对慢性闭塞血管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股动脉组行冠状动脉造影后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桡动脉组23例(82.1%)获得成功,共植入支架35枚,5例未成功;无穿刺部位并发症。股动脉组33例(82.5%)获得成功,共植入支架62枚,7例未成功;术后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再次加压包扎后假性动脉瘤闭塞;局部血肿3例,经理疗后好转。两组病人穿刺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8、2.16,t=1.12、1.22,P〉0.05);桡动脉组病人住院时间短于股动脉组(t=2.56,P〈0.05)。结论经桡动脉5F指引导管深插技术治疗CTO安全方便,成功率较高,血管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入路介入治疗在青年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36例行经桡动脉途径和40例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CAG)及冠脉介入治疗(PCI)的青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穿刺时间、X线暴光时间、造影时间、PCI时间、住院时间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6例患者均首先经桡动脉穿刺,穿刺失败2例,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成功率100%(34/34),行冠脉支架置入成功率76.92%(10/13),经桡动脉途径失败者改经股动脉途径介入检查及治疗均成功。股动脉组40例患者穿刺成功。其中X线暴光时间、造影时间、PCI治疗时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无差别意义(P〉0.05)。穿刺时间、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年冠心病患者选择经桡动脉途径行CAG及PCI是安全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局部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诊PCI)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76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罪犯血管行急诊PCI,共置入了289枚支架。观察术后TIMI血流、心电图抬高的ST段回落率和术后6个月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266例患者术后即刻恢复TIMI-3级血流,未发生与PCI相关的并发症,术后心电图24hST段回落率93.8%,术后6个月内发生猝死4例,其余患者未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结论:急诊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经桡动脉急诊PCI治疗STEMI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桡动脉急诊经皮冠脉介入(PCI)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 选择确诊的因STEMI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共计225例,其中,经桡动脉组123例,经股动脉组共计102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疗效、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冠心病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的部位、血管病变的位置、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股动脉组PCI成功率为92.3%,桡动脉组为94.3%,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桡动脉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5%)明显低于股动脉组(16.7%)(P<0.05);手术平均时间、X线平均曝光时间和Door-balloon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治疗STEMI与经股动脉途径PCI成功率相似,Door-balloon时间相当,而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