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般认为,异常 PTFV_1与左侧心脏病变有关。近年来,临床工作者已注意到 PTFV_1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中的诊断价值。为了进一步证实其临床意义,本文选用我院1979年1月至1985年11月住院确诊为肺心病218例的心电图,测量 PTFV_1值,分析其与肺型 P 波、右室肥大、心肺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及预后之间的关系,并与100例40~62岁正常人 PTFV_1值对照比较,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 体表心电图V1导联P波终未电势(PTFV_1)临床意义早于1964年由Mor(?)s首先报告。称为Morris指数。其后,国内外对PTFV_1在冠心病和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预后估计和左室泵功能判定进行大量研究,肯定了其临床意义。本文通过对1989~1992年我们观察的154例急性心肌梗塞(AMI)的PTFV_1分析,探讨PTFV_1的临床意义。 154例AMI中,男115例,女39例,年龄在40岁以下5例,41~60岁82例,60岁以上67例,平均年龄58.4岁。 以PTFV_1≥—0.03mms为PTFV_1正常组,计86例(55.84%),其中男72例,女14例;40岁以下4例,41~60岁45例,60岁以上37例。以PTFV_1<—0.03mms为PTFV_1异常组,计68例(44.16%),其中,男43例,女25例;40岁以下1例,41~60岁37例,60岁以上30例。  相似文献   

3.
心电图PV_1终末电势PTFV_1是指心电图V_1导联P波的终末电势,其诊断左房负荷过重的价值已有报告。但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治疗前后PTFV_1的动态变化则报道不多。本文通过对40例CHF患者治疗前后PTFV_1的观察,分析其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二十余年来,对心电图的PV_1终末电势(简写PTFV_1)已见陆续报道,但PTFV_1对冠心病的诊断意义和正常值限,至今尚无统一意见。现将我们观察的一组报告如下。一、资料及方法 1.对象选择:抽取35岁以上窦性心律人群分两组进行观察。正常人229名经详细询问病史、体检,X线胸透心影、二级梯运动试验,  相似文献   

5.
老年高血压病与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方法:使用Asu-350型携带式磁带记录器及回放分析系统和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有较高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以房性心律失常较室性心律失常为高。  相似文献   

6.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期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的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100例老年期高血压病患者和100例正常血压老年人,分别作超声心动图检查和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老年高血压病组中各超声指标包括室壁厚度、左房内径、左室重量、左房容积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高血压病组短阵房速、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总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短阵房速、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发生率均极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组;与正常构型组相比较,向心性肥厚组、离心性肥厚组患者短阵房速、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总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增高,向心性重构组总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较正常血压老年人存在明显的室壁增厚,左室重量增加,左房增大,在此结构改变的基础上,各种心律失常包括短阵房速、房颤、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期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的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100例老年期高血压病患者和100例正常血压老年人,分别作超声心动图检查和24 h动态心电图.结果老年高血压病组中各超声指标包括室壁厚度、左房内径、左室重量、左房容积等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高血压病组短阵房速、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总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老年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短阵房速、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发生率均极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组;与正常构型组相比较,向心性肥厚组、离心性肥厚组患者短阵房速、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总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增高,向心性重构组总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较正常血压老年人存在明显的室壁增厚,左室重量增加,左房增大,在此结构改变的基础上,各种心律失常包括短阵房速、房颤、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也随之增高.  相似文献   

8.
报道动态心电图监测95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和64例高血压病非左室肥厚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左室肥厚组室性早搏、非持续性定性心动过速、室上性早搏和非定性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左室肥厚组。结果表明,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不仅容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也有很高的室上性早搏发生率和发生非室性严重心律失常的危险性。对此高危患者要早期发现、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109例高血压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动态心电图或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高血压病患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较正常对照组高(分别为80%和56.7%,P<0.01)。高血压病患者左房增大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92.8%)较左房正常者(54%)发生率高(P<0.01)。提示高血压病患者房性心律失常与左房负荷增加,左房增大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冠心病伴高血压病血压变化与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的关系。方法:对45例冠心病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动态血压及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结果: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发生数与血压变化密切相关。结论:血压升高、左室负荷增大和氧耗增加,是导致冠心病伴高血压病患者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早期左心房室构型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年龄<50岁的Ⅰ级高血压病患者48例做为检查组,同时随机选择<50岁的健康人40例做为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查,并测量左房内径、舒张末期左室内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及射血分数,对两组所测定值进行分析比较。对48例Ⅰ级高血压病患者使用动态心电图仪进行检查,记录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Ⅰ级高血压病患者左房扩大占83.33%,与对照组比较(P<0.01),其余左室结构测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另外受检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75%,而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仅为6.25%,房性心律失常发生与左房室构型有非常显著的关系,左房扩大是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基础。结论:左心房扩大和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是高血压病心肌损害的早期征象。原发性高血压病可致心肌肥厚、心脏增大及心房内径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1]。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动态心电图监测89例冠心病和59例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心律失常总检出率冠心病与高血压均较高,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冠心病明显多于高血压病(P<0.01);频发室性早博冠心病高于高血压病(P<0.05);频发室上性早博和伴有症状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冠心病较高血压明显增多(P<0.01).结果表明,频发、多源、联律性室性与室上性早博;伴有症状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严重心律失常的出现有助于冠心病和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13.
本文收集我院 1997年 1月— 1999年 12月经门诊及病房确诊的高血压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 112例 ,分析其与左室重量指数的相关性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资料 选择确诊为高血压病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112例 ,高血压病诊断均符合WHO标准[1] ,室性心律失常按Lown分级法[2 ] ,其中男 72例 ,女 40例 ,年龄 2 5~ 76 (5 6 .6±8.5 )岁 ,做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电图、胸部X线、血清学分析等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先心病、风心病、心肌病等其他心血管疾病。1.2 方法1.2 .1 确诊的高血压病患者记录 2 4h动态心电图 ,…  相似文献   

14.
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室性心律失常在不同基础疾病中的发生率,探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方法 对120例住院及门诊病人的动态心电图分析,从中检出具有室性心律失常的84例进行讨论。结果 冠心病,高血压病及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分别为77.2%、57.1%、65.2%。3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应在治疗原发病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5.
580例老年人动态心电图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陆冰  古宏清 《河北医学》2002,8(11):972-974
目的 :探讨老年人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发病率、发生机制及发生规律。方法 :对 135 3例进行 2 4h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的患者 ,做一回顾性的分析 ,按年龄分为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 ,分析每组各种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发生率、其他疾病的发生率及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与疾病和年龄的关系。结果 :老年组 (5 80例 )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均高于中、青年组 ,尤其是复杂性心律失常 (P <0 .0 1)。老年组冠心病、心肌缺血、窦性心动过缓、窦房阻滞或窦性停搏及束支传导阻滞等均高于中、青年组 (P <0 .0 1)。结论 :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 ,冠心病、高血压病随着增龄而增加 ,因此对于高血压病、冠心病老年患者应重视DCG检测 ,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并及时治疗。对于预防老年人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猝死的发生 ,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许诚 《中国热带医学》2009,9(7):1291-1292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方法对31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300例健康者的超声心动图,24h动态心电图和临床资料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病患者总的房性心律失常为80.6%,而健康者为35%,总的室性心律失常为59.3%,而健康者为21.4%。高血压痛伴有左室肥厚者,房性早搏45.9%,而室早中,LOWNt〉3级者,为33.8%。而不伴有左室肥厚者,房性早搏为49.4%,LOWN≥3级者,11.1%。结论高血压与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是一种极为常见的心血管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患者伴有心律失常也极为普遍,了解高血压病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对指导临床合理正确的治疗极有帮助,我们对10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0例健康者的超声心动图和动态心电图以及临床资料作了比较性研究,对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因素作一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及左心房增大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测定68例高血压病患者心律失常及心脏结构的变化。结果 左心室肥厚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非左心室肥厚组(P相似文献   

19.
分析120例高血压病患者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发现其室性心律失常与心室肥厚和心肌缺血密切相关,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明显昼夜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颖  沃剡 《吉林医学》2001,22(1):16-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心脏结构改变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采用 2 4h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测142例符合 WHO原发性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病人 ,分析其心律失常与左室肥厚 (L VH)、心肌缺血及左房增大 (L AH)的关系。结果 :142例高血压病人检出 L VH6 8例 ,占 47.9% ;检出 L AH98例 ,占 6 9%。左房增大发生率显著高于左室肥厚发生率。检出室性心律失常 92例 ,占 6 4.7% ;检出房性心律失常 116例 ,占 81.7%。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高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左室肥厚患者、心肌缺血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无左室肥厚及 ST- T无改变者。结论 :高血压病心律失常与左室肥厚、心肌缺血及左房增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