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测定27例尿毒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表明:尿毒症患者血液粘度较正常降低(P<0.01),其降低程度与红细胞压积正相关(P<0.01),与血肌酐负相关(P<0.01)。血沉明显加快,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延长(p<0.001)。透析后血液粘度(高、低切变率下)、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电泳时间均有改善。透析前还原粘度(高、低切变率下)均异于正常,表明红细胞聚集加快,变形能力降低,硬度增加。透析后红细胞聚集更加快,变形能力有改善。结果提示透析后血液流变学性质较透析前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监测病情变化,为诊断与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检测21例脑血管病患者用磁极化量子血疗(QOB)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高切变率、低切变率)和血浆粘度,其结果表明: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的红细胞压积、全血粘度的不同切变率和血浆粘度均有显著的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升高。提示QOB具有明显地改善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特性的作用,有益于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对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病儿抗凝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抗凝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浆比粘度、全血比粘度高切变、全血比粘度低切变、全血还原比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治疗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同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完全缓解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  相似文献   

4.
化痰活血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方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乳剂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后给予化痰活血方,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化痰活血方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中TC、TG、LDL-c,显著增加HDL-c、HDLe—c的水平,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血液流变学各项结果显示该方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高、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红细胞压积(HCT)。结论化痰活血方不仅对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代谢紊乱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而且能改变血液流变学特性。  相似文献   

5.
康复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82例血液流变学指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棋 《河北医学》1999,5(4):32-33
目的和方法:本文对康复期缺血性脑脑血管病182例患者的血液流变学8项指标和血脂与同频健康人180例做对比;结果与结论:经统计学处理结果:血浆比粘度,全血高切变率,全血低切变率,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对比均有非常明显差异(P〈0.001),而胆固醇、甘油三脂对比无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6.
对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病儿抗凝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抗凝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浆比粘度、全血比粘度高切变、全血比粘度低切变、全血还原比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治疗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同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完全缓解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提示抗凝治疗对INS高凝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对34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患儿抗凝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抗凝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浆比粘度、全血比粘度高切变、全血比粘度低切变、全血还原比粘度、纤维蛋白原、血沉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治疗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同时,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完全缓解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提示抗凝治疗对INS高凝状态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血液流变学改变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丽霞  高仲芳 《医学文选》1999,18(5):706-707
目的 探讨高血压及左室肥厚 ( L VH)与血液流变学改变的关系。方法 测定 5 2例 EH患者、 2 0例正常人的心脏结构和血液粘度 (全血高切变率粘度、低切变率粘度及血浆粘度 )。结果 血液粘滞度与血压及 L VH有关 ,血液高切变率粘度、低切变率粘度和血浆粘度均与 L VMI呈正相关 ( r=0 .3 3 1 ,r=0 .2 1 6,r=0 .5 87,P<0 .0 5~ 0 .0 1 )。结论 提示血液流变学异常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生及 L VH的形成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注射用灯盏花素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注射用灯盏花素对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采用于用药前、用药1~2疗程后检测高切变率全血粘度(ηbH)、低切变率全血粘度(ηbL)、血浆粘度(ηp)、红细胞聚集指数(RAI)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结果 治疗后ηbH、ηbL、RAI、Fib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降低。结论 注射用灯盏花素有改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糖耐量减低及糖尿病患者的血液粘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了60例IGT患者血液粘度及生化指标等,并与正常组43例、DM(糖尿病)组100例进行比较,IGT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均高于正常组,以高切变率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糖、血脂增高明显(P〈0.01)。与DM组比较,IGT组血液流变学及生化指标均低于DM组以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降低明显(P〈0.01)。提示IGT患者及DM患者除生化改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液流变学及血浆蛋白的变化。方法173例绝经后女性按年龄不同分为A、B、C组,64例正常行经女性为对照组。均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浆蛋白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绝经后女性与对照组比较全血粘度(切变率为1s-1、5s-1、10s-1、30s-1、200s-1)、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还原粘度(低切)、球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差异具有非常显着性意义(p〈0.001);全血粘度60s-1、全血还原粘度(中切),红细胞电泳指数差异具有显着性意义(p〈0.05);全血粘度150s-1、全血还原粘度(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性指数虽有增高,但差异无显着性意义。结论绝经后女性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显着性改变,并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高;蛋白比值则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减低。因此我们认为,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蛋白水平、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可以作为绝经后女性心脑血管、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预防和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法,川芎嗪在基础治疗的同时加川芎嗪,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川芎嗪组治疗后高、低切变率下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血液流变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和血粘度,具有改善脑缺血,减轻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血液流变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因素在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onarteritic 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NAION)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31例NAION患者和31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NAION组与健康体检组之间的血红细胞沉降率,血浆粘度,全血高切相对粘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相对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NAION组较高,结论:高血粘度是引起NAION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观察了经CT证实的278例急性脑梗塞病人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我们将1996~1998经CT证实的住院急性脑梗塞患者共278例,男157例,女121例,年龄在48~75岁,平均年龄62.5岁。本组临床诊断均符合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血液流变学的测定方法及项目:分别取患者入院第2天和入院第14天清晨空腹静脉血1()111。测定全血比粘度(低切变率,高切变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血况及纤维蛋白原。2结果278例急性脑梗塞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中的全血比粘度低切变…  相似文献   

15.
分析200例病毒性肝炎的血液流变学发现:①急性肝炎血液粘度偏高,慢性迁延性肝炎血液粘度偏低,有部分的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血液呈高粘状,部分肝硬化病人呈血液低粘倾向。②全血比粘度低切变和聚集指数、红细胞比积呈平行关系,全血比粘度高切变和红细胞沉降率呈平行关系。③各类肝炎大部分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与正常对照有显著差异,说明血液流变学可从不同角度反映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13条开胸犬上,观察了冠状不同程度狭窄时血液流变学与球结膜微循环的变化,。结果冠脉轻度狭窄后,乳酸增加,全血粘度及红细胞压积增加全血粘度在低切变率下增加,在高切变率下仅重度狭窄时增加。球结膜微循环也显示相同的障碍。结论冠脉狭窄达78%以上可引起局部血液流变学异常,这种异常可从球结膜微循环上反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比较市售中国白兔与我院自繁培育的封闭群新西兰白兔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差异。方法采集新西兰白兔和中国白兔的血液样品,分别检测比较其WBV(高、中、低切变率)、PV、HCT、ESR等1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1)新西兰白兔与中国白兔不同性别间血液流变学特性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新西兰白兔和中国白兔血液流变学指标中,血浆粘度ηP,还原粘度低切Rls,还原粘度中切Rms,还原粘度高切Rhs及红细胞电泳指数RIE5个指标间有显著差异(P0.05)。其余9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实验兔的血液流变学特性与品种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用随机、双盲、自身安慰剂交叉对照法观察了静脉点滴硫酸镁疗法对30例冠心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镁能够降低全血高切变和低切变粘度,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李书平 《海南医学》2004,15(7):126-126
糖尿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的变化,其中以全血高切变率粘度的变化较明显,它提示糖尿病病人的红细胞变形能力的降低,是引起病人微血管病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茶色素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28例老年高粘血症患者服茶色素每次2粒,3次/d,30d为1个疗程,服药前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采用自身对照分析。结果:茶色素治疗后,降低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和全血比粘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0.01),降低全血还原粘度、体外血栓湿重和干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浆比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体外血栓长度和血小板粘附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茶色素对老年高粘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