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和射干抗病毒注射液对发热动物体温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干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对干酵母混悬液致大鼠发热的解热作用。结果射干抗病毒口服液及射干抗病毒注射液高剂量组对酵母混悬液致大鼠体温升高有明显降温作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射干抗病毒口服液高剂量组动物体温在给药后4~8 h显著下降(P0.05),射干抗病毒注射液高剂量组动物体温在给药后2~6 h显著下降(P0.05)。但是射干抗病毒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与射干抗病毒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干抗病毒口服液与射干抗病毒注射液均有明显的解热作用,且口服液与注射液的解热作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3个月对慢性HBV感染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慢性肝病问卷(CLDQ)对慢性HB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前及抗病毒治疗3个月进行生存质量评定,并分析抗病毒前后HBVDNA、ALT、AST、TBIL、ALB、PTA变化,了解抗病毒治疗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与病毒载量、肝功能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抗病毒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所有领域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同时HBVDNA、转氨酶、总胆红素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不但降低病毒载量、改善肝功能,同时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对有抗病毒治疗指征的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住院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现状,为指导合理抗病毒治疗和优化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住院病历采集2013年1-6月于我院住院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情况,统计其抗病毒治疗率及其与患者特征间的关系。结果住院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共447例,符合抗病毒治疗适应证者422例,抗病毒治疗率为84.1%(355例),在全部治疗方案中恩替卡韦治疗的构成比最高(43.4%)。初治患者和经治患者抗病毒治疗率分别为79.6%和93.0%(P〈0.05),初治患者采用ADV、LAM单药治疗的比例高于经治患者,联合治疗(NA+IFN或NAs)的比例低于经治患者(P〈0.05)。患者性别、年龄、病史、家族史及不同诊断之间抗病毒治疗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住院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抗病毒治疗正在逐渐规范化,但总体抗病毒治疗率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外市场对安全、高效的天然抗病毒药物需求的增长,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病毒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综述黄酮类化合物的抗病毒作用、抗病毒的机制以及构效关系,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在抗病毒领域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艾滋病二线抗病毒治疗管理,探索出适应云南省艾滋病二线抗病毒治疗运行机制,促进二线抗病毒治疗有序开展。方法:全省己开展免费艾滋病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对出现一线抗病毒药物耐药病人和一线治疗病人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病人进行二线抗病毒治疗药物更换。结果:经过5年二线抗病毒治疗运行和管理,逐渐探索出适合云南二线抗病毒治疗管理机制。结论:云南二线抗病毒治疗始于2008年下半年,经历了3个时期而逐步走上规范的艾滋病二线抗病毒药物治疗之路。  相似文献   

6.
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一直是个难题。近年来,关于妊娠期慢性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报道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就慢性HBV感染对生育的影响,抗病毒治疗的争议、利弊、疗效和安全性,抗病毒治疗的对象、药物选择及随访管理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比较临床上肾综合征出血热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 :按入院顺序随机将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热期病人分为A ,B ,C和D四个治疗组 ,分别给予病毒唑 ,α - 1b干扰素 ,α - 2a干扰素 ,病毒唑加α - 1b干扰素抗病毒治疗 ,以原未抗病毒治疗的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作为对照 ,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在病毒血症的改善、越期、肾功能恢复方面。抗病毒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干扰素治疗优于病毒唑治疗。结论 :早期抗病毒治疗能减轻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病程损害、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干扰素抗病毒优于病毒唑 ,干扰素与病毒唑联合抗病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卢华  陈晓宇 《广西医学》2007,29(12):1919-1920
目的 研究抗病毒颗粒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体内抗病毒实验及各种动物模型实验,观察抗病毒颗粒的药理作用.结果 抗病毒颗粒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有保护作用;对致热大鼠体温有明显抑制作用;抑制小鼠耳廓炎症;对小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抗病毒颗粒具有明显的抗病毒、解热及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妊娠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一直是个难题。近年来,关于妊娠期慢性HBV感染的抗病毒治疗报道越来越多。本文主要就慢性HBV感染对生育的影响,抗病毒治疗的争议、利弊、疗效和安全性,抗病毒治疗的对象、药物选择及随访管理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需要长期抗病毒治疗。耐药是长期抗病毒治疗面临的最大问题。在经治患者已经出现抗病毒药物耐药、现有抗病毒药物种类极为有限、多数药物存在交叉耐约的情况下。往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耐药株复制能力下降、毒力较弱、耐药发生有一定时间过程的特点,觇范、及时地进行相关检查及合理调整治疗,最大限度降低耐药所带来的风险和危害。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和抗氧化、抗纤维化和对症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为什么早期规范抗病毒治疗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中是关键呢?因为慢性乙型肝炎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病情进展的关键诱因是乙肝病毒载量,所以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关键是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后可以减少肝硬化和肝癌发生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论述慢性肝炎抗病毒药物的主要作用机理。抗病毒药物有抗病毒、调节免疫等作用方式。介绍几种目前较广泛使用的抗病毒药物,指出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可提高疗效和避免不良反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抗病毒是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中心,抗炎保肝治疗是重要的补充,在抗病毒治疗开始、过程中都需要抗炎保肝,特别在抗病毒禁忌证、抗病毒继发失败、重型肝炎中,抗炎保肝为主要治疗方法。临床应该合理应用抗炎保肝药物,尽可能发挥其最大作用,以获得综合治疗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4.
苏荃 《肝博士》2012,(2):12-13
抗病毒是乙肝治疗的关键。在这条充满荆棘的征途上,乙肝患者需要历经各种考验和磨难。为了事半功倍抗病毒,乙肝患者可以建立一本治疗备忘录,将抗病毒的黄金守则记录在册,提醒自己别走歪路、岔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有效的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感热宁颗粒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鸡胚、细胞培养、小鼠体内抗病毒实验观察感热宁颗粒的抗病毒作用。结果:感热宁颗粒在体内、体外均能抑制病毒。结论:感热宁颗粒具有明显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6.
繁缕属植物全世界约有120种,是重要的植物资源。近年来因其明确的抗菌、抗病毒活性逐渐成为科研领域的研究热点。繁缕属植物富含黄酮、环肽、酚酸、挥发油、皂苷等多种化学成分,研究表明繁缕多糖及其黄酮碳苷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然而,其抗病毒物质基础研究尚不完善,作用机制不明确,以致于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在总结繁缕属植物各种化学成分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繁缕属植物抗病毒作用与其化学成分的相关性,指出繁缕属植物抗病毒活性物质基础可能是由多种成分按照一定比例共同作用的结果,最终提出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繁缕属植物抗病毒活性物质基础的研究思路,为开发抗病毒新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明确双黄连粉针剂抗病毒作用谱及体外抗病毒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组织细胞培养法、染料摄入法检测双黄连粉针剂对各种病毒的作用 ,改变给药时间、途径 ,探讨双黄连粉针剂抗病毒作用环节。结果 :双黄连粉针剂具有明显抗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 型、单纯疱疹病毒 、 型、柯萨奇病毒 B3 、柯萨奇病毒 B4 、柯萨奇病毒 A16、新型肠道病毒 71型的作用 ;对脊髓灰质炎病毒 型、埃可病毒 6型、麻疹病毒、水泡性口炎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双黄连粉针剂与鱼腥草针剂相比 ,其抗病毒效果显著。结论 :双黄连粉针剂是一种较广谱的抗病毒针剂 ,抗病毒作用广泛。  相似文献   

18.
伦秀英  冯静  贾德兴 《中国热带医学》2010,10(12):1538-1539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终点是HBeAg血清学转换,HBeAg血清学转换标志着HBV抑制、血清转氨酶正常、肝脏炎症反应缓解和良好的预后。近来,HBeAg与HBV-DNA定量检测相结合作为评估抗病毒治疗应答、确定抗病毒治疗期限的指标越来越受到重视,HBeAg定量测定在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的指导意义正在被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遵医用药的状况,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4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应用核苷类似物或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包括抗病毒前的心理干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抗病毒期间的用药宣教、治疗依从性的教育、饮食指导、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抗病毒治疗后的定期随访等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相关知识及治疗依从性的差别,并对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干预后患者充分认识到治疗的意义和目的以及遵守医嘱的重要性,不同程度掌握了乙肝抗病毒治疗的相关知识,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系统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慢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提高疗效,促进康复,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疗效.方法:选择本院ACLF患者60例分为抗病毒组(30例)应用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治疗和未抗病毒组(30例).结果:抗病毒组治疗2个月后,好转23例,病死4例,有3例仍维持现状,未见好转,生存率为86.7%.未抗病毒组治疗2个月后,生存率76.7%.结论: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对于肝衰竭总体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