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肿瘤细胞免疫山羊,取脾经匀浆透析法制备抗肿瘤特异性转移因子(S-TF),并观察了S-TF在体内外对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活性及LAK细胞特异细胞毒作用及对荷瘤小鼠生存期的影响,结果显示,S-TF在体内外均能显著增加荷瘤宿主的LAK活性及LAK特异细胞毒作用,早期单独应用于可明显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与LAK/IL-2联合应用可明显地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并可治愈部分荷瘤小鼠(3/10)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不少医疗单位采用自体LAK细胞回输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并取得一定疗效,但采用此法治疗丙型肝炎报道不多,我科自1993年6月至1994年6月治疗输血后丙型肝炎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5例患者均为输血后丙型肝炎,男4例,女1例。自接受输血至肝炎发病入院最短2个月,最长6个月。入院时ALT、AST均明显升高,l例有黄疤,抗一IJCV均阳性,其中4例HCV-RNA阳性,l例阴性。2治疗方法取患者外周血80~IO0ml(肝素抗凝),经常规分离处理后分离出淋巴细胞,加入基因工程白细胞介素11(IL-2)5万。,置37oC、5路二氧化碳孵箱…  相似文献   

3.
LAK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疗法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过继性免疫疗法。1985年Rosenberg首次使用LAK细胞治疗中晚期肿瘤获得成功。目前此种疗法已成为治疗肿瘤的一个重要手段。我科于1991年3~6月间应用LAK细胞治疗5例恶性肿瘤患者,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92年1月至7月应用我院基因工程室生产的白细胞介素Ⅱ孵育自体LAK细胞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例,以观察HBsAg、HBeAg及抗-HBc的转阴情况,现小结如下。 一、治疗情况。 本组1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20~55岁,均为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前查乙肝免疫五项指标结果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查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异常。治疗时每例每次采血100ml,分离血浆,红、白血球及淋巴细  相似文献   

5.
赵满仓  魏文青  刘晶  刘杰 《武警医学》2012,23(7):627-628
CD3AK细胞是用于恶性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的效应细胞之一,一般情况下即使小剂量的CD3抗体在白细胞介素-2(IL-2)的协同下也可诱导出具有杀伤活性的CD3AK细胞[1]。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机制,随着对抗原的识别和递呈、T细胞激活等免疫应答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发现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必须在共刺激信号的参与下,将肿瘤抗原多肽递呈给T细胞而激发T细胞的免疫应答[2]。  相似文献   

6.
7.
抗肿瘤单克隆抗体的高度特异性与杀伤细胞对肿瘤的细胞毒效应相互结合起来,是增强LAK细胞抗肿瘤作用的重要途径。本文用4h~(51)Cr释放细胞毒实验观察了化学连接法制备的双特异性抗体CD3-HB8759增强LAK的效应功能。实验结果表明:CD3-HB8759在诱导相可显著增强LAK细胞对LiBr黑素瘤细胞的细胞毒效应,也能使非LAK细胞获得细胞毒性,在杀伤相加入CD3-HB8759对LA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也具有促进作用。表明CD3-HB8759一方面通过其CD3 McAb部分激活T淋巴细胞,促进LAK细胞毒作用;另一方面将其特异性导向黑素瘤细胞并杀伤肿瘤细胞,可能为该肿瘤的生物治疗提供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CD40L(CD40配体)作为重要的共刺激分子,与CD40(白细胞分化抗原40)相互作用参与机体细胞和体液免疫调节,并在免疫应答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IL-17(白细胞介素17)可诱导IL-6(白细胞介素6)和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刺激造血祖细胞(CD34^ )增殖、分化。IL-10(白细胞介素10)可干扰共刺激分子的上调,抑制免疫刺激因子(如IL-12)的产生,用抗IL-10单抗可阻断紫外线诱导的免疫抑制。简要介绍了CD40L、IL-17和IL-10在辐射防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吴云红 《西南军医》2012,14(1):102-104
利妥昔单抗(fituximab,RTX,美罗华)是针对B细胞表面CD20抗原分子而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嵌合型单克隆抗体,1997年11月获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治疗人类恶性、顽固性滤泡低分化型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单抗产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RTX在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抗甲素(PA)能否增强LAK细胞增殖反应及LAK活性;方法:采用MTT方法测定小鼠脾淋细胞的增殖反应及LAK细胞杀伤S_(180)肉瘤及K_(562)人红白血病细胞的作用;结果:①亚适剂量IL—2(200U/ ml)和不同浓度PA共同诱导脾淋巴细胞,PA能明显增强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且呈剂量依赖性;②在较高浓度时,PA能明显增强LAK细胞杀伤S_(180)细胞作用,对于LAK细胞杀伤K_(562)细胞,无论浓度高低,PA均有明显增强作用;结论:在临床上可望将PA与LAK/IL—2联合应用,以提高其抗瘤效果,降低IL—2用量及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巴利昔单抗对肾移植受者血清IL-2与血肌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巴利昔单抗对肾移植受者白细胞介素2(IL-2)的影响,评价其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肾移植受者随机分为巴利昔单抗组(n=37)和对照组(n=35)。所有病人均采用环抱素(CsA)+霉酚酸酯(MMF)+泼尼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维持治疗。巴利昔单抗组:分别于术前2h和术后4d使用巴利昔单抗1.0mg/k异。检测术后2月内IL-2和血清肌酐浓度。观察急性排斥反应(AR)、不良反应、受者和移植肾存活情况。结果巴利昔单抗组IL-2和肌酐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共有12例病人发生AR,巴利昔单抗组3例,对照组9例(P〈0.05)。结论巴利昔单抗明显降低IL-2和血清肌酐水平和AR发生率,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强效安全的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CD3^+CD56^+NKT细胞治疗73例中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St细胞分离机采集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加入细胞因子rhINF-γ、rhIL-2、rhIL-1及CD3McAb培养,10d后定向诱导成CD3^+CD56^+NKT细胞,分次回输给患者,每疗程回输细胞总数为(5~10)×10^9个。治疗4w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状态及细胞因子水平,以评价细胞免疫功能,结合临床指标综合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在73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部分缓解(PR)+微效(MR)为37例(50.68%),稳定(SD)21例(28.76%),进展(PD)15例(20.54%);CD3^+CD56^+NKT细胞的百分比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O.05),且72.60%(53例)的患者CD4/CD8比例调整至正常;80.82%(59例)的患者治疗后Th1类细胞因子分泌增加,61.64%(45例)的患者Th1/T11=2细胞因子比例恢复平衡;治疗后42例食欲增加,51例体力及睡眠改善,23例体重回升大于治疗前体重的5%;输注后的副反应包括寒颤、发热、呕吐、兴奋失眠、皮疹、疲乏,经对症处理后短时缓解,无1例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SCLS)及实质脏器的损害。结论:过继性CD3^+CD56^+NKT细胞输注治疗能显著调整中晚期胃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3.
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人IL-2基因导入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并获得表达。原位杂交结果证实,转染的MCF-7细胞中有IL-2mRNA的表达,用IL-2依赖细胞系CTLL-2以MTT比色法测得MCF-7细胞培养上清液中有IL-2活性,其活性平均为10IU/10 ̄6细胞。转导后的MCF-7细胞对LA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降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脐血CD3AK细胞对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采用Anti-CD3McAb和rⅡ-2C EY YTETG CD3AK细胞。运动MTT法测定CD3AK细胞的杀瘤活性,并采用静脉输注和瘤体内注射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15例。结果:脐血单个核细胞诱生的CD3AK细胞在体外对K562和Raji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治疗15例难治性恶性淋巴瘤,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2例,有效率40%,结论:脐血CD3AK细胞绎难治性淋巴瘤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低剂量辐射对LAK/TIL培养扩增及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为了解低剂量电离辐射对LAK/TIL细胞培养扩增及抗肿瘤作用的影响。方法 从荷瘤小鼠的脾脏制得LAK细胞 ,从荷Lewis肺癌小鼠瘤组织中分离得TIL细胞 ,给予不同剂量的X射线照射后培养。结果 低剂量电离辐射可增加LAK/TIL细胞的扩增量 ,降低细胞扩增过程死亡率 ,并增加细胞毒性。结论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生物活性细胞不仅有诱导扩增作用 ,同时亦降低扩增过程细胞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体内扩增肺间质树突细胞(DCs)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雄性BALB/c小鼠80只,随机均分为正常对照组、Flt3L对照组、MODS模型组和Flt3L治疗组。腹腔注射酵母多糖复制MODS模型,Flt3L治疗于MODS模型复制后24h开始连续9d每天皮下注射(10μg/次)。观察各组动物病死率。12d后处死动物,取肺组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肺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DCs亚群数量百分比;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外周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血糖、脂肪酶和淀粉酶水平;光镜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和Flt3L对照组无死亡发生;Flt3L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MODS模型组(P<0.05)。Flt3L对照组肺髓系CD11c+CD11b+、类浆系CD11c+CD45R/B220+和CD11c+I-Ad+DCs亚群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MODS模型组(P<0.05),且正常对照组明显高于MODS模型组(P<0.05),而Flt3L治疗组三个DCs亚群比例较MODS模型组显著上升(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Flt3L对照组比较,MODS模型组血清ALT、AST、脂肪酶、淀粉酶和肌酐水平明显升高,血糖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与MODS模型组比较,Flt3L治疗组血清ALT、AST和肌酐水平明显下降,血糖水平明显上升(P<0.05),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结论 Flt3L可通过刺激肺DCs从而明显减轻MODS模型肺组织损伤,改善脏器功能,降低实验动物的病死率,具有潜在的免疫调节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CD20+的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妥昔单抗 (美罗华 ,rituximab ,罗氏制药公司 )是通过基因重组技术生产的一种小鼠_人嵌合抗CD2 0单克隆抗体 ,对初治或复发的惰性CD2 0 +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有很好的疗效 ,并对其他B细胞功能异常疾病亦展示较好的治疗前景。国外目前已有多组病例研究 ,但国内报道尚少。我科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8月共有 9例B细胞型NHL患者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9例患者均为CD2 0 + B细胞NHL患者 ,中位年龄 4 5岁(12~ 5 7岁 ) ,其中男性 7例 ,女性 2例。采用AnnArbor_Col swolds临床分期标准 …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D3+CD28+T细胞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40例有可测量病灶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NP方案化疗,化疗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3+CD28+T细胞的数值,进行有效组(CR+PR)、稳定组(SD)、进展组(PD)和正常对照组四组间比较,并进行疗效与CD3+CD28+T细胞值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化疗前有效组的CD3+CD28+T细胞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8),稳定组和进展组均低于对照组(P=0.003,P=0.000);有效组明显高于稳定组和进展组(P=0.036,P=0.000),稳定组高于进展组(P=0.000)。疗效与CD3+CD28+T细胞数值的相关系数r=0.672(P=0.000)。结论化疗前CD3+CD28+T细胞检测值与化疗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化疗前CD3+CD28+T细胞数值高,则化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131I—抗CD45单克隆抗体(McAb)对小鼠淋巴造血组织选择性照射的效果。方法 由鼠尾静脉注入^131I—抗CD45 McAb和^125I—IgG,观察^131I—抗CD45 McAb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 ^131I—抗CD45 McAb较^125I-IgG从血液中清除更快。骨髓、脾脏可快速摄取^131I—抗CD45 McAb,其在骨髓、脾脏中有选择性积聚^125I-IgG呈非特异性分布。结论 ^131I—抗CD45 McAb在小鼠体内分布具有特异性,可对淋巴造血组织产生选择性照射。  相似文献   

20.
用酶联法、同位素掺入法、同位素释放法等检测肿瘤病人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TNF)、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LA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及淋巴细胞对白细胞介素2(IL-2)的反应性等免疫功能.结果表明:肿瘤病人血清sIL-2R(241.9±172.5pmol/L)、TNF(1.86±1.52ng/ml)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63±0.20ng/ml,134.2±76.5pmol/L,P<0.05~0.005).而肿瘤病人NK细胞活性(11.18±6.98)、LAK细胞活性(17.86±9.57)、淋巴细胞转化(32.83±52.59)、淋巴细胞对IL-2的反应性(5.91±9.31)等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20.33±10.97,38.49±8.10,75.70±52.65和24.59±28.25,P<0.04~0,001).结果提示:肿瘤病人存在着多种免疫功能的改变,故应给予合理的过继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