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参与式艾滋病致孤儿童关怀项目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以社区、家庭为基础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关怀项目开展3年后的效果。方法征集项目覆盖的艾滋病致孤儿童志愿者30人,培训后,由儿童自行设计访谈提纲并到社区对受艾滋病影响的家庭进行定性访谈,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接受调查的20个家庭的儿童代表中,只有5%(1/20)认为项目的设计不好,原因是“更困难的家庭没有得到帮助”;有10%(2/20)的儿童认为项目的运作过程不好,原因是“艾滋病儿童没有得到特别的照顾”;对项目的效果受访儿童没有认为不好的;对项目产生的影响有20%(4/20)的儿童认为不好,原因是担忧项目的持续性、项目没有解决艾滋病流行的根本问题以及“每月按时给钱可能会造成依赖”等。结论大部分的受访儿童认为项目使儿童、家庭得到了基本需求的支持。儿童参与式的评价在我国是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教育工作者对艾滋病致孤儿童认知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教育工作者对我国艾滋病流行以及致孤儿童的认知程度,为探索经济、有效、可持续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103名来自艾滋病项目省的教育行政官员和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对艾滋病流行态势以及国家有关政策了解不足,且对艾滋病的流行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行政官员与一线教育者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过80%的人认为艾滋病致孤儿童问题比较严重,100%均认为应优先投入资源,采取措施予以应对.结论针对艾滋病致孤儿童开展基于社区与学校的关爱与支持工作十分必要;应对开展关爱工作的核心人群即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与教育.  相似文献   

3.
王玲  梅振华 《职业与健康》2008,24(7):689-690
目的探索建立艾滋病致孤儿童救助长效机制,以保障他们的合法权利及权益,为他们提供和谐的生存及社会环境。方法对低流行区艾滋病致孤儿童救助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切实可行的救助策略。结果目前艾滋病致孤儿童的救助工作中尚存在着救助金发放不够合理、抚养方式有待改进、致孤儿童的受保护权及发展权等合法权利未得到有效的保障、这部分儿童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结论国家急需建立一套整体综合的方案及适应其身心健康的安置模式,来满足这一特殊群体对关爱和保护的多种需求。  相似文献   

4.
乡村医生对艾滋病致孤儿童问题的认识与支持现状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艾滋病致孤儿童所在村医生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艾滋病致孤儿童所在村医生320名,了解其对相关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结果乡村医生(村医)对艾滋病致孤儿童可能面临问题的认识低于31.0%。9.7%的村医不愿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子女看病,19.4%的人曾向村民介绍过艾滋病预防关怀知识,12.2%的人曾到感染者家中引导其积极地生活,9.7%的人曾组织过感染者生产自救。有72.2%的村医对蚊虫叮咬不传播艾滋病有正确认识,57.2%的村医对医疗注射会增加艾滋病的传播风险有正确认识,48.1%的人对只与一个忠诚的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发生性行为可以降低艾滋病的传播风险有正确认识,77.8%的人对使用避孕套可以降低艾滋病的传播风险有正确认识。结论村医对艾滋病致孤儿童可能面临的问题普遍认识不足,并有少数村医不愿意给艾滋病致孤儿童看病。在村民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引导感染者积极生活、组织感染者生产自救的村医也很少。动员村医在农村开展艾滋病致孤儿童关怀工作,仍需给予其正确信息。  相似文献   

5.
毒品及艾滋病致孤儿童行为问题及健康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云南省某地区毒品及9~15岁艾滋病致孤儿童的行为问题、健康状况及其关系,为做好遗孤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和访谈对60名毒品、艾滋病致孤儿童行为问题、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毒品及艾滋病致孤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53.3%,其中男童检出率为55.26%,女童检出率为50%,男女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5,P=0.694);遗孤儿童生理健康总体状况相对较好(111.55±21.24),优于心理健康(97.22±19.47)和社会健康(86.33±15.03);男女童行为问题组的SRHMS各项得分普遍低于非行为问题组;男女童行为问题总分对SRHMS各项目(除社会支持)均有明显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毒品及艾滋病致孤儿童行为问题较为突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应及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和辅导。  相似文献   

6.
受艾滋病影响的儿童(OVC)系指其家庭中有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或艾滋病病人,或社区中HIV感染者达到一定数量,生活在艾滋病阴影下的儿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定义为18周岁以下的任何人),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并未受到HIV感染。可分为以下四类:(1)感染了HIV的儿童;(2)艾滋病致孤儿童,即父母一方或双方死于艾滋病的儿童;(3)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共同生活的儿童,这部分儿童本身并未感染HIV,但他们与感染了HIV或患艾滋病病的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共同生活;(4)艾滋病高发区的儿童,即家庭中没有HIV感染者,但生活在艾滋病高发社区中的儿童。  相似文献   

7.
从“儿童糖尿病夏令营”谈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连续&&年的“儿童糖尿病夏令营”活动的研讨,结合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现状,总结构建和谐医院关系的体会: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人性化服务;注重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加强医患沟通艺术,促进医患沟通。医疗机构要把服务意识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中,定能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自1997年起开创了年度世界预防艾滋病运动,目的是在倡导和计划的领域里取得更具实质性的成果,最大限度地利用可用资源,保证投入经费的效果,以及扩大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动员的影响面。  相似文献   

9.
在艾滋病肆虐的时候,在中国,有一位女医生,已经与它争斗了足足12年——  相似文献   

10.
朱奕 《健康》2002,(10)
至今,徐莲芝亲手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已经有近百例,从1995年开始她还担任了艾滋病热线的咨询工作,回答过无数关于艾滋病的问题。这期间,她也目睹了太多的故事,见识了太多艾滋病患者的不幸遭遇。 有一次,一个年轻的病人发病后很绝望。他以为自己活不了几天了,就将自己的病情告诉了母亲。没想到那位母亲不仅没有安慰儿子,反而绝情地说:“从今以后不许你再进这个家门。”这个打击  相似文献   

11.
12年来,徐莲芝大夫亲手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已有近百例。她用爱在艾滋病病房为艾滋病患者“搭建”了一个家……还有很多很多大家不知道的故事,我们想在这里讲述。  相似文献   

12.
徐莲芝永远不会忘记12年前她接诊的第一例艾滋病患者。 1958年她从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北京佑安医院(前身为北京第二传染病医院)工作,从事传染病的诊疗,40多年的岁月中,她见识了各种各样的传染病。1990年,当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她的诊室被确诊时,她意识到一场新的“战役”已经拉开了帷幕。 那位患者是在国外务工期间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是一位比她小两岁的中年男性。刚开  相似文献   

13.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今年世界癌症日的主题为:“我爱我健康活泼的童年。”倡导儿童合理饮食、充足活动、能量均衡、防止超重、科学防癌、健康促进,儿童是花朵。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但是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发展。我们的生存环境被破坏。而我们的“小未来”的生活环境也日趋恶劣,全球几百万儿在疾病的煎熬中,尤其是癌症,它不断攀升的发病率让人触目惊心——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本研究对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广东省四个经济发达省市过去五年在儿童健康工作中取得的阶段性成绩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分析梳理出四省市《儿童发展规划》中有关儿童与健康制定内容的异同;同时梳理了2016—2020年间发布的儿童与健康相关政策,结合文献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儿童健康事业发展工作现状,为儿童健康发展的"十四五"规划有关政策制定及下一周期《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对儿童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探讨其对儿童健康关注重点的变迁,为日后儿童健康政策的制定提供思路。  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法,基于NVivo软件对儿童发展纲要进行词频分析,对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进行编码分析,并将不同时间发布的儿童纲要与五年规划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出政策关注点的演变图。  结果  儿童发展纲要中重视儿童全面发展的价值理念,从关注儿童生存转向儿童发展,且逐渐重视法律法规与服务体系建设;不同五年规划中,儿童健康的价值理念也从注重儿童生理健康扩展至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对流动儿童及其他特殊儿童的健康发展给予更多关注;指标数量与类型逐渐增多。但提及法律法规与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较少。  结论  两类政策中,儿童健康发展的价值理念相对成熟,法律法规提及较少,且未提及要建设专门利于儿童发展的卫生服务体系,需要从国家规划中提出儿童健康发展的服务体系建设和重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6.
蔚蓝 《自我保健》2011,(11):22-23
据统计,目前我国0岁-12岁的儿童近4亿。这样一个庞大的数字在时刻提醒着我们,关注青少年儿童的营养和健康状况至关重要。儿童期营养不良不仅影响孩子的体格发育和健康,更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学习能力和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