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实践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抽取长春市城区300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心肺复苏状况,并从中选取180人,按照数字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90人,实验组社区居民采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模拟人教学、医院急诊室参观等教学模式。对照组社区居民给予宣传手册并接受知识讲座后,组织以个人为单位进行自主学习。评估不同培训方法的效果,继而通过分析探讨,形成切实可行的社区居民心肺复苏急救培训优化方案。结果:实验组社区居民心肺复苏急救知识知晓率以及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实践效果良好,提高了社区公众的应急能力和急救技能。 相似文献
2.
曲辉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2,23(6):473-474,477
目的了解北京某大学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培训效果,为高校对大学生开展培训心肺复苏知识技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377人自愿参加培训的大学生,于培训前后进行心肺复苏有关知识的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中,93.10%认为学习心肺复苏知识是必要的,92.04%对实施心肺复苏的态度积极。培训前后大学生对心肺复苏知识的掌握均有显著提高(P<0.01),但其中操作性强的人工呼吸与开放气道技术培训后合格率仍不足40.00%。结论大学生参与式心肺复苏知识技能培训效果显著,值得在各大高校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社会公众对于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的认知、培训现状及影响公众参加培训意愿的因素,为制定符合公众意愿的培训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2019年5月4日—6月30日采用自行设计的《社会公众对心肺复苏认知及培训现状的调查》问卷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社会公众进行线上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 588份。社会公众对CPR相关知识的合格率为45.53%,49.69%的公众接受过CPR培训,91.50%的社会公众参加CPR培训的意愿较为强烈。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在45~<60岁之间的人群参加培训的意愿更低,女性、CPR知识水平合格、愿意为他人实施CPR、接受培训的频率高是愿意参加培训的保护因素(均P<0.05);公众参加培训的障碍主要是“不知道哪里有培训”(67.41%)。结论 我国社会公众对心肺复苏的认识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虽然公众对于参加培训的意愿较高但是实际参与率并不高,需要在未来的培训中根据公众的实际情况及意愿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基层医生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和有效方法. [方法]对66名基层医生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急救技能培训,急救技能培训内容包括4项技术(止血、包扎、固定、转运)和心肺复苏等,将培训前、后的考核情况进行比较.同时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学员对培训的认可程度. [结果]培训前学员4项技术平均分数为64.39±21.37,培训后分数为84.46±24.18;培训前心肺复苏平均分数为63.04±24.36,培训后分数为90.81±27.41,学员经培训后4项技术和心肺复苏能力明显提高(P<0.01).不同职称基层医生间成绩无差异,98.3%的学员认为对基层医生有必要进行急救技能培训.[结论]基层医生应定期进行急救技能培训,以提高基层医生的急救技能水平,最大限度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海口地区心肺复苏(CPR)培训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为优化CPR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2019年12月1日至2022年11月30日参与海口市120急救中心CPR培训的学员进行调查,根据是否有医学背景将学员分为专业培训组(3 225人)和普及组(90 821人),收集学员的相关资料及培训方式反馈意见,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PR培训效果的因素。结果 专业培训组和普及组培训后的CPR操作考核合格率[分别为95.41%(3 077/3 225)和90.10%(81 829/90 821)]均较培训前高[分别为32.12%(1 036/3 225)和5.86%(5 326/90 821),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OR=17.357)、每年接受培训次数多(OR=3.274)、参与过心脏骤停救治(OR=4.764)、科室为急诊急救室(OR=2.106)是专业培训组学员CPR培训合格的影响因素;学生和在职(OR=1.887、2.863)、有实施CPR意愿(OR=7.901)、培训方式有吸引力(OR=2.555)、培... 相似文献
6.
南宁市居民心肺复苏技能宣教及培训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广西南宁市居民心肺复苏(CPR)知识宣教和技能培训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不同群体的居民共4160人,进行CPR问卷调查与技能培训。结果南宁市居民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专业培训普及率低(0.82%)。居民经过短时间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专业培训后,心跳骤停的判断、气道打开方法、胸外心脏按压部位、胸外心脏按压深度、按压与通气比例操作正确人数达95.9%,与培训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南宁市居民心肺复苏知识及技能普遍缺乏,需培训学习。人体模型操作培训可明显提高居民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广元市社区居民对于公众心肺复苏(CPR)技能的认知情况以及进行培训之后的效果研究。方法 在2020年9月—12月,采取抽样调查对广元市社区共496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进行技能培训。结果 在培训之前,居民对于心肺复苏的知晓率比较低,大多数人都未曾参加过相关培训,在参加培训之后再对社区居民进行考核,结果表明企事业机关人员群体对于心肺复苏的指征以及胸外按压的频率掌握得最好。结论 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对居民进行CPR培训,提高居民的CPR知识以及技能,减少患者在入院前猝死率,提高在院前的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马钱子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22,(24):138-140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机在心肺复苏中的监护效果。方法: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对象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70例心肺复苏患者,同时依照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5例。其中使用心肺复苏机的为观察组,实行徒手心肺复苏的为参照组,观察其监护效果。结果:观察组中,其心跳恢复时间以及自主呼吸时间均低于参照组;观察组的复苏成功率(68.57%)以及存活率(94.29%)均高于参照组(34.29%,65.7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抢救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及血氧饱和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在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心跳恢复以及自主呼吸时间、提高患者的血压及血氧饱和度,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以及存活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萨勃心肺复苏机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46例心肺复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3例.观察组应用萨勃心肺复苏机,对照组应用标准心肺复苏机,药物应用完全相同.比较两组在抢救中的收缩压和血氧饱和度、心肺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方面的效果.结果:①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31.5%、存活率72.6%明显高于对照组20.5%、30.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收缩压(91.6±6.2)mmHg、血氧饱和度(98.2±7.3)%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萨勃心肺复苏机在心肺复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机在超长心肺复苏中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3月收治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心肺复苏术,观察组给予心肺复苏机复苏。比较两组有效率、收缩压、血氧饱和度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复苏有效率、出院率为35.0%、22.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0%、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血氧饱和度分别为(93.0±6.4)mm Hg(1 mm Hg=0.133 k Pa)和(91.3±7.0)%,显著性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2±6.5)mm Hg和(77.5±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能保证恒定、连续、力量不变的按压,从而有效改善患者循环支持效率,提高心肺复苏有效率以及出院率,此方法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部队官兵健康知识水平,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无记名问卷的形式,对驻闽1 012名参加海训的陆军、海军和特种兵官兵的健康教育需求、卫生知识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官兵健康教育需求比较迫切,新兵和老兵卫生知识水平有显著差异(P<0.0001),不同军兵种之间卫生知识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采取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普及卫生常识,提高全体指战员的健康意识.特别是对新入伍战士要加强生活常识、生理与心理卫生、传染病防治、营养与饮食卫生等方面的教育,使新战士从入伍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论新形势下我军部队卫生工作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范围内新军事变革的推进,我军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以及卫生观念的转变,对部队卫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转变卫勤保障能力生成模式,加快推进部队卫生工作创新发展,成为当今军队卫生建设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适应新形势下部队卫生工作的特点与要求进行了思考分析,参考借鉴了外军部队卫生工作的经验,提出了加强我军部队卫生工作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部队官兵对战伤自救互救技术的知晓情况,为部队开展自救互救技术培训提供政策性建议。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某部队149名官兵进行战伤自救互救技术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均为男性,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75.2%,止血、包扎、通气、固定、搬运的答题正确率分别为56%、69%、74%、53%、63%,答题正确率不高。结论部队官兵能够基本了解战救自救的技术要点,但掌握程度不深,掌握面不够,必须加强官兵战伤自救互救培训的力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四川省男男同性恋(MSM)人群中未经抗病毒治疗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I型(HIV-1)感染者的耐药突变的流行情况。方法采集成都、绵阳和达州3个地区MSM中未经治疗的HIV-1感染者血样,进行核酸提取、PCR及基因测序,对所得结果登录美国斯坦福大学HIV耐药数据库进行在线分析确定耐药突变情况。结果 77例样本中,11例存在蛋白酶抑制剂次要相关突变,4例存在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相关突变,5例存在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相关突变,其中1例潜在耐药。结论四川省MSM中未经治疗的HIV-1感染者少数存在原发耐药相关基因变异,未发现新耐药毒株,原发耐药株仍处于较低流行状态,感染者在抗病毒治疗开始前应定期检测耐药基因突变情况以指导用药。 相似文献
15.
为合理利用军队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满足体系部队医疗的多方面需求,优化医院与体系部队间的管理体制至关重要.通过对医院和部队间的管理体制开展问卷调查,并针对卫勤管理体制的优化措施进行利弊分析.调研结果显示,优化体系部队与军队医院间管理体制是解决部队医疗技术水平低最有效的措施,而优化医院与部队间管理体制的最好方式是将部队人员纳入医院管理中. 相似文献
16.
门诊流程满意度现状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门诊流程满意度调查分析,认为目前医院门诊流程的现状是以医务人员为中心的一种自然过程,没有从患者的角度安排就诊程序,从而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以此提出优化建议,旨在改变医院的服务模式,提高服务能力,降低患者就医时间和费用支出,并提高满意度,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社区医护人员的院前急救演练,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对策。方法采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现场进行演练,由专家现场点评、提问以及评分。结果医护人员院前急救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不够、医护整体配合欠佳、操作手法生硬和急救设备差等。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着发生紧急情况时所做出的判断和行为选择,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院前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居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承担院前急救搬抬服务的担架员是院前急救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全国大部分急救单元不配备或少配备担架员,影响了院前急救工作效率。该文以青岛市院前急救为例,通过分析院前急救担架员的配置现状、存在问题及分析,提出合理配备院前急救担架员的必要性,并积极调研其他地市急救中心的做法,探索院前急救担架员社会化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状,提出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对策。方法对广州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广州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3所,业务用房资料完整的有105所,所均面积1907m2,≥2000m2的有34所,占32.40%;123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人员中本科及以上者占27.3%,大专占32.7%,中专及以下占40.0%;无职称占17.00%,士级占25.70%,师级占33.20%,中级占19.00%,高级占5.10%;在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总人次中,诊疗人次占95.50%,公共卫生服务人次占4.50%。结论广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网络初步构建,服务功能日益完善,但业务用房未达要求,高学历、技术职称人员和公共卫生服务人次的比例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甘肃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提供及财政状况基本现状,为发展甘肃省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统一问卷,调查分析甘肃省98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64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提供情况及财政状况。结果甘肃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利用率较低,公共卫生服务不完善且质量较差。40.01%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6.07%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财政支出大于收入,政府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投入不足。结论建议转变服务模式,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培训,加大政府投入,建立收支两条线的财务政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