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晏晴  易小容 《医疗装备》2020,(7):184-185
目的探讨标准化维护对植入式输液港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到医院行化疗的肿瘤患者7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植入式输液港,对照组采取常规维护,观察组采取标准化维护,比较两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5.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植入式输液港患者采取标准化维护导管,可有效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植入式输液港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降低重症肌无力患者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通过对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查检、原因解析、对策拟定等,从风险管理规范化、风险评估精准化、营养支持个性化3方面进行改进。结果 重症肌无力患者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从活动前的62.32%降低到活动后的15.18%,使重症肌无力吞咽障碍患者得到了精准评估、精细护理。结论 品管圈活动开展可以降低重症肌无力患者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进而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应用效果,确保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运用品管圈活动方法,收集2012年9-12月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的情况,分析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原因,并制定对策,实施改善方案。结果活动前22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感染8例,发生率为36.3%,其中菌血症3例、隧道感染2例、导管出口感染3例;而活动后发生导管相关感染2例,发生率为9.0%,其中导管隧道感染和出口感染各1例,可见活动后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活动后不仅感染率明显下降,而且感染的严重程度也有明显的改善,均为局部感染,全身感染得到了控制。结论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充分发挥个人创造性,同时也提升了团队的合作精神,品管圈活动使参与者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医疗设备的故障率和应用风险,提高医疗设备的应用安全与质量,本文通过品管圈活动,采用PDCA方法,结合医院医疗设备的实际情况,按照组圈、主题选定、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讨论、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与改进等品管圈活动的基本步骤,对全院医疗设备维护种类和维护项目进行完善和改进,提高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率和完好率,构建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和质量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通过品管圈活动降低胸腔穿刺引流管导管滑脱的发生率。方法选取天津市泰达医院240例留置胸腔穿刺引流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成立品管圈,确立"品管圈活动降低胸腔穿刺引流管导管滑脱的研究"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解析、对策拟定、遵循PDCA程序,制订对策及实施有效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护理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结果观察组引流管导管滑脱发生率为3.30%,对照组引流管导管滑脱发生率为1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的应用能有效降低胸腔穿刺引流管导管滑脱的发生率,同时提高护士知识与技能,并培养护士积极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科开放式手术植入腹膜透析管的理想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对传统腹膜透析管值入方法在切口定位、内Cuff的处理、腹膜透析管外出口的处理三方面进行改进,比较改进前后两种手术方法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改进方法后,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改进腹膜透析管植入手术方法,能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腹膜透析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带管患者化疗间歇期导管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2月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前的280例PICC带管化疗间歇期患者为对照组,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后的280例PICC带管化疗间歇期患者为研究组。研究组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和质量管理。比较两组PICC自我管理能力、导管维护依从性、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带管满意度情况。结果 研究组273例、对照组275例患者完成研究。干预后,研究组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导管维护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研究组PICC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PICC患者带管满意度调查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应用护理敏感质量指标评价进行质量管理能够有效提高PICC带管化疗间歇期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维护依从性,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有利于提升患者带管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24例肿瘤科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6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品管圈护理管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置管后1月内并发症发生率及自我护理水平变化。结果置管1月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9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知识、自护责任、自我概念及自护能力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降低PICC导管置管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是较为可行的护理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规范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维护标准,减少并发症,延长输液港使用寿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方法 通过多学科临床专家实践总结和文献参考对TIAP维护应用要点,皮肤消毒液及穿刺针的选择、冲管封管的方法、敷料及固定、拔针,输液港维护周期,常见并发症规范处置感染、注射座翻转、静脉内血栓、导管堵塞、导管末端移位、导管断裂进行分析,对于TIAP维护标准化操作流程和并发症处理逐步达成共识。结果 规范TIAP维护使用、并发症监测及患者教育等工作,需由接受过相关培训并获得相应资质的人员进行。结论 规范化输液港维护在临床上可以有效预防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延长输液港寿命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中的运用,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方法 纳入2018年1月-2020年2月间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科室接受治疗患者,以2019年6月落实品管圈管理干预为界限,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间抽取100例设为对照组,在2019年7月-2020年2月间抽取1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ICU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针对谵妄并发症品管圈干预,成立品管圈,在选定主题后按照品管圈的步骤,拟定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真因验证,对策实施与检讨,对两组患者发生谵妄并发症事件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谵妄发生率为44.0%,观察组展望发生率为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技术规范化的必要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11年8月采用腹膜透析技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9例,研究与腹膜透析技术相关的并发症情况。结果与腹膜透析技术相关的并发症主要包括:感染(发生率由2007年的42.85%逐年下降至2011年的5.26%,总发生率为14.49%);外科技术相关性并发症如管周渗漏(4.35%)、渗血(15.94%)、疼痛(39.13%);导管技术相关性并发症如导管脱落(1.45%)、导管堵塞(5.80%)、导管移位(18.84%)。结论重视腹膜透析技术的规范化有助于推广腹膜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明显减少腹膜透析的退出率。  相似文献   

12.
杭州市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治疗费用与疗效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的费用和效果,对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杭州市中医院的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腹透者花费的年透析费用和因透析发生的年总医疗费用低于血透者;(2)腹透者可以间隔较长的时间到医院就诊,对于患者的治疗比较方便;(3)腹膜透析对生命质量的改善优于或至少不低于血液透析;(4)腹透并发症住院率高于血透。故建议积极推广腹膜透析,同时提高腹膜透析服务质量,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品管圈手法提高神经内科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活动主题,对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因素进行分析,按照品管圈的十大活动步骤进行计划,实施,确认和处置,开展相关质量改进。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护士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由原先的80.36%上升至92.75%。结论:品管圈手法在留置针静脉穿刺中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找出导致穿刺失败的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分析,制定对策,从而提高了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门诊预约诊疗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生命圈”品管圈活动小组,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门诊预约诊疗服务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门诊预约诊疗选择率由37%上升至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品管圈手段,对提升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效果明显,有助于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居家腹膜透析患儿发生相关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减少感染发生率。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内容分析法,通过随访、检视13例患儿的居家腹膜透析操作情况,了解患儿的饮食、营养状况,询问患儿的生活习惯,分析居家腹膜透析患儿发生感染的原因,形成文字资料。结果13例居家腹膜透析患儿透析时间最长44个月,最短2个月,发生感染10例(12例次),其中出口处感染7例次;发生腹膜炎5例次;3例患儿未发生感染;10例患儿中除发生脐漏的1例被迫停止透析,其余9例患儿予相应治疗后感染得到控制,继续进行腹膜透析。结论居家腹膜透析患儿相关感染的发生原因除了患儿自身特点外,主要与外源性感染有关。掌握居家腹膜透析动态,及时发现并控制导致感染的因素,可有效减少或预防腹膜透析相关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喻镇蓉 《医疗保健器具》2012,(11):2034-2035
目的规范腹膜透析操作流程,降低腹膜透析感染率。方法40例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常规护理组采用一般护理,规范护理组采用规范的护理操作流程。结果规范护理组腹膜透析感染0例(0.00%),与常规护理组腹膜透析感染5例(25%)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护理操作是预防腹膜透析感染的关键,可有效地降低腹膜透析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张新宇 《健康研究》2014,(4):371-373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组通过开展QCC活动实施健康教育路径表。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3个月随访时的生存质量。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随访时,干预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品管圈活动可显著提高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降低颅内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成立QCC活动小组,确立活动主题,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2年6月某三甲医院颅内肿瘤手术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生情况,分析其原因、设立目标及分析可行性、制定有效整改措施,与2013年1-12月开展QCC活动后的患者(QCC活动后组)颅内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颅内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病率由QCC活动前的11.01%(12/109),降至活动后的3.64%(4/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5,P=0.036);手术时间>4 h抗菌药物追加使用率由QCC活动前的15.63%(5/32)升高至活动后的36.36%(16/44)(χ2=3.985,P=0.046);外科手消毒合格率由50.00%(50/100)升高至75.00%(75/100)(χ2=11.163,P=0.001)。结论QCC活动降低了颅内肿瘤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发病率,同时使圈员掌握了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19.
伍刚  彭佑铭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7):1355-1356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置管方法改进后对长期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科2009年4-12月腹膜透析置管方法改进后的手术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1992年1月-1994年3月腹膜透析置管手术患者131例作为对照组,术后观察腹透置管成功后一月内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腹膜透析置管方法改进后可改善长期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早期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应用品管圈(QCC)对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5-8月广西平果县人民医院未实施QCC活动的新生儿80例及新生儿工作室人员1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9-12月该院实施QCC活动的新生儿80例及新生儿工作室人员1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医院感染、工作人员不规范行为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为7.50%,观察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工作室人员不良行为发生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控意识,规范操作,是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