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观察龙氏治脊疗法结合床边牵引治疗颈源性小儿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颈源性小儿抽动症患儿按就诊挂号单号码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龙氏治脊疗法结合床边牵引,对照组按推拿针灸结合床边牵引治疗,每组各29例,观察、分析2组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在主症(皱眉眨眼、努鼻撅嘴、耸肩摇头、喉中异声)积分及次症(面黄肌瘦、纳呆便溏、性急易怒、气短)积分显著减少(P0.05);从临床疗效评价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为86.2%,治疗组治愈率及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龙氏治脊疗法结合床边牵引改善颈源性小儿抽动症的临床疗效优于推拿针灸结合床边牵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刃针结合肌筋膜激痛点及龙氏治脊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各32例。对照1组采用刃针结合肌筋膜激痛点治疗,对照2组采用龙氏治脊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刃针结合肌筋膜激痛点及龙氏治脊手法治疗。3组每周治疗3次,3周为1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用视觉模拟(VAS)评分、颈痛量表评分(NPQ)、临床症状体征等来评估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8%,对照1组为78.1%,对照2组为81.3%,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的VAS及NPQ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对照1、2组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刃针结合肌筋膜激痛点及龙氏治脊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的刃针治疗或者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四妙丸加减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腰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四妙丸加减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给予腰背部常规推拿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四妙丸加减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腰背筋膜炎可明显改善或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郑春莉 《新中医》2021,53(11):152-154
目的:观察龙氏治脊疗法治疗骨盆旋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骨盆旋移综合征70例女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研究组采用龙氏治脊疗法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症状体征积分、影像学指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7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闭孔宽度差、髋骨宽度差、髂嵴高度差、股骨颈长度差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氏治脊疗法治疗盆骨旋移综合征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纠正盆骨移位,疗效优于常规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穴位深刺合整脊手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给予牵引+依托考昔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穴位深刺合整脊手法推拿治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主要证候积分、疼痛VAS评分、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试验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主要证候积分、VAS评分、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深刺合整脊手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够有效减轻颈部症状体征,提高局部活动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有助于抑制机体炎症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脊柱侧弯应用圆利针与整脊手法相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脊柱侧弯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4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根据疼痛部位采用圆利针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整脊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椎弓根对称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椎弓根对称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侧弯应用圆利针与整脊手法相结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总有效率,患者术后治疗效果理想,没显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深刺阿是穴配合龙氏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深刺阿是穴电针治疗,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配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P〈0.01)。结论:深刺阿是穴配合龙氏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手法推拿加走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腰肌劳损是指由于急性腰扭伤未得到适当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以及长时间不正确的姿势而使腰背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慢性疲劳陛损伤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的慢性腰背部疼痛。现在患慢性腰肌劳损的人越来越多。本人对2003年8月至 200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推拿门诊运用手法推拿后再走罐治疗的慢性腰肌劳损病人进行了观察和随访,发现手法推拿加走罐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疗程短,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慢性腰痛在临床上的应用,总结心得与体会,研究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48例慢性腰痛患者采用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的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结果:经过调查总结,发现所有慢性腰痛患者在经过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后症状减轻,大部分症状完全消失。结论:推拿手法结合针灸治疗慢性腰痛效果良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7年3月-2018年2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随机选择7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来进行研究性治疗,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中医针灸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采取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相关症状体征积分、疼痛积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并且实验组患者的相关症状体征积分、疼痛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对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实施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进行治疗,可以减轻颈椎的疼痛感,缓解颈椎压力,从而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针灸刺络拔罐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60例肩周炎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刺络拔罐配合推拿的方式进行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刺络拔罐进行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评价。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采用针灸刺络拔罐配合推拿的综合治疗,对于肩周炎患者的功能恢复效果明显,其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针灸刺络拔罐治疗组(P0.05)。结论:针灸刺络拔罐配合推拿的治疗方式在肩周炎治疗当中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刺络拔罐结合针灸推拿治疗血瘀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血瘀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行刺络拔罐结合针灸推拿治疗,对照组行针灸推拿治疗。针灸推拿均于基础治疗3d后进行,每日1次,每周6次,共治疗4周。刺络拔罐隔日1次,共治疗10次。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80.5%、55.5%,两者差异显著;治疗组、对照组首次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分别为(4.06±1.37)、(5.78±1.20),两者差异非常显著;治疗组、对照组平均疗程分别为(17.5±5.8)d、(21.2±4.2)d,两者差异非常显著。结论:刺络拔罐结合针灸推拿治疗血瘀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轻手法推拿在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针灸、刺络拔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轻手法推拿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组之82.22%(P〈0.05)。结论采用电针、刺络拔罐结合轻手法推拿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促进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龙氏治脊疗法与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龙氏治脊疗法和针灸治疗两组的疗效比较.结果: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治疗组总有效率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76.7%(p〈0.05).结论:龙氏正骨治脊疗法对颈性眩晕的疗效优于针灸治疗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马越  李澎 《光明中医》2016,(8):1161-1162
目的观察齐刺阿是穴为主治疗臀中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患者进行以齐刺法为主配合推拿手法的治疗方法。结果采用以齐刺法为主结合两次推拿治疗的方法治疗臀中肌综合征一个疗程后,患者臀部及腿部疼痛消失,无下肢放射感,可弯腰拾物,随访症状未反复。结论齐刺阿是穴为主治疗臀中肌综合征能够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5月~2018年11月收治的带状疱疹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针灸结合刺络拔罐)和对照组26例(西医药治疗),比较两组VAS评分、症状积分及总有效率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症状积分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刺络拔罐方法可有效改善带状疱疹患者的预后效果,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齐刺配合温针灸治疗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寒湿凝滞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齐刺配合温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刺配合温针灸是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48例急性腰扭伤患者运用针灸推拿配合刺络拔罐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该疗法临床疗效良好,治愈28例,好转16例,无效4例。结论:针灸推拿配合刺络拔罐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良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长针斜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取4寸(0.6×100 mm)的圆利针,沿股四头肌肌腹中结节及条索位置,自内上向外下斜刺(20°左右)穿透结节及条索;推拿方法:以揉法、滚法、一指禅推法施术于髌骨上下极及髌周软组织,以局部肌肉组织放松、膝关节发热为度,点按委中、梁丘、血海、内外膝眼等穴位。结果在3个疗程结束时,35例患者痊愈27例(77%),显效6例(17%),有效2例(6%),总有效率100%。结论长针斜刺结合推拿疗法治疗髌骨软化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佳治疗方法。方法:对1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推拿治疗在腰部使用按压、揉法、拿捏法放松腰部肌肉,拔伸并牵抖腰部,行腰部斜搬伸腿法,最后用揉法放松腰背部肌肉。推拿结束后,用毫针对突出病位的华佗夹脊穴作输刺法,配穴:环跳、阳陵泉、委中、昆仑、阿是穴接电针治疗。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两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痊愈66例,好转41例,无效8例,有效率93.04%。结论:推拿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