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神经病理痛的发生、发展和维持中,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在神经系统从定位到表达水平都发生着动态变化。这些变化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不利的一面。外源性给予内源性大麻素在不同的疼痛模型中都产生了镇痛作用,且通过阻断大麻素受体发现内源性大麻素镇痛作用的发挥主要由大麻素CB1及CB2受体介导。抑制内源性大麻素降解酶在不同的疼痛模型中也表现出了镇痛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因为增加了局部内源性大麻素含量水平。  相似文献   

2.
<正>内源性大麻素(eCBs)系统主要包括eCBs、大麻素受体(CB)及eCBs合成、降解和运输有关的酶类,它是发挥负反馈调节的内源性脂性信号传导系统,功能和调节复杂多样.大麻素通过结合并激活CB来实现信号传递;在中枢神经系统(CNS)内,内源性脂质介质通过结合和激活CB调节突触功能,从而调节情绪情感、记忆、食欲、植物神经系统和自主行为等神经活动进程.本研究就eCBs受体及其神经保护  相似文献   

3.
肺纤维化作为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危重症,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最终导致呼吸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肺组织、支气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存在内源性大麻素和相应的大麻素受体,内源性大麻素与大麻素受体结合后可能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和TGF-β1/Smad3信号通路参与调节免疫反应,抑制炎性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减轻炎性反应,并且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等表达,抑制基底膜增生,发挥抗纤维化作用。文章就内源性大麻素在抗肺纤维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包括大麻素受体,内源性大麻素和合成它们和使它们失活的蛋白,现已被视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个系统并具有许多复杂的作用,如调节食欲及脂肪代谢过程,调节血压及调节免疫功能、神经保护等,近年有研究显示其具有确切的心脏保护功能,现就内源性大麻素系统这一功能以及可能机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对神经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ndocannabinoid system ,ECS)主要包括G蛋白耦联受体CB1、CB2、内源性配基AEA、2-AG及内源性配基的失活系统FAAH等。在中枢神经系统中,ECS可通过抗炎、抗氧化、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抑制钙离子浓度等机制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具备广泛的生理保护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根据现有研究报道对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慢性脑低灌注诱导神经细胞变性,是导致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和社会能力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内源性大麻毒素(ECS)包括G蛋白耦联受体CB1、CB2,内源性配基AEA、2-AG及其内源性配基失活系统AEA水解酶FAAH等,国内外研究表明ECS在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多种内源性生理性调节作用并介导哺乳动物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主要表现在受体水平、失活系统、免疫应答及突触可塑性等方面;现就内源性大麻素系统(ECS)对慢性脑低灌注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调控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杨红卫 《中外医疗》2009,28(29):74-75
内源性大麻素(eCBs)是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内源性脂质介质,通过结合和激活大麻素受体调节突触功能。环氧合酶-2(COX-2)是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的限速酶,广泛参与脑创伤、缺血诱导的神经元损伤、炎症反应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等。eCBs及其COX-2氧化代谢物形成新颖的前列腺素在突触传递和可塑性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因此,阐明eCBs的COX-2氧化代谢物在突触信号中的作用,有助于理解eCBs及其COX-2氧化代谢物在COX-2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为减轻或阻止由于COX-2的过度表达导致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和途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大麻素因对神经系统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从而有着极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大麻素可以在脊髓、脊髓上及外周多个水平参与对痛觉的调制.同时,大麻素对运动功能、学习和记忆、神经内分泌等具有调制作用,也有研究表明大麻素对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大麻素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类由躯体感觉系统损伤或疾病导致的以自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为特征的疼 痛,目前认为中枢敏化是神经病理性疼痛产生和维持的关键机制之一。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大麻素受体1可调控神经 递质的释放,改变突触可塑性,进而抑制中枢敏化,可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此外,大麻素受体1激活亦可缓解神经 病理性疼痛所致的抑郁。  相似文献   

10.
大麻素的精神活性是众所周知的,关于大麻素在全世界是否可以用于治疗也一直存在争议。而Δ9-四氢大麻酚(Δ9-tetrahydrocannabinol, THC)作为大麻中最主要的精神活性物质,它的神经作用机制直到最近才被发现,但其作用机理仍未完全明确。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是保护大脑的关键屏障结构,也是外来物质入脑的第一道防线,THC的亲脂性及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相互作用使其更加容易对BBB产生作用。本文综述了THC的神经毒理作用,聚焦于THC对BBB的作用与机制,为阐明THC的神经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Actovegin,Ac)预处理对于大鼠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能量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对脑创伤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大鼠伤前腹腔注射Ac或等容积生理盐水连续7天后制造大鼠脑创伤模型。伤后4小时每组各取10只大鼠采血,测定糖及乳酸含量。采血后将大鼠迅速断头,于伤侧大脑病灶周围取一块脑组织,测糖、乳酸、ATP、ADP及AMP含量并计算能荷(EC)。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创伤组血糖含量明显升高,脑糖降低,血及脑中乳酸含量升高,脑组织ATP、ADP、AMP含量及EC下降。而Ac逆转上述变化,且高剂量作用更加明显。结论AC对大鼠脑创伤有保护作用,且呈剂量反应关系,其作用是通过促进细胞能量代谢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阻塞性黄疸内毒素血症对肝组织血流和肝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琪  黄正接 《重庆医学》2001,30(2):111-113
目的:研究大白鼠阻塞性黄疸和胆汁引流减压后内毒素血症对肝组织血流和肝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闭塞胆管和胆道减压后注入内毒素,测定肝血流量和肝能量代谢。结果:阻塞性黄疸时肝血流减少,能量代谢降低,注入内毒素后肝血流和能量代谢进一步降低。阻塞4周后,肝能量代谢不能恢复,结论:阻塞性黄疸时肝组织血流明显减少,影响肝能量代谢,伴有内毒素血症时,肝能量代谢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烧伤血清和痂下水肿液对内皮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 解烧伤血清和痂下水肿液对内皮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探讨烧伤血清在烧伤后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 用。方法将烧伤血清和痂下水肿液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一同孵育12、24 h后,采用Annexin-V-Fluos(A-V)和碘化丙啶 (Propidium iodide,PI)标记内皮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和坏死百分率。结果烧伤血清和痂下水肿液与人脐静脉 内皮细胞一同孵育 12 h后,即出现调亡和坏死增多,24 h后凋亡和坏死进一步增加。结论烧伤血清和痂下水肿液均可 导致内皮细胞凋亡和坏死,在烧伤后内皮细胞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内皮细胞(Ec)的自分泌和旁分泌对受损EC的影响。方法 将正常EC条件培养基、联胺诱导EC的条件培养基分别作用于正常EC和受损EC,检测其总抗氧化能力、CD106及SOD的表达。结果 联胺诱导EC条件培养基对损伤EC的总抗氧化能力有上调作用,对黏附分子CD106的表达有下调作用。而对SOD的表达无明显作用。结论 EC受到联胺脂质过氧化损伤时,其自分泌和旁分泌作用能上调损伤EC的总抗氧化能力,下调EC黏附分子CD106的表达,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EC自身抗外来伤害的调节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奥曲肽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奥曲肽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Pringle’s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将48只Sprague Daweley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S组)、肝脏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奥曲肽预处理组(OPC组)。测定各组在缺血30min和再灌注120min的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比较其组织形态学改变,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量肝脏热缺血15,30min,以及再灌注30,60,120min肝组织内ATP,ADP,AMP的含量,计算其能荷(energy change,EC)。结果:(1)在肝脏缺血30min及再灌注120min,OPC组ALT和AST低于I/R组(P〈0.01或P〈0.05),ATP和EC高于I/R组。和I/R组比较,OPC组的组织形态学损伤较I/R组为轻。(2)在热缺血过程中,OPC组ATP和EC的下降速度比I/R组缓慢;在再灌注30,60,120min OPC组ATP和EC高于I/R组(P〈0.01或P〈0.05),整个再灌注过程中,OPC组EC的上升速度比I/R组迅速。结论:奥曲肽通过提高肝细胞能量储备而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起保护作用,其对肝细胞的能量代谢的保护作用可能与其对内分泌活动的调节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高半胱氨酸(Hcy)对血管内皮细胞(EC)的损伤和益肾活血化痰中药抗H,y损伤作用.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分为对照组和损伤组,观察Hcy对EC的影响;另将细胞分为正常组、损伤组和中药组,观察对乳酸脱氢酸(LDH)的影响.结果Hcy可改变培养的HUVEC的形态并抑制EC的生长,LDH的释放明显增加,中药组LDH的释放明显减少.结论血清Hcy对血管内皮有毒性损伤作用,益肾活血化痰中药可抗损伤、保护细胞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17.
西安市城市居民食管癌遗传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西安市115例食管癌患者的配对调查发现,患者一级亲属1207人,其中有30人发生食管癌;而与患者性别、民族相同,年龄相差5岁以内,相应非肿瘤病人对照者1012人的一级亲属中,仅9人发生食管癌。计算得食管癌的遗传度为40.6%。这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在有食管癌家族史的人群中,把防止致癌物(如吸烟等)的引入作为预防措施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溴苯腈急性中毒小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溴苯腈急性中毒时小鼠脑组织能量代谢的变化,以探讨溴苯腈急性中毒可能的毒理机制。方法将16只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与溴苯腈灌胃染毒急性中毒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两组小鼠脑组织三磷酸腺苷酸(ATP)、二磷酸腺苷酸(ADP)、一磷酸腺苷酸(AMP)含量,并计算总腺苷酸(TAN)含量及细胞能荷(EC)值;同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脑组织钠钾腺苷三磷酸酶(Na^+-K^+-ATPase)和钙镁腺苷三磷酸酶(Ca^2+-Mg^2+-ATPase)活性。结果急性中毒组脑组织ATP、TAN含量、EC水平和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或0.01)。AM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组脑组织ADP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溴苯腈急性中毒可导致小鼠脑组织能量代谢障碍,可能是溴苯腈急性中毒的中枢毒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丙泊酚预处理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用新西兰雄性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和丙泊酚预处理组(PP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心肌组织中高能磷酸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和总腺苷酸量(TAN)、能荷(EC)的含量。检测心肌组织Na+/K+-ATPase,Ca^2+/Mg2+-ATPaSe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肌酸激酶(CK)的活性。结果IP组和PP组较IR组的ATP、ADP、AMP、TAN和EC含量明显增加,ATPase活性显著升高,LDH、CK-MB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而IP组与PP组比较,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预处理同缺血预处理一样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心肌能量代谢,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缺血区的心肌能量储备。保护ATPase活性,改善能量代谢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20.
BACKGROUND: Human 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 (HBGA) are genetically determined glycoproteins supposed to participate in cell differentiation, adhesion, cancer metastasis and angiogenesis. In tissues, HBGA are mostly expressed in epithelial cells (EC). The EC comprising the thymocyte microenvironmen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ntogeny of the thymu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work is to investigate ABH HBGA in senile thymus and to characterize their expression pattern related to the process of aging. METHODS: Routine histology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techniques were applied on thymus glands from senile and young individuals. RESULTS: Involuted thymus exhibited large areas of adipose tissue containing scattered EC, all positive for HBGA. Stromal EC revealed different morphology and intrathymic localization but uniform cytoplasmic staining for ABH antigens. Endothelial cells of blood vessels and red blood cells were intensely stained for HBGA. Only single scattered lymphocytes possessed HBGA. In contrast with senile thymus, most lymphocyte populations in the gland of young individuals, as well as the Hassall's corpuscules, expressed HBGA. CONCLUSIONS: The epithelial framework reorganization during age-related thymus involution involves modulation in ABH antigen expression in EC. These molecules are required by thymic EC to maintain the reduced but important crosstalk with lymphocytes during involution. The diminished reactivity for ABH antigens in the lymphocytes of aged thymus might reflect the impaire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se two cell types. We present novel evidence for permanent presence and modulation of ABH antigen reactivity in senile thymus, supporting the view that these molecules might be developmentally regul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