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丁文珠  陈茂初 《上海医学》2003,26(9):679-681
目的 分析糖尿病(DM)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低视力的原因。方法 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对36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DM患者(DM组)的手术眼、对侧未手术眼以及36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的非DM患者(非DM组)的手术眼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 双眼FFA检查结果:DM组:术前黄斑水肿2眼(1例为双眼)(2.78%),术后1周黄斑水肿9眼(25.00%),术后3个月黄斑水肿7眼(19.44%);对侧未手术眼术后1周、3个月黄斑水肿1眼(2.78%)。非DM组:术前无黄斑水肿,术后1周黄斑水肿2眼(5.56%):术后3个月2眼黄斑水肿消除。DM组术后1周视力:9眼为0.05~0.1,13眼为0.2~0.4,ll眼为0.5~0.9,3眼≥1.0;术后3个月视力:7眼为0.2~0.4,23眼为0.5~0.9,6眼≥1.0。非DM组术后1周视力:2眼为0.05~0.1,7眼为0.2~0.4,19眼为0.5~0.9,8眼≥1.0;术后3个月视力:1眼为0.2~0.4,24眼为0.5~0.9,ll眼≥1.0。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DM组黄斑水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M组。DM组的术后视力明显低于非DM组。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后的黄斑水肿是影响DM患者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统计分析了我院1973年~1983年各种青光眼手术共256例,285只眼,各种青光眼术后前房延缓恢复发病率分别为:(1)小梁切除术35只眼(58.33%;(2)巩膜下咬切术30只限(46.87%);(3)巩膜灼滤术42只眼(36.92%);(4)虹膜嵌入巩膜术3只眼(8.11%);(5)周边虹膜切除术2只眼(3.39%)。前四种滤过性手术与周边虹膜切除术比较,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1)。讨论分析了术后前房延缓恢复的原因及术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眼轴超长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1例(101眼)眼轴超长合并白内障患者和同期的70例(98眼)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对照组)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术后眼压等.随访时间5 ~12个月.结果 高度近视组眼轴长度26.04 ~34.81 mm,术中后囊膜破裂3眼(2.97%),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0.5者55眼(54.46%),0.3 ~0.4者20眼(19.80%),0.1~0.25者20眼(19.80%),<0.1者6只眼(5.94%),术后早期角膜水肿19眼(18.81%),晶状体后囊膜浑浊6眼(5.94%),一过性眼压升高者9眼(8.91%),术中及术后无视网膜脱离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限轴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眼轴长度21.48 ~ 24.76 mm,术中后囊膜破裂2眼(2.04%),术后3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5者86眼(87.76%),0.3 ~0.4者10眼(10.20%),0.1~0.25者1眼(1.02%),<0.1者1眼(1.02%),术后早期角膜水肿18眼(18.37%),晶状体后囊膜浑浊4眼(4.08%),一过性眼压升高者10眼(10.20%),术中及术后无视网膜脱离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与眼轴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眼轴超长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视力的恢复较非高度近视患者差,眼轴过长导致的眼底病变可能是术后视力不良的主要原因,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眼轴超长白内障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在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PCCC)的疗效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先天性白内障12眼、外伤性白内障12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或抽吸术后囊破裂4眼、后发障9眼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木,术后随访3~38个月。结果:28眼在后囊完好情况下完成PCCC,10.7%(3/28)后囊破裂,3.6%(1/28)玻璃体脱出行前段玻切;7.1%(2/28)撕囊倔中心。术后并发症有角膜水肿10.8%(4/37);高眼压8.1%(3/37);瞳孔变形5.4%(2/37)。随访矫正视力0.1—0.3的7眼,0.4—0.6的18眼,≥0.8的8眼,4例幼儿视力检查不理解,1眼后囊孔上移,1眼玻璃体前界膜混浊患儿随访13个月,其混浊无加重,余所有病例视轴区透明。结论: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术能有效防治后囊混浊,保持瞳孔区透明。术中、术后并发症与术中操作和术后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青光眼滤过术后自内障行上方透明角膜内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16眼)青光眼滤过术后白内障患者,采用上方透明角膜内1mm做6~7mm弦长切口行白内障摘除,对有虹膜后粘连或机化膜者,用粘弹剂分离或用囊剪剪开机化膜后作开罐式截囊4~5mm,做充分的水分离,注入粘弹剂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毕用毛果云香碱缩瞳,术后随访3个月~半年以上。结果:16眼术后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随访时矫正视力≥0.5者5眼(31%);0.3~0.4者6眼(38%);0.05~0.2者4眼(25%);≤0.05者1眼(6%)。手术并发症为后囊膜破裂2眼,虹膜损伤前房出血1眼,角膜水肿5眼,均在一周内消退。结论:上方透明角膜内切口是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自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有效方法,可保护手术区的滤过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晶状体脱位的现代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晶状体脱位现代手术治疗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缝线固定的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巩膜固定方法治疗31例31眼晶状体脱位。结果:术后最好矫正视力0.8~1.2有8眼(25.8%),0.3~0.7有11眼(35.5%),0.1~0.2有7眼(22.5%),另有5眼(16.2%)视力0.05以下;有27眼(87.1%)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有26眼(83.8%)矫正视力达0.1以上。结论: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缝线固定术对晶状体脱位是安全有效的,可恢复较好视力。  相似文献   

7.
硅油填充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硅油填充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49例(49眼)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2~12个月,视网膜完全复位39眼(79.6%),部分复位8眼(16.3%),未复位2眼(4.1%)。36眼术后视力≥0.01,占73.4%,25眼术后视力≥0.05,占51.0%。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有效方法,合理使用硅油、及时处理并发症对术后视力的恢复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初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评价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6例66只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中后囊膜破损9例9只眼,分析后囊膜破损的原因,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后囊膜破损9只眼(13.6%),其中超乳术中6只眼(66.6%),注吸皮质只3只眼(33.3%),并发障1只眼(33.3%),Ⅳ级核5只眼(15.6%)Ⅰ期囊袋内植入5只眼(55.5%),Ⅰ期睫状沟植入2只眼(22.2%),缝线固定一只眼(11.1%),放弃Ⅰ期植入改二期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1只眼(11.1%)术后随访3~6个月,裸眼视力0.5~1.5.7只眼(77.7%),0.1~0.42只眼(22.2%)。结论:术前严格培训,细致的动物实验,严格选择合适病例,眼、脑、手、脚有机配合,可以减少或预防后囊膜破损发生率,对于术中后囊膜破损有玻璃体溢出者,清除前部玻璃体,利用前或后囊膜作为支撑.仍可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且视力恢复良好,与后囊膜完整者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治疗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49只眼)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继发青光眼患者进行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并对术眼致伤原因、术前、后视力、眼压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44例患者(45只眼)眼压<21mmHg(91.67%);2例患者(2只眼)眼压21~30mmHg(4.16%);2例患者(2只眼)眼压>30mmHg(4.16%).35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提高;12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无提高;1例患者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差.2例患者术后视网膜脱离,3例患者出现葡萄膜炎,2例患者术后眼压仍大于30mmHg,1例患者术后出现黄斑水肿.结论:继发性青光眼是外伤性晶状体脱位的最常见并发症,其发生机制与玻璃体产生的阻滞有关,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手术是治疗此类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5例(39眼)不同类型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采用上方隧道巩膜瓣切口行三联术,术后随访3~24个月。结果 术后眼压范围为1.36~3.16kPa,其中小于2.13kPa者28眼(71.79%);矫正视力范围为0.02-1.0,其中大于0.3者32眼(82.05%),31眼(79.49%)均形成弥漫扁平的滤过泡。结论 三联术具有恢复良好视力,有效降眼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禤中宁  雷进民  张家  林辉跃 《广西医学》2002,24(9):1343-1345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在高度近视白内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眼轴≥26mm的48例55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施行巩膜隧道切口的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主要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结果:术后矫正视力≥0.339眼(70.5%);术中2眼后囊膜破裂,术后6个月有1眼出现视网膜脱离,结论: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可以降低手术中后囊膜破裂及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较大切口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制"梅花近视针"叩刺眼周"四穴"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选取的青少年调节性近视患者42例8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38眼),对照组22例(42眼)。治疗组采用自制梅花近视针在75%乙醇消毒基础上,内加注蒸馏提纯的"4味"中药(黄芪、郁金、菊花、薄荷脑),先后叩刺睛明、攒竹、四白、瞳子眼周四穴,以局部潮红、不出血为度;对照组采用普通传统梅花针,操作方法同上。结果治疗组15例29眼中,显效14例27眼,有效1例2眼,总有效率100%。对照组15例29眼中,显效8例16眼,有效5例10眼,无效2例3眼,总有效率87%(89.6%)。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0.01。结论自制"梅花近视针"治疗调节性近视,能在腧穴皮肤周围形成高浓度药区,渗透到腧穴内,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调节作用,加速眼部毛细血管的新陈代谢,清凉眼睛,起到松弛眼部肌肉、缓解消除视疲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对31例60眼近视施行“向心式”放射状角膜切开术,随访1~7个月,低度近视组3眼术后裸眼视力均达 1.0 以上;中度近视组44 眼中有43眼(97.7%)视力达1.0以上;高度近视组 11眼中有5眼(45.5%)视力为1.0;最高度近视组2眼裸眼视力均达到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作者认为“向心式”放射状角膜切开术疗效明显优于“离心式”。  相似文献   

14.
检查47例83只高度近视眼及34例40只正常眼的对比敏感度。结果表明,高度近视眼的对比敏感度在各空间频率区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高度显著性(P<0.05或P<0.01)。采用后巩膜增强术及中医补肝肾综合疗法的12只高度近视眼,术后对比敏感度明显改善。提示对比敏感度检查可作为评价高度近视眼视功能的一种手段和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临床疗效。方法 :对高度近视白内障 48例 ( 5 6眼 )行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本组眼轴为 2 6.5 0mm~ 3 2 .80mm ,平均 2 9.2mm。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 ,术后视力 ,随防 6mon~ 2 6mon ,平均 17.6mon。结果 :术后 5 5只眼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 ,视力≥ 0 .3者 46眼 ( 82 .14% )。以视力≥ 0 .5为标准 ,眼轴 2 6.5mm~ 3 0mm组有 13眼 ( 40 .0 6% ) ,>3 0mm组有 4眼 ( 16.67% ) ,差异有显著性 ( χ2 =5 .3 6,P <0 .0 5 )本组术中无并发症发生 ,术后早期有轻度角膜水肿 13眼 ( 2 3 .2 % ) ,前房纤维素性渗出 2眼 ( 3 .5 7% ) ,急性迟发性葡萄膜炎 1眼 ( 1.78% )。随访期内 2 6眼 ( 46.43 % )发生后囊混浊 ,仅 2眼 ( 7.69% )需行Nd :YAG激光切开术 ,无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发生。结论 :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安全、有效 ,但眼轴 >3 0mm者术后视力恢复程度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小光斑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系统用于LASIK手术治疗近视的疗效。方法:采用鹰视ALLEGRTTOWAVEFRONT准分子激光扫描仪及法国MORIACB角膜切削刀为2 0 2例、396眼行准分子激光治疗。屈光度为- 0 .75D~- 14 .5 0D。随访术后超过3个月的患者。观察分析视力及屈光度的变化。结果: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在0 .5、0 .8、1.0以上者分别为98.9% (392眼)、90 .4 % (35 8眼)、75 % (2 97眼)。术后第1、3月裸眼视力>1.0的分别为88.1% (349眼)、91.9% (36 4眼)。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光斑飞点扫描准分子激光系统行LASIK手术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较好,大大减少了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后2年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远期疗效.方法对95只眼屈光度-1.00~-16.50 D之LASIK术后2年的结果进行分析.将其按屈光度分为两组:组Ⅰ≤-6.00D(43只眼),组Ⅱ>-6.00D(52只眼),术后10 d、1、3、6个月、1年、1年6个月、2年行视力、屈光度、角膜曲率(K)值的随诊观察.结果LASIK术后角膜曲率(K)值和6个月后屈光度趋于稳定.术后2年:组Ⅰ裸眼视力≥1.0者为40只眼(93.02%),≥0.8者43只眼(100%);组Ⅱ裸眼视力≥1.0者37只眼(71.15%),≥0.8者45只眼(86.54%),≥0.5者50只眼(96.15%),<0.5者2只眼(3.85%).术前屈光度:组Ⅰ(-4.14±0.86)D,组Ⅱ(-9.00±1.64)D;术后2年屈光度:组Ⅰ(-0.04±0.14)D,组Ⅱ(-0.08±0.20)D.两组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角膜曲率(K)值:术前K值:组Ⅰ K1(44.31±0.78),K2(42.83±0.87),组ⅡK1(45.46±1.00),K2(43.97±1.00);术后2年K值:组Ⅰ K1(40.11±1.23),K2(38.86±1.29),组ⅡK1(38.01±1.73),K2(37.07±1.71).两组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LASIK治疗低中度和高度近视均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当前少年儿童视力低下的病因,探讨屈光不正的发病规律,为少年儿童眼保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对我院门诊3~18岁视力低于正常的少年儿童进行散瞳验光并统计分析。结果:3~6岁组:远视488例,占86.07%;近视72例,占12.70%;混合散光7例,占1.23%;7~12岁组:远视402例,占64.01%;近视210例,占33.44%;混合散光16例,占2.55%;13~18岁组远视167例,占15.43%;近视897例,占82.90%;混合散光18例,占1.67%。屈光度近视以低度为主,远视以中度为主。近视眼矫正视力较好,远视眼矫正视力较差。结论:学龄前儿童以远视为主,要注意弱视的早期发现和治疗。13~18岁少年则以近视眼居多,应采取综合、简易手段,对近视进行有效防治。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了87例、160眼青少年真、假近视用0.25%托吡卡胺眼药水经1—3个月治疗后的结果:1.该药滴后无副作用,扩瞳、麻痹睫状肌和瞳孔恢复正常均快,因而晚上滴药后不影响学生第二天的学习;2.该药对小学生假性近视、中间性近视和轻度远视有效,有效率为58%;对中学生疗效差,这可能与中学生用药不认真与屈光度高有关;3.远期疗效及预防近视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photorefoactivekeratecomy ,PRK)治疗近视、近视散光的远期疗效。方法 :按术前屈光度将 2 0 9例 (3 77例 )屈光度为 - 1 5 0~ 1 6 0D的患者分为二组 ,低中度组 (I组 )为 - 1 5 0~ - 6 0 0D(2 3 8眼 ) ,高度组 (II组 )为 - 6 2 5~ - 1 6 0 0D(1 3 9眼 )。应用美国Visx2 0 /2 0准分子激光仪对上述二组患者行PRK治疗 ,并对患者术后 3年的屈光度、视力、角膜屈光力、角膜厚度、并发症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I组、II组中屈光度 <± 1D者分别占 94 5 %和 6 1 9% ;≥± 2 0 0D分别占 0 % ,2 3 7%。术后裸眼视力≥ 0 5者在I组、II组中分别占 99 6 %和 79 9% ;≥ 1 0者分别占 85 3 % ,48 2 %。角膜屈光力两组均在术后 6个月稳定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O级在I组、II组分别为1 0 0 %和 98 6 % ,术后眼压两组均正常。结论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近视、近视散光效果肯定 ,尤对低中度患者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