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核实2007年后艾滋病(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报告的采供血途径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者的信息,了解其真实感染途径。方法选择河南省、安徽省的4个县,对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报告的、经采供血途径感染HIV的病例,问卷调查其确诊HIV阳性前的高危行为暴露史、既往HIV抗体检测史、确诊时病程状态,综合以上信息重新判断研究对象可能的感染途径。结果调查收回有效问卷410份,核实后,357例研究对象为经采供血途径感染HIV,53例为经非采供血途径感染。经统计学检验,研究对象中,采供血途径与非采供血途径感染HIV的两组人群,在年龄、性别、病程状态的构成上无统计学差异。53例重新判断为经非采供血途径感染HIV者中,42例(79.24%)为经性传播,4例(7.55%)经输血传播,7例(13.21%)传播途径不详。结论 2007年后报告的经采供血途径感染HIV者中,多数确为经既往不安全采供血(浆)途径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东省1986~1999年HIV/AIDS流行情况,为广东省艾滋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全省的艾滋病常规监测、哨点监测及实验室资料.结果广东省1986年发现首例输入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至1999年11月10日共检出HIV抗体阳性者774例,其中艾滋病(AIDS)病人59例.1990年前发现的HIV感染者为境外人士,1990年首次发现广东省籍HIV感染者,1990~1996年期间广东省籍HIV感染者中77.1%为出境归来人员在境外通过性接触感染;1996年首次从广东省籍静脉吸毒(IDU)者中检出HIV感染者,IDU已成为目前全省HIV传播的主要途径,感染比例为73.3%.HIV-1C亚型为广东省主要流行株.结论广东省HIV/AIDS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性乱人群将成为另一个HIV高感染率人群.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沈丘县艾滋病(AIDS)疫情现状及流行形势。方法对2000年以来的疫情监测资料及现有艾滋病疫情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年至2007年3月,沈丘县共监测各类人群181 558人次,检测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1 277例,确诊AIDS病人1 214例,死亡270例。结论沈丘县艾滋病疫情形势呈低流行状态(1/10万),局部呈典型灶状分布,三种传播途径并存,目前,经采供血传播已阻断,母婴传播已得到控制,但经性传播仍有发生和流行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HIV/AIDS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目的 分析广东省1986-1999年HIV/AIDS流行情况。为广东省艾滋病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全省的艾滋病常规监测、哨点监测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广东省1986年发现首例输入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至1999年11月10日共检出HIV抗体阳性者774例,其中艾滋病(AIDS)病人59例,1990年前发现的HIV感染者为境外人士,1990年首次发现广东省籍HIV感染者,1990-19996年期间广东省籍HIV感染者中77.1%为出境归来人员在境外通过性接触感染;1996年首次从广东省籍静脉吸毒(IDU)者中检出HIV感染者,IDU已成为目前全省HIV传播的主要途径,感染比例为73.3%,HIV-IC亚型为广东省主要流行株。结论 广东省HIV/AIDS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性乱人群将成为另一个HIV高感染率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驻马店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AIDS)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方法对该市1995-2010年上报的HIV/AIDS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该市累计报告HIV/AIDS 14 717例,其中AIDS病人9 779例,死亡3 809例。报告病例以人群集中筛查发现为主。感染途径以有偿供血为主,占68.7%,其中既往有偿供血人员比较集中的3个县HIV阳性人数占总数的72.1%;既往输血感染占14.9%;性接触感染占10.2%(主要是配偶间)。2005年死亡人数最高,达648例,近几年病死率有下降趋势。结论该市因既往不规范采供血造成HIV感染,目前已进入死亡高峰期,近年经性传播比例逐年上升,存在HIV向一般人群蔓延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中国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截止2010年底,中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i 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病人(简称HIV/AIDS)共计379 348例,其中AIDS病人138 288例;死亡报告72 616例。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广西、新疆和广东。1艾滋病疫情网络直报现状1985-2010年,中国累计报告HIV/AIDS共计379 348例,其中AIDS病人138 288例;死亡报告72 616例。2010年报告HIV感染者48 249例,与2009年(48 193例)基本持平。报告AIDS病人34 188例,较2009年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艾滋病疫情现状及流行形势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分析河南省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疫情现状及流行形势。方法根据河南省18个省辖市及各县区HIV/AIDS监测网络逐年连续上报资料,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专题调查及既往有偿供血者普查等资料,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1988~2005年底共监测各类高危人群4 317 744人次,报告确认HIV抗体阳性者31 578例,确诊AIDS现症病人19 488例,HIV/AIDS已死亡4 891例。结论河南省艾滋病呈低流行状态,局部地区呈聚集性升高,经采供血传播HIV已被阻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汉中市艾滋病(AIDS)的流行现状、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预防与控制艾滋病防治策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13年汉中市艾滋病监测资料、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2-2013年底,汉中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285例,其中非本市户籍51例,居住本市并进行医学随访管理的234例。另有外地反馈并转入该市的67例,故该市当地的病人共301例。其中HIV感染者186例,艾滋病病人115例。死亡49例。以性接触传播占97.7%;农民占55.2%,家政或无业者占11.3%;高危人群中以男男性行为人群(MSM)HIV抗体阳性检出率占4.2%,性病就诊者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4%。结论汉中市艾滋病疫情呈上升态势,经性途径传播比例逐年上升,存在向一般人群蔓延的趋势。应继续加强对MSM等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综合干预,提高对HIV/AIDS阳性者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02-2013年萧山区老年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相关特征,为制定老年人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萧山区2002-2013年的老年HIV/AIDS病人疫情报告资料,对病例人口学特点、传播途径构成、发现途径及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13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人299例,其中≥50岁占16.1%(48/299);平均年龄(58.8±8.21)岁,最大86岁。48例病人中,男性占75.0%(36人);85.4%(41人)为本地居民;农民占43.8%(21人);小学和初中占87.5%(42人);性传播感染占93.8%(45人);已婚有配偶占75.0%(36人)。已婚有配偶者中,28名配偶检测了HIV抗体,阳性率为28.6%(8人)。老年HIV/AIDS病人多来自临床医疗机构及阳性者配偶或性伴侣检测,其中临床医疗机构占72.9%(35/48)。结论萧山区老年人艾滋病报告病例数增长明显,性接触是主要传播途径,临床医疗机构及阳性者配偶或性伴侣检测在发现病例中占较大比例,应进一步加强老年人艾滋病预防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国中部经采供血造成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流行地区0~7岁儿童HIV感染情况.方法分别于2000年9月和2001年4月在我国中部某省有偿献血员HIV感染率较高的某村,对该村0~7岁儿童连续进行了两次横断面调查,分别采集了血液和尿液做HIV抗体检测.结果2000年在169名0~7岁儿童中共检出10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5.9%(10/169),2001年在165名0~7岁儿童中共检出9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5.5%(9/165).将两年检测儿童查重后累计,两年共累计检测280名0~7岁儿童,其中共检出17例HIV感染者,感染率为6.1%(17/280).结论我国中部经采供血造成HIV感染流行地区0~7岁儿童存在较高的HIV感染率,需进一步采取措施遏制经母婴途径传播艾滋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8-2010年凉山彝族自治州艾滋病哨点监测的主要结果,为当地艾滋病疫情评估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凉山州的暗娼、吸毒者、社区人群等十类目标人群进行艾滋病行为学监测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近三年,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分别有5个、7个、9个监测哨点的HIV感染率超过5%。2010年,15个吸毒者监测哨点中,有12个哨点发现HIV感染者。暗娼人群HIV感染主要集中在普格县、喜德县和越西县等局部区域。布拖县、昭觉县和西昌市哨点的孕产妇HIV感染率较高,布拖县社区人群哨点HIV感染率高达7.7%。结论 HIV在吸毒者中呈现广泛传播趋势,在其他人群中呈现聚集流行特点;局部地区社区人群的HIV高感染率与临时性伴关系相关,提示偶遇性行为可能影响当地HIV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评价第四轮全球基金艾滋病(AIDS)项目执行情况提供本底资料,并为项目计划修订和活动调整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现有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获得项目县艾滋病疫情、高危人群规模及其危险行为特征以及防治工作现状。结果 7省76个项目县共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病人24316人,经注射吸毒传播的占74.0%,感染率高达85.1%。31个项目县发现暗娼HIV感染者,感染率最高达13.6%。结论 76个项目县HIV流行态势严峻,针对吸毒人群开展降低危害工作,对暗娼的预防干预以及对病人的治疗与目标差距很大,是项目的核心工作,需要加大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3.
In affluent countries, some people may go abroad specifically for HIV testing or care for greater anonymity, better treatment, and less discrimination. A secondary analysis of data from the San Francisco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 was conducted to characterize trends in AIDS incidence, AIDS care,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STD) incidence, and HIV counselling and testing among Japanese in San Francisco. A total of 96 AIDS cases were diagnosed among ethnic Japanese, of whom 32 were born in Japan. From 1985 to 2000, 144 gonorrhoea and chlamydia cases were identified among Japanese. Of 368 self-identified Japanese seeking HIV counselling from 1995 to 1997, three (0.9%) were HIV-positive. The HIV/AIDS and STD epidemics among Japanese in San Francisco temporally parallels, but lags behind in magnitude, the epidemics for San Francisco's population as a whole. Some persons from Japan actively seek HIV/STD services while abroad. Our study points to several areas needing further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广东省结核病患者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在30个调查县区中对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期间新登记的结核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HIV抗体检测。结果 调查期间共5447例结核病患者接受调查,其中HIV阳性25例,HIV感染率为0.46%(95%CI:0.28%~0.64%)。粤西地区结核病患者的HIV感染率为1.28%(95%CI:0.67%~1.8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粤中、粤东地区(P<0.01)。人群分布方面,3050岁的结核病患者HIV感染率最高(χ2=8.883,P=0.012),为0.85%;本地户籍结核病患者的HIV感染率高于外地户籍(χ2=4.624,P=0.032)。结论 广东省结核病患者HIV感染率处于较低水平,但局部地区结核病患者HIV感染率偏高。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筛查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贵州省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的筛查情况。方法在2006-2008年期间在贵州省的县级疾控中心进行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筛查。在结核病人中开展初筛及确认实验;在现存的艾滋病人中进行结核病筛查,主要做X线胸片和痰涂片检查。结果贵州省9个地(州、市)开展结核病/艾滋病双重感染筛查的县数逐年增加,全省在结核病人中筛查HIV阳性的感染率为0.2%,在HIV阳性病人中筛查结核病的患病率平均为6.2%。结论贵州省大部分县(市、区)都已开展TB/HIV双重感染的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全球基金TB/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筛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宇  李芳  郭肖岩  金谨 《中国防痨杂志》2010,32(12):815-817
目的分析山东省TB/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县新登记结核病患者和艾滋病感染/艾滋病患者双向筛查情况。方法对2006年9月30日-2009年10月1日6个项目县新登记的全部肺结核患者进行HIV抗体检测,在艾滋病感染/艾滋病患者中筛查结核病。结果 6个项目县共登记结核病人11 786例,进行HIV抗体检测11 191例,接受HIV抗体检测率95.0%,阳性结果4例;第1~3项目年6个TB/HIV项目县共登记HIV阳性感染者336例,能随访到的HIV阳性感染者205例,筛查人数200例,检出结核病人6例,阳性检出率为3.0%。结论结核病和艾滋病的双向筛查策略是预防和控制HIV/TB双重感染的流行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泰安市1995~2000年HIV的流行特征,为泰安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995~2000年泰安市艾滋病监测资料及HIV感染现状进行分析.结果从1995~2000年共检出HIV感染者11例,男性7例,女性4例,男女之比为1∶0.75;11例均为农民献血员,以血液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HIV感染者分布于全市3个县市区的7个乡镇.结论经血传播是泰安市HIV感染的重要途径.严格采供血管理,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对高危险人群的监测,做好HIV感染者管理是控制传播的重要措施与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预测未来10年云南省HIV/AIDS流行趋势。方法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数学模型、现患率趋势估计及经验分布函数相结合的方法。结果 用9种方案描述云南省未来10年HIV/AIDS流行趋势,指标包括未来各年HIV感染人数、新增人数和累计人数,及AIDS现患人数、新增人数和累计人数。我们估计目前云南省HIV感染人数为5.2~5.4万,到2005年时增加到8~20万,到2010年时再增加到11~62万。目前AIDS患者累计人数为 5 000~8 000人,到 2010年将增加到 6~12万。结论 未来 10年云南省 HIV仍以在吸毒人群中流行为主,但通过其它途径感染HIV的人数占总HIV感染人数的比例也会不断增加,同时艾滋病将会造成未来孤儿数不断增加,估计2000年云南省艾滋病孤儿为2千人,到2010年为2万人。本文还讨论了非安全注射问题,这是一个可能导致艾滋病流行的不可忽视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山东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的艾滋病知识水平,以便确定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内容的重点以及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采用普查的方法,对菏泽市6个县(市、区)的108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HIV感染者/AIDS病人艾滋病防治一般知识的知晓率在73.10%~98.10%之间,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在91.70%~98.10%,预防方法的知晓率在90.70%~98.15%,获得知识来源主要为当地卫生部门提供的面对面交流咨询,占99.10%。结论HIV感染者/AIDS病人对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对于政府部门提供的救助关怀满意度不是很高,因此应注意工作方法,使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南宁市西乡塘区第五轮全球基金Mtb与HIV双重感染项目2006至2010年间的执行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 对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2006年10月至2010年9月上报的Mtb与HIV双重感染防治项目季报表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到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西乡塘区3821例结核病患者进行了HIV抗体筛查, 对可随访的4085例HIV感染和(或)AIDS患者开展结核病筛查。 结果 进行HIV抗体筛查率为72.5%(3821/5272);检测出HIV阳性70例,HIV阳性检出率1.8%(70/3821)。可随访HIV感染和(或)AIDS患者筛查率92.2%(4085/4431);发现结核病686例,检出率为16.8%(686/4085)。2006年10月至2009年9月南宁市西乡塘区HIV感染合并肺结核患者265例,治愈率为7.6%(20/265),完成疗程率为44.5%(118/265),治疗成功率为52.1%(138/265),死亡率为24.5%(65/265),丢失率为23.4%(62/265)。 结论 要加强对HIV感染与AIDS患者的随访,以及双重感染患者的治疗管理和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双重感染患者的治疗成功率、减少丢失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