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86例的临床资料,对影响临床疗效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9例患者痊愈或明显好转,存活率为56.98%;37例病情恶化或死亡,病死率43.02%。死亡组年龄大于存活组(P<0.01);在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重型肝炎患者血浆置换的疗效低于在慢性肝炎基础上发生的重型肝炎(P<0.01);存活组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总胆固醇、甲胎蛋白及白蛋白水平高于死亡组,而血清总胆红素、内毒素水平低于死亡组(P<0.01);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早、中期患者疗效高于晚期患者疗效(P<0.01),慢性重型肝炎存在的并发症也影响血浆置换的疗效。讨论血浆置换的疗效与患者的年龄、治疗前的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总胆固醇、甲胎蛋白、白蛋白及内毒素水平有关。血浆置换治疗后胆红素水平反跳明显、PTA恢复不明显或甚至更低者的疗效差。我们认为血浆置换治疗>5或6次后病情仍未改善,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不明显或反跳幅度明显、PTA恢复不明显或甚至更低者,有条件者应尽早施行肝移植术。  相似文献   

2.
160例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慢性重型肝炎(CSH)往往以乙肝病毒(HBV)慢性携带、慢性肝炎或肝硬化为发病基础,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临床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笔者对160例CSH患者进行了相关因素分析.旨在探讨本病预后的有关因素,以期进一步指导临床防治与病情预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160例均系我科住院患者,其中男124例,女36例。年龄14~79岁,平均(45.2±12.2)岁。平均病程5.9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慢重肝)临床疗效的影响,并分析慢重肝患者转归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56例慢重肝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析抗病毒治疗在诸多影响因素中的作用及对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组在肝功能复常、HBV-DNA水平及HBsAg滴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除年龄、肝性脑病、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总胆红素(TB IL)等因素外,抗病毒治疗也是影响慢重肝患者转归的独立因素(P〈0.05),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结论影响慢重肝患者转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抗病毒治疗的作用不容忽视,综合治疗基础上适当加用核苷(酸)类似物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转归。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E)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采用PE,并评价PE对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作用以及该疗法的安全性,同时解析影响其疗效的因素.结果 PE治疗后,治疗组治愈10例,好转15例,有效率达58.14%,明显高于对照组(30.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79,P<0.05).另外,治疗后血清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固醇(CHO)、胆碱酯酶(CHE)、血氨(NH3)、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尿素氮(BUN)、肌酐(Cr)等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60岁年龄组患者有效率高于≥60岁年龄组(x2=5.21,P<0.05),早期有效率高于中期(,=4.34,P<0.05),隔日1次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每日1次或每周2次(x2=5.52、4.10,P<0.05).结论 PE可明显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患者的年龄、病情分期及治疗频次是影响PE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重型肝炎发展迅速,病情复杂,病死率高。为了提高护士对重型肝炎并发症及其预防的认识能力,我们跟踪病例,对住院重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转归进行调研。1对象与方法63例重型肝炎(重肝)患者均选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来我院时确诊收容的住院患者。诊  相似文献   

6.
7.
慢性重型肝炎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洪清  骆成渝 《肝脏》2000,5(4):232-233
慢性重型肝炎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 ,是目前病死率较高的传染病。为了提高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 2 6 4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预后因素作一分析。材料和方法一、材料2 6 4例病人均为我院 1998年住院患者 ,全部病例均按 1995年 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其中男性 2 0 2例 ,女性 6 2例 ,年龄 19~ 87岁 ,平均 47岁。主要临床表现 :高胆红素有 2 6 3例 (89% ) ,肝昏迷 117例 (44 % ) ,肝脏缩小 15 0例(5 7% ) ,腹水 12 4例 (47% ) ,肝肾综合征 15 0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肝炎患者生化指标、并发症等与生存的相关性。方法对我科住院的52例重型肝炎患者,给予内科基础+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按生存和死亡的不同属性分成两组,对比两组患者血常规和生化指标、住院天数、并发症、人工肝次数对预后的影响。结果52例患者生存33例,生存率63%,生存组与死亡组部分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并发症、住院天数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重型肝炎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凝血等生化指标和临床症状。早期生化指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作为判断患者生存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重型肝炎126例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对影响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对重型肝炎患者预后进行科学的预测。方法将2001-10~2004-06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感染科收治的重型肝炎住院患者126例,分为死亡组(82例)与生存组(44例),比较两组在年龄、性别、亚型、生化指标、合并症上的差异。结果两组重型肝炎患者在性别、亚型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为P>0.05)。≤40岁与>40岁患者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在生化指标上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比值(ALT/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总胆红素比值、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固醇、胆碱脂酶、甲胎蛋白、钠离子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死亡组合并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生存组(P<0.01)。结论年龄、ALT/AST、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固醇、胆碱脂酶、甲胎蛋白、钠离子及合并症是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预后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总结426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例的预后因素。方法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出年龄、肝硬化Ch ild-Pugh分级、败血症、肝肾综合征、重型肝炎分期、消化道出血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各自相关系数构建评估方程,将原始数据代入公式。结果两组患者分值差异显著(P<0.001),以0.5为判别界限,好转组临床符合率84.3%,无效组临床符合率95.5%。结论评估方程可较好地评估预后,对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重型肝炎血小板计数变化对临床转归的意义.方法 回顾125例住院治疗的重型肝炎患者资料,分为好转存活和恶化死亡两组,分析比较两组病例在住院初期和末期的血小板计数变化情况.结果 住院初期和末期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的患者比例,好转存活组分别为25.00%,恶化死亡组分别为52.38%和60.32%,两组同期相比均为P<0.01;住院初期和末期的血小板计数均值,好转存活组分别为(156.25±90.04)×109/L和(184.63±112.05)×109/L,呈上升趋向,恶化死亡组分别为(108.40±58.76)×109/L和(86.22±48.57)× 109/L,呈下降趋向,两组同期相比均为P<0.01.结论 重型肝炎临床转归与血小板计数变化关系密切,血小板计数下降预示病情恶化,而血小板计数上升则预示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12.
影响重型肝炎患者预后因素的COX模型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应用 SAS6.12软件对众多可能与预后有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寻找影响重型肝炎生存的主要正负危险因素,建立生存的数学模型,为预后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129例重型肝炎患者,男 111例,女 18例,平均年龄 42岁。急性重型肝炎(ASH)5例,亚急性重型肝炎(SSH)16例,慢性重型肝炎(CSH)108例,死亡88例。对可能与预后有关的26项指标: X0-病原学、X0-性别、X2-年龄、X3-临床类型、X4-TBil、X5-PTA、X6-末梢血WBC、X7-发热、X8-消…  相似文献   

13.
影响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的有关因素。方法 分析78例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与年龄、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固醇、并发症、病毒重叠感染、有无肝硬化的关系。结果 慢性重型肝炎的预后与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固醇及并发症有关(P〈0.01或P〈0.05),而与年龄、病毒重叠感染、有无肝硬化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总胆固醇及并发症是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重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特点及转归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探讨重型病毒尾肝炎的病原学特点。收集各型重型病毒性肝炎418例,分析其病原学分型及乙型肝炎病毒不同病原学模式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急性重型肝炎以甲型、戊型及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愈后病毒阴转率较高。亚急性有慢性重型肝炎以乙型肝炎病毒毒感染居首,占92.8%。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模式中,以HBsAgHBeAbHBcAb阳性的重型肝炎发病及死亡率最高。乙型肝炎病毒与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与单独感染比较,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单纯TTV感染可导致重型肝炎。重型肝炎发病后HBVDNA可自然阴转,阴转率可达53.6%。重型肝炎仍以乙型肝炎病毒病毒感染为主。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发生基因突变可能较易发生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疗效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探讨合适的治疗时机。方法: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血浆置换治疗3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分析并探讨疗效、影响疗效的因素及治疗时机。结果:30例患者治愈或好转17例,有效率为56.67%。血浆置换治疗对慢性重型肝炎晚期的患者疗效较差。有效率不随血浆置换治疗的次数增加而增高。患者合并的并发症越多疗效越差。结论:血浆置换是一种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有效方法,提高慢性重型肝炎治疗有效率需早期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重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8,(1):124-126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转归相关因素及抗病毒治疗研究——吴云忠等(北京北京地坛医院肝炎一科100011);《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7,21(2):120-122[目的:探讨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转归的影响因素及抗病毒治疗对其转归的影响。方法:应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预后影响因素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凯红 《肝脏》2004,9(1):49-51
本文就我院行血浆置换术的人工肝治疗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从而了解血浆置换疗法的预后影响因素 ,以更好地掌握治疗适应证。材料与方法一、材料本文收集了 2 0 0 1年 4月至 2 0 0 3年 9月在我院住院并行血浆置换人工肝支持治疗者 80例 ,其中乙型肝炎 73例、丙型肝炎 1例 ,病毒标记物全阴性 6例。按出院时情况 ,肝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者 5 8例 (男 3 7例、女 2 1例 ) ,为好转组 ;因病情恶化而死亡或自动出院者 2 2例 (男 19例、女 3例 ) ,为恶化组。诊断符合 2 0 0 0年西安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1] 。二、方法每例患者行血浆置换术 2~ 5次不…  相似文献   

18.
亚急性重型与慢性重型肝炎预后评分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如能及早准确地判断患者的预后,对于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十分重要。目前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将患者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对于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此分期方法比较笼统,缺少综合量化指标。为此,在分析与预后相关诸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简便的评分方法,以替代现行的分期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院1996-2002年住院的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患者73例,其中男60例,女13例;年龄18~72  相似文献   

19.
65例老年慢性重型肝炎预后影响因素的回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老年慢性重型肝炎(CSH)预后的因素。方法对65例老年CSH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重要生化指标(ALT、TBil、PTA、ALB、TBA、Tch)、病情分期、并发症及肝硬化发病基础等。结果老年CSH以单纯HBV感染为主,死亡组总胆红素(TBil)较存活组显著升高(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白蛋白(ALB)及总胆固醇(Tch)较存活组显著降低(P<0.01,P<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汁酸(TBA)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病情分期及肝硬化发病基础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所有患者合并至少一种并发症,两组在腹水、感染、肝性脑病(HE)、肝肾综合征(HRS)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但消化道出血和电解质紊乱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在并发症数量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BV感染是老年CSH的主要病因,多个生化指标、凝血功能、病情分期、有无肝硬化基础及并发症均能影响老年CSH的转归,ALT、TBA与老年CSH预后无明显关联。  相似文献   

20.
影响慢性重型肝炎预后相关指标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影响慢性重型肝炎病情的危险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感染科收治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28例,分病情好转组和恶化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年龄,并发症发生情况(腹水、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指数(INR)、凝血因子V(FV:C)、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总胆固醇(TC)、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RE-A)、丙氨酸转氨酶(ALT)、血清尿素(BUN)、血肌酐(SCR)、血小板(PLT)。对以上各指标进行Logistic单因素和非条件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分析后两组间在胆固醇(TC)、凝血因子V(FV:C)和腹水三个指标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胆固醇(TC)、凝血因子V(FV:C)和腹水可作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预后的判定指标,对指导临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