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25例Swan—Ganz导管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自1985年开始开展Swan-Ganz导管技术,至1993年6月累计125例,患者主要分布在外科。适应证为各类创伤、高危手术、感染和血循环机能障碍四大类患者。1临床资料1.1病例来源:外科101例,急诊11例,内科13例(其中心内科6例,内分泌、消化科各2例,呼吸、肾脏、神经内科各1例)。1.2性别与年龄分布:年龄11~76岁;男性83例,女性22例。1.3病种分布:1.3.1创伤:包括大出血、休克、大面积烧伤、挤压伤综合征、急性重型脑外伤、多发伤等。1.3.2高危手术:主要指高龄、创伤面积大、手术时间长的外科手术。包括…  相似文献   

2.
“冻—切—冻”技术治疗化脓性肉芽肿寻常疣219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覃质彬  李俸媛 《华西医学》1991,6(2):232-234
本文介绍一种改良的AgNOR银染技术方法。该法将现行的滴染技术改为用立式或卧式染缸染色,并调整了硝酸银溶液的浓度,摸索了不同组织在15%~50%硝酸银溶液的缸染时间及温度。改良后的方法在消除非特异性银沉淀颗粒及降低背景染色等方面有较好效果,染色结果可靠,操作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4.
强制性使用-限制技术--从理论到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 ,一种新的康复训练技术 :强制性使用 -限制技术或称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 (constraint -in ducedmovementtherapy)被广泛的应用于脑卒中的康复 ,并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这种治疗方法起源于动物实验 ,有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 ,证明了大脑皮层功能重组的变化 ,又对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早在 2 0世纪 60 - 70年代 ,研究人员发现 ,如果对猴子的一侧前肢造成去神经支配 ,动物将不能使用此肢体 ,但如果使用限制性器具将其未受损伤的肢体束缚起来 ,限制其使用 ,动物为进食等需要必须使用患侧肢体 ,从而在客观上达到强迫…  相似文献   

5.
应用实时RT-PCR技术的mRNA定量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 mRNA定量的意义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可反映细胞的生长、存活状态 ,对特定基因转录水平的定量分析已成为基因功能研究的核心部分[1] 。最近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mRNA定量分析用于临床诊断成为现实 ,其应用涉及面很广 ,包括检测肿瘤细胞耐药基因的调节与表达、化疗疗效的分析、基因治疗的生物动力学与转录、表达水平的研究 ;并提供了评价肿瘤进展 ,检测外周血中肿瘤细胞的有效手段 ;此外 ,RNA定量分析还可用于病菌、病毒的检测[2~ 6 ] 。通常用于mRNA定量分析的方法有 :①Northern点杂交、原位杂交 +后续…  相似文献   

6.
B-Flow技术在诊断颈动脉疾病中的运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维血流显示 (B Flow)是利用数字编码超声技术对血管内血流回声直接观察的一种新型超声影像技术[1] 。在B Flow显像状态下 ,血流和组织同时成像 ,因此能够清晰和快速的显示血流信息、血管壁及周围软组织的解剖关系。现将我院采用二维血流显示 (B Flow)检查 130例颈动脉疾病的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 130例 ,男 6 6例 ,女 6 4例 ,年龄 35~ 92岁 ,平均 5 7.3岁。其中脑梗塞 48例 ,糖尿病 30例 ,冠心病 2 4例 ,不明原因头晕 2 8例。1.2检查仪器应用GELOGIQ 70 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线阵探头 ,…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利用Raji细胞表面具有表达组织相容性抗原DR(HLA-DR)特点,以及被检血清中抗HLA-DR抗体与抗人HLA-DR单克隆抗体(McAb)竞争结合Raji细胞表面HLA-DR抗原的特征,建立检测血清抗HLA-DR抗体的Raji细胞免疫酶抑制法。对7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和113例健康者血清检测结果表明:SLE患者和健康者血清中抗HLA-DR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9.0%和1.8%。此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二维超声血流 (B Flow)显像技术在评判下肢深静脉倒流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 对 5 0例下肢静脉病患者的股浅静脉第一瓣及大隐静脉瓣膜处 ,用黑白二维、B Flow技术、彩色多普勒 (CDFI)技术进行术前超声血流动力学检测 ,将检测结果与临床症状、术中探查的静脉瓣膜反流程度相比较。结果 B Flow能显示血流状态下的股浅静脉第一瓣活动情况 ;术前测得股浅静脉第一瓣处内径与术中探查深静脉反流程度相关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0 .0 0 4) ;术前测得股浅静脉第一瓣膜反流指数与术中探查深静脉反流程度相关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 =0 .0 0 0 ) ,但反流时间与术中探查深静脉反流程度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B Flow技术在评判下肢深静脉倒流性疾病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免疫印迹(Westernblot)是将凝胶电泳的高分辨率与固相免疫检测的强特异性相结合的一种技术。它可以对蛋白质抗原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也可从混杂蛋白质中检测出特定的抗原,并测定其分子量。目前已成为医学研究和临床分析检测的重要手段。我们应用Westernblot对本实验室制备的rhIL-4产品的特异性进行了检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rhIL-4为本实验室制备的产品:rhIL-4抗血清购于GIBCO/BRL;GelBondPAG膜购自Phar-macia;硝酸纤维素膜购自Amersham,羊抗兔酶标抗体IgG-HRP购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学研究所I全自动快速…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观察经Tpo、IL 11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对脐血CD3 4 + CD3 8-细胞体外扩增的影响。方法 用载有Tpo、IL 11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成纤维样基质细胞HFCL ,通过Northernblot法检测基因修饰的HFCL细胞Tpo、IL 11基因的表达。以未经基因修饰的HFCL细胞作为对照 ,将脐血CD3 4 + 造血干 /祖细胞在这种基因修饰的HFCL细胞支持下 ,进行 7d体外扩增后 ,用锥虫蓝拒染法计数活细胞总数 ,并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扩增细胞中CD3 4 + 细胞以及CD3 4 + CD3 8-细胞的比例。结果 在Tpo基因修饰的HFCL细胞、IL 11基因修饰的HFCL细胞和Tpo +IL 11基因共同修饰的HFCL细胞的支持下 ,扩增后CD3 4 + CD3 8-早期造血祖细胞的比例分别为 (1.8± 0 .2 4 ) %、(1.6 2± 0 .2 3) %、(2 .4 5±0 2 8) % ,细胞扩增倍数为 4 .2倍、3.6倍、6 .9倍 ,高于对照组的 (0 .80± 0 .2 3) %和 1.5倍 ,同时扩增细胞总数和CD3 4 + 细胞比例亦高于未经基因修饰的HFCL细胞所支持的扩增体系。结论 Tpo、IL 11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可有效促进脐血CD3 4 + 造血干 /祖细胞体外扩增 ,同时能有效维持扩增体系中的CD3 4 + CD3 8-细胞以及促进其扩增。  相似文献   

12.
脐血CD34+细胞迁移能力在体外扩增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扩增前、后脐血 (CB)CD34 细胞在体外的迁移能力及细胞表面趋化因子CXCR4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从新鲜CB标本中纯化的CD34 细胞接种于已建立的扩增体系 ,分别于培养 7,10和 14d从扩增产物中再纯化CD34 细胞 ,检测培养不同时间CD34 细胞的自发迁移率和SDF 1诱导迁移率以及CD34 细胞表面CXCR4的表达。结果 ①原代和扩增不同时间CD34 细胞的SDF 1诱导迁移率均高于自发迁移率 ;②扩增 7d时CD34 细胞的自发迁移率和SDF 1诱导迁移率与原代CD34 细胞相当 ,但在第 2周的培养中 ,CD34 细胞的两种迁移率均明显下降 (P值均 <0 .0 5 ) ;③扩增后CD34 CXCR4 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 ,但CXCR4在CD34 细胞上的表达呈下降趋势 ,14d时显著低于原代细胞的表达水平 (P <0 .0 5 )。结论 CB造血干 祖细胞 (HSPC)在已建立的短期培养体系中扩增 1周可保持原有的迁移功能 ,但持续扩增则可能对HSPC的归巢潜能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胎盘造血干/祖细胞及淋巴细胞亚群表型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人胎盘组织中是否含有造血干 祖细胞 (HSPC) ,并分析其淋巴细胞亚群的表型特征。方法 将新鲜胎盘制成单个细胞悬液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其有核细胞中HSPC、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表型特征 ,并用流式细胞术 (FCM)或MiniMACS分选胎盘CD34 细胞。结果 胎盘CD34 细胞百分率是脐带血的 8.8倍 ,CD34 CD38- 细胞和CD34 CD38 细胞百分率分别为脐带血的 4 .6倍和 11.9倍 ;FCM分选胎盘CD34 细胞的回收率和纯度分别为 (6 3.0 5± 10 .14 ) %和 (86 .39± 11.2 7) % ;胎盘中的淋巴细胞总数、T细胞 (CD3 CD2 )、B细胞 (CD1 9 )、Th(CD3 CD4 )细胞及Th Ts比值均明显低于脐带血 ,而CD8 CD2 8- T抑制细胞则明显高于脐带血。结论 人胎盘富含HSPC ,在胎儿期具有重要的造血功能 ,可望成为HSPC移植的重要资源。CD8 CD2 8- T抑制细胞可能在胎 母免疫耐受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胎盘组织源造血干/祖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足月胎盘组织源单个核细胞(human mature placenta tissue-derived mononuclear cells,hPTMNC)中CD34+细胞的体外增殖、分化能力,寻找新的造血干/祖细胞来源供临床应用,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造血干/祖细胞集落培养和体外无细胞因子长期培养的方法,测定胎盘组织源和脐血中的CD34+细胞及其亚群和集落形成单位的数量。结果表明:胎盘组织源CD34+细胞(2.74±0.61%)及其亚群CD34+/CD38-细胞(2.46±0.42%)、造血干/祖细胞集落CFU-GM(186.90±24.52)和BFU-E(101.40±13.35)水平都较脐血CD34+细胞(1.73±0·32%)、CD34+/CD38-细胞(0.80±0.25%)、CFU-GM(136.90±25.15)、BFU-E(49.20±8.13)高;前者在体外无细胞因子培养条件下存活时间长,且细胞数量增加约2倍。结论:胎盘是胎儿期的造血器官,胎盘细胞成分更幼稚,是一种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的新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D34+ 富集细胞和单个核细胞 (MNC)的体外扩增特性。方法 利用Min iMACS系统富集CD34+ 细胞 ,在相同条件下与同批MNC进行对照培养 ;观察了再次富选和MNC培养上清 (MNC SN)对CD34+ 富集细胞扩增的影响 ;并尝试了MNCCD34- 细胞的培养。结果 虽然CD34+ 富集细胞具有很高的扩增潜力 ,但在培养过程中 ,其集落密度和CD34 + 细胞含量却始终呈下降趋势 ,而MNC在培养中却出现了一个上升的趋势 ,集落密度和CD34+ 细胞含量分别由第 0天的 (4 12± 16 7) 10 5细胞和 (1.12± 0 .4 2 ) %增至第 7天的 (116 2± 5 6 6 ) 10 5细胞和 (4 .17± 1.4 4 ) % ;再次富选可以使培养过的CD34+ 富集细胞的总细胞和CD34+ 细胞扩增能力大大提高 ;MNCCD34- 细胞具有集落形成和转化为CD34+ 细胞的能力 ;MNC SN对CD34+ 富集细胞的集落形成有促进作用 ,而同时又对CD34+ 细胞有促分化作用。结论 CD34+ 富集细胞在体外大量扩增的同时存在大量分化 ,其在培养过程中产生的CD34-细胞对CD34+ 细胞的扩增有抑制作用 ;脐血MNC中大量的CD34- 细胞含有造血干 祖细胞 ,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有促进CD34+ 细胞向较为成熟的集落形成祖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 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 (rAAV 2 )载体能否有效地转导脐血CD34+造血干 /祖细胞 ,采用rAAV 2 /GFP感染经免疫磁珠法分离的脐血CD34+造血干 /祖细胞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结果显示 ,转导 19小时后感染复数 (MOI)为 2× 10 5时 ,CD34+细胞GFP基因的表达率为 4 3%。结论 :rAAV 2能有效地转导脐血CD34+造血干 /祖细胞。  相似文献   

17.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HSCs) are a promising target for gene therapy, however, the low efficiencies of gene transfer using currently available vectors face practical limitations. We have recently developed a novel and efficient gene transfer agent, namely recombinant Sendai virus (SeV), and we have here characterized SeV-mediated gene transfer to human cord blood (CB) HSCs and primitive progenitor cells (PPC) using the jelly fish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gene. Even at a relatively low titer (10 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s), SeV achieved highly efficient GFP expression in CB CD34(+) cells (85.5+/-5.8%), as well as more immature CB progenitor cells, CD34(+)AC133(+) (88.2+/-3.7%) and CD34(+)CD38(-) (84.6+/-5.7%) cells, without cytokines prestimulation, that was a clear contrast to the features of gene transfer using retroviruses. SeV-mediated gene transfer was not seriously affected by the cell cycle status. In vitro cell differentiation studies revealed that gene transfer occurred in progenitor cells of all lineages (GM-CFU, 73.0+/-11.1%; BFU-E, 24.7+/-4.0%; Mix-CFU, 59+/-4.0%; and total, 50.0+/-7.0%). These findings show that SeV could prove to be a promising vector for efficient gene transfer to CB HSCs, while preserving their ability to reconstitute the entire hematopoietic series.  相似文献   

18.
探讨体外扩增对脐血(UCB)造血干/祖细胞(HSPC)原有粘附功能的影响。将从新鲜UCB标本中纯化的CD34^ 细胞接种于无血清、无基质的悬浮扩增体系,分别于培养第7天、第10天和第14天从扩增产物中再次纯化CD34^ 细胞,比较扩增前后CD34^ 细胞表面VLA—4(CD49d)、VLA—5(CD49e)、LFA—l(CDlla)、L-selecin(CD62L)、PECAM—l(CD3l)、ICAM—l(CD54)和HCAM(CD44)等归巢相关粘附分子(SAMs)的表达情况,并检测CD34^ 细胞与纤连蛋白(FN)间的自发粘附率和基质细胞来源因子—l(SDF—1)诱导粘附率。①在第14天的培养扩增中,表达上述CAMs的各CD34^ 细胞亚群均有不同程度(15~72倍)的扩增;②扩增后CD34^ 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44、CD11a、CD49e和CD49d的表达与原代CD34^ 细胞持平或高于培养开时水平,而CD62L、CD54和CD31的表达则有不同程度下调;③在前10d的扩增中,CD34^ 细胞与FN间的自发粘附率和SDF—l诱导粘附率均呈上升趋势。所建立的短期培养体系不仅可以支持表达重要CAMs的UCB CD34^ 细胞亚群的有效扩增,而且扩增后的HSPC总体上保持原有的粘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重组人Flt3配体(rhFL)的原核高效表达系统及目标蛋白的纯化途径,为大规模获得rhFL产品,促进干细胞体外扩增,移植等新技术在临床的应用创造条件,方法:将FL细胞段cDNA与pProEXFT载体连接,重组体引入大肠菌菌并在异丙基-β-D-硫化半乳糖苷诱导下表达,提取包涵体,经变性,复性等处理,用金属离子螯合层析纯化表达产物,观察纯化所得rhFL刺激CD^ 34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rhFL的表达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15%,经亲和纯化纯度达90%以上,rhFL CG-CSF+Fpo刺激CD34^ 细胞增殖约400倍,结论:获得了rhFL在大肠肝菌中的高效表达,并初步建立了产物纯化途径,纯化后的rhFL具有产强的刺激造血干/祖细胞增殖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不同来源的造血干 /祖细胞表面归巢相关分子 (HRM)表达谱的差异性。方法 采用高度灵敏的四色流式细胞术检测脐血 (UCB)、动员后的外周血 (mPB)及骨髓 (BM)来源的造血干 /祖细胞表面系列HRM表达水平。结果 UCB、mPB及BM来源的CD34bright细胞均高度表达黏附分子CD4 4、CD11a、CD18、CD6 2L、CD31及CD4 9d ;但UCB来源的CD34bright细胞及CD34brightCD38-细胞黏附分子CD4 9e、CD4 9f、CD5 4及趋化因子受体CXCR 4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mPB及BM来源者 ;上述不同来源的造血干 /祖细胞均不表达其他趋化因子受体 ,包括CCR 1、CCR 2、CCR 3、CCR 5、CXCR 1、CX CR 2、CXCR 3及CXCR 5 ;更为有意义的是 ,只有mPB来源的CD34bright细胞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MMP 2及MMP 9。CD34brightMMP 2 及CD34brightMMP 9 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11.4± 4 .9) %及 (2 7.6± 7.8) %。结论 UCB来源的造血干 /祖细胞低表达或不表达某些HRM ,这可能是UCB移植后造血重建延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