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张玉琴 《河北医药》2002,24(3):224-224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简称甲减 )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缺乏或不足引起的一种综合征。在临床上我们遇到一种亚临床甲减 ,患者无甲减临床症状 ,血T3、T4 正常 ,TSH水平升高。本院门诊确诊为此类型的 17例 ,随访观察 4年余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3例 ,女 14例 ,年龄 13~ 65岁。起病时均无明显甲减临床表现 ,查FT3、FT4 、TT3、TT4 、TSH提示有亚临床型甲减。 17例同时行甲状腺摄1 31 I率检查 ,2h摄1 31 I率 10 %~15 % 6例 ,~ 2 0 % 9例 ,~ 2 5 % 2例 ,17例均在正常范围。所有患者均排除甲亢服用抗甲状腺…  相似文献   

2.
Graves病合并粒细胞减少症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raves病(GD)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粒细胞减少症在临床上并非罕见,尤其是合并粒细胞缺乏时会继发感染、脓毒血症、败血症甚至甲亢危象.因此,维持粒细胞正常水平是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安全线和生命线.然而,长期以来对于此病的治疗却没有定论.1996年1月-2002年12月共收治GD甲亢并粒细胞减少症或缺乏患者32 例,其中伴粒细胞缺乏、昏迷3 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合并甲亢危象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抢救治疗水平。方法:对2003年9月至2009年12月我院住院的符合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合并甲亢危象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7例患者,男2例,女5例,粒细胞计数:0.01~0.1×10 9/L,Burch甲亢危象定量评分:55~95分,所有病例停用甲巯咪唑,并予碘剂、心得安、广谱抗生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治疗。5例治愈,1例失访,1例死亡。结论:①甲巯咪唑致粒细胞缺乏合并甲亢危象病情重,死亡率高,抢救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停用抗甲状腺药物,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并及时应用碘剂、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控制感染及升白细胞治疗。(参甲亢治疗初期应密切监测白细胞计数和分类。  相似文献   

4.
曹长春 《中国医药》2011,6(12):1517-1518
目的 研究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导致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的规律,为该类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选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60例因甲亢应用甲巯咪唑而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甲巯咪唑治疗甲亢导致白细胞减少的60例患者中,43例(71.7%)白细胞减少发生在治疗后4周左右;全部病例白细胞减少均发生在甲巯咪唑30 mg/d的治疗阶段,抗白细胞减少口服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为90.0% (54/60).结论 甲巯咪唑药物可导致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甚至粒细胞缺乏;当中性粒细胞为(0.5~1.0)×109/L时,可用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加快白细胞数量的上升速度,并不一定要等到粒细胞缺乏时.  相似文献   

5.
陈兰英  刘超  狄福松 《江苏医药》2000,26(3):219-219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患者在应用抗甲状腺药物 (ATD )治疗的过程中 ,可出现多种副作用 ,其中 ,粒细胞缺乏症 (粒缺 )最为严重。粒缺若得不到及时诊治 ,会增加患者感染机会 ,甚至因败血症而危及病人的生命。近年来 ,随着粒细胞 集落刺激因子 (G CSF)的应用 ,使得粒缺的治疗效果大为改观。本文报道我院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991年~1998年收治的 11例ATD所致粒缺患者的治疗结果 ,并讨论G CSF在治疗此类疾病中的作用与意义。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11例甲亢合并粒缺者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女 10例 ,男 1例 ,年龄 18~ …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96年 7月至 2 0 0 0年 3月 ,应用131I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亢 ,本文特指Graves病 ) 75 2例 (本文仅包括进行第 1次131I治疗者 ) ,我们对其进行了随访和回顾性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对临床疑患甲亢者常规进行甲状腺激素 (T3、T4 、FT3、FT4 、TSH)水平测定 ,其中 1995年 5月以前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 ,从 1999年 5月开始采用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 ,对T3、T4 、FT3、FT4 高于正常上限且TSH低于正常下限的病人还加做吸碘率检查 ,即口服 1 85× 10 5Bq(0 0 0 5mCi) 13 1I,分别测…  相似文献   

7.
从1999年7月~2001年10月我院收治和门诊就诊怀疑甲亢病的患者1579人作了甲亢功能检查 ,其中查甲亢功能三项(TT3、TT4、TSH)的281人。查甲亢功能五项 (TT3、TT4、FT3、FT4、TSH)的1298例。在1298例查甲亢功能五项检查的病人中 ,单纯T3 或T4 增高的未见 ,单纯FT3 增高的有2例 ;TT3、FT3 均增高的有1例 ;未见TT4、FT4 均增高 ;TT3、FT3、FT4 均增高的有24例 ;TT4、FT3、FT4 均增高的有11例 ;T3、T4 正常而FT3、FT4 增高的有14例 ;…  相似文献   

8.
他巴唑致Graves病患者粒细胞减少或缺乏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卫中  周红 《河北医药》2002,24(9):731-731
Graves病 (GD)患者在应用抗甲状腺药物 (ATD)治疗过程中可以发生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甚至缺乏[1 ] 。我院 1995~ 2 0 0 1年收治应用他巴唑而致粒细胞减少或缺乏GD患者 2 3例 ,其中并发败血症 6例。现综合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根据初诊时甲状腺功能及临床症状、体征而确诊为GD ,均服用他巴唑治疗 ,治疗前白细胞数均在正常范围。治疗中出现粒细胞减少 15例 ,男 2例 ,女 13例 ,年龄 2 0~71岁 ,平均 ( 4 4.8± 12 .9)岁 ,发生粒细胞减少时服药剂量 15~ 3 0mg d ,服药时间 1.5~ 7.0月 ,平均 ( 3 .6±…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 5 0例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Graves′disease,GD)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亢 )患者在抗甲状腺药物 (ATD)治疗过程中血清促甲状腺激素 (TSH)转归及其预后的关系进行初步分析和总结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本院门诊就诊的 GD甲亢患者 5 0例 ,具有典型的甲亢临床表现 :弥慢性甲状腺肿 ,高甲状腺激素 (TH)血症及 TSH<1mu/L,其中男 14例 ,女 36例 ,年龄 2 0~ 6 0岁 ,平均 (34± 12 )岁 ;2全部患者选用他巴唑、心得安、维生素 B1 治疗 ,其中部分患者加用口服泼尼松药物治疗 ,服药时间至少 3个月 ;3所观察 5 0例中 2 0例…  相似文献   

10.
孟祥清 《淮海医药》2003,21(6):450-451
目的 了解甲亢患者基底膜代谢变化以及Ⅳ型胶原 (Ⅳ C)和层粘蛋白 (LN)在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亢 )与其它甲状腺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测定 194例各种甲状腺疾病患者的Ⅳ C、LN及甲状腺功能水平 ,并以 3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 未经药物治疗的 92例甲亢患者的Ⅳ C及LN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其他甲状腺疾病 (P <0 .0 1)。而 4 3例甲亢患者接受抗甲状腺药物治疗 ,完成疗程且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者 ,其治疗前后的Ⅳ C及LN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2 6例甲状腺机能减退 ,2 5例单纯性甲状腺囊肿 ,8例甲状腺滤泡腺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Ⅳ C及LN水平则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甲亢患者基底膜代谢有显著变化 ,Ⅳ C及LN联合检测可作为甲亢患者评价其甲状腺功能状况的一组新的复合指标  相似文献   

11.
陈刚 《中国基层医药》2002,9(2):159-159
冠心病 (CHD)易发生在中老年人 ,且与脂质代谢异常密切相关。为了研究易患CHD人群中影响脂质代谢的因素 ,本文通过检测CHD病人血中的总胆固醇 (TCh)、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 C(HDL C)和血清胰岛素 (INS)、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T3)、总甲状腺素 (TT4 )浓度 ,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了比较分析来控制它们之间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正常对照组 :5 4例 ,男 31例 ,女 2 3例 ;年龄 45~ 6 8岁 ,平均 5 2 5岁 ;均为正常人体检中筛选出非糖尿病、无高血压、无心绞痛、无甲状腺疾病且肝肾功能、血糖正常…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职业献血员、肝病患者的血清采用nPCR法和ELISA法检测TTVDNA和IgGTTV ,分析了它们与肝功能、病原学、发病诱因的关系 ,进而探讨TTV的致病性。对象和方法一、对象2 0例职业献血员血清来自南通市血站。 85例肝病患者为本院传染科 1999年 9月至 2 0 0 0年 1月的住院病人 ,诊断符合 1995年北京传染病寄生虫病会议制订的标准。二、方法 :1.TTVDNA检测采用nPCR法 ;IgG抗TTV检测采用ELISA法 (北京医科大学肝病研究所试剂 )。2 .其他病毒血清标志检测 :IgM抗HAV、HBVM、IgG抗HC…  相似文献   

13.
亚临床甲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超  蒋须勤 《江苏医药》2000,26(4):294-295
亚临床甲亢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 ,以血中促甲状腺激素 (TSH)降低而甲状腺激素正常为基本特征[1,2 ] 。由于检测方法和研究人群的差异 ,文献报道本病的发病率不尽相同 ,一般在 0 2 %~ 16 %之间[1~ 6 ] 。随着TSH测定方法的改进 ,亚临床甲亢的检出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因为本病能够影响患者的健康状态 ,导致心律失常、肌无力和骨密度降低等临床表现 ,所以 ,正确认识、早期诊断并合理治疗亚临床甲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一、定义亚临床甲亢是纯粹以实验室检查指标而定义的。它是血循环中TSH降低而甲状腺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的一…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隐性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我院 1994~ 2 0 0 0年 ,经外科手术、术后病理证实的原发性甲亢合并隐性甲状腺癌 15例。结合文献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男 3例 ,女 12例 ;年龄 15~ 5 9岁 ;占同期甲亢的 2 3 %。全部病例手术前有心悸、乏力、怕热、消瘦、食欲亢进、手颤、多汗等明显甲亢的表现 ,甲状腺呈双侧肿大 ,Ⅰ度 2例 ,Ⅱ度 11例 ,Ⅲ度 2例。病程 1个月至 6年 ,平均 1年 7个月。术前T3、T4 均高于正常值 ,TSH正常或偏低 ,B超检查 13例均示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 ,有 8例提示有小结节 ,全组病例术前诊断原发性甲亢。1…  相似文献   

15.
抗甲状腺药物 (硫脲类 )是治疗 Graves病常用药物 ,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甚至引起粒缺 ,导致感染 ,危及生命。后者处理颇为棘手。因此我们试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进行治疗 ,现结果观察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 :2 0名患者经检查确诊为 Graves病 ,治疗前血象正常 ,经硫脲类药物治疗后发生白细胞下降 ,粒细胞减少 <2 .0×10 9/ L,平均为 1.5 3± 0 .2 9× 10 9/ L,范围为 1.0 5~ 1.96× 10 9/L。其中男性 4例 ,女性 16例 ;年龄 2 4~ 6 5岁 ,平均 38岁。1.2 方法 :2 0例患者在不停用抗甲状腺药物下 ,给予鲨酐醇(10…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甲亢的传统治疗主要有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但上述三种方法均有一定缺点和局限性。为探讨一种更完善、高效、安全实用的治疗方法,近年来我们对84例甲亢患者采用电离子导入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新方法,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临床诊断标准确诊,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做甲状腺摄 I~(131)率测定及 T_3、T_4水平及白细胞计数测定。本组病例84例,男16例,女68例,年龄34±6.4岁,根据 BMR 判断病情为轻度21例,中度32例,重度31例。其中初发56例,甲状腺术后复发7例,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复发15例,口服抗甲状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并为其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门诊及住院50例甲亢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甲亢伴白细胞减少,在使用升白细胞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患者均在1~3周内恢复正常。白细胞减少并不影响抗甲状腺药物的应用,甲亢控制后白细胞即可恢复。结论应用升白细胞药物,以免抗甲状腺药物加重甲亢患者白细胞减少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是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 ,临床表现涉及全身多个系统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就是甲亢的并发症之一 ,我科自 1999年至 2 0 0 1年共诊治甲亢患者 6 8例 ,其中 10例并发甲亢性周期性麻痹 ,现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该 6 8例患者均经甲状腺激素 (T3 、T4 )检测 ,甲状腺吸碘率和基础代谢率测定而确诊为甲亢 ,其中甲亢合并周麻 10例 ,病程自 7小时至 4年 ,男性 8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3岁至 5 2岁 ,其中一例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而入院 ,后诊断为甲亢 ,7例先诊断为甲亢 ,在治疗中或治疗后并发周麻。这 10例患者均在甲亢症状明…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科收治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用抗甲状腺药物(ATD)治疗出现粒细胞缺乏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女,16岁。因Graves病首次用他巴哩30mg/日口服治疗3周,出现咽痛、寒颤、发热伴血压下降,外周血白细胞1.2X109/L,中性粒细胞0.24,结合血培养等各项检查,诊断:Graves病,粒细胞缺乏,感染性休克。经停他巴吐,抗感染、抗休克等治疗而好转,外周血像恢复正常。2个月后因甲亢症状明显,改用丙基硫氧嚼院(PTU)300ms/日口服治疗1周,再次出现咽痛、高热,外周血白细胞再次降至1.4X10’/L.中性粒细胞0.19,立即停P…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的临床效果,旨在降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感染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56例甲亢患者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后出现粒细胞缺乏症,按照数字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升粒细胞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15~30 mg/d泼尼松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和感染率发生情况以及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粒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率为10.71%(3/28),对照组为7.14%(2/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压升高、消化道症状等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抗甲状腺药物致粒细胞缺乏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