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临床资料 患者,女,45岁。因体检发现肝内结节样病变10天,于2011年5月24日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现。上腹部CT平扫+增强示:①肝右叶下段结节影,考虑为小肝Ca可能;②肝尾叶及右叶下段小圆形囊样低密度影,考虑为囊肿。  相似文献   

2.
肾血管瘤1例     
患者男,34岁。血尿史10年。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疼痛、右侧腹部隐痛不适、血尿,以终末血尿为主,无尿频、尿急、尿痛,未见血块,尿量无异常,近3d来又感腰痛加重,故入院诊冶。入院查体:右肾部疼痛,右腹部压痛。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潜血3 ,红细胞计数492。CT检查:平扫示右肾外形增大,密度不均,边缘光整,肾内见5.2cm×3.8cm×7.0cm的略高密度肿物,CT值为39.7H u,边界不清,其内可见小点状钙化影(图1),增强扫描后肿物轻度强化,伴结节状强化影,其边界较清晰。肾皮质变薄,肾周间隙无异常,肾静脉未见瘤栓,腹膜后淋巴结未见肿大。CT拟诊:良性…  相似文献   

3.
病例 男,65岁,以右上腹疼痛不适2月入院。B超示右肾上极可探及7.2cm×5.8cm×4.9cm中强回声肿物,边界清嘶,肿物中可见不规则低回声结节。CT示右肾上级7.1cm×6.3cm×5.0cm低密度影,CT值—131HU,病灶边界清晰,有完整包膜,肝右下叶内缘受压,右肾受压下移。诊断右肾上腺肿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29岁.外院超声检查提示肝脏占位病变,来我院就诊.患者一般情况尚可.腹部超声检查示:肝脏实质回声欠均匀,右肝查见范围约13.4 cm×5.3 cm的杂乱稍强回声区,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内可见弥散分布的无回声区,并可见肝静脉穿行,周边可见多数稍强回声结节,内部回声略呈管网状,可见点状强回声排列.余未见明显异常.超声诊断:右肝杂乱囊实性回声,性质不明,不能排除Caroli's病.建议行超声造影或其他检查明确性质.病理:肝脏镜检汇管区小胆管增生伴囊状扩张,周围少量纤维组织增生及慢性炎细胞浸润,少数扩张胆管内见胆汁淤积.确诊为Caroli's病.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性14岁,藏族,加查县人,以左上腹不适伴包块月余而收住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以上腹部为显著,无腹壁静脉曲张,触诊右侧助缘下可触及一包块,居肋下15cm,表面光滑,稍有压痛,边界清、质较,活动度差,无移浊,肠鸣音可。入院后即行B超示:①肝脏回声不均,②肝右叶外异常回声(考虑为肝包虫并感染)。血尿粪常规均正常。心电图提示:心律不齐。肝功:SGPT113u余正常,经术前各项准备后于1998年2月3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右叶有一肿块,约21×19cm大小,界限清,呈灰白色,质较硬,表面呈结…  相似文献   

6.
1 病例资料 男,28岁.主因上腹痛20 d入院.患者20 d前无诱因出现上腹部间断性疼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寒战,无烧心、反酸.查体:腹部无包块,无反跳痛.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CT检查示:肝左叶见片状低密度灶,约1 cm大小,边界欠清楚,未见明显强化,肝内胆管轻度扩张,胆总管显著梭形扩张,胆总管末端可见片状高密度影.胆囊体积缩小,胆囊壁增厚强化明显,胰头增大,见低密度灶,边界不清,十二指肠降段受压外移,增强扫描示胰头内病灶不均匀轻度强化.CT印象:①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合并胆总管末端结石,胰头部炎性改变可能性大,慢性胆囊炎;②肝左叶低密度灶,性质待定.行剖腹探查术.  相似文献   

7.
1病历摘要患者男,21岁,藏族,牧民,因右上腹阵发性疼痛2天加重伴恶心呕吐4小时为主诉入院。临床初步诊断:腹痛待查?(1)急性胆囊炎,胆石症?(2)胆道蛔虫症?CT平扫示:肝脏外形正常,肝右叶见有串珠状,排列走形与肝内胆管相同的低密度影,其部分外  相似文献   

8.
夏敏  邹晓平 《江苏医药》2007,33(1):102-102
患者,男性,38岁,因"左上腹持续性疼痛2周伴腰痛、乏力、消瘦"于2004年3月31日入院.无发热,无牙龈出血、鼻衄,无化学毒物接触史.T 36℃,P 75次/分,BP 120/80 mm Hg.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肋下未及,脾肋下4 cm,质地中,无触痛,无移动性浊音.血常规WBC 7.34×109/L,Hb 105 g/L,Plt 19×109/L.尿便常规正常.肝功能ALT 56 U/L,AST 97 U/L,AKP 125 U/L,γ-GT 151 U/L,LDH 325 U/L.胸片:心肺、纵隔未见异常.B超:肝内见多个异常回声,部分相互融合,最大约3.5 cm×2.5 cm,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脾脏肿大,脾内见异常回声区约6.9 cm×7.4 cm.腹部CT:肝脾多发占位,考虑脾脏血管肉瘤伴肝转移.腹部MR:脾脏T1加权见大小约7.9 cm×7.4 cm的等低信号,T2为高信号,增强示高低混杂信号,边界不清;肝脏T1见多个结节状异常稍低信号,增强后显著强化.腰椎MR:腰椎信号异常,考虑转移.肝穿活检:肿瘤组织呈裂隙样结构,内衬细胞核大深染,有异型,提示血管内皮肉瘤,免疫组化染色CD34( ),血管上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3)( ).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9岁。缘于34年前患者因上腹部疼痛伴发热在外院行手术治疗(自诉术中发现胆结石、胆瘘,未切胆囊,行胃空肠吻合术,具体不详)。出院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遂子15年前就诊于另外一家医院,予手术治疗(称仅取结石,仍未切胆囊,具体不详)。但出院后症状仍反复发作,每年发作至少34次,均需抗生素治疗。12d前患者再次出现右上腹疼痛,呈持续性胀痛,伴发热及寒战。最高体温40.6℃。入院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部平坦,右上腹压痛。B超检查示:肝门区胆总管明显扩张,其中可见类圆形略高密度影,边界清,肝内胆管明显扩张,以肝左叶内较明显,部分胆管内可见少量气体影及高密度结石影,胆囊明显缩小,胆囊壁增厚,胆囊内未见明显异常密度灶,而提示:①胆总管结石并胆管扩张及感染;②胆囊炎;③肝内胆管结石。核磁胆管造影示:胆总管及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并胆管炎。钡餐提示原曾行胃切除(或切断)毕罗Ⅱ式吻合术。禁食水、持续胃肠减压,抗生素抗感染治疗,体温正常后12d行手术。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62岁。主诉上腹部包块一月余入院,既往有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史。查体:心肺未见异常。右上腹可触及包块,右锁骨中线下13cm,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四肋间,肝区叩痛阳性,脾未触及。B超示肝前叶及右后叶有3枚占位,最大为5×9cm,最小为2.2×3cm,边界清楚,内回声不均匀,呈蜂窝状;肝内数个液性暗区,最大为3.2×3cm,最小为0.5×0.6cm。提示:肝血管瘤,肝囊肿。CT见肝右前叶为12.6×13.0cm巨大肿块,边界清,其内密度不均,增强后无强化,肝前叶及右后叶可见3枚低密度影,最大为5×9cm,最小为2.2×3cm,边界清,增强后病灶边缘呈结节状强化,延迟扫…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32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并放射右肩背部,间断发作,二年余。近日加重收入院。数次 B 超检查所见:肝大小形态正常,肝内管道系显示清晰,肝实质回声分布均匀。胆囊轮廓模糊,后伴宽声影。肝外胆管内径正常。提示:慢性胆囊炎,胆囊多发结石。手术所见:横结肠和肝脏脏面粘连,分  相似文献   

12.
沈绍阳 《淮海医药》1998,16(2):F003-F003
患者,男,28岁。因发现有上腹肿块伴疼痛3年,于1992年11月10日入院。该肿块于右季助部,约6cm×5cm×4cm大小,活动度不佳,压痛(+)。疼痛呈不规则钝痛,不向其它部位放射,入院后B超检查,示右季助下距腹壁23~35mm处有一32mm×58mm×79mm低回声包块,外形尚规则,边界清晰。该壁回声稍增强,与肝脏无关。提示右上腹均质性肿块(来自升结肠)。X线钡剂灌肠示:①结肠无器质性病变。②腹部包块与肠腔无关。经抗炎治疗后症状无改善,肿块无缩小。住院后第3周在连硬膜外麻醉下行右上腹肿块探查术。术中在腹膜外未发现肿块,仅发现右11肋尖外翻,致腹部肌肉向外凸起。遂将右11  相似文献   

13.
近年我院收治 3例肝母细胞瘤 ,现报告如下。例 1,女 ,2周岁。消瘦 ,贫血外观。右上腹部膨隆 ,触诊右上腹部肝脏明显肿大 ,表面结节状肿块 ,于肋下 4 cm处可触及。CT示肝右叶肿大 ,表面呈结节状改变 ,右叶全叶巨大椭圆形低密度影 ,CT值 10~ 2 4 Hu,肝门区及右叶背段低密度影内有散在更低密度及部份高密度出血灶 ,CT值 89Hu,边缘清楚 ,肝左叶未见异常 ,CT诊断肝母细胞瘤伴坏死、出血。肝穿细胞学检查为未分化胚胎性肝细胞 ,一个月后死于肝脏衰竭。例 2 ,男 ,2周岁。半年来消化不良 ,伴轻度黄疸。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 ( ++++)。右上腹触及…  相似文献   

14.
脂肪肝与无脂肪肝的胆囊结石发病率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调查证实脂肪肝患者发生胆囊结石的机会明显高于无脂肪肝患者,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我们查阅了1991年10月~2003年12月以来,我们检查的6257例资料,其中无脂肪肝5700例,脂肪肝557例,女性3607例,年龄17~84岁。1.2 脂肪肝诊断标准:①肝实质回声增强,呈弥漫性细点状回声;②深部肝组织回声衰减;③肝内血管回声减少,管腔变细或不清晰;④有肝炎,长期饮酒或肥胖、糖尿病史、肥胖高血脂等;⑤实验室检查血脂升高。1.3 胆囊结石经 B 超确诊,97例经手术证实,25例经 X 线照影证实,358例经 B 超重复检查证实。1.4 慢性胆囊炎诊断标准:①囊壁增厚,边缘模糊;②胆囊萎缩;③胆囊透声差,可见沉积性回声;④脂餐试验,胆囊收缩功能差或消失,其中17例还经 X 线胆囊照影证实。有症状者,为上腹或右上腹疼痛不适,胀满反酸等消化道症状。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患者女,73岁,因右腹部隐痛、不适1月余,于2005-05-19入院。查体:右中下腹可触及4cm×4cm肿物。结肠镜检查:见升结肠隆起型肿物。活检病理诊断:中分化管状腺癌。B超示肝脏右叶低回声肿物,直径约1·0cm,提示肝囊肿。肝功能正常,CEA6·2μg/L,AFP<20μg/L。临床诊断:结肠腺癌伴肝转移。于同年06-02在全麻下行右半结肠及部分肝切除术。术中见肝右叶表面有淡黄色质硬结节。病理检查:升结肠距回盲瓣2cm处见隆起型肿物7cm×5cm×1·5cm。镜检:中分化管状腺癌。肝标本一块10cm×7cm×4cm,肝表面见一淡黄色结节,呈瘢痕样;体积1·2cm×1c…  相似文献   

16.
[病例]女,44岁.体检时B超发现肝右叶有一直径约4.2 cm×5.4 cm的强回声团,提示:肝右叶占位病变,不除外肝癌.遂收入院.查肝功能、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均在正常范围.CT扫描示:肝右叶占位性病变,肝癌可能性大.患者既往无肝炎病史.入院查体:仅肝区轻度叩痛,未见其他异常体征.于全麻下拟行肝右叶肿瘤切除术.术中探查肝表面光滑,质软,游离肝脏后见肝右后叶组织局部呈黄白色,未触及明显肿物,切除部分肝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提示肝脂肪变性.术后随访1年,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性 ,32岁 ,体检发现右肾占位病变入院。双肾B超示 :右肾上极见 2 6mm× 2 2mm混合性回声 ,以低回声为主 ,结构紊乱 ,边界欠清。下级皮质见 18mm× 16mm稍强回声 ,边界清。CT示 :平扫右肾中下部背侧见软组织影突出肾外 ,与肾实质分界不清 ,其内见低密度影 ,注射造影剂后双肾实质强化明显 ,右肾结节无明显强化 ,中央低密度区无强化 ,7分钟后结节造影剂廓清明显 ,考虑右肾癌。在全麻下行右肾切癌根治切除术。术中见 :右肾中下部 2个类圆形肿块 ,质韧 ,包膜完整 ,大小分别约 2 4mm× 2 6mm ,16mm× 18mm ,与肾周脂肪无明显粘连 ,肾门…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56岁。因右上腹阵发性疼痛伴恶心10天入院,入院第一天查体:T37.4℃,BP17/11kPa,心肺无异常,腹平软,上腹压痛,无反跳痛,其余未见异常体征,入院诊断:胃溃疡(后壁),入院第二天给予上腹部B超检查,诊断为:肝右叶下方探及8.0cm×6.7cm无回声区,边缘清,有包膜,囊性肿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4岁。1989年5月因腹痛加重入院。体征:上腹饱满,右上腹压痛明显,莫非氏征(+)。当天B超检查提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肝脏正常。1989年12月12日B超复查,肝右前叶顶部显示8.7×7.0cm无回声液性暗区,边不整。胆囊内显示多个细小光点伴弱声影,胆囊内膜毛糙。B超诊断肝囊肿、慢性胆囊炎及肢胆囊结石。手术所见:胆囊右壁底部穿孔,胆囊底部粘膜广泛坏死,腔内充满浓苔及坏死物,混有十多枚小结石。本例  相似文献   

20.
病例1 女性,37岁,因右下腹痛伴向腰骶部放射6小时,于1991年8月2日入院。查体:急性痛苦面容、神志清楚,检查合作,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专科检查:腹部平坦、肝脾未触及、右下腹阑尾点下方4cm处有轻度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见肠形及蠕动波,病理反射未引出。B超检查右肾探及一直径0.5cm强回声点,其后伴声影,肾集合系统轻度分离1.0cm,右附件处可探及直径3.5cm低回声包块,形态欠规则,左附件可探及直径3.0cm无回声区,后方有增强效应。B超提示:①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