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研究遗传因素在食管癌、胃癌和肝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遗传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 ,对泰兴市 489个家系(食管癌先证家系 13 2个 ,胃癌先证家系 79个 ,肝癌先证家系 80个 ,对照家系 198个 ) ,应用Li-Mantel和Falconer方法进行分离比及遗传度的估算。结果 泰兴市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分离比分别为 0 0 83 9、0 12 0 6和 0 12 71,明显低于 0 2 5 ;遗传度分别为 18 84%(男性 2 2 6% ,女性 14 69% )、2 1 42 % (男性 18 2 3 % ,女性 3 1 5 3 % )和 3 5 74% (男性 3 0 5 6% ,女性 5 4 90 % )。结论 遗传因素在泰兴市食管癌、胃癌和肝癌的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 ,但并非泰兴市癌症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MTT 药物敏感试验在指导胃癌及原发肝癌化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 3- (4,5) -双甲基 - 2 -噻唑 - (2 ,5) -二苯基溴化四氮唑蓝 (MTT)药敏试验法在指导临床胃癌及原发肝癌化疗中的作用。方法  50例胃癌和 45例肝癌 ,分设对照组。在化疗前接受 MTT药敏试验者 ,根据药敏结果指导化疗 ,对照组胃癌 2 3例 ,肝癌 2 0例 ,凭经验化疗。结果 在胃癌中 MTT敏感组有效率为 82 .6% (1 9/ 2 3) ,MTT耐药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0 (0 / 4 )及47.8% (1 1 / 2 3) ,差异有显著意义 ;肝癌 MTT敏感组有效率为 75% (1 5/ 2 0 ) ,MTT耐药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 0 (0 / 5)及 40 % (8/ 2 0 )有显著差异 (P<0 .0 1 )。本研究体外药敏和体内疗效总符合率胃癌和肝癌分别为 85.2 % (1 9+4/ 2 7)和 80 % (1 5+5/ 2 5)。结论 MTT体外药敏试验在指导临床胃癌及原发肝癌的化疗中 ,具有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 (TGF α)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Ⅱ (IGF Ⅱ )在肝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分组检测患者血清TGF α和IGF Ⅱ的水平 ,其中肝癌组 3 5例 ,肝转移癌组 3 2例及肝硬化组 3 0例。结果 肝癌及肝转移癌组血清TGF α水平分别为 ( 2 2 .0 2± 4.10 ) pg/ml和 ( 3 1.0 5± 3 8.2 4) pg/ml ,明显高于肝硬化组 ( 8.61± 2 .0 2 )pg/ml和对照组 ( 6.0 1± 1.5 8) pg/ml(P <0 .0 5和P <0 .0 1) ,肝硬化组血清TGF α水平 ( 8.61± 2 .0 2 )pg/ml与对照组 ( 6.0 1± 1.5 8)pg/m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肝癌组IGF Ⅱ水平 ( 1.3 2± 0 .2 4)ng/ml明显高于肝硬化组 ( 0 .3 8± 0 .16)ng/ml和对照组( 0 .48± 0 .12 )ng/ml(P <0 .0 5 ) ,肝硬化组及肝转移癌组IGF Ⅱ水平分别为 ( 0 .3 8± 0 .16)ng/ml和 ( 0 .40± 0 .13 )ng/ml ,与对照组 ( 0 .48± 0 .12 )ng/ml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检测血清TGF α和IGF Ⅱ的水平有助于肝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葛根素对伴冠心病食管、胃癌手术患者心肌缺血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伴冠心病的食管癌或胃癌择期根治手术患者 5 0例 ,随机分葛根素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 2 5例。葛根素治疗组于麻醉前30min开始静滴葛根素 0 .2 5g +5 %葡萄糖 2 5 0ml,对照组只静滴 5 %葡萄糖 2 5 0ml。于麻醉前 4 5min、术后1h、8h两组分别抽取静脉血送检心肌钙蛋白Ⅰ (cTnⅠ )。结果 术后 1h、8h葛根素组血浆cTnⅠ浓度明显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葛根素能有效地预防冠心病患者胸腹部手术期间的心肌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复方氟脲嘧啶脂质体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10 6例Ⅲ~Ⅳ期消化道肿瘤 ,其中胃癌 42例 ,食管癌 43例 ,原发性肝癌 2 1例。以复方氟脲嘧啶脂质体或氟脲嘧啶为主 ,单药或联合DDP的方案化疗 ,均化疗 2个周期以上。每个周期间隔 2 1~ 2 8天。结果 复方氟脲嘧啶脂质体组治疗胃癌、食管癌 ,原发性肝癌有效率 (CR PR)分别为 :3 6 4%、40 0 %、10 % ,有轻度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氟脲嘧啶组治疗的有效率 (CR PR)分别为 :3 5 .0 %、3 9.1%、9.1%。而毒副作用较大。结论 以复方氟脲嘧啶脂质体为主的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系统肿瘤副反应小 ,疗效可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谷胱甘肽转硫酶T1、M1(GSTT1、GSTM 1)基因多态性和烟酒茶嗜好及其相互作用与食管癌、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在上消化道癌高发区淮安市进行了病例 -对照研究 (食管癌 141例 ,胃癌 15 3例 ;人群对照 2 2 3例 ) ,调查研究对象的烟酒茶嗜好习惯 ,以多重PCR方法分析GSTT1、GSTM1基因型。结果 :食管癌组GSTM1-基因型频度 (75 .18% )显著高于对照组 (5 9.6 4 % ,P =0 .0 0 2 4 ;多因素调整OR =2 .33,95 %CI =1.39~ 3.92 )。吸烟或不饮茶与GSTM 1 基因型在增加食管癌发生的风险中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在GSTT1 基因型者中 ,吸烟习惯显著增加食管癌、胃癌的危险性 ;在GSTM1 基因型者中 ,经常饮酒显著增加食管癌、胃癌的危险性。结论 :食管癌、胃癌的发生与生活习惯、GSTM1和GSTT1基因型以及它们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肝动脉介入治疗加 (减 )全身化疗治疗转移性肝癌。方法 对 16 4例转移性肝癌进行回顾性研究 , 组 10 0例 ,采用肝动脉介入治疗加 (减 )全身化疗 ; 组 6 4例 ,采用单纯静脉化疗 ,观察两组疗效、生存情况 ,并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  组 CR2 6 .0 % ,PR5 8.0 % ,有效率 84.0 % ; 组 CR6 .3% ,PR18.8% ,有效率2 5 .0 % , 组疗效显著高于 组 (P<0 .0 1)。生存率 1~ 5年 组分别为 85 .6 %、42 .6 %、2 6 .4%、3.6 %、2 .4% ; 组分别为 2 6 .0 %、15 .0 %、8.0 % ,4~ 5年生存率均为 0。 组生存率显著高于 组 (P<0 .0 1)。结论 肝动脉介入治疗加 (减 )全身化疗是非手术治疗转移性肝癌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疾病血清IL-8和NO含量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Song CF  Sun LP  Dai WY  Yuan Y 《中华肿瘤杂志》2003,25(3):258-260
目的 检测幽门螺杆菌 (HP)相关性胃疾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 8(IL 8)和NO浓度 ,探讨其与HP感染的关系 ,以及HP感染引起胃上皮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 ,导致胃癌形成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以ELISA法检测血清IL 8浓度 ,镀铜镉粒还原法检测血清NO浓度。结果 IL 8浓度在正常组织 (2 2 .5 0± 1.87pg ml)、浅表性胃炎 (34.99± 7.89pg ml)、萎缩性胃炎 (6 5 .2 7± 10 .6 0pg ml)及胃癌 (94 .84± 11.0 9pg ml)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萎缩性胃炎组NO浓度 (39.93± 5 .4 3μmol L)明显高于胃癌组 (37.0 2± 4 .13μmol L ,P <0 .0 5 ) ,其余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HP(+)组IL 8和NO浓度显著高于HP(- )组 (77.30± 2 0 .92pg ml,39.16± 14 .4 0pg ml,P <0 .0 1;39.77± 5 .5 7μmol L ,35 .35±5 .2 4 μmol L ,P <0 .0 1) ;CagA(+)HP组IL 8和NO浓度显著高于HP(- )组 (83.4 5± 16 .92pg ml,6 6 .2 4± 2 3.2 1pg ml,P <0 .0 1;4 0 .97± 4 .5 9μmol L ,37.6 2± 6 .5 8μmol L ,P <0 .0 5 )。浅表性胃炎及萎缩性胃炎组的IL 8与NO呈正相关 (r分别为 0 .881和 0 .995 ) ,正常组和胃癌组无相关性。结论 血清IL 8和NO浓度与CagA(+)HP菌株感染密切相关 ;血清IL 8和NO浓度测定与HP菌株CagA分型联合检测将有助  相似文献   

9.
TRAIL途径在维生素E琥珀酸酯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 探讨TRAIL途径在维生素E琥珀酸酯(VES)所诱导的人胃癌MKN28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人胃癌MKN28细胞,分为VES不同浓度(5、10、20 μg/ml)作用的3个实验组,和溶剂对照组(乙醇),共4组。各组受试物作用细胞24 h后,采用DAPI染色法观察VES诱导细胞凋亡的情况;采用Western Blot分析VES各实验组不同作用时间(0、6、12、18、24 h)对MKN28细胞的TRAIL相关蛋白(DR4、DR5、DcR1和DcR2)表达的影响。 结果: VES明显诱导MKN28细胞凋亡,5、10、20 μg/ml实验组VES作用MKN28细胞12 h,其DR4和DR5表达增强,而DcR1和DcR2的表达下降;当10 μg/ml 浓度组VES作用细胞时,随着时间的延长,DR4和DR5的表达逐渐增强,12 h达到峰值。 结论: TRAIL途径可能参与了VES诱导的MKN28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毛华  赵敏芳  袁爱力  赖卓胜  姜文奇 《肿瘤》2002,22(3):197-199
目的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诱导肝癌HepG2 细胞转移及其对细胞同质性粘附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3 H -TdR掺入及鼠尾胶粘附试验测定VEGF对肝癌HepG2 细胞同质性粘附作用以及Bodyen -Chamber观察VEGF诱导肝癌细胞转移作用。 结果  1ng/ml、5ng/mlVEGF诱导HepG2 细胞 6 0min、90min、12 0min3 H -TdR掺入实验 (dpm/min)分别为 175 8.6 7± 2 89.4 6、1380 .0 3± 32 8.5 5、2 6 5 7.4 3± 310 .31和 312 4 .3± 2 2 6 2 .14、2 2 4 5 .6±2 73.2 4、2 0 91.5 2± 2 13.84 ,10ng/mlVEGF诱导HepG2 细胞 6 0min、90min、12 0min ,3 H -TdR掺入实验 (dpm/min)分别为12 32 .32± 2 0 1.0 4、2 337.5± 333.0 4、2 2 36 .99± 2 37.0 7,显著低于对照组 6 0、90、12 0min的 2 184 .4 9± 336 .0 3、35 6 0± 2 5 5 .17、4 337.4± 377.35 ,(P <0 .0 5或 0 .0 1) ;用VEGF 1ng/ml、5ng/ml、10ng/ml培养肝癌细胞 2h ,下室浸润的肝癌细胞数分别为5 .75± 1.0 0、17.17± 2 .38、10 .33± 0 .88× 10 4/ml,分别高于对照组 1.5 8± 0 .38× 10 4/ml,(P <0 .0 5或 0 .0 1)。结论 VEGF可以促进肝癌HepG2 细胞转移 ,与VEGF降低肝癌细胞的同质性粘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管状胃代食管术在食管癌根治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97例,其中51例采用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作为管胃组;46例采用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作为全胃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减压量、住院时间、病理分期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管胃组手术时间长于全胃组[(287.43±23.64) min:(266.13 ±26.4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79,P=0.031).管胃组胃肠减压量小于全胃组[(1 908.14±327.97)ml:(2 221.93 ±323.87) 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91,P=0.015).管胃组和全胃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25.00 ±64.30) ml:(356.67±49.52)ml;t=-1.490,P=0.147]、淋巴结清扫数[(10.73±4.83)枚:(10.36±5.31)枚;t=0.238,P=0.813]、术后住院时间[(15.32±3.69)d:(16.45±3.80)d;t=-1.005,P=0.320]及术后病理分期(P=0.71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管胃组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低于全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6%:15.22%;x2=5.617,P=0.025).管胃组和全胃组患者吻合口瘘(5.88%:10.87%;x2 =0.795,P=0.471)、术后肺部并发症(13.73%:23.91%;x2=1.661,P=0.296)、吻合口狭窄(7.84%:13.04%;x2 =0.707,P=0.510)等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食管癌的手术治疗中,管状胃代食管术优于全胃代食管术,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胃管状成形术在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胃管状成形术在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食管癌常规经颈胸腹三切口切除术中行胃管状成形术。结果术后声音嘶哑2例,谵妄2例,吻合口狭窄1例,无吻合口瘘、胸胃综合征及明显返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经颈胸腹三切口食管癌切除术中行胃管状成形术,使胃扩张受限,可减轻胸胃潴留所致压迫症状及返流性食管炎;胸胃延长,张力减轻,使吻合区胃组织的供血相应增加,亦能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管状胃技术在食管、贲门癌患者根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0年12月我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贲门癌214例,按手术方法分为管状胃组和对照组,管状胃组:118例,男99例,女19例,年龄58.81±8.39岁(38-80岁)。其中食管癌104例于左颈部吻合49例,弓上吻合32例,弓下吻合23例;贲门癌根治14例。对照组:96例,男74例,女22例,年龄58.54±9.05岁(27-80岁)。食管癌89例于左颈部吻合8例,主动脉弓上吻合56例,弓下吻合25例;贲门癌根治7例。观察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管状胃组发生吻合口瘘1例,残胃瘘7例;对照组发生吻合口瘘4例,残胃瘘1例;手术时间管状胃组与对照组(257.77±79.77 min vs 244.26±63.68 min,t=1.342,P=0.181),吻合口瘘(P〉0.05)及残胃瘘(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住院时间(14.90±5.65d vs 17.20±8.49d,t=2.279,P=0.024),胸胃综合症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管状胃操作简单、安全,胸胃综合症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不增加手术时间,缩短了住院时间,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DF方案加卡莫氟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DF方案加卡莫氟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将76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前瞻性临床研究。综合组38例行DF方案化疗后常规放疗,放疗同时口服卡莫氟;单放组38例行单纯放疗。放疗采用8MV X线常规照射,DT60~70Gy。两个组均随访满3年。综合组1、2和3年生存率(81·1%、68·3%和57·2%)明显高于单放组(74·2%、50·1%和27·4%),P=0·0225;且无严重毒副反应。两组的局部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3。初步研究结果提示,DF方案加卡莫氟化疗联合放射治疗食管癌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使用直线型缝合器重塑管状胃在胸段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胸段食管癌手术患者72例,分为管状胃代食管组(36例)和传统胃代食管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及患者进食哽咽感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管状胃组无吻合口瘘发生,肺部感染3例,心律失常2例,胸胃综合征3例,反流性食管炎6例,进食梗阻感1例;传统胃代食管组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6例,心律失常6例,胸胃综合征14例,反流性食管炎20例,进食梗阻感2例.胸胃综合征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管状胃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使用直线型缝合器重塑管状胃代食管在胸段食管癌手术中应用,能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胃固定术对食管癌患者手术后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胸段食管癌右胸三切口手术病例40例,按入院手术治疗顺序随机分成研究组20例,在常规完成胃食管颈部吻合后不缩胃,行纵隔胸膜残迹缝合胃固定术;对照组20例常规将胃缩成胃管塞入食管床,不做胸胃固定。监测2组患者手术后7d、1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MVV占顸计值百分率、VC占预计值百分率、FEV,占预计值百分率、PaO2、心电图、围手术期并发症以及胸胃扩张程度。结果:对照组胸胃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或移位,而研究组无胸胃扩张和移位。2组MVV占预计值百分率、VC占预计值百分率、PaO2在术后各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FEV1占预计值百分率在术后1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和胸胃综合征的发生率均高于研究组,P〈0.01。结论:胸胃固定术有效控制了胸胃的扩张和移位,对减少患者手术后肺功能的损失,降低手术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7.
牙齿缺失与上消化道肿瘤关系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牙齿缺失与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1986~1991年林州市营养干预试验研究中的普通人群组,随访11年,观察牙齿缺失与食管癌、贲门癌、胃癌发生的关系,资料采用SPPSSl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男性牙齿缺失与食管癌、贲门癌发病有统计学关联,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265(95%CI=1.115~1.435,P=0.000);1.170(95%CI=1.009~1.356),P=0.037.女性牙齿缺失与胃癌发病有统计学关联,RR值为1.470(95%CI=1.042~2.074),P=0.027.经调整年龄、吸烟、体质指数、家族史等混杂因素后,男性牙齿缺失增加食管癌发病、女性牙齿缺失增加胃癌发病的危险性.牙齿缺失与上消化道肿瘤发病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结论]在林州市男性牙齿缺失增加食管癌、贲门癌发病的危险,女性牙齿缺失增加胃癌发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保留喉功能的非开胸食管拔脱颈段食管癌切除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Du XD  Luan XY  Lei DP  Pan XL  Xie G  Liu DY  Xu FL  Zhang LQ  Shu C  You QJ 《中华肿瘤杂志》2004,26(3):181-183
目的 探讨保留喉功能的非开胸食管拔脱切除颈段食管癌及胃上提、结肠上徙代食管的治疗方法。方法 非开胸食管拔脱切除颈段食管癌24例,17例保留喉功能。重建食管用胃上提(19例)或结肠上徙(5例)。术前或术后给予放疗。结果 T2期生存3年者3例,生存5年者1例;T3和T4期生存3年者8例,生存5年者3例。17例保留喉功能,喉功能保留率77.3%(17/22),术后拔管率75.0%(12/16)。并发症发生率为29.2%。结论 颈段食管癌可以行非开胸食管拔脱一期切除肿瘤及周围受侵组织,并尽可能保留喉功能。利用胃上提、结肠上徙重建食管,联合放射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食管癌患者术后营养支持至关重要, 目前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应用广泛, 经鼻-空肠营养管是主要的肠内营养途径, 具有无创、简便、安全、易行的特点。但目前为止, 国内外鲜见报道上腹-右胸食管癌切除术中闭合式空肠营养管安置的文献。本研究中通过改进手术操作, 探索Ivor-Lewis术中闭合式安置空肠营养管的方法。  方法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连续实施85例Ivor-Lewis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患者, 其中男72例, 女13例, 平均年龄59.7±7.5岁。每例患者均尝试闭合式安置空肠营养管。主要手术步骤包括:1)经腹游离胃, 食管裂孔的扩大和幽门括约肌捏断术; 2)经胸管胃制作, 食管肿瘤切除和胃食管胸内吻合; 3)在巡回护士协助下, 术者进行空肠营养管的闭合式安置。  结果  全组病例无术后死亡或营养管相关不良事件发生。营养管安置成功52例, 总体安置成功率为61.2%(52/85), 其中40例安置成功并成功实施术后全肠内营养支持; 12例安置成功, 但因其它原因无法实施肠内营养; 安置失败(33例)的患者均进行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肠内营养组在营养制剂费用、营养制剂费用占总住院费用比例两项指标上显著低于肠外营养组(1 469±741元vs. 3 223±917元, P < 0.001;3.4% vs. 7.2%, P < 0.001)。  结论  Ivor-Lewis食管癌切除术中闭合式空肠营养管安置, 是一种无创、安全、简单可行的手术操作方式, 可以为患者提供有效、经济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外科医生通过练习完全可以熟练实施Ivor-Lewis术中营养管闭合式安置。   相似文献   

20.
食管癌同期放化疗不同放疗剂量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食管癌同期放化疗不同放疗剂量的LC、长期OS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取2004—2013年间本院接受同期放化疗的373例食管鳞癌患者,根据放疗剂量分为<60 Gy组99例、60 Gy组155例、>60 Gy组119例。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LC、OS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放疗剂量<60 Gy组,60 Gy组和>60 Gy组3、5、7、10年样本量分别为97、96、56、38例,146、141、72、17例和118、115、56、20例,其LC率分别为55.3%、51.4%、48.9%、48.9%,65.1%、60.1%、55.1%、55.1%和49.4%、45.1%、37.7%、37.7%(8年)(P=0.020);OS率分别为35.4%、26.1%、22.0%、22.0%,49.0%、41.3%、32.1%、28.9%和31.1%、25.2%、14.5%、12.9%(8年)(P=0.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体积≤44 cm3、Ⅰ—Ⅱ期患者60 Gy组LC率优于<60 Gy组(P=0.040、0.035),而OS率则优于其他两组(P=0.001、0.003,P=0.045、0.006);而对于肿瘤体积>44 cm3、Ⅲ期患者60 Gy组LC率优于>60 Gy组(P=0.011、0.015),OS率优于其他两组(P=0.045、0.006,P=0.033、0.002)。>60 Gy组RE、RP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07、0.03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放疗剂量及非手术T分期、N分期是预后影响因素(P=0.004、0.008、0.037)。结论 食管癌同期放化疗剂量以60 Gy为优,接受>60 Gy放疗剂量患者不良反应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