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或室性早搏(室早)主要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和左心室中后间隔部位,新近发现部分特发性室速还可以起源于二尖瓣环附近,本文报道14例特发性室速的心电图特点和射频消融结果.  相似文献   

2.
心室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是比较常见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类型,其中右心室流出道(RVOT)起源最常见(约占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60%~70%),其次是左心室流出道(LVOT,约占10%),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安全有效。近期我院收治1例起源于LVOT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伴多个出口现象,并经消融成功治疗,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59岁,有糖尿病病史3年。患者因心  相似文献   

3.
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其中右心室流出道(RVOT)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约占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60%~70%),左心室流出道较少见(约占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的10%),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均安全有效。近来我们发现1例起源于左冠状动脉窦的室性期前收缩经右心室流出道优先传导并消融成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无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可起源于左或右心室。心电图证实在61例特发性室速中右束支阻滞图形者22例,表明室速起源于间隔或左侧;左束支阻滞图形39例,表明室速起源于右心室。其中13例病人虽经数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仍有症状,故采用射频导管消融。结果:在5例右束支阻速型室速病人经详细活动标测或起搏标测表明室速起源部位4例在左心室中下间隔,1例在左室心尖-室间隔段。左束支阻滞型室速的  相似文献   

5.
窦性心律下消融延迟的高频电位防治室性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窦性心律下射频消融延迟的高频电位防治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7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男性9例,女性8例,年龄(35.41±12.69)岁,其中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8例、右心室特发性室速3例、早期复极综合征1例、冠心病1例、长QT综合征1例、短QT综合征1例、左心室部分心肌致密化不良1例、Brugada综合征1例。常规行电生理检查后,采用Carto系统构建心室电解剖模型,部分患者与螺旋CT心脏影像融合显示,在窦性心律下,于临床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初步定位处,标测延迟的高频电位。在高频电位区起搏标测,与临床室性心律失常QRS波形态相同处实施消融治疗,观察消融反应。消融初期出现室性心律失常,QRS波形态与临床一致,并随放电时间延长消失者,判为消融有效,术后随访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情况。结果延迟高频电位和消融靶点10例位于左心室间隔面、2例左心室乳头肌周围、2例右心室流出道、1例左心室后间隔及右心室流出道偏间隔部、2例位于右心室流出道肺动脉瓣上。经多次放电消融后,采用与消融前同样的刺激方案,16例未诱发室速,1例失败,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5~24个月,3例复发,其余均无心悸、晕厥发作。结论在窦性心律下射频消融延迟的高频电位,在较长的随访期内可有效防止室速/室颤复发。  相似文献   

6.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diopathic ventriculartachycardia,IVT)是指一组没有明显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室性心动过速(VT),是临床上较少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约占所有室速的10%左右。根据其起源部位有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动过速(ILVT)和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RVOT-VT),以起源于左心室间隔部的ILVT最为常见。近年来,随着对IVT的发生机制、电生理机制和治疗方法等方面的深入发展,尤其是心内标测技术的发展和导管射频消融技术在根治这类室速中的应用,不仅对ILVT和RVOT-VT有了深入  相似文献   

7.
目的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VA)是指不伴有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或室性早搏(室早),约占所有室性心律失常的10%左右。本文系统分析925例IVA病例,探讨IVA的临床、电生理和射频消融的特点。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从1994年3月至2009年2月,925例IVA患者的临床特点,射频消融治疗的过程和结果。925例病人,男性500例,女性425例,平均年龄(36.65±14.81)岁。临床证实为IVA患者,并且排除了器质性心脏病。在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后,进行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特发性右心室室性心律失常(IRVA)516例,特发性左心室室性心律失常(ILVA)409例,IRVA多发生于女性,发病的平均年龄40岁,大多数表现为频发室早伴有反复单形室性心动过速,出现黑喙症状为14.3%;ILVA多发生于男性,发病的平均年龄33岁,多表现为持续性室速,出现黑矇症状为5.9%。IRVA有486例(94.2%)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而在右心室流出道起源的室速/室早里,又以起源于间隔面的多见,占78%左右,起源于游离壁的占10%左右,其余的12%起源于二者之间的部位。射频消融多采用寻找心内膜最早激动点结合起搏标测来寻找合适的靶点。ILVA最多见的类型是左心室特发室速(ILVT),有272例(66.5%),ILVT主要起源于左后分支区域,也可以起源于左前分支区域和临近希氏束部位。主要用激动顺序标测结合浦肯野电位的方法确定消融靶点。IRVA的516例患者射频消融即刻成功率为89.3%。ILVA射频消融即刻成功率为93.7%。结论IVA患者虽然没有器质性心脏病,但是伴有多种临床症状,少部分病人甚至出现黑矇、晕厥,应积极行射频消融治疗,预防出现心室颤动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8.
目的 Carto系统可进行电解剖标测 ,显示心腔三维解剖结构。本研究通过Carto系统与常规标测方法指导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的比较 ,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 5例特发性室速患者 ,均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 10例应用Carto系统在相关心室标测 ,显示心室三维电激动图并指导消融 ,作为Carto组。另 15例在X线下常规标测和消融 ,作为常规方法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曝光时间及放电次数、消融成功率、并发症和随访结果。结果 Carto组中有 6例左心室室速 ,4例右心室室速 ,均消融成功。常规方法组中 ,起源于左心室和右心室的室速分别为 9例和 6例 ,13例消融成功 ,成功率 87% ,1例右心室心尖部室速和 1例左心室室速不成功。Carto组与常规方法组相比较 ,手术时间无明显延长 [(10 6± 2 4)minvs (98± 19)min ,P >0 0 5 ],曝光时间缩短 [(10± 7)minvs(2 2± 15 )min ,P <0 0 1],放电次数减少 [(2± 2 )次vs(4± 5 )次 ,P <0 0 5 ]。两组均无并发症。随访 3~ 15个月 ,无复发病例。结论 本研究显示应用Carto系统标测和消融特发性室速安全有效 ,可实时三维重建心腔结构 ,附以电生理信息 ,较常规方法X线透视下定位准确可靠 ,明显缩短曝光时间 ,并通过其导航定位记忆功能 ,减少放电次数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道特发性左心室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VA)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导管消融结果.方法 连续8例接受射频消融治疗、术中经电生理检查及心室造影证实起源于左/右心室乳头肌的VA患者,包括室性心动过速(VT)6例、频发室性早搏(PVCs)2例,男7例,女1例,年龄4~66岁,均无器质性心脏病.结果 8例患者中,6例VA起...  相似文献   

10.
前面12 期我们已经连续介绍了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心动过速射频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的适应证、定位基本原则、右心室流出道及其邻近结构和三尖瓣环、二尖瓣环、左心室间隔部、心外膜及心大静脉(GCV)最远端、希氏束旁、特发性左心室壁瘤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左冠状动脉窦起源室性期前收缩经右心室流出道优先传导和起源于右心室间隔部室性期前收缩/ 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征及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