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在麻醉诱导期观察靶控输注(TCI)不同浓度舒芬太尼对丙泊酚镇静催眠效应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手术全麻患者,年龄25~6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A组为单纯丙泊酚组;B、C、D组为丙泊酚+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的靶效应浓度分别为0.1、0.2、0.3ng/ml。B、C、D组在TCI舒芬太尼达平衡后,TCI丙泊酚。记录舒芬太尼达平衡后1min和丙泊酚效应浓度达1.0、1.5、2.0、2.5、3.0μg/ml时的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和OAA/S评分。结果在单纯输注舒芬太尼期间,BIS和OAA/S评分无明显变化;随丙泊酚浓度升高,患者BIS和OAA/S评分逐渐下降;相同丙泊酚浓度时,各组间的BIS值无明显差别;丙泊酚浓度为1.0、1.5、2.0μg/ml时,D组的OAA/S评分(4.1±0.3、4.3±0.7、3.1±1.1)明显低于A组(4.1±0.7、3.1±1.3、2.1±1.0,P〈0.05)。结论麻醉诱导期间输注0.1ng/ml和0.2ng/ml浓度的舒芬太尼不增强丙泊酚的镇静催眠效应,0.3ng/ml的舒芬太尼可以增加丙泊酚的镇静催眠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双通道靶控输注(TCI)用于脑外科手术麻醉的意义。方法:ASA Ⅰ~Ⅱ级,择期行开颅手术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S)组及芬太尼(F)组,每组28例。术前30min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常规监测有创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开放上肢静脉,给予咪唑安定0.02mg/kg,面罩吸纯氧开始诱导。靶控输注采用思路高TCI-Ⅲ型输液泵,S组和F组诱导时设定舒芬太尼、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0.5ng/ml和2.5ng/ml,2min后TCI丙泊酚,血浆靶浓度3μg/ml,意识消失后予维库溴铵0.1mg/kg,3min后插入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术中丙泊酚靶浓度维持不变,开颅后舒芬太尼、芬太尼血浆靶浓度分别降为0.3ng/ml和1.5ng/ml,间断给予维库溴铵,颅腔冲洗时停止输注舒芬太尼、芬太尼,缝合切口时停止丙泊酚输注。术毕予新斯的明1mg和阿托品0.5mg拮抗残留肌松作用,病人自主呼吸完全恢复,清醒后拔管。结果:S组TCI舒芬太尼2min后SpO2下降明显大于F组(P<0.05);两组诱导后的MAP、HR均显著低于诱导前水平,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组在插管后1min、切皮、开颅时的MAP、HR均显著高于S组(P<0.05)。两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和出手术室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1h意识状态评分S组高于F组;两组病人术后的恶心、呕吐、低氧血症发生率无差异。结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脑外科手术麻醉过程平稳,可较好地抑制气管插管引起的插管反射,镇静、镇痛效果满意;术后恢复迅速,无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测定舒芬太尼预防罗库溴铵静脉注射所致肢体退缩反应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方法 全身麻醉下行择期手术患者120例,根据舒芬太尼剂量分为8组(n=15):0.9%氯化钠注射液组、舒芬太尼0.05μg/kg组、舒芬太尼0.1 μg/kg组、舒芬太尼0.15 μg/kg组、舒芬太尼0.2 μg/kg组、舒芬太尼0.25 μg/kg组、舒芬太尼0.3 μg/kg组及舒芬太尼0.35μg/kg组.以丙泊酚靶控输注行麻醉诱导,预设丙泊酚血浆浓度为3μg/ml,待浓度达平衡后给予相应剂量的舒芬太尼,5min后注射罗库溴铵0.6mg/kg.记录罗库溴铵注射即刻有反应患者例数和无反应例数.结果 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3 μg/ml时,舒芬太尼抑制罗库溴铵静脉注射所致肢体退缩反应的ED50为0.140 μg/kg [95%可信区间(0.111~0.167)μg/kg],ED95为0.295 μg/kg [95%可信区间(0.254~0.364)μg/kg].结论 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为3 μg/ml时,舒芬太尼抑制罗库溴铵静脉注射所致肢体退缩反应的ED50和ED95分别为0.140μg/kg和0.295 μg/kg.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和咪达唑仑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麻醉诱导期对脑电双频指数(BIS)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46例,随机分成依托咪酯组(Ⅰ组,n=23)和咪达唑仑组(Ⅱ组,n=23)。在麻醉诱导期,Ⅰ组给予依托咪酯0.3 mg/kg,Ⅱ组给予咪达唑仑0.1 mg/kg,两组同时给予利多卡因1 mg/kg、舒芬太尼1μg/kg和维库溴铵0.15 mg/kg后行气管插管。观察两组患者脑电双频指数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与麻醉诱导前相比,诱导后两组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BP)及BIS值均明显下降(P〈0.05)。诱导后1 min,Ⅱ组BIS值明显高于Ⅰ组(P〈0.05)。诱导后3 min,Ⅱ组HR、SBP、MBP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诱导后5 min,Ⅱ组HR较Ⅰ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与咪达唑仑相比,依托咪酯起效迅速,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更适用于冠脉搭桥手术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5.
刘新春  陈彪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11):1358-1360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小儿全麻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45例择期全麻手术患儿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15例。舒芬太尼剂量分别为0.1μg/kg(S1组)、0.2μg/kg(S2组)和0.3μg/kg(S3组)。3 min后3组均静注丙泊酚2.5 mg/kg和维库溴铵0.1 mg/kg麻醉诱导,经口行气管插管。记录诱导前(T1)、静注舒芬太尼后(T2)、静注丙泊酚后(T3)、插管即刻(T4)、插管后2min(T5)、5 min(T6)时的BP、HR和BIS。结果:S1、S2组在T4时SBP、DBP、MAP明显高于T1时(P〈0.05);而S3组变化不明显,但与S1组同一时点比较,SBP、DBP、MAP明显低于S1组、HR慢于S1组(P〈0.05)。3组间各时点的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舒芬太尼0.3μg/kg复合丙泊酚诱导能较好地抑制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咪哒唑仑或丙泊酚对全身麻醉患者镇静程度脑电双频谱指数(BIS)及气管插管和拔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100例,ASA Ⅰ或Ⅱ级,16~66岁,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例.Ⅰ组(右美托咪定+咪哒唑仑);Ⅱ组(右美托咪定+阿托品+咪哒唑仑);Ⅲ组(右美托咪定+丙泊酚);Ⅳ组(右美托咪定+阿托品+丙泊酚);Ⅴ组(咪哒唑仑+丙泊酚).Ⅰ组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 μg/kg,芬太尼、咪哒唑仑及维库溴铵;Ⅱ组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 μg/kg+阿托品,其余同Ⅰ组;Ⅲ组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 μg/kg,芬太尼、丙泊酚及维库溴铵;Ⅳ组缓慢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1 μg/kg+阿托品,其余同Ⅲ组;Ⅴ组常规给予咪哒唑仑、芬太尼、丙泊酚和维库溴铵.记录麻醉前(T0)、给予右美托咪定后即刻(T1)、给予肌松药前(T2)、插管前即刻(T3)、插管后1 min(T4)、插管后5 min(T5)、手术结束前10 min(T6)、拔管前(T7)、拔管后即刻(T8)、拔管后5 min(T9)的HR、最低HR、MAP、BIS、SpO2.结果 各组在给予咪哒唑仑或丙泊酚前BIS均在75±4;Ⅰ组插管前最低HR下降为(53±5)次/min,Ⅲ组插管前最低HR下降为(49±4)次/min,Ⅱ组插管前最低HR下降为(62±5)次/min,Ⅳ组插管前HR下降为(62±7)次/min,Ⅴ组HR(61±5)次/min,HR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Ⅴ组拔管前后HR、MAP变化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插管前BIS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在全麻诱导中右美托咪定1 μg/kg单独使用对镇静程度BIS影响小,必须复合咪哒唑仑或丙泊酚或其他镇静药物才达到插管镇静;右美托咪定诱导可以明显降低HR,加阿托品诱导可以缓解HR明显下降;右美托咪定维持麻醉可以明显减轻插管、拔管反应及术后躁动和疼痛.  相似文献   

7.
舒芬太尼作为一种新型长效阿片类镇痛药在短期全麻手术中应用的报道并不多见。我们将之应用于全麻下青壮年病人胆囊切除术,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ASAⅠ-Ⅲ级胆囊切除病人56例,年龄21~56岁,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各28例。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1.2麻醉方法舒芬太尼组病人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0.06 m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1 mg/kg,舒芬太尼0.4μg/kg,依次静注。麻醉维持采用吸入1.2%异氟醚,间断静注0.5~1 mg芬太尼维持,必要时静注维库溴铵1~2 mg,手术结束前10 m in停止吸入异氟醚,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在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中的应用。方法 28例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男26例,女2例,年龄52~72岁,ASAⅡ~Ⅲ级。所有患者禁食水8h,术前30min肌注吗啡1.5~2.0mg/kg、东莨菪碱0.3mg。入室后开放静脉,局麻右桡动脉穿刺置管监测动脉压,常规监测心电、血氧饱和度。麻醉诱导:咪哒唑仑0.05mg/kg、依托咪酯0.2mg/kg、芬太尼6μg/kg、维库溴铵0.15mg/kg,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控制呼吸,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12次/min。以丙泊酚持续靶控输注(TCI)2.5~3.0μg/ml、芬太尼TCI2ng/ml,间断追加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术中以硝普钠和硝酸甘油控制血压。记录诱导前、诱导后、手术开始时、主动脉支架释放前、支架释放时及手术结束时的SBP、MAP和HR值。术毕送ICU监护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麻醉效果满意,生命体征平稳,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复合全麻用于胸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麻醉效果满意,控制性降压易实施,无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在全麻诱导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手术ASAⅠ~Ⅱ级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组(P组n=20);依托咪酯联合瑞芬太尼组(E组n=20).两组诱导均采用血浆靶控静脉输注,复合咪达唑仑0.05mg/kg,维库溴胺0.1mg/kg,选择BIS在40~60之间做气管插管,分别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麻醉前、气管插管前1min、气管插管后1min、气管插管后5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结果 P组病人麻醉前MAP明显高于气管插管前后1min 和插管后5min,E组病人前管插管前后1min和插管后5minMAP较麻醉前轻度降低(p>0.05) 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与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在全麻诱导中对血流动力学变化影响较小,而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靶控输注(TCI)在全麻诱导中更能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验麻醉"与"精确麻醉"的区别,找出"经验麻醉"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随机选择ASAⅠ~Ⅱ级,拟在气管内插管全麻下行颈部、腰背部、腹部手术患者60例,年龄18~55岁,无药物滥用史,入室后常规监测NBP、SpO2、HR、ECG、PETCO2,入室后静注盐酸戊乙奎醚0.01 mg/kg,咪达唑仑0.05 mg/kg,麻醉诱导为舒芬太尼0.3μg/kg,顺式阿曲库铵0.015 mg/kg,丙泊酚1.5~2 mg/kg,麻醉维持药物:TCI丙泊酚和瑞米芬太尼。所有患者插管顺利。按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时间点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为手术体位摆放完成、术者开始消毒铺巾后,开机进行监测;对照组为麻醉诱导前开始监测。观察并记录:基本生命体征,BIS值,丙泊酚和瑞米芬太尼TCI浓度。结果两组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S值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开始时BIS值在40~60间相符率为73.3%(22/30)。结论 加强脑功能监测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从病案信息利用的范围及病案信息利用的管理两大方面阐述了病案在信息时代所处的地位及其利用价值,同时就拓展病案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病案信息管理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韦丽群 《中国病案》2007,8(9):14-16
目的探索病案信息管理未来发展方向。方法将病案信息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病案信息管理在医疗、教学、科研、医院管理、医疗保险、法律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结论病案信息管理发生显著的变化,向数字化、高智能化的电子病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病案服务创新是病案工作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病案服务创新要做到服务观念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机制创新。服务创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单一服务向全面服务转变,由一般服务向深层次服务转变,从而更好地为医院各项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心理治疗(CBT)在强迫症(OCD)患者各亚型治疗中的有效性和规律性。方法:本研究为临床对照研究。符合入组标准的强迫症患者按患者自愿原则分为两组,治疗观察3、6个月。疗效评定分别运用Yale-Brown强迫量表,自拟的自评好转程度量表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组31例,临床有效率70.9%,其中治愈率1.8%。单纯药物治疗组24例,临床有效率33.3%。Yale-Brown强迫量表在6个月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强迫症亚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和反复担心型)的疗效比较,怕脏型在治疗3个月末两组间自评量表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担心型在治疗6个月末两组间Yale-Brown强迫量表总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反复检查型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合并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强迫症的亚型在治疗中的有效性次序为:反复担心型〉怕脏型〉反复检查型。  相似文献   

15.
郭晓芬  程宇甫 《中国医疗前沿》2012,(13):91+86-91,86
文学是为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文学以其对美的寻求、揭示、建构和表现,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彰显着自身存在的价值。正如席勒所说:"审美是人性的完成"。文学和医学是两种互补的认识方式,文学可以说是医学的原动力。文学审美过程是促使医务人员自我完善的过程,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促进医务人员的医患伦理建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对有胰岛素抵抗的多囊卵巢患者促排卵治疗的影响.方法:133例临床上有PCOS(多囊卵巢综合征)表现的不孕患者通过OGTT(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胰岛素及C肽释放实验,检出胰岛素抵抗(IR)患者81例.将81例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促排卵药、罗格列酮、罗格列酮与促排卵药合用,共治疗2个月经周期,比较三组用药前后及用药后三组间的Homa IR(胰岛素抵抗指数)、FFA(游离脂肪酸)、TNFα(肿瘤坏死因子)和排卵率的变化.结果:用罗格列酮治疗前后患者的Homa IR指数、血清FFA和TNFα明显下降(P<0.05).罗格列酮与促排卵药合用排卵率明显优于单用促排卵药(P<0.05)和单用罗格列酮(P<0.005).结论:罗格列酮能有效地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促排卵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探索病案质检工作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莹 《中国病案》2008,9(6):16-17
目的通过探讨病案质检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达到提高病案质量,从而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方法运用现代医院管理的理论知识,结合病案质检的实际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之中。结果改进了病案质检的工作模式,由单一质检转变为多元化工作模式。结论环节病历质量、终末病历质量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同时强化了临床的质量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8.
对七情病因概念的形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七情作为病因概念,首见南宋·陈无择<三因方>.一般对这一概念来源的讨论,多仅追溯到<黄帝内经>中有关情志致病的论述,而对于七情病因概念中可能存在的"非<内经>"内容,讨论甚少.通过分析<三因方>中与 "七情"有关的论述,笔者认为,陈无择的七情病因概念,由<素问·举痛论>"九气"、<诸病源候论>"七气"、<礼记>"七情"以及宋明理学心性论等多种元素构成.探讨这一问题,对于认识中医学概念的建构规律,正确理解和改造现代中医学七情概念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针对住院病案缺陷的常见原因,提出解决方法。方法对2007年上半年出院病案进行质量检查。结果抽查病历924份,病历缺陷924份,共2540项次。结论加强医师的法制观念,加强责任感,强化基本功讪练,实行病案质量四级监控,杜绝缺陷病案归档上架,确保病案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脉象与血管容积图的关系,应用“BC-4型”定量式光电血管容积仪对432例受检者(包括正常脉象和10种常见病脉)进行寸口脉光电血管容积图检测,同步进行血流动力学参数分析。结果表明,与正常脉象比较,种种病脉在寸口脉血管容积图上均显示出各种脉象的参数特征,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反映了不同脉象形成的心血管病理生理特点。提示寸口部光电血管容积图参数为各类病理脉象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客观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