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观察对比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与安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的临床效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 40例ASAI-Ⅱ级择期手术病人,年龄30~60岁;手术时间2~3小时。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组(P组),安氟醚-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组(E组)。1.2麻醉方法:术前用药均为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术前1小时肌注。麻醉诱导均为英诺佛1剂、咪唑安定 0. 2mg/kg、瑚珀胆碱 0.2mg/kg快速诱导。麻醉维持: P组静脉复合液配方为5%葡萄糖盐水…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癫痫48例外科治疗全身麻醉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难治性癫痫性外科手术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 48例难治性癫痫患随机分为3组:A组4例麻醉维持以50%N2O+2MAC安氟醚吸入并辅以大剂量芬太尼和维库溴铵1 ̄2μg·kg^-1·min^-1。B组5例以大于1.5MAC异氟醚吸入,余同A组。C组39例C 小于1MAC异氟醚+50%N2O吸入,辅以小剂量芬太尼,余同上。全部病例均常规监测皮层脑电图(CEEG)。结果 A组和B组分别有75%和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国产咪唑安定用作术前药和麻醉药的临床效果及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胸腹部手术患者40例,术前用药为国产咪唑安定0.07~0.1mg/kg,术前30min肌注;麻醉诱导用咪唑安定0.20~0.30mg/kg、芬太尼4μg/mg和后胆碱1~2mg/kg静注后气和内插管,人工通气,安氟醚维持麻醉。结果:肌注后患者安静者30例,嗜睡者10例,静注后对呼吸、循环无明显影响(P〉0.05),意  相似文献   

4.
新斯的明在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应用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蒋冬林,王寅安低温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在体外循环前或心脏复苏后,常出现各种心律失常,本文就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疗进行探讨。资料与方法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4.5~17岁;体重16~40公斤;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窦性心动过速13例;室间隔缺损15例,房间隔缺损5例,心功能均为Ⅰ~Ⅱ级。方法:分两组:Ⅰ组用加深麻醉,用芬太尼3μg/公斤、箭毒0.25mg/公斤静脉注射。Ⅱ组用新斯的明0.02~0.025mg/公斤小壶静滴。两组均用中剂量芬太尼(25~30μg/公斤)静脉复合全麻,其麻醉前用药、诱导,维持亦均相同。麻醉前30分钟肌注哌替啶1mg/公斤,氟哌啶0.1mg/公斤,东莨菪硷0.0lmg/公斤。诱导:安定0.2mg/公斤,硫苯妥钠5mg/公斤,芬太尼5μg/公斤,琥珀胆硷1.5~2mg/公斤依次静脉缓注,随后用箭毒0.5mg/公斤小壶静滴。维持:分别在切皮前、转流前静注芬太尼5μg/公斤,箭毒0.5mg/公斤,劈胸骨前只静注芬太尼5μg/公斤。心脏复苏后若有麻醉浅的表现可适当追加麻醉剂。两组均在5分钟内观察效果,以桡动脉穿刺  相似文献   

5.
研究七氟醚本身的肌松作用及其与非去极化肌松药维库溴铵间的相互作用。方法:选择21例ASA级Ⅰ-Ⅱ级的手术病人,随机分成三组:Ⅰ组单独七氟醚麻醉组;Ⅱ组笑气,芬太尼和0.07mg/kg维库溴铵复合麻醉组;Ⅲ组七氟醚和0.07mg/kg维库溴铵麻醉组。  相似文献   

6.
16例手术病人随机分两组,8例一次静脉推注20μg/kg进口芬太尼,另8例一次静脉推注20μg/kg国产芬太尼。用RIA法测定0-12h的血药浓度和0-48h的回收率。研究结果表明,芬太尼在病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模型为三室模型。芬太尼入血后血浆浓度下降迅速,10min时已有90%以上的入血药物被排除。药-时曲线显示,芬太尼在消除过程中血浆浓度有二次增加现象,主要是因为此药在人体存在肝肠循环。两组病人  相似文献   

7.
高晓枫  杨俊厚 《河北医药》1999,21(4):284-284
拔管期心血管反应和气管插管时相同,表现为血压升高和心动过速,对术前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和老年病人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我们采用浸有05%硝酸甘油棉球鼻腔堵塞,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共37例,其中男26例,女11例,年龄41~63岁,体重46~65kg,均除外患有心脑血管疾病,ASAⅠ~Ⅱ级。手术种类包括上腹部手术22例,开胸手术15例,手术时间平均为147min。麻醉以芬太尼5μg/kg、异丙酚1mg/kg、万可松01~02mg/kg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吸入1%异氟醚维持,间断补充万可松、酌情静注芬太尼,芬太尼总…  相似文献   

8.
新型肌松药卡肌宁临床应用60例小结山西省肿瘤医院(030013)武继民,武毅彬,邓丽云,程周军现将我院1991年5月至1991年9月临床应用卡肌宁60例小结如下。临床资料一、本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26岁。体重最重81kg,最轻49kg。用于颅内手术3例,头颈部肿瘤手术9例,妇科手术11例,普外手术18例,胸外手术19例。二、麻醉诱导方法分三组。1组(41例):芬太尼0.1~0.2mg静注,卡肌宁0.5~0;6mg/kg静注,硫喷妥钠6~8mg/kg静注。Ⅱ组(9例):芬太尼0.1~0.2mg,卡肌宁0.5~0.6mg/kg,安定0.4mg/kg静注。Ⅲ组(10例):硫喷妥钠6~8mg/kg,琥珀胆碱1~2mg/kg静注。三、麻醉维持方法有三种形式。1%普鲁卡因0.015%卡肌宁静滴液复合吸入安氟醚44例;1%普鲁卡因0.02%卡肌宁静滴液复合吸入安氟醚配合11例;1%普鲁卡因静滴复合吸入安氟醚配合,间断静注卡肌宁5例。四、全部病例均用呼吸肌控制呼吸,术中常规施行呼气末O2、CO2,安氟醚的浓度监测。手术时间最长者5小时30分,最短者45分钟,卡肌宁用量最多者115mg。全部病例停药后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静脉麻醉药加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婴儿普外、泌尿手术的效果。方法:选择5d~12个月内的婴儿手术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静脉用药配方:Ⅰ组,咪唑安定0.1mg/kg、氯胺酮2mg/kg;Ⅱ组,丙泊酚1~1.5mg/kg、氯胺酮2mg/kg;Ⅲ组,咪唑安定0.1mg/kg、芬太尼2~3μg/kg。手术消毒时3组均面罩吸入1%~3%七氟醚,氧流量1.5~2.5L/min维持麻醉,术中根据手术时间、麻醉深浅,患儿生命体征调节七氟醚吸入浓度。观察记录麻醉后5min、结扎疝囊时、手术结束时的HR、MAP、SpO2、RR变化,术毕清醒时间、哭闹、呕吐情况。结果:组内比较,用药后5min、结扎疝囊时与用药前比较,Ⅰ组HR、MAP显著增高(P〈0.01);Ⅱ组仅HR增快(P〈0.05);Ⅲ组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Ⅰ组HR、MAP均明显高于Ⅱ、Ⅲ组(P〈0.05);呼吸频率Ⅲ组低于Ⅰ、Ⅱ组(P〈0.05);SpO23组均保持在96%以上。清醒时间,Ⅱ组为(7.3±3.4)min,Ⅰ、Ⅲ组分别为(10.2±4.6)、(10.7±5.2)min(P〈0.01);呕吐,Ⅲ组6例(20%),Ⅰ、Ⅱ组分别为3例(10.0%),2例(6.6%)(P〈0.01);哭闹,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凭静脉麻醉辅以七氟醚吸入有协同效应,可明显减少静脉用药量,降低不良反应,术毕清醒迅速、平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影响及其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20例拟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C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每组各10例。两组均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8~0.12mg·kg-1、芬太尼5~10μg·kg-1、维库溴铵0.1mg·kg-1施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吸纯氧机械控制通气。麻醉维持C组采用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唑安定,S组采用七氟醚2MAC持续吸入,并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唑安定;两组均按需追加维库溴胺维持肌肉松弛。CPB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均维持在90~120mmHg。CPB开始时停用七氟醚吸入,之后两组均采用同样方法维持麻醉。芬太尼总量C组为40~60μg·kg-1,S组为20~30μg·kg-1。于麻醉诱导插管后即刻(T0)和主动脉开放后30min(T1)、1h(T2)、2h(T3)、6h(T4),分别采桡动脉血3ml,共15ml,并分离提取白细胞,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测定白细胞NF-κB活性,并记录两组患者心脏复跳情况、多巴胺以及硝普纳用量。结果与S组各观测点相比较,除T0外,C组各点白细胞NF-κB活性均增加(P<0.05或0.01),且开放主动脉30min时达到高峰;而S组各点NF-κB活性无明显变化。自动复跳/电击复跳比例C组为4/6,S组为8/2,S组明显高于C组(P<0.01);硝普纳用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巴胺用量C组明显多于S组(P<0.01),且两组患者多巴胺用量与各自EMSA结果的最高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94(P<0.01)。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抑制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周血白细胞NF-κB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罗玉琳 《现代医药卫生》2002,18(12):1063-1064
目的:评价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时,机体对伤害性应激反应。方法:40例颌面部肿瘤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静脉麻醉组20例(微泵持续输入异丙酚加芬太尼)和异氟醚吸入麻醉组(吸入异氟醚1.5%-2%)。在麻醉诱导前,插管后1分钟,切皮后1分钟,手术探查时和病变器官切除时测定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Ⅱ)、醛固酮(ALD)和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异丙酚静脉麻醉组与异氟醚麻醉组在各测定时点所测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血流动力学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异丙酚加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机体的应激反应与异氟醚吸入麻醉的结果相似,均能较好地抑制机体对创伤性刺激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辅助用药的作用。方法 40例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硬膜外阻滞完善后,A组:先静脉推注咪唑安定0.05mg/kg和芬太尼1μg/kg,15分钟后用输液泵以咪唑安定0.05mg/kg/h、芬太尼1μg/kg/h的速度持续输液至关腹结束。B组:哌替啶lmg/kg和氟哌利多0.05mg/kg静脉单次注射。结果 两组用药拮抗牵拉反应的作用相当,术中镇静抗焦虚效果A组明显优于B组。结论 小剂量咪唑安定和芬太尼术中输液泵连续输注能提高硬膜外麻醉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并与异氟醚复合芬太尼比较。方法将需剖宫产手术的ASAI~Ⅱ级的足月产妇40例(23~32岁)随机分为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组(I组)和异氟醚复合芬太尼组(Ⅱ组)各20例。诱导:I组面罩吸入3.5%七氟醚、2~4L/min流量的氧气、静脉输入瑞芬太尼1μg/kg、丙泊酚1mg/kg、顺苯阿曲库铵0.1mg/kg;Ⅱ组静脉注芬太尼0.02mg/kg、丙泊酚2mg/kg、顺苯阿曲库铵0.1mg/kg。维持:I组吸入1.5%~3.5%七氟醚,胎儿娩出后输注瑞芬太尼0.15μg/(kg·min);I组吸人1%~2.5%异氟醚,胎儿娩出后静脉注芬太尼0.02mg/kg。取新生儿脐动脉(UA)血样1ml行血气分析。分别记录两组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参数、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麻醉复苏的时间、术中知晓情况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I组诱导后和手术时心率、血压基本保持平稳沪〉0.05)。II组在诱导后心率和血压下降较I组明显(p〈0.05),术后产妇拔管时间【(10.3±3.2)mini和睁眼时间[(15.4±2.3)min】I组明显早于Ⅱ组[(18.5±6.3)min,(25.6±3.5)min],差异有显著性垆〈0.05)。两组新生儿1、5、10minApgar评分均大于7分,脐动脉血气分析差异无显著性垆〉0.05l两组均未见新生儿呼吸抑制及产妇术中知晓发生。结论吸入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平稳、效果确切、苏醒快、新生儿无呼吸抑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七氟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包皮环切术和斜疝等小儿手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七氟醚吸入复合芬太尼组(1组),和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组(2组),比较两组非插管全身麻醉方法对呼吸、循环、心电活动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七氟醚吸入复合芬太尼组和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组相比,患儿意识消失快,苏醒时间显著加快,术中麻醉较平稳,术后恶心、呕吐、明显少。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术后清醒迅速,安全平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并发症少、苏醒快、效果佳的支撑喉镜手术麻醉方法.方法 支撑喉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组Ⅰ采用3%异氟醚、芬太尼3μg/kg、司可林2mg/kg诱导,1%异氟醚持续吸入维持麻醉.组Ⅱ采用3%异氟醚、瑞芬太尼1μg/kg、司可林2mg/kg诱导,1%异氟醚吸入、瑞芬太尼0.05μg·kg-1·min-1、持续泵注维持麻醉.两组均采用1%司可林静脉注射维持肌松.各组均于术毕即刻停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后、支撑喉镜置入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呼吸频率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组Ⅱ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短于组Ⅰ患者;停药后5min、7min、9min OAA/S评分组Ⅱ明显高于组Ⅰ(P<0.05);组Ⅱ患者支撑喉镜置入前后血压变化明显小于组Ⅰ(P<0.05).结论 异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支撑喉镜手术中应用,具有苏醒快、心血管反应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氟哌利多对高血压病人气管插管期间心血管反应的控制效果。方法 对确诊高血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30例,术前血压均控制在23.31/12.6kPa以下。随机分为对照组(n=15)与氟哌利多组(n=15)。氟哌利多组于诱导前10分钟静注氟哌利多0.2mg/kg,对照组注生理盐水。两组均以芬太尼5μg/kg、阿曲库胺0.5mg/kg、依托咪酯0.3kg/kg静注诱导,1分钟后气管插管。在诱导前、氟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核因子一kB(NF—kB)活性的影响及其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关系。方法20例拟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C组)和七氟醚预处理组(S组),每组各10例。两组均采用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8—0.12mg&#183;kg^-1、芬太尼5~10ug&#183;kg^-1、维库溴铵0.1mg&#183;kg^-1施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吸纯氧机械控制通气。麻醉维持C组采用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唑安定,S组采用七氟醚2MAC持续吸入,并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和咪唑安定;两组均按需追加维库溴胺维持肌肉松弛。CPB前两组患者收缩压均维持在90~120mmHg。CPB开始时停用七氟醚吸入,之后两组均采用同样方法维持麻醉。芬太尼总量C组为40~60ug&#183;kg^-1,s组为20~30ug&#183;kg^-1。于麻醉诱导插管后即刻(L)和主动脉开放后30min(T1)、1h(T2)、2h(T3)、6h(T4),分别采桡动脉血3ml,共15ml,并分离提取白细胞,用凝胶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测定白细胞NF—kB活性,并记录两组患者心脏复跳情况、多巴胺以及硝普纳用量。结果与S组各观测点相比较,除T0外,C组各点白细胞NF—kB活性均增加(P〈0.05或0.01),且开放主动脉30min时达到高峰;而S组各点NF—kB活性无明显变化。自动复跳/电击复跳比例C组为4/6,S组为8/2,S组明显高于C组(P〈0.01);硝普纳用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巴胺用量C组明显多于S组(P〈0.01),且两组患者多巴胺用量与各自EMSA结果的最高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994(P〈0.01)。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抑制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外周血白细胞NF—kB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上腹部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择期行上腹部手术75-85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Ⅰ组: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Ⅱ组:全麻。两组全麻方法相同。诱导是咪唑安定0.05—0.07mg/kg,异丙酚1—1.5mg/kg,阿曲库铵0.6~1mg/kg,芬太尼2-4μg/kg,以吸入异氟醚、间断静推阿曲库钕、微泵输注异丙酚维持麻醉,Ⅰ组硬膜外麻醉药液为:1.6%利多卡因+0.2%丁卡因维持麻醉平面在T4-T12之间。观察两组异丙酚、阿曲库铵用量。手术时间。监测血压、心率、ECG、血氧饱和度、呼术CO2,并测定肾上腺索(E)、去甲肾上腺素(NE)的变化;术毕苏醒情况。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无差异。Ⅱ组在全麻插管时、切皮肘、术中探查时及术毕拨管时MAP、HR、E、NE明显高于Ⅰ组。也高于术前(P〈0.05);Ⅰ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Ⅱ组在术毕苏醒期有躁动和精神障碍方面发生,而Ⅰ组无。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比全麻更适合高龄患者上腹部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异氟醚吸入或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长时间麻醉(≥6h)对血糖和血脂的影响。方法 30例口腔-颌面肿瘤外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异氟醚组和异丙酚组,每组15例。异氟醚组以咪唑安定诱导,异氟醚吸入维持;异丙酚组以异丙酚靶控输注复合芬太尼连续输注。于麻醉诱导前、手术开始后第3、6h测定血糖、血脂以及术后2h测定血糖,术后24h测定血脂。结果异氟醚吸入或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长时间麻醉,术中第3h和6h的血糖水平较术前均有明显升高(P<0.05),但相同时间点的血糖水平,吸入组较静脉组有显著升高(P<0.05)。异氟醚吸入6h后,术中血脂水平较诱导前无明显改变,均在正常值范围之内。异丙酚连续靶控输注3、6h,其血脂水平达到临界高值,与同时间点的异氟醚组比较,均有显著升高,其血脂水平在术后24h恢复至诱导前水平。结论对于长时间麻醉,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对术中高血糖反应的抑制作用较异氟醚吸入麻醉强。两种麻醉方法,手术6h后所有病例均未见低血糖。异氟醚吸入麻醉,手术应激对血脂代谢无明显影响。异丙酚连续靶控输注6h后,可增加病人血中甘油三脂水平,并引起脂类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硬膜外腔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加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应用于胸科手术的可行性和优缺点。方法:60例择期胸科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试验组(Ⅰ)和对照组(Ⅱ),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0.2~0.4mg/kg^-1、芬太尼5ug/kg、卡肌宁0.6mg/kg。^-1Ⅰ组于诱导前行T8^-9间隙硬膜外空刺置管,注入0.375%布比卡因5ml测定平面后给首剂量,术中定时给追加量,全麻维持均予吸入0.5~1%异氟醚,并按需要注1~2mg^-1/kg^-1/h^-1异丙酚,间断注入卡肌宁维持肌松,用HP监测仪无创监测MAP、HR、ECG、SPO2等,统计全麻药、肌松药、麻黄碱等用量。结果:Ⅰ组在插管、切皮、拨管时MAP、HR上升幅度较Ⅱ组少;异丙酚用量和术后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