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asquelet技术治疗长骨干骨缺损的临床疗效与手术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4—2017-11采用Masquelet技术治疗的40例长骨干骨缺损,感染性骨缺损24例,非感染性骨缺损16例。第一阶段清创填塞含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诱导间隔器表面形成诱导膜;第二阶段在诱导膜内植入自体松质骨,修复骨缺损。结果 4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5(10~15)个月。术后植骨区骨缺损均获得骨性愈合,患肢功能恢复良好。骨临床愈合时间3~7个月,平均4.7个月。参考Palay等的方法评估临床疗效,所有患者植骨愈合分级均为优;骨缺损区域邻近关节功能:优32例,良6例,可2例。结论 Masquelet技术治疗长骨干骨缺损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可分期清创和植骨、2个阶段相对独立、植骨愈合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运用Masquelet膜诱导技术联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1月,应用Masquelet膜诱导技术联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8例,根据具体伤情急诊予以清创、固定等对症治疗,待创面稳定,连续三次以上培养无细菌后,用含万古霉素的骨水泥占位器填充骨缺损部位,运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创面缺损。6~8周待诱导膜形成后取出骨水泥,取自体髂骨加同种异体骨植入诱导膜内修复骨缺损。骨折端予以髓内钉加锁定钢板或者单纯锁定钢板固定。观察术后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30个月,平均(20.0±7.2)个月。所有病例骨缺损均得到骨性愈合,时间11~16个月,平均(11.7±4.2)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平均(80.5±4.2)分。2例皮瓣术后伤口周围脂肪液化渗出,行伤口换药后伤口愈合;1例皮瓣臃肿,骨折愈合后取出内固定装置时行皮瓣整形术。结论 运用Masquelet膜诱导技术联合显微外科技术治疗胫骨开放粉碎性骨折伴骨缺损疗效确切,操作相对简单易行,适合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诱导膜技术(Masquelet)联合双钢板固定胫骨骨干大段骨缺损的手术技术和初步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月,采用诱导膜技术联合双钢板固定18例胫骨骨干大段骨缺损患者.术前评估畸形,胫骨骨缺损部彻底清创,控制感染后填塞骨水泥,并同时覆盖创面,必要时皮瓣修复.待诱导膜形成后,去除骨水泥,缺损处...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0):1867-1871
在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过程中对感染控制与骨重建是制约临床疗效的两大难题。尽管Ilizarov骨搬移技术、带血管的自体骨移植技术、Papineau技术等能够成功修复骨缺损,但仍存在明显的不足。Masquelet骨重建技术虽在其他国家报道较多,但国内尚未予以足够重视。本文综述近年来Masquelet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相关文献,旨在提高对其疗效的认识及重视。  相似文献   

5.
由创伤、骨髓炎、肿瘤引起的大段骨缺损的治疗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以往针对大段骨缺损的治疗存在诸多修复重建的方法,但是存在技术治疗周期长、对技术要求高、较易出现骨折不愈合等缺点。2000年Masquelet报道了诱导膜技术以后,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创伤、骨髓炎、肿瘤引起的大段骨缺损,并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其具有疗程短、愈合率高、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等优点。诱导膜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膜内包含的多种促成骨因子,如血管内皮生长因、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等,可促进成骨,加速骨愈合。随着诱导膜技术的不断发展,铰刀冲洗抽吸技术、组织工程技术、内固定技术等技术的运用可以为缺损区提供骨源、促进骨缺损重建、改善远期肢体功能,减少并发症。本文回顾性的总结了Masquelet技术在治疗大段骨缺损中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背景:前臂骨髓炎合并骨缺损,特别是大段骨缺损,治疗难度大。诱导膜技术(Masquelet技术)修复下肢大段骨缺损取得满意疗效。目的:分析诱导膜技术修复前臂骨髓炎合并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12例前臂骨髓炎合并大段骨缺损患者。其中5例为桡骨骨缺损,7例为尺骨骨缺损。一期手术病灶区彻底清创后,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填充缺损病灶诱导生物膜形成;二期手术取出骨水泥占位器后,植入自体松质骨或混合骨。随访记录患者术后骨缺损的愈合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根据Anderson前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患肢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34个月,平均(17.5±3.3)个月。1例患者在一期术后出现感染复发,2例患者在二期植骨后期遗留肘关节僵硬,经治疗,感染控制、肘关节屈伸功能基本恢复。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实现骨与软组织愈合,根据Anderson前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病例优良率为83.3%(10/12)。结论:采用诱导膜技术修复前臂骨髓炎合并大段骨缺损疗优势明显,术后并发症少,骨缺损修复和患肢功能恢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Masquelet技术治疗大段掌指骨骨缺损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9例符合手术适应证的大段掌指骨缺损病例,行改良Masquelet技术治疗:Ⅰ期彻底清创、体外预制中空抗生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yrlate, PMMA)骨水泥模块填充骨缺损,皮肤软组织缺损或皮肤软组织条件较差者给予彻底清创皮瓣修复闭合创面,术后给予预防感染、观察患指血运等对症处理。Ⅱ期伤口愈合4~6周后去除骨水泥模块行自体松质骨植骨内固定术。结果9例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9.7周,术后未出现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伤口甲级愈合,移植骨愈合,初步实现保指(肢)的目的并获得了部分功能。结论改良Masquelet技术治疗大段掌指骨骨缺损临床可行,效果确切,能够达到预期的保指(肢)并恢复部分功能的目的,具有操作简单、愈合快、适应证广、效果确切等优点,为大段掌指骨骨缺损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Masquelet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5-01采用Masquelet诱导膜技术治疗的32例感染性骨缺损病例。手术分期进行,第一阶段行病灶彻底清创、置入骨水泥间隔并缝合软组织伤口;第二阶段保留骨水泥间隔8~10周后取除,以髓内钉固定骨折后自体骨移植填充。结果本组均获得随访6~22个月,平均13.5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皮瓣一期完全成活。所有患者骨缺损均在术后平均6(2~14)个月获得临床和影像学愈合。4例术后6个月时复查显示骨折愈合不全,再次取髂骨补充植骨后骨折获得愈合。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Johner-Wruhs评分标准评定:优26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6.9%。结论 Masquelet诱导膜技术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对于治疗长骨干感染性骨缺损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Masquelet诱导膜技术联合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在距骨感染性骨缺损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20-01诊治的5例距骨感染性骨缺损,一期彻底清创,至骨面出现轻微新鲜渗血,冲洗后置入抗生素骨水泥;待感染控制后,二期手术切开诱导膜,取自体骨完成植骨并进行踝关节融合,最后用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结果 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6(8~22)个月。4例切口均一期愈合,1例皮瓣一期成活并修复创面。术后所有患者骨缺损植骨处均获得临床和影像学愈合,愈合时间平均8(2~16)个月。胫距、距下关节融合后拆除外固定架开始负重行走。末次随访时疗效采用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标准评定:优2例,良2例,可1例。结论 Masquelet诱导膜技术联合外固定架固定踝关节融合术是治疗距骨感染性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手术操作简单,早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3D打印的Masquelet技术联合股前外侧穿支皮瓣移植修复小儿足踝部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我科收治6例足、踝部严重骨与软组织缺损患儿, 急诊清创后外固定架固定、VSD灌洗, 创面培养无细菌生长后二期基于3D打印用骨水泥填充骨缺损, 同时行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覆盖创面缺损。待6~8周诱导膜形成后行三期手术:取出占位骨水泥并在诱导膜内填充塑形的髂骨块后行钢板内固定。术后随访皮瓣存活及骨愈合情况, 评价足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平均19.3个月, 一期治疗中3例出现细菌感染, 并经过2~3次扩创后行二期手术。末次随访所有皮瓣完全存活, 骨缺损植骨均获得骨愈合, 愈合时间平均8.6周, 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均73.6分。结论基于3D打印的Masquelet技术联合游离皮瓣移植修复小儿足、踝部骨与软组织缺损, 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