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小儿重症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重症肺炎患儿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患儿采用鼻塞式CPAP给氧治疗。观察2组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患儿在纠正缺氧、改善呼吸、恢复心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效率91%,对照组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对小儿重症肺炎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抽取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8月至2018年8月治疗的96例重症肺炎患儿,根据治疗差异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面罩式给氧疗法,观察组实施NCPAP,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症状消失时间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儿各项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各项症状消失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 %高于对照组79.1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小儿重症肺炎可采取NCPAP,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相关症状,使血气指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DuoPAP)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NRDS早产儿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患儿均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对照组患儿采取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模式,观察组患儿采取DuoPAP+NCPAP序贯模式,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和治疗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DuoPAP联合PS治疗早产儿NRDS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能明显改善患儿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新生儿科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NRDS患儿90例,采用黄蓝双色球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PS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肺功能、血气指标变化情况和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分压(PaO_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第1秒用力呼吸容积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PaO_2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PS联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RDS可有效促进血气指标恢复,改善肺功能,提升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多点固定鼻塞法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婴幼儿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中(NCPAP)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例NCPAP的PICU婴幼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n=30)应用多点固定鼻塞法,对照组(n=30)应用常规固定帽进行固定。比较两组患儿皮肤损伤情况、每隔24 h的鼻塞管道脱落情况及血氧饱和度降低次数。结果:观察组有3例患儿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损伤率10.0%;对照组有11例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损伤率3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内的鼻塞、管道、血氧饱和度降低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行NCPAP的PICU婴幼儿患儿中采取多点固定鼻塞法,能够减轻对患儿皮肤的伤害,减少鼻塞导管脱落及血氧饱和度降低次数,且操作简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行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及传统机械通气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9.28%,对照组为92.08%,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确切,治疗相关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陕西中医》2015,(11):1501-1504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合炎琥宁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的临床意义。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6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及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炎琥宁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1h后经过观察,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PaO2和SaO2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1h、6h后,两组的PaO2和SaO2显著升高(P0.05),不过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PaO2和SaO2升高更加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BNP含量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明显上升(P0.05),同时治疗组的血清BN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结合炎琥宁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症肺炎患儿可使患儿的动脉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迅速而显著提高,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作用的发挥与降低血清BNP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比较经鼻间歇正压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患有呼吸窘迫综合征的68例早产儿,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加以评价。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12 h后,观察组pH和OI值均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76.47%,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47.06%,两组患儿在治疗成功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安全有效,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及危重病例评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8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儿分为常规经鼻导管吸氧治疗组(对照组,n=40)和常规经鼻导管吸氧治疗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组(观察组,n=40)两组,对两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动脉血氧分压及危重病例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呼吸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动脉血氧分压及危重病例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7.5%(3/40)、0.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32.5%(13/40)、10.0%(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能够有效降低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的呼吸频率,提升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及危重病例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简易空氧混合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47例呼吸衰竭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简易空氧混合鼻塞CPAP发生器给氧,对照组采用头罩给氧,观察2组治疗后患儿呼吸困难改善情况及血气等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p(O2)和Sa(O2)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p(CO2)降低(P0.05),pH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简易空氧混合鼻塞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疗效好,可有效纠正严重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改善预后,适合广大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行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n SIMV)与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肺透明膜病患儿,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患儿予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研究组54例患儿予以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气指标及相关数据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呼吸机通气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D行n SIMV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儿呼吸功能及二氧化碳排出情况,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的辅助通气方式对极低出生体质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于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加温湿化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HHHFNC),观察2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选用HHHFNC方式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治疗,疗效更为确切,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期的最佳给氧方式。方法56例NRDS早期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8例采用鼻塞持续气道正压(NCPAP)给氧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头罩给氧,观察治疗后1h、6h血气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两组之间相互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1h与治疗前30min血气指标改善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6h与治疗前30min血气指标改善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需要机械通气例数、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NRDS早期患儿采用NCPAP给氧优于头罩给氧,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摘 要〕 目的:观察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收治的 76 例重症肺炎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8 例, 未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而行鼻导管 / 面罩吸氧)与观察组(38 例,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 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 72 h 后氧合指数以及动脉氧分压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同期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治疗 72 h 后 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新生儿重症肺炎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鼻导管 / 面罩吸氧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重症肺炎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增加头罩和鼻导管吸氧,观察组增加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发绀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氧分压大于治疗前,二氧化碳分压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氧分压大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的效果显著,既有利于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又可以改善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预防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拔管失败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梅州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超低出生体质量儿36例的病历资料,患儿生后均经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呼吸,撤机拔管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采取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NCPAP),观察组20例,采取湿化高流量经鼻导管通气治疗(HHFNC),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7 d内拔管失败率、并发症发生率及通气治疗时间。结果:两组患儿治疗7 d内拔管失败率、通气治疗时间及肺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鼻损伤、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能有效预防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拔管失败,同时降低鼻损伤、腹胀发生率,提高患儿舒适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新生儿肺炎患儿60例,按照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心率、呼吸频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PaCO2、心率、呼吸频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PaO2、HCO-3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患儿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及心率、呼吸频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前置鼻管两种设计成品在早产低儿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观察。方法:临床上将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和平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早产儿对照组,其采取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直勾式NCPAP前置鼻管进行无创正压通气;另40例早产儿分为观察组,其采取横置式NCPAP前置鼻管进行无创正压通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从低PEEP报警次数、呼吸暂停次数、发生低血氧饱和度(Lsao2)次数、鼻中隔皮肤压伤情况4个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在给早产生儿进行无创正压通气使用中对患儿鼻中隔的压力大大减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疗法。方法:采用NCPAP治疗80例不同病因引起的呼吸衰竭患儿,观察其疗效。结果:80例患儿用NCPAP1h后完全缓解42例(52.5%),改善32例(40%),无效6例(7.5%),总有效率达92.5%,NCPAP平均治疗时间为70h。结论:NCPAP治疗小儿呼吸衰竭,能有效改善患儿肺氧合和通气功能,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设备简易,操作方便,费用低,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新生儿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纳入本研究50例新生儿合并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症患儿均为2015年4月至2018年10月期间遂溪县人民医院收治,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92.0%比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68.0%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3)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儿住院时间短,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呼吸治疗新生儿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较为理想,在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的同时也缩短了患儿的住院时间,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