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后骨化性肌炎1例报告上海新华医院小儿外科(200092)吴秀玲患者,女,10岁。因“颈部活动受限20d,高热15d,颈后肿痛10d”于1991年9月10日入院。病前无明显诱因,曾按“上感”、“炎症”治疗无效。查体:T39℃,颈部运动受限,颈后右上方...  相似文献   

2.
1病例 某女,14岁.因先天性蹼颈入院.查体:血压9.5/6.5kPa,身高145cm,颈短而宽,在颈的两侧自乳突至肩峰形成两片纵行的蹼状皮膜,颈后发际低而宽,颈后正中有纵行11.0cm×1.5cm陈旧性手术瘢痕(7岁时曾于外院手术).心肺功能正常,第二性征发育正常,无阴道、尿道畸形.B超检查:子宫及附件发育正常,EKG示窦性心率不齐,颈椎X线显示椎体排列正常,染色体检查45XO.因家属只想解决蹼颈问题,故拒绝做进一步检查及治疗,在行颈后瘢痕切除、颈后纵向切除菱形皮肤后,蹼状颈矫正,颈部活动自如,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3.
一、病例例 1:女 ,38岁 ,颈部肿大 10年 ,有家族史 ,其母亲、姐姐均有相同的体征。辽宁朝阳地区人 ,配偶健康 ,生育 1男孩 ,12岁 ,体健 ,其颈部发育无异常。体检 :一般情况良好 ,甲状腺T3、T4 均正常 ,B超检查结果为 :甲状腺形态正常 ,颈部肿大部位为脂肪组织。 2 0 0 0年 1月 14日在局部麻醉下行颈部肿物剥离切除术。经颌下、颈后发际内切口 ,肿物剥离完整 ,无明显包膜。切口用 6 0丝线缝合 ,术后加压包扎 ,7d拆线 ,外观有显著改善。随访半年 ,颈部外观、感觉良好 ,无复发。病理诊断 :颈周脂肪纤维组织增生 (图 1)。例 2 :女 ,44岁 ,…  相似文献   

4.
上颈椎软骨肉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2岁。于入院2个月前无意中触及颈后有一玉米粒大小包块,无痛,伴颈后部酸痛,无发热、头痛、头晕等伴随症状。包块呈进行性增大。入院2周前开始颈部酸痛症状明显加重,持续性,并出现自肩部沿右上臂至右手指尖出现酸痛感、症状进行性加重。无明显创伤史。2个月中体重减轻约10 kg。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性,32岁,因间断颈痛5年,加重伴恶心,呕吐,心悸40d,于2005年11月14日入院,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后部间歇性疼痛,项肌僵硬,未予治疗。40d前颈部扭伤后颈痛加重,伴恶心,呕吐,心悸,低头,扭头时明显,颈部活动明显受限。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33岁.因挥锨扭伤颈部10 d入院.入院前因用力挥锨扬麦糠,出现颈后部疼痛,活动时加重.查体:C7棘突压痛,局部隆起消失,可扪及C7棘突移动,颈部旋转受限,四肢感觉和肌力无异常.  相似文献   

7.
於文丽 《临床肾脏病杂志》2009,(6):283-284,F0003
患者:女,53岁。因“颈后及腋下肿块半年余、发现血肌酐升高半个月”于2009年1月25日入院。患者2008年7月发现颈后及双腋下肿块作穿刺活体组织检查,病理诊断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行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化疗6个疗程,期间监测肝、肾功能正常。2008年12月中旬始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眼睑水肿,服用草药治疗无效。2009年1月5日查肾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8.
蹼颈1例     
患者 :女 ,14岁。因颈部短小 ,活动受限 10年入院。图 1、2 蹼颈术前正、背侧观    图 3 蹼颈“Z”形成形术后查体 :血压 2 4.5 /15kpa( 1kpa =7.5mmHg)。患者身材矮小 ,颈短而宽 ,在颈的两侧自乳突起至肩峰形成两片纵行的蹼状皮膜 ,蹼颈后面有毛发生长 ,质地柔韧 ,无压痛 (见图 1,2 )。颈部左右旋转功能受限 ,约 15° ,前屈后伸功能基本正常。双肘外翻畸形。外生殖器为女性特征。B超检查示 :卵巢缺如 ,子宫发育不良。诊断 蹼颈。治疗 :本患者双侧同时手术 ,因颈后发际较低 ,蹼颈后面有毛发生长 ,术中先切除蹼颈后面带毛…  相似文献   

9.
结节性甲状腺肿外伤破裂大出血1例郁竹林程良忠患者女,70岁。幼时起患有颈部肿块,因进展缓慢,无任何症状,故未经检治,为正常劳动力。入院前2小时,因跌倒、左颈部碰撞在凳角上,立即出现颈部肿胀,且进行性加重、气促不能平卧。颈部极度肿胀,呼吸困难。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10.
病例患者男,63岁,病程6年。患者最初无意中发现颈后皮下有两处球形肿物,直径约3cm,无瘙痒、疼痛等不适。表面皮肤完整无破溃、渗出,当地医院诊断为“脂肪瘤”,建议手术治疗,但患者未采纳;后发现颈背部及颈前出现类似肿物,颈部多处肿物逐渐增大,自觉秋冬季增大明显,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17岁。因颈部不适、隐痛2周.玩耍时不慎扭伤颈部,出现颈部疼痛加重.双侧前臂感觉麻木,双上肢活动轻度受限5h入院。查体:颈部压痛明显.无叩击痛。双前臂尺侧半及双手皮肤感觉麻木,肱二头肌肌力4级,肱三头肌肌力4级,双手握力4级,双上肢肌张力正常,双侧肱二头肌腱、肱三头肌腱、桡骨膜反射正常.Hoffmann征(一)。  相似文献   

12.
异位甲状腺癌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病例报告患者 男,54岁。因发现左侧颈部包块50年,进行性增大4年入院,体查:全身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左颈后三角区可触及一约55cm×4.0cm大小质硬而不规则包块,边界不清,活动度差,表面不平。穿刺细胞学检查为“甲状腺乳头状癌”,作有关检查证实有正常位置甲状腺组织...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 ,2 7岁 ,农民 ,因被他人用刀刺伤颈部、背部及左前臂 1d就诊。当刀刺入颈后时 ,顿感左侧肢体无力 ,跌到于地 ,无昏迷、呕吐及大小便失禁 ,伤口流血不止。查体 :左侧颈后枕下约一横指处可见一不规则伤口 ,横形 ,左背部、左前各有一表浅伤口 ,伤口已在当地卫生所包扎。中线右侧自下颌以下皮肤痛觉消失 ,触、本体感觉存在 ,中线左侧皮肤感觉正常。左上肢肌力Ⅱ级 ,左下肢肌力Ⅲ级 ,左上肢肌力Ⅴ级 ,右下肢肌力Ⅳ级 ,左侧膝反射亢进 ,Babinski征 (十 )。X线片示颈椎未见骨折脱位。CT检查示颈 2节段左侧有数个片状高密度灶 ,…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14岁。自幼发觉颈短,双肩耸起,颈部活动不便,无其他不适。查体: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智力正常。后发际低,颈短,双侧颈蹼明显,肩胛骨位置正常。颈旋转轻度受限,屈、伸及侧弯严重受限。心、肺听诊无异常发现。四作者单位:255300山东淄博,解放军第...  相似文献   

15.
枢椎椎弓先天性缺如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13岁。发现颈后部包块3年,1周前在转身时突然昏倒,意识丧失约1min,醒来后感颈肩部疼痛,休息后疼痛逐渐缓解。于2003年6月28日入院,检查见颈椎活动不受限,屈颈时可见颈后上部有2.5×2.5cm(C3棘突)的骨性包块,无压痛,颈后伸时包块消失。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无颈部外伤史。X线片及CT示C2、C3脊椎发育异常:C2椎弓未发育,无C2/3关节突关节,C3棘突增大,似C2棘突或为C2、C3棘突融合(图1、2)。颈椎过屈位见C2前脱位Ⅱ度,C2、C3融合棘突凸起明显,过伸位讨论颈椎发育畸形多为胚胎时脊椎发育过程中分节不全或形成不全所引起,常见…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颈部臂丛神经入路的解剖特点,探讨臂丛神经的显露方法,使其显露更加简便、安全和充分。方法取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21具,解剖观察颈筋膜浅层与颈神经浅丛的位置关系,解剖观察颈后三角颈筋膜浅、深层之间的脂肪层的结构、内容,颈筋膜深层的质地及其与臂丛神经的解剖关系。取甲醛溶液固定的成人尸体标本21具,制成颈部连续断层标本,观察不同断面颈后三角颈筋膜浅层深面蜂窝组织的边界、内容、与臂丛神经的解剖关系。结果在颈中部及其以下,颈后三角的颈筋膜浅、深两层之间的脂肪层界限清晰完整,其内无重要结构,颈筋膜深层质地致密,臂丛神经紧位于其深面。结论利用颈筋膜与臂丛神经解剖关系,可使颈部臂丛神经的显露更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22岁。因颈后及左上肢疼痛麻木5天于1995-03-14入院。5天前晨起后感颈后部疼不适。左上肢伸展活动时伴有左前臂外侧麻木。疼痛渐波及左上肢且呈送行性加重,夜间疼较重,不能入睡。无外伤史。查体:颈部对称.左侧颈项肌略紧张有压病。Jackson试验阳性,左上臂及前臂外测及拇食浅感觉减弱,肱二头肌肌Ⅲ级,肱三头肌肌力Ⅳ级,伸脱肌力Ⅲ缀,双Hoffmanns。征阳性。CT示:C5-6左侧椎间孔及谁管内示有条状不规则高密度影.CT值90H.边缘清楚,硬膜囊受压。诊断为颈椎管内占位病变。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探查。术中见C6椎体平…  相似文献   

18.
病人男性,60岁。因颈部进行性增大肿块1个月,伴声嘶1周,于2005年8月入院。无发热,肿块无触痛,2周前发现颈部肿块明显增大,并出现声嘶,至我院就诊。颈部CT提示:双侧甲状腺肿大,密度减低。甲状腺功能正常。入院后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术中见双侧甲状腺均匀弥漫增大,术中冰冻切片检查示:双侧甲状腺转移性恶性肿瘤,术后病理诊断:双侧甲状腺转移性鳞状细胞癌Ⅱ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治疗寰枕部畸形的新的手术入路。方法:采用经枕颈后外侧入路齿状突切除治疗寰枕部畸形4例,一期达到前方、侧方及后方的减压并后路植骨枕颈融合,术后Holo背心头环外固定。结果:本组病例获效满意,无病情加重,无手术死亡及术后感染,术后随访10个月~5年6个月,感觉恢复接近正常,四肢肌力明显增加,肌张力降低,能自己行走。结论:经枕颈后外侧入路行齿状突切除术野清楚、操作简单、减压充分,经枕颈后外侧入路是治疗寰枕部畸形较为理想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0.
1病例资料患者男,18岁,因“颈部疼痛伴左上臂酸麻4年”入院。查体:颈部无畸形,颈部左侧中部深压痛,未触及包块,颈部活动正常,左侧臂丛牵拉试验(+),左上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上臂外侧感觉减退,左前臂、左手感觉正常,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X线摄片检查:C4-6椎体、椎板、棘突骨质密度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