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NO)在癫痫中的作用,采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匹罗卡品致痫大鼠进行事先处置,观察其对匹罗卡品致痛大鼠痫性活动的影响,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大鼠海马结构NOS的改变。结果显示:内源性的NO在早期可能具有一定的抗痫作用;匹罗卡品致痫大鼠痫性发作后海马结构NOS1、NOS2表达显著增加,并且二者可能具有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褪黑素(m elaton in,M el)对匹罗卡品(p ilocarp ine,PILO)致痫大鼠行为及脑电图改变的影响。方法通过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 in jection,i.p)匹罗卡品建立癫痫动物模型。25只雄性W istar大鼠分为5组,即对照组、PILO组、M el 10 mg/kg组、M el 25 mg/kg组、M el 50 mg/kg组,每组5只大鼠。观察大鼠行为、脑电图及海马组织学改变。结果腹腔注射M el 10,25,50 mg/kg均可延长痫样放电的潜伏期、降低痫波发放频率、减轻痫性发作及海马损伤程度,尤其是M el 25 mg/kg组与PILO组比较痫性放电潜伏期[(23.6±5.32)m in vs(16.4±2.70)m in]明显延长(P<0.05),痫波发放频率[(92.8±8.11)次/m in vs(122.6±13.28)次/m in]显著降低(P<0.01)。结论M el在PILO致痫大鼠模型中具有抗惊厥作用,该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el)对匹罗卡品(pilocarpine,PILO)致痫大鼠行为及脑电图改变的影响.方法 通过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i.p)匹罗卡品建立癫痫动物模型.25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5组,即对照组、PILO组、Mel 10 mg/kg组、Mel 25 mg/kg组、Mel 50 mg/kg组,每组5只大鼠.观察大鼠行为、脑电图及海马组织学改变.结果 腹腔注射Mel 10,25,50 mg/kg均可延长痫样放电的潜伏期、降低痫波发放频率、减轻痫性发作及海马损伤程度,尤其是Mel 25 mg/kg组与PILO组比较痫性放电潜伏期[(23.6±5.32)min vs(16.4±2.70)min]明显延长(P<0.05),痫波发放频率[(92.8±8.11)次/min vs(122.6±13.28)次/min]显著降低(P<0.01).结论 Mel在PILO致痫大鼠模型中具有抗惊厥作用,该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齿状回(DG)新生神经细胞增殖及成熟的影响。方法:用慢性束缚法制作大鼠慢性应激模型,利用Morris水迷宫试验对其进行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的评价,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及共聚焦显微镜成像技术观察慢性应激后海马DG区DCX阳性细胞的数量及树突长度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在水迷宫实验中的逃避潜伏期为(48.13±4.7)s,明显长于对照组的(13.64±3.55)s;模型组大鼠在限定时间内穿越平台的次数为(1.33±0.09)次,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75±0.16)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大鼠海马DG区每张切片的DCX阳性细胞数量为(19.35±5.6)个,较对照组的(37.89±9.4)个明显减少;模型组大鼠海马DG区DCX阳性细胞树突总长度为(168.44±9.46)m,较对照组的(235.67±19.57)μm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性应激会抑制大鼠新生神经细胞的增殖及成熟,并可能影响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戊四氮(PTZ)点燃癫痫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齿状回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戊四氮腹腔注射点燃慢性癫痫(CEP)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齿状回PSD-95的表达。结果癫痫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其海马齿状回PSD-95免疫阳性产物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戊四氮点燃癫痫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受损可能与海马神经元PSD-95的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Purα蛋白对匹罗卡品诱导癫痫大鼠海马所致DNA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Purα蛋白在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Purα蛋白过表达的慢病毒和Purα siRNA慢病毒在立体定位仪指导下注入大鼠海马组织.注入后14 d通过荧光切片和免疫印迹证实病毒已经在海马组织表达,然后用匹罗卡品腹腔注射诱导癫痫发作.癫痫发作1h后处死动物,分别取样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检测与DNA损伤和修复.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表明,DNA损伤标志性蛋白γH2AX在大鼠CA1区的表达,各组选20张相同背景色的海马CA1区通过图像分析软件iPP6.0测定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与空载组(0.40 ±0.11)和对照组(0.42±0.05)相比,Purα过表达组(0.15±0.10)免疫着色阳性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1);而在Purα沉默组(0.68±0.06)明显增高(P<0.01).免疫印迹结果表明,在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Parp-1的表达上:与空载组(0.93±0.11)和对照组(1.00±0.00)相比,Purα过表达组(0.17±0.09)的表达明显降低(P <0.01);Purα沉默组的表达明显增高(P<0.01).结论 癫痫发作早期可引起明显的DNA损伤,Purα蛋白对癫痫引起的DNA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锂-匹罗卡品癫痫模型中大鼠实验性癫痫发作时的行为、脑电图及病理生理变化,探讨苔藓纤维发芽(MFS)在癫痫中的发病机制。方法:利用锂-匹罗卡品(Li—PC)制作大鼠急性癫痫持续状态(SE)的癫痫模型,造模后7d、14d、28d,进行苔藓纤维发芽评分。结果:模型组大鼠2周时可见MFS穿过齿状回内分子层颗粒细胞层,进入内分子层及CA3区锥体细胞始层黑色颗粒形成,4周时形成连续密集颗粒带,MFS评分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期SE神经元损伤致苔藓纤维发芽,可能是慢性颞叶癫痫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有效控制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癫痫持续状态,提高癫痫大鼠存活率的最佳条件。[方法]选用SD大鼠30只,腹腔注射氯化锂和匹罗卡品后,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1 h后,随机分为A组:只给东莨菪碱;B组:东莨菪碱+安定;C组:东莨菪碱+水合氯醛。比较3组大鼠间癫痫发作的持续状态、癫痫大鼠的死亡率、死亡发生的时间。[结果]A组大鼠癫痫发作的持续状态为16~20 h,死亡率为87.5%;B组大鼠在用药后15 min内可控制癫痫发作的持续状态,死亡率为62.5%;C组大鼠在用药后3~10 min可完全控制大鼠的癫痫发作持续状态,大鼠全部存活。[结论]水合氯醛可有效控制氯化锂-匹罗卡品诱发大鼠的癫痫持续状态,提高癫痫大鼠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对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建立成年弥漫性脑损伤(DBI)大鼠模型,采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分裂细胞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比较弥漫性脑损伤后2、4、6、8、12 d时NOS抑制剂干预组大鼠与相应对照组大鼠之间海马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速度。结果成年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应用7-硝基引唑(7-NI) 进行干预可抑制脑损伤后第2、4、6天时齿状回神经前体细胞的增殖(P<0.05)。应用氨基胍进行干预可明显减少大鼠弥漫性脑损伤诱导的各个时间点齿状回BrdU免疫阳性细胞数目(P<0.01)。结论NOS可能是弥漫性脑损伤后成年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调节因子,不同类型的NOS在弥漫性脑损伤后神经发生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可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锂-匹罗卡品致痛动物模型研究急性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 SE)及继发性慢性自发性发作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缝隙连接的改变.方法 60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应用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诱发大鼠急性SE.实验组又分为8个亚组,分别为出现急性SE后2,12,24 h,3,7,15,30,60 d组,分属急性期(急性SE 24h 内)、静止期(急性SE后3-15d)和慢性期(急性SE后30-60d),应用尼氏染色观察各期大鼠海马病理改变,用免疫组化检测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缝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以了解各期大鼠海马各区星形胶质细胞反应及其缝隙连接的改变.结果 锂-匹罗卡品腹腔注射后,诱发大鼠急性SE持续6-30h后进人静止期,存活大鼠30-45d后出现慢性自发性发作.尼氏染色显示致痫后12-24h可见明显海马神经元损害,7d后海马各区开始出现反应性胶质细胞增多,以后持续性加重,到观察终点60天最明显.致痛后7dGFAP免疫阳性反应开始增强,30d时较前更明显,60d 最明显.CX43在对照组大鼠海马显示散在分布免疫阳性细胞;致痛后2h,CAI区与CA3区的分子层与起层出现散在曲张静脉状阳性突起;12h突起增多增粗,24h最明显(P<0.05),CA1,CA3区比齿状回明显(P<0.05),进人静止期3-7d 逐渐下降,15d与对照组无区别,慢性期30-60d未见有明显阳性细胞及突起.结论 急性SE星形胶质细胞的缝隙连接增强,有助于维持胞外微环境的稳定;慢性颞叶癫痫动物模型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缺陷,可能是引起慢性自发性发作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熄风胶囊对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海马损伤的影响.[方法] 应用氯化锂-匹罗卡品复制难治性癫痫大鼠模型.观察实验大鼠的反复自发性发作(SRS)情况、海马形态学改变和苔藓纤维出芽(MFS).[结果] 1)治疗组癫痫大鼠SRS的发作次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 < 0.01).2)光、电镜结果显示:各治疗组中联合治疗组海马结构损伤最轻.3)Timm染色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对海马CA3区及齿状回MFS有较强的干预作用,优于单药治疗组.这种干预作用的强弱与熄风胶囊的剂量呈现一定正相关关系.[结论] 熄风胶囊单药及与卡马西平(CBZ)联合用药能够有效的控制氯化锂-匹罗卡品癫痫大鼠的SRS,降低海马神经元损伤的程度,抑制苔藓纤维异常出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海马神经元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造模组、埋线组、针刺组、西药组。用贝美格注射液腹腔注射法诱导大鼠癫痫持续状态。造模成功后48h,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神经元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P53和B淋巴细胞-2(Bcl-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埋线组、针刺组、西药组的细胞凋亡指数及P53降低、Bcl-2增高。[结论]穴位埋线可能通过抑制P53蛋白,提高Bcl-2蛋白的表达,阻止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发生发展,减轻SE发生后对大脑的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大鼠癫间疒持续状态后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建立14天大鼠和60天大鼠戊四氮(PTZ)诱导癫疒间持续状态模型,生理盐水(NS)注射作为对照,皮下注射bFGF进行干预,分4组:NS组、NS bFGF组、PTZ组、PTZ bFGF组。采用B rdu标记新生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造模后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情况,造模后第7、14天2个时间点观察海马齿状回B rdu阳性细胞数。结果造模后第7天和14天,PTZ组中各日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B rdu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各自对应的NS组(P<0.01),NS bFGF组各日龄大鼠B rdu阳性细胞数亦高于NS组(P<0.05),PTZ bFGF组B rdu免疫阳性细胞数较PTZ组亦有升高(14天日龄组P<0.05,60天日龄组P<0.01)。60天大鼠较14天大鼠升高幅度更为明显(P<0.01)。结论bFGF可增加癫疒间持续状态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发生,对60日龄大鼠比14日龄幼鼠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大鼠癫痫持续状态后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建立14天大鼠和60天大鼠戊四氮(PTZ)诱导癫痫持续状态模型,生理盐水(NS)注射作为对照,皮下注射bFGF进行干预,分4组:NS组、NS+bFGF组、PTZ组、PTZ+bFGF组。采用B rdu标记新生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造模后大鼠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情况,造模后第7、14天2个时间点观察海马齿状回B rdu阳性细胞数。结果造模后第7天和14天,PTZ组中各日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各自对应的NS组(P〈0.01),NS+bFGF组各日龄大鼠Brdu阳性细胞数亦高于NS组(P〈0.05),PTZ+bFGF组B rdu免疫阳性细胞数较PTZ组亦有升高(14天日龄组P〈0.05,60天日龄组P〈0.01)。60天大鼠较14天大鼠升高幅度更为明显(P〈0.01)。结论bFGF可增加癫痫持续状态大鼠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发生,对60日龄大鼠比14日龄幼鼠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采用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45例,口服西比灵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2.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偏头痛优于口服西比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针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及对海马谷氨酸含量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应激刺激作用于SD大鼠制成慢性应激模型,电针“百会”“印堂”穴,每天1次,每次20min;百优解于每日刺激前1h灌胃给药,共21d。通过开野实验及游泳实验进行行为学检测,运用放免法(RIA)检测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及海马皮质酶(CORT)含量,比色法测定海马内谷氨酸(Glu)含量,与空白组、模型组、百优解组做比较。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开野实验的水平运动次数和垂直运动次数明显减少,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增加,下丘脑CRF、垂体ACTH、肾上腺及海马CORT、海马内Glu含量明显升高;电针组和百优解组开野实验的运动次数明显增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明显减少,下丘脑CRF、垂体ACTH、肾上腺及海马CORT、海马Glu含量降低。结论慢性应激引起大鼠的活动性降低,探究行为减少,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亢进并引起大鼠海马内CORT、Glu含量升高,电针可能通过调整HPA轴相关激素水平纠正海马内CORT、Glu含量,从而改善慢性应激大鼠的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拉莫三嗪(LTG)对戊四氮(PTZ)致痫发育期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组织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6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随机抽取16只为正常组,64只以PTZ腹腔注射诱发癫痫持续状态(SE)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16只,LTG腹腔注射,2周后使用Morris水迷宫、Y迷宫评价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NMDA受体表达变化。结果:发育期癫痫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较正常大鼠明显下降(P<0.05),海马组织NMDA受体相对吸光度值降低(P<0.05);癫痫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经小剂量LTG干预后未发生明显变化,海马组织NMDA受体相对吸光度值无明显差异;经中、大剂量LTG干预后学习记忆功能则明显上升(P<0.05),海马组织NMDA受体相对吸光度值上升(P<0.05)。结论:SE后发育期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受损,应用LTG可改善这一损害,可能与其可调节海马NMDA受体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侧脑室注射Noggin蛋白后对D 半乳糖致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行为能力与海马齿状回神经发生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D 半乳糖构建衰老小鼠模型后,连续7?d侧脑室注射Noggin蛋白,对照组同时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造模42?d后对各组小鼠进行Y迷宫学习记忆能力测试,用BrdU标记海马齿状回增殖细胞。 结果Y迷宫检测结果表明,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而模型治疗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较模型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模型组与模型对照组小鼠海马齿状回BrdU阳性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而模型治疗组BrdU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显著增多(P<0.05)。结论侧脑室给予Noggin蛋白可改善衰老模型小鼠的空间学习及记忆能力,可能与Noggin能保护海马神经元并促使齿状回神经干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