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显微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2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患者行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经侧裂岛叶显微手术治疗,清除血肿。结果术后即刻及24~72 h复查头CT,血肿清除90%以上者19例,80%~90%者3例。随访6个月,GOS评分,良好6例,中残13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经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损伤小且血肿清除较彻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陈春辉  陈达  王辉  黎凤生  胡珊  丁文谦 《江西医药》2010,45(11):1083-1084
目的探讨基底节脑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采取翼点入路经侧裂脑岛显微手术清除基底节区血肿5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出院时优良者47例,植物生存2例,重残1例,1例在家2个月后死亡,住院死亡5例。结论经侧裂脑岛显微手术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2000年2月至2005年5月经侧裂人路显微外科手术治疗10例岛叶低级别胶质瘤,现结合侧裂血管的显微解剖分析手术切除程度及并发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17例大型垂体瘤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采用额颞头皮切口骨瓣开颅。经翼点入路进入颅内,开放外侧裂池,在显微镜下切除垂体瘤。结果:全切除11例,次全切除4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并发尿崩症13例,高热4例,癫痫2例,视力障碍加重2例,垂体功能低下3例。无手术感染和死亡。结论:翼点入路显微手术适应于向鞍上鞍旁生长发展,尤以视力减退为主要临床症状和各型视交叉的垂体瘤。暴露良好,便于垂体瘤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颅眶沟通性肿瘤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分析21例颅眶沟通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方案,采用经额下入路或经翼点入路以及扩大联合入路3种手术方法,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经额下手术6例,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1例;经翼点入路显微手术4例,全切除2例,次全切2例;联合入路11例,全切8例;均无死亡患者。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针对肿瘤的性质及位置特点选择正确的手术入路是提高颅眶沟通性肿瘤全切率、减少并发征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研究显微手术经侧裂-岛叶入路与经皮层入路治疗基底节区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48例和经皮层显微手术治疗的5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学分析明确两种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并对比研究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经侧裂-岛叶入路较经皮层入路手术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术后恢复佳、术后出现失语及癫痫可能性低。结论显微手术经侧裂-岛叶入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优于经皮层入路,该入路对正常脑组织损伤小、治疗疗效好,对基底节出血可考虑首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鞍结节脑膜瘤的治疗效果,探讨鞍结节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0月—2011年3月间漯河市三院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1例鞍结节脑膜瘤,均经显微手术切除,其中单侧额下入路10例,双侧额下入路2例,翼点入路6例,额下-翼点联合入路3例。结果 Simpson I级切除5例,II级切除12例,III级切除4例。术后视力、视野不同程度恢复者17例,无明显改变者4例,5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经治疗14d内好转,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手术切除是最佳治疗方法;熟悉鞍区解剖,熟练掌握显微技术,选择适当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咽管瘤显微手术切除相关因素和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颅咽管瘤患者显微手术的入路选择及影响手术切除的相关因素和术后放射治疗的疗效。结果本组经翼点入路或改良翼点入路,经视交叉前间隙4例,经视神经.颈内动脉间隙3例,经颈内动脉外侧间隙1例,多间隙联合15例;手术全切除14例,大部切除5例,部分切除4例;术后行放射治疗13例。结论显微手术是颅咽管瘤治疗的主要手段,翼点入路或改良翼点入路是最常用的入路,肿瘤的大小、生长方式、生长部位、组织学特性是影响手术切除的主要因素;放射治疗是颅咽管瘤不全切除术后治疗的首选手段。  相似文献   

9.
刘宏斌  吴涛  周厚杰  郭强 《安徽医药》2019,23(3):536-539
目的 探讨经侧裂入路切除岛叶胶质瘤显微外科技术的应用并研究其安全性。 方法 2015 年3月至2016年11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岛叶胶质瘤病人38例,按入院单双日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经侧裂入路的岛叶胶质瘤显微切除术,对照组行传统岛叶肿瘤切除术,记录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肿瘤切除程度,术后记录病人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比较两组病人的各项指标。 结果 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4.0±0.5)h明显少于对照组(5.2±0.6)h(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量(372±62)mL显著低于对照组(528±89)mL(P<0.05);两组病人肿瘤均已切除,且病人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恢复,但观察组病人肿瘤切除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通过住院观察和随访,两组病人均有术后残腔出血、偏瘫、语言障碍的并发症发生,但对照组病人三种并发症发生概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 结论 经侧裂入路切除岛叶胶质瘤能较大程度上切除肿瘤,同时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手术时间、改善病人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优点,可作为岛叶胶质瘤显微外科治疗手术的首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岛叶低级别胶质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岛叶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外侧裂显微镜外科手术入路进行肿瘤切除患者21例,将其定位观察组,经额、颞叶入路行肉眼或镜下切除肿瘤患者19例,将其定为对照组,对比分析肿瘤的近全切率、并发症的发生率、肿瘤的复发状况,分析显微镜下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的近全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2年内肿瘤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经外侧裂显微手术入路进行肿瘤切除可有效提高肿瘤的切除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术后疾病的复发,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hk1、Chk2蛋白在胶质瘤和正常对照组织中的分布特点,以评价Chk1、Chk2作为胶质瘤治疗靶点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Chk1、Chk2蛋白在80例胶质瘤和18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Chk1、Chk2蛋白在各类型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均表达,Chk1蛋白在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27);Chk2蛋白在胶质瘤和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173)。Chk1、Chk2蛋白表达水平在高级别胶质瘤(WHOⅢ~Ⅳ级)和低级别胶质瘤(WHOⅠ~Ⅱ级)中无明显差异(P=0.301、0.135)。Chk1和Chk2蛋白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95,P<0.001)。结论 Chk1在胶质瘤中高表达,是胶质瘤的特异性表达分子,可以作为胶质瘤治疗的靶点,Chk2与Chk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呈正相关,联合灭活Chk1、Chk2来增强胶质瘤治疗敏感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恶性脑胶质瘤术后行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的疗效。方法选取52例恶性脑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6例。1组行放疗,每次2Gy,5次/周,共30次,总剂量60Gy。2组行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除给予1组相同的放疗外,还接受替莫唑胺同期化疗,化疗完毕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2组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1例,有效率为69.23%;1组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6例,有效率占38.4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方案治疗术后恶性脑胶质瘤优于单纯放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EMS第三代超声波弹道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胆石症的可行性与效果.方法 对EMS第三代超声波弹道碎石清石系统与腹腔镜及经皮肾镜/输尿管镜联合应用治疗24例胆石症临床资料分析.结果 6例保胆手术患者,均1次取石成功.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手术12例术中1次取尽结石,4例中转开放手术1次取尽结石,仅2例结石无法一次取尽,1个月后,用同样方法再次取石,全部取尽.本组患者超声碎石取石成功率100%,手术时间90~240min,平均165min.住院时间5~10天,平均7.5天,术中出血量50~100 ml.术后未发生感染、出血或胆漏等并发症.24例患者均在术后2~12个月来院复查,B超检查提示保胆手术患者的胆囊收缩功能良好,胆囊壁无水肿,肝内外胆管未见结石复发.结论 恰当选择超声探针与经皮肾镜/输尿管镜搭配,EMS第三代超声波弹道碎石清石系统与腹腔镜联合应用治疗胆石症,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而且操作简单、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较短、病人痛苦小、术后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干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总结我院自1997年以来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7例脑干肿瘤的经验。结果 5例全切,2例次全切除,4例术后临床征象改善,3例无变化。1例延髓胶质瘤术后2年复发,二次手术,随访3年生存良好。结论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应早期手术,脑干局限型和较大囊变的胶质瘤应争取手术全切。  相似文献   

15.
焦保华  姚志刚 《河北医药》2004,26(2):146-147
目的 探讨胼胝体前部胶质瘤的临床特点、应用显微手术切除的可行性及其预后。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6月收治的2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胼胝体前部胶质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6例,活检2例。术后无1例死亡,3例术后出现短暂性失语和反应迟钝,2例术后癫痫小发作,1例术后出现短暂性右上肢无力,14例术后恢复良好。10例随访6个月至4年,平均生存期70周。结论 胼胝体受侵是一种对胶质瘤患者预后不利的因素。对于大部分病例,全切或次全切除肿瘤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是完全可能的。经胼胝体前部入路是治疗该区肿瘤的一个安全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及神经导航用于经鼻蝶入路治疗鞍区肿瘤的临床应用及手术技巧.方法:2007-03~2013-11,应用神经内窥镜结合神经导航技术经鼻蝶手术切除鞍上型巨大垂体肿瘤3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4倒,近全切除6倒,大部分切除2例.术后所有患者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脑脊液漏;术后5例出现尿崩症,其中1例需长期口服弥凝.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技术经鼻蝶手术治疗垂体肿瘤,具有对鼻腔正常结构损伤小、暴露清楚等特点,特别是对于传统显微镜手术不能暴露的鞍上结构显露满意.结合导航技术能提高肿瘤的全切率及手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受体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及TRAIL对原代培养的胶质瘤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TRAIL受体在45例胶质瘤和5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转录表达;分别对其中22例和3例进行原代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AIL作用后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在45例胶质瘤中,DR4、DR5、DcR1、DcR2的mRNA的表达例数分别为38例、41例、40例、2例。成功培养出18例胶质瘤细胞和3例正常胶质细胞,TRAIL作用后凋亡率在80%以上、50%~80%、50%以下的例数分别为5例、9例、4例,正常胶质细胞无明显凋亡发生。结论TRAIL受体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无关;TRAIL能有效地选择性杀死胶质瘤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PTEN及整合素β1蛋白在正常脑组织中和不同级别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和48例人脑胶质瘤组织中PTEN和整合素β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PTEN蛋白在10例正常脑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100%,整合素β1蛋白为0.0%;在48例人脑胶质瘤中,PTEN蛋自在低级别组(I~Ⅱ级)与高级别组(III~IV级)胶质瘤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97%(20/29)和26.32%(5/19),(P〈0.05);整合素β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4.48%(10/29)和89.47%(17/19),(P〈0.05);2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s=0.045,P〈0.001),有统计学意义;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cNemar配对检验,P=0.868)。结论PTEN和整合素β1蛋白是胶质瘤分化程度和转移的潜在生物学标志,联合检测PTEN基因和整合素β1基因的表达可以作为判定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参考指标。PTEN基因的突变、失活与整合素β1基因的激活在人脑胶质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不是两个孤立事件,整合素β1的表达及其在胶质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可能部分地受到PTEN的负性调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介绍并讨论一种治疗斜坡区肿瘤的经岩骨后乙状窦前的手术入路。方法 对19例患进行了该手术入路的手术治疗。结果 15例患肿瘤全部切除,4例患行大部切除术;2例患术后发生脑脊液漏;2例发生偏瘫;4例患有同侧动眼神经麻痹;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 该手术的主要优点:对小脑及颞叶牵拉较轻,斜坡区暴露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