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鼻内镜下颅底占位性病变的微创手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在颅底占位性病变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至2006年9月42例颅底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中颅底恶性肿瘤13例,脊索瘤8例,侵袭性垂体瘤向蝶窦、蝶鞍颅底破坏者5例,蝶骨骨纤维异样增殖症4例,翼腭窝、颞下窝神经纤维瘤3例,纤维血管瘤3例,前、中颅底骨化纤维瘤3例,其他病变3例。结果42例患者中,肿瘤完全切除36例,病变次全切除6例,2例因出血过多分两次完成手术,其余病变均1次完全切除。术后1例患者右眼失明,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耳漏,保守治疗1周后痊愈。42例均进行随访,随访6—81个月,其中5例失访,8例复发,6例死亡,其余患者未见复发。结论内镜下颅底占位性病变外科手术治疗安全、有效、微创,但需根据一定的技术、设备条件,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翼突入路切除中颅底病变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2011年5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例经鼻内镜翼突入路手术切除中颅底良性病变的临床资料, 其中神经鞘瘤3例, 蝶旁囊肿2例, 肉芽肿性血管炎1例, 炎性假瘤1例, 纤维血管瘤1例, 骨纤维异常增殖综合征1例。随访4~36个月。结果 9例均成功手术切除, 随访期内无复发。5例术后上颌神经分布区域出现麻木感, 3例出现鼻腔干燥症状, 随后逐渐减轻。患者术后均无脑脊液鼻漏、脑膜炎等症状。结论 经鼻内镜翼突入路手术切除颅底占位性病变能够达到微创手术切除良性肿瘤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单侧鼻腔直接入路行蝶窦及经蝶鞍区微创手术的方法。方法鼻内镜下用Hardy′s撑开器外移中鼻甲,扩大鼻腔,直达并开放蝶窦前壁,联合显微镜切除病变。结果12例孤立性蝶窦炎术后窦口开放良好,症状消失。9例蝶窦囊肿、脑膜瘤一次手术切除。1例蝶窦骨瘤术后症状消失。1例外伤性失明视神经管减压,术后视力无恢复。33例垂体瘤中 18例行全切除术,12例行次全切除术,3例行大部分切除术,术后补充X刀治疗。56例术后随访6个月~3.5年,蝶窦炎、蝶窦囊肿、脑膜瘤、蝶窦骨瘤术后无复发,3例垂体腺瘤复发,无颅内及鼻腔并发症。结论鼻内镜联合显微镜经单侧鼻腔直接入路行蝶窦及经蝶鞍区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效果好,是目前较好的蝶窦及经蝶鞍区微创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蝶窦非垂体源性病变的诊断及鼻内镜治疗方法。方法:53例蝶窦非垂体源性病变患者均经CT扫描发现蝶鞍区病变并提示了病变范围。8例局限性病变者经蝶窦前壁自然口入路完成手术,2例鼻咽纤维瘤侵犯蝶窦者经鼻中隔中线入路,其余经上鼻道或蝶筛入路暴露病变。结果:53例蝶窦非垂体源性病变中,蝶窦囊肿及脓囊肿23例、蝶窦真菌感染8例、蝶窦出血性息肉2例、垂体瘤切除术后蝶窦炎性肉芽肿1例、蝶窦乳头状瘤5例、蝶窦脑脊液鼻漏1例、蝶窦骨化纤维瘤2例、鼻咽血管纤维瘤侵犯蝶窦2例、筛蝶窦脑膜瘤1例均行鼻内镜下蝶窦开放切除病变或修补脑膜,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蝶窦内血肿并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仅作鼻内镜检查,经DSA证实并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后治愈;蝶窦恶性肿瘤3例,经蝶筛入路切除蝶窦内大部分肿瘤后辅以放化疗;鼻咽癌侵犯蝶窦2例病理检查证实后行放化疗。结论:蝶窦鞍区病变以头痛、眼部症状为常见症状,CT、MRI及DSA检查对蝶窦病变的及早发现和诊断起着重要作用,鼻内镜下处理蝶窦病变径路多样,选择适当径路可达到直接、安全、微创等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处理孤立性蝶窦病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9年8月~2004年10月93例孤立性蝶窦病变病人在鼻内镜下经上鼻道径路行孤立性蝶窦病变处理。鼻内镜下切除上鼻甲后半部分,直接暴露蝶窦前壁及开口,扩大开口,处理蝶窦病变。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随访1~2年,蝶窦炎、蝶窦脓肿、蝶窦黏液囊肿、真菌性蝶窦炎、蝶窦息肉等88例病人均无复发。其余5例病人中1例真菌性蝶窦炎术后不久侵入颅内,后经抗真菌及综合治疗痊愈;2例蝶窦顶后壁脑脊液鼻漏1次性修补成功;1例蝶窦侧壁脑脊液鼻漏修补失败;1例蝶窦血管瘤未愈。结论鼻内镜下经上鼻道进路是处理孤立性蝶窦病变安全、直接、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鼻内镜颅底进路手术的探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许庚  李源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37(6):443-446,I003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颅底进路手术的可行性和适应证范围。方法 分别采用经鼻内镜前颅底进路和蝶窦后上壁进路完成前颅窝异物取出术、前颅窝嗅神经母细胞瘤和脑膜瘤切除术、侵入前颅窝的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侵入中颅窝的巨大蝶窦囊肿切除术、原发性中颅窝鞍旁岩尖部胆脂瘤切除术、侵入鞍区的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共9例。结果 9例手术均获成功,未发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除1例低分化鳞癌鞍区占位性病变术后2年死于其他非相关性疾病外,另外良性(5例)和恶性(3例)占位性病变随访1-7年未见复发。结论 紧靠颅底的颅内占位性疾病外,另外良性(5例)和恶性(3例)占位性病变随访1-7年未见复发。结论 紧靠颅底的颅内占位性病变有经鼻内镜手术的可能性,但是适应证选择应非常严格,术者必须具备熟练的解剖学知识、手术技巧和经验,并配备先进的手术设备。对范围局限的恶性病变,应强调手术后的综合性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鞍内病变的疗效与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鞍区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方法,其中垂体腺瘤116例,Rathke囊肿16例,颅咽管瘤4例,均采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鞍内切除病变。结果垂体腺瘤116例,肿瘤全切90例(77.6%),次全切26例(22.4%);Rathke囊肿16例,均全切16例(100%);颅咽管瘤4例,全切1例(25%),次切3例(75%)。术后视力及视野改善83例,内分泌指标恢复正常95例。脑脊液鼻漏7例,2周后自愈;一过性尿崩25例。本组无死亡病例,无颅内出血等其他并发症。结论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手术切除鞍内病变具有安全、视野清晰、术时短、肿瘤切除更为彻底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较理想的经蝶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多种手术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下中鼻道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术、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上颌窦开窗术、鼻内镜下鼻腔外侧壁切开上颌窦手术、鼻内镜下上颌窦内侧壁切除术、鼻内镜下改良Denker术等多种入路对136例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进行手术治疗。结果除2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和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复发,经再次手术治疗痊愈外,其他患者均无复发。结论根据上颌窦良性占位性病变的不同临床特点,采用不同手术入路既可有效治愈上颌窦病变,同时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鼻咽扩大切除手术治疗鼻咽部肿瘤的适应证、手术技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及总结2016年12月-2021年4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31例鼻咽部良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良性病变,23例恶性病变,良性病变包括7例鼻咽纤维血管瘤和1例多形性腺瘤,恶性病变包括12例复发的鼻咽癌和11例各种类型鼻咽部...  相似文献   

10.
颞下窝、翼腭窝占位性病变微创手术治疗(附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颞下窝、翼腭窝占位性病变的微创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5月—2007年2月我科收治的内镜下经鼻入路手术治疗的4例颞下窝、翼腭窝占位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神经纤维瘤3例,神经鞘瘤1例。结果该入路术中病变暴露良好。3例1次手术完全切除,1例因术中出血过多分两次完成次全切除手术。1例出现术后脑脊液耳漏,保守治疗5天后痊愈。术后随访12~45个月无复发和死亡。结论内镜经鼻入路对经过严格选择的颞下窝、翼腭窝占位性病变能够做到安全、有效、微创切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骨源性肿瘤的可行性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6月-2012年5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4例鼻腔鼻窦骨源性肿瘤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鼻窦高分辨CT(HRCT)检查,确定肿瘤的位置和侵犯范围。手术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经鼻内镜手术11例,鼻内镜辅助鼻外径路手术3例。其中行肿瘤彻底切除9例,部分切除5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5年7个月。2例侵及眶内及前颅窝的骨化纤维瘤患者分别于术后2个月和8个月复发,接受第2次手术后1例病变基本控制,目前仍在随访中,另1例去外院接受了第3次鼻颅脑联合手术再复发,仍在观察中;1例骨母细胞瘤患者采用经鼻经额联合径路内镜手术,但侵入前颅窝相当于鸡冠处的肿瘤仍有残留,术后2年患者因左侧眶内及颅内肿物复发去外院行开颅手术后失访;其余患者随访至今未见复发。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鼻腔鼻窦骨源性肿瘤局限于鼻腔鼻窦者经鼻内镜手术可彻底切除;但当肿瘤破坏颅底突入颅腔或肿瘤侵及颈内动脉、视神经等重要结构时,单纯内镜下肿瘤不易彻底切除,需多学科的联合手术或其他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2.
Endoscopic resection of nasal and paranasal sinus tumors is more aesthetic and less invasive than conventional resection, such as Luc's operation and lateral rhinotomy. We clarified the effect of radical endoscopic tumor excision and the control of local bleeding hazardous in endoscopic surgery. Subjects were patients with benign lesions in the nasal cavity, medial wall of the maxillary sinus, ethmoid sinus, and/or sphenoid sinus without concurrent malignant lesions. Although patients selection for malignant tumor excision was based on (1) possible en bloc resection, (2) low-grade malignant tumors, and (3) tumors in the nasal cavity and adjoining paranasal sinus, the final decision was made individual. Subjects were 23 patients with benign tumor (10 inverted papilloma, 9 hemangioma, 2 juvenile angiofibroma, and 2 other tumors) and 4 with malignant tumor (olfactory neuroblastoma, acinic cell carcinoma,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chondroid chordoma) in the nasal and paranasal sinus. The tumor was resected en bloc except for patients with inverted papilloma (2 cases) and chondroid chordoma. Recurrence in benign tumors was zero during a mean observation of 21 months. One with chondroid chordoma, however, suffered a recurrent lesion 7 months after the initial operation. The lesion was successfully salvaged by a similar endoscopic procedure and subsequently treated with electron beam irradiation. Preoperative arterial embolization, laser coagulation, and ligation of the sphenopalatine artery were very useful in reducing blood loss during surgery and maintaining a clear endoscopic view. In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volume, less than 100 ml of bleeding occurred during surgery in 23 of 27 patients. The endoscopic excision of benign lesions in the nasal and paranasal sinus is thus as effective as conventional radical surgery. Endoscopic removal of malignant lesions remains controversial because of the small number of patients and short postoperative observation.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诊断蝶窦外侧隐窝病变及经鼻内镜下翼突径路处理该区域病变的相关问题。方法:26例蝶窦外侧隐窝病变患者,术前均经高分辨率CT扫描和增强磁共振检查,在全身麻醉下行经鼻内镜下翼突径路清除蝶窦外侧隐窝病变,诊断为脑脊液鼻漏伴脑膜脑膨出者同时行颅底修补手术。结果:术后病理确诊,4例为脑脊液鼻漏伴脑膜脑膨出,均一次手术修补成功;10例为蝶窦囊肿;5例为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7例为慢性蝶窦炎。其中9例术后合并患侧颜面部上颌神经支配区域麻木感,但未给予特殊处理,约6个月后症状逐渐缓解。术后全部患者给予定期鼻内镜复查、糖皮质激素喷鼻剂、口服标准桃金娘油等治疗。随访6~53个月,病变无复发。结论:高分辨率CT扫描同时结合增强磁共振检查对于诊断蝶窦外侧隐窝病变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鼻内镜下经翼突入路处理蝶窦外侧隐窝病变,是一种微创、简捷、安全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影像导航系统在鼻内镜下蝶窦病变手术的应用及优势。方法 我们应用影像导航系统结合鼻内镜对37例蝶窦病变行手术,其中单纯蝶窦炎21例,干酪性蝶窦炎6例,蝶窦囊肿10例(其中黏液囊肿6例,黏膜囊肿4例)。患者均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全麻后通过导航定位注册成功,根据手术中的需要标定探针或吸引器作为术中的定位设备,在鼻内镜下,通过使用导航定位设备以判断术中器械到达的具体位置、了解局部解剖关系,确定蝶窦位置,开放蝶窦,清除病变;针对蝶窦囊肿,则仅切除囊肿前壁或前下壁,凿孔孔径约1cm×0.5cm,勿需清除所有囊壁;蝶窦黏膜囊肿则需将囊肿完全清除。结果 37例手术均取得了成功,无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影像导航系统结合鼻内镜治疗蝶窦病变可以有效地提高手术疗效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蝶窦外侧隐窝真菌球的临床特征及经鼻内镜下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21例蝶窦外侧隐窝真菌球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后的随访结果。所有蝶窦外侧隐窝真菌球患者中,颞部头痛或眼外侧胀痛患者14例;涕中带血5例、视力下降2例。均行鼻内镜蝶窦开放手术,其中12例经嗅裂蝶窦开口处入路,5例经蝶窦前下壁开窗人路,4例经翼突根部入路。结果术中及术后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2~24个月,21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术腔黏膜生长良好,蝶窦口开放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鼻窦CT检查有助于蝶窦外侧隐窝真菌球的诊断,鼻内镜手术具有微创和病灶获得彻底清除的优点,对于防止术后复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孤立性蝶窦炎症性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提高对孤立性蝶窦炎症性疾病的认识,争取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避免产生严重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孤立性蝶窦炎症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结果和随访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病主要症状为头痛和视觉损害,全部病例行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手术.随访6~14个月,无复发.结论孤立性蝶窦炎症性疾病症状无特异性,不易及时确诊;鼻内镜和CT检查能提高术前诊断率,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在蝶窦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并探讨其适应证、并发症及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治疗上颌窦良性病变的病例,其中术前及术后病理确诊的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15例,窦内病变镜下检出菌丝或孢子的真菌性上颌窦炎8例,上颌窦囊肿12例,上颌窦后鼻孔息肉6例,上颌窦异物2例。所有病例手术前均行鼻窦冠状位或水平位CT扫描。患者在局麻下以下鼻甲前缘为中心切口,解剖内移鼻泪管-下鼻甲瓣经泪前隐窝进入上颌窦腔处理上颌窦内病变,复位鼻泪管-下鼻甲瓣,缝合手术切口并行下鼻道开窗。结果 43例患者术中均完全清除窦内病变,术后随访6~24个月,下鼻甲形态愈合良好,术腔上皮化,无溢泪、面部麻木等并发症。2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原手术入路切除,随访1 8个月无复发。3例术后鼻腔粘连,局部分离,随访12个月无复发。结论经鼻内镜下泪前隐窝入路进入上颌窦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处理上颌窦良性病变的手术方式,可作为鼻内镜下经中鼻道行上颌窦自然口开窗无法彻底切除窦内病变组织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鼻腔鼻窦肿物的诊断及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24例先天性鼻腔鼻窦肿物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前进行鼻内镜、鼻窦CT和MRI检查,全部病例经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术后随访手术疗效.结果 24例中良性占位17例,其中脑膜脑膨出8例、骨化纤维瘤3...  相似文献   

19.
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诊断与微创手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诊断及微创手术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 2 8例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  2 8例病人术前均经CT或 /和MRI及鼻内镜确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蝶窦炎症 6例 (其中伴后鼻孔息肉 4例 )、蝶窦真菌感染 7例、蝶窦黏膜下囊肿 1 0例、蝶窦黏液囊肿 4例(其中 2例侵犯颅底及眼眶、1例至鼻中隔 )、蝶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1例。 2 8例全部治愈。结论 对临床上有不明原因的头痛、头晕、眼部症状、回缩涕血有必要结合影像学检查及鼻内镜检查 ,以便早期确诊。鼻内镜下鼻腔进路联合切割吸引器对蝶窦病变进行微创手术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一个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