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定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特定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符合颈性眩晕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选取特定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对照组60例推拿手法配合中药内服,5d为一疗程,连续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60例,治愈55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60例,治愈36例,显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特定穴位注射当归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效果良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中药穴位注射联合颈椎推拿治疗颈性眩晕9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注射联合颈椎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93例颈性眩晕患者采用香丹加伊痛舒行颈椎穴位注射,并联合颈椎推拿治疗。结果治愈率为53%,总有效率为98%。结论香丹加伊痛舒行颈椎穴位注射联合颈椎推拿治疗颈性眩晕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颈型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颈型眩晕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临床实验的方法,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32例颈型眩晕患者作为治疗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颈型眩晕2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各自治疗1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组32例患者,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单纯使用药物治疗颈型眩晕患者28例,总有效率50%,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加穴位注射治疗颈型眩晕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且可以减少药量,提高疗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颈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及放射学检查,确立诊断标准,以期为采用牵引下正骨加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提供临床选择。方法:收治颈性眩晕患者72例。对于治疗的效果进行等级评分,其评分的依据为相关影像学检查及功能恢复的程度。选择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椎病患者,采用穴位注射加牵引下正骨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72例患者均获矫正治疗,平均随访1年,随访率100%。72例患者的眩晕症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其他临床症状(主要为头痛、失眠)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测试颈椎的功能有了较大的改善;影像学检查fX线)结果示颈椎的生理曲度基本都恢复到正常水平,但是两侧块与枢椎齿状突间距离恢复的程度有较大的差异性,其中恢复程度为优47例(65%);良19例(26%);一般6例(8%);差0例。优良率91%。结论:牵引下正骨并配合穴位注射用于治疗颈性眩晕,能够有效的恢复寰椎的侧移和旋转,并能够消除错位的颈椎对颈动脉的不良影响,其治疗对颈性眩晕及其他,临床症状有效。  相似文献   

5.
川芎嗪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川芎嗪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川芎嗪穴位注射加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维生素B12合加兰他敏穴位注射加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对照组总有效率71.9%,两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川芎嗪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面瘫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小针刀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3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与针刺疗法比较,观察小针刀松解术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颈性眩晕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后颈区等部位的压痛点进行小针刀松解及穴位注射,对照组选择颈椎病常用穴位进行针刺.对治疗后两组的症状、体征、椎-基底动脉血流速等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流速、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痊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小针刀结合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与针刺疗法比较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手法加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手法加针刺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探求颈性眩晕的病因,确立治疗颈性眩晕的有效手法、针刺穴位.方法将6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手法加针刺治疗,对照组口服颈复康颗粒,每10 d为1个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周,共治疗3个疗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70%,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30%和60%相比,差异显著(P<0.01、P<0.05).结论寰枢关节紊乱引起的椎动脉痉挛是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手法加针刺是治疗颈性眩晕的首选疗法.  相似文献   

8.
陆湖清 《右江医学》2011,39(3):336-336
<正>颈性眩晕(Cervical Dizziness)是指椎动脉的颅外段受颈部病变的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严重困扰人们的工作及生活,因而日益受到临床的重视。2006~2010年在我科穴位注射室,选用特定穴位:风池穴、足三里、全息颈穴进行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共8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艳 《中外健康文摘》2012,(30):277-278
目的观察运用头针配合穴位透刺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头针配合穴位透刺法治疗颈性眩晕患者38例,并与常规颈部夹脊穴针刺法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针配合穴位透刺法可以更有效地改善眩晕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电针颈夹脊配合风池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电针颈夹脊30 min起针后,选用天麻素0.2 g风池穴注射.结果:治疗30例中,临床治愈26例,显效3例,好转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电针颈夹脊配合风池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钩椎关节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46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钩椎关节注射类固醇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类固醇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1.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钩椎关节注射治疗颈性眩晕可明显改善眩晕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马琳  孙莉  李秀玲 《当代医学》2014,(18):153-154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84例偏头痛患者,取患者侧风池、阳陵泉、阿是穴共3~4个穴位,每穴注射川芎嗪注射液和维生素B 12注射液混合液1 mL,隔天1次,5次为1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84例患者中痊愈8例,显效32例,好转4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24%。结论穴位注射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偏头痛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手法配合穴位注射川芎嗪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以寻求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理想方法。方法对8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手法配合穴位注射川芎嗪治疗,1~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51例(61.4%),显效23例(27.8%),好转9例(10.8%),总有效率100%。结论手法配合穴位注射川芎嗪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便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电针督脉穴位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以督脉穴位为主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治疗,隔日针刺一次,10次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愈显率73.33%,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愈显率46.67%,总有效率66.67%,两组间愈显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督脉穴位治疗颈性眩晕疗效优于传统针刺组的治疗方法,具有起效快、疗效好,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健脾调神法治疗颈源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湿中阻型颈源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取颈3~5夹脊穴、本神、神庭透百会、内关、三阴交、丰隆、足三里等穴位,针刺得气后,施相应的补泻手法,留针30 min。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注射用七叶皂苷钠15 mg、丹参川芎嗪10 ml),均每日治疗1次,7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后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性眩晕采用健脾调神针刺法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葛根素与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与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在治疗颈性眩晕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28例,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29例,用川芎嗪氯化钠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9%,对照组93.1%,两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葛根素与川芎嗪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相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评价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联合颈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颈性眩晕患者66例,均采用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联合颈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通过平均8.7(6~12)个月的随访疗效观察,66例患者中,22例显效,37例有效,7例无效,有效率89.39%,未出现脊髓、神经、大血管损伤或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消融术联合颈椎间盘内臭氧注射治疗颈性眩晕具有起效快、 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 为治疗眩晕提供了一种安全、 有效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刺五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刺五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刺五加,对照组用川芎嗪。观察眩晕及其他临床症状消失情况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24%,明显高于对照组73.17%(P<0.01),均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刺五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显著,优于川芎嗪。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 64例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病人随机分为川芎嗪组与复方丹参组 ,分别静脉点滴 ,每日 1次 ,5天为 1个疗程。结果 :川芎嗪组总有效率为 94% ,复方丹参组为 76% ,两组疗效经 χ2 检验分析 ,P <0 0 5。结论 :川芎嗪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疗效明显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颈眩康胶囊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为该药物治疗颈性眩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实验组(颈眩康组)和对照组(颈复康组),各30例,进行时间为2周的药物治疗观察。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能改善颈性眩晕的症状,且实验组要优于对照组,尤其表现在治疗某些兼症方面。结论颈眩康胶囊能有效改善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