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鼻-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黏膜组织重塑的特点。方法:收集30例CRSsNP患者和10例对照组的钩突黏膜组织,分别进行苏木精一伊红染色、Masson三色胶原染色、阿辛蓝-过典酸-希夫染色及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观察黏膜上皮损伤、杯状细胞化生、基膜增厚、细胞外基质胶原沉积、腺体增生及胶原组成等情况。结果:①CRSsNP组上皮细胞损伤1级、2级和3级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或P〈0.05),而损伤0级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②黏膜下固有层黏液腺增生明显,分泌旺盛,上皮层杯状细胞计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③黏膜细胞外基质胶原沉积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基膜明显增厚(P〈0.01)。④胶原沉积以Ⅰ型胶原为主,Ⅲ型、Ⅳ型胶原较少。结论:CRSsNP存在明显的鼻黏膜组织重塑,表现为上皮细胞损伤,细胞外基质胶原沉积、基膜增厚、杯状细胞和黏液腺增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组织重塑是慢性鼻 鼻窦炎(CRS)发病机制的主要因素,细胞外基质(ECM)生成与降解紊乱是组织重塑的重要特征。在两种不同表型CRS伴息肉(CRSwNP)和不伴息肉(CRSsNP)中,组织重塑所涉及的病理生理机制并不相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可降解ECM大部分成分,其与内源性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的平衡是ECM代谢的主要决定因素,二者的比例失衡将通过影响ECM代谢参与CRS组织重塑过程,促进CRS疾病进展,为CRS预后评估及药物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慢性鼻-鼻窦炎是一组多种致病因素参与、多种信号途径调节以及多基因调控的疾病。其在组织形态学上存在与哮喘相似的气道黏膜重塑改变,表现为黏膜上皮损 伤、基底膜增厚等非特异性改变,以及黏膜组织水肿及胶原沉积、纤维化等特异性改变等。这些表现与鼻腔鼻窦黏膜细胞外基质动态失衡密切相关,而基质金属蛋白酶是目前已知降解细胞外基质最重要的酶类之一。本文就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组织抑制因子在慢性鼻-鼻窦炎不同临床表型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is,CRSwNP)内镜术后糖皮质激素对鼻黏膜重塑的影响。方法30例CRSwNP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切除的鼻腔病变黏膜组织作为术前组;术后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激素组(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丙酸氟替卡松喷剂,200μg/d)和对照组(术后未应用丙酸氟替卡松及其他糖皮质激素)。术后第1、3个月复查时取其前筛区黏膜标本。另取6例行鼻中隔矫正术患者的钩突处黏膜作为正常对照。采用HE染色观察鼻黏膜上皮损伤(脱落)情况;以免疫组化方法观察鼻黏膜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胶原Ⅲ的表达。结果术前组鼻黏膜标本可见90%(27/30)的上皮损伤为3期,10%(3/30)为2期;87%(26/30)的鼻黏膜标本可见TGF-β1阳性细胞,胶原Ⅲ阳性基底膜厚度〉20μm者占97%(29/30)。术后第1个月时,对照组和激素组鼻黏膜形态及免疫组化TGF-β1和胶原Ⅲ的表达无明显差异。术后第3个月时,对照组53%(8/15)的上皮损伤为3期,33%(5/15)为2期,14%(2/15)为1期;激素组93%(14/15)为0期,7%(1/15)为1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c=4.481,P〈0.05)。免疫组化显示对照组TGF-β1阳性炎性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激素组(t=2.32,P〈0.05),对照组胶原Ⅲ阳性基底膜厚度〉20μm者10例(67%),与激素组(4例,2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SwNP内镜术后鼻腔黏膜发生组织重塑,术后及时恰当地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抑制重塑,预防复发十分重要;术后随访不应少于3个月或更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短期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出血的影响。 方法 96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成A组33例 、B组31例及C 组32例,A组术前7 d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吸入及罗红霉素口服,B组给予布地奈德喷鼻剂喷鼻及罗红霉素口服,C组给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及罗红霉素口服。三组均在全麻气管插管下按统一方案手术。对比三组术中出血量及A、B组血清皮质醇浓度变化。 结果 A、B、C三组患者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51.70±18.62)mL、(73.16±19.23)mL、(90.16±15.97)mL,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34, P<0.01)。A组用药后血清皮质醇浓度降低(P<0.01),但在正常值范围内;B组用药前后血清皮质醇浓度无变化(P>0.05)。 结论 短期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吸入,可减少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中出血,且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析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实施布地奈德喷鼻治疗的同时联合实施阿奇霉素的疗效。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予以选取,纳入时间起始于2020.3,终止于2022.3,样本共计120例,用盲选抽签法进行分组处理,参照组(60例)提供布地奈德喷鼻治疗,研究组(60例)基于参照组予以本组所纳入对象布地奈德喷鼻治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96.67%)相比参照组(86.67%)要高(P<0.05)。组间治疗前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相近(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IL-8(16.34±4.72)ng/L、CRP水平(3.15±0.49)mg/L均比参照组要低(P<0.05)。治疗前组间嗜酸性粒细胞水平相近(P>0.05),研究组治疗后1个月(9.85±3.31)0.25mm2/个、3个月嗜酸性粒细胞水平(5.17±1.69)0.25mm2/个均比参照组要低(P<0.05)。结论 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联合实施布地奈德喷鼻治疗与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确切,可降低嗜酸...  相似文献   

7.
组织蕈塑是组织损伤后组织结构的重新构建,近年来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参与了慢性鼻及鼻窦炎和鼻息肉的组织重塑,本文就基质金属蛋白酶在慢性鼻及鼻窦炎和鼻息肉组织重塑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布地奈德混悬液短疗程经鼻雾化吸入治疗鼻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30例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雾化吸入组(n=15)和喷鼻对照组(n=15)。雾化吸入组接受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mg/2ml经鼻雾化吸入,每日2次;喷鼻对照组使用布地奈德鼻喷剂256μg喷鼻,每日2次,疗程为1周。治疗前后评价鼻塞、流涕、嗅觉损失、头/面痛4个症状的视觉模拟评分,内镜Kennedy评分和晨起血清皮质醇测定。结果:经过1周治疗,雾化吸入组的4个鼻部症状评分均明显减少,其中以鼻塞的改善最为明显(用药前:8.4±0.7,用药后:4.0±0.8,P<0.01);内镜下息肉评分亦有明显减少(用药前:4.9±0.7,用药后:4.1±0.4,P<0.01);雾化吸入组鼻部症状评分和息肉评分均低于喷鼻对照组。雾化吸入组的晨起血清皮质醇浓度在治疗后降低[用药前:(17.6±2.4)μg/dl,用药后:(14.8±2.6)μg/dl,P<0.01],均在正常值范围内(5~25μg/dl)。结论:短疗程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经鼻雾化吸入治疗鼻息肉,可迅速改善鼻部症状、减小息肉体积,且对肾上腺皮质功能无明显影响。可作为嗜酸粒细胞性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镜术前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与不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CRSsNP)的临床特征,为制定合理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19年12月住院手术的苏皖地区225例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术前血常规、血生化、血清总IgE(total IgE,tIgE)、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鼻窦CT及术后病理检查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5例中,CRSwNP组148例(65.8%),CRSsNP组77例(34.2%)。患者的性别、年龄、住院时间、外周血白细胞及分类、血生化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CRSwNP和CRSsNP患者中至少1种变应原阳性分别占34.5%和40.3%,其中尘螨过敏最多见,阳性率分别为23.0%和26.0%,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tIgE阳性率、20种变应原sIgE浓度等级和阳性率、吸入性及食物性变应原阳性率在两组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鼻窦CT扫描Lund-Mackay评分中,两组各鼻窦、窦口鼻道复合体及CT总分CRSwNP组都高于CRSsN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病理组织中,两组患者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均为60%以上,但嗜酸性粒细胞(Eos)在CRSwNP组的阳性率为43.2%,显著高于CRSsNP组的阳性率2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本地区CRS患者目前仍以淋巴细胞/浆细胞性炎症为主,但CRSwNP息肉组织中Eos阳性率达43.2%,需引起重视并进一步关注。CRSwNP和CRSsNP患者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34.5%和40.3%,两者无明显差异,尘螨为主要致敏原。  相似文献   

10.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SwNP)是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的慢性疾病。有多项临床研究报道了口服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治疗CRSwNP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临床证据质量不高,疗效难以维持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目前对口服GC的治疗还存在争议。因此,本文对GC治疗CRSwNP的作用机制,短期和术前口服GC治疗CRSwNP的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严重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分类、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从中获得启示。方法对随访资料完整的1102例(1769侧)慢性鼻一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内镜手术发生21例次严重并发症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1例次严重并发症包括:眶内血肿3例次、眼内直肌损伤2例次、视力丧失1例次、颅内血肿1例次、脑脊液鼻漏3例次、鼻泪管阻塞3例次、鼻中隔穿孔2例次、大出血2例次、下肢血栓形成2例次、术后哮喘发作2例次。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1%(21/1102),其中眼部并发症(0.54%)和颅内并发症(0.36%)发生率较高。患者的病变范围、前期手术史和术者的手术经验及技巧是影响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因素。结论导致鼻内镜手术严重并发症的因素众多,然而主观因素比客观因素起更大的影响作用,其中以术者的手术经验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后术腔局部应用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术腔上皮化的影响。方法:选择Ⅰ型3期慢性鼻窦炎患者10例,均于鼻内镜术后1周清理术腔后应用bFGF喷鼻,分别于术后1、1,5、2、3个月取中鼻道上皮作扫描电镜形态学观察。结果:电镜下见术后1个月细胞肿胀、排序紊乱、纤毛脱落;术后1.5~2个月,细胞较前排列整齐,纤毛密度明显增加,但排列紊乱;术后3个月,细胞肿胀完全消退,纤毛密布且朝同一方向摆动。结论:bFGF能够促进鼻内镜术后术腔上皮化,提高术腔上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CRSwNP)伴支气管哮喘患者鼻内镜围手术期药物治疗原则及效果。方法 收集2010年6月至2013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09例CRSwNP伴支气管哮喘患者行鼻内镜手术(ESS)的临床资料。术前均对哮喘进行全面评估, 哮喘完全控制6个月后行ESS手术治疗, 围手术期采用雾化吸入及全身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结果 围手术期无哮喘急性发作, 仅1例患者术后第2天因口服镇痛剂出现喘息;术后随访1~3年, 采用鼻内镜检查并行ESS临床疗效评估, 病情完全控制者5例(4.59%), 病情部分控制者94例(86.24%), 病情未控制10例(9.17%);仅1例术后13个月因股骨头坏死行手术治疗。结论 全面细致的哮喘病情评估和ESS围手术期药物治疗有利于防止围手术期哮喘发作及控制术后CRSwNP患者鼻息肉复发, 有利于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试图通过对内镜鼻窦手术(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SS)后患者鼻腔鼻窦黏膜的内镜、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下连续动态观察,揭示病变黏膜转归的过程。方法 选取2001年1-12月行ESS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31例(53侧)作为研究对象,其中Ⅱ型2期11例(20侧)、3期12例(20侧),Ⅲ型8例(13侧)。分别于ESS术前、术后2-3周、8-11周、13-16周钳取上颌窦口后囟相同部位的黏膜组织进行观察。结果 术前均可见上皮剥蚀、鳞状上皮化生、腺体及纤维组织增生(53侧);微管结构异常、线粒体减少(53侧)。术后2-3周,形态学观察与术前比较没有明显的改变。术后8-11周,纤毛柱状细胞增多,并可见许多带有微绒毛的柱状细胞和大量短纤毛,所有病例均可见病理性腺体及纤维组织增生。术后13-16周,Ⅱ型2、3期和Ⅲ型患者术腔光滑干净,上皮化较好(50侧),窦口通畅(53侧)。纤毛覆盖面积增加,方向一致(50侧)。微管结构清晰,线粒体狭长致密(49侧)。3侧无纤毛柱状细胞排列整齐,形成病理性修复。结论 ESS术后,黏膜形态的基本恢复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有些病理改变是不可逆的;病变程度与黏膜修复情况有关;术中尽可能多地保留黏膜组织、术后局部及时清理换药,有利于黏膜纤毛的形态和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阿奇霉素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腔黏膜上皮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术腔黏膜上皮化的影响。方法:随访59例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患者术后均用布地奈德喷鼻,1月后头孢菌素组37例加用头孢丙烯500?mg,口服,每日1次,共3周;阿奇霉素组22例加用阿奇霉素500?mg,口服,每日1次,共3周;观察2组术腔黏膜上皮化的情况和时间。结果:随访6个月,头孢菌素组28例上皮化,9例在随访期间未上皮化;阿奇霉素组22例均上皮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3,P=0.033)。头孢菌素组22~126?d黏膜上皮化,平均(51.143±27.655?)d,阿奇霉素组11~83?d上皮化,平均(33.046±18.874)?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4,P=0.006)。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术腔黏膜慢性炎症、促进术腔黏膜上皮化有良好的疗效,可作为患者术后治疗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or without nasal polyps,CRSwNP)患者鼻内镜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行鼻内镜治疗的老年CRSwNP患者126例,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52例)和未复发组(74例),对可能影响其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7.
Chronic rhinosinusitis (CRS) significantly affects patient quality of life. Medical and surgical treatments aim to clinically manage the condition.ObjectiveTo assess the long-term quality of life and clinical management of CRS in patients submitted to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MethodThis prospective cross-sectional cohort study enrolled 38 patients and looked into the follow-up data of subjects diagnosed with CRS before surgery, three months after surgery, and at least two years after surgery. The Sinonasal Outcome Test 22 (SNOT-22) was used to assess response to treatment and long-term clinical management of the disease.ResultsSignificant improvements in the SNOT-22 scores were seen between the preoperative (61.3) and postoperative assessments with three (16.9) and 24 (32.3) month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seen when patients with polyps were compared to polyp-free subjects. Few patients were controlled in both groups, and 7.89% of the subjects had revision surgery during the study.Conclusion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rhinosinusitis. Clinical control of the condition was acceptable, with few patients requiring re-operation within two years of the first surgery.  相似文献   

18.
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及鼻窦炎黏膜重构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伴鼻息肉的慢性鼻及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out nasal polyps, CRSsNP)黏膜是否具有相似的组织重构的特征。方法选取50例CRSsNP患者和20例对照组的钩突黏膜,分别进行HE染色、Masson2色胶原染色、VanGieson染色(VG染色)和阿辛蓝一过碘酸.希夫(alcian blue-periodic acid-Schiff,AB-PAS)染色,观察黏膜上皮损伤、基底膜厚度、黏膜下胶原和腺体增生等情况。结果所有CRSsNP组黏膜均存在上皮脱落、基底膜增厚、黏膜下胶原沉积和黏液腺细胞增生等组织病理学特征,且均较对照组严重。结论黏膜组织重构是CRSsNP的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鼻窦内镜术 (endoscopicsinussurgery ,ESS)对慢性鼻窦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发作的影响。方法 对 2 1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施行ESS术 ,其中伴有支气管哮喘病史者 4 2例(2 0 0 % )。 2 10例患者均于术前、术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 4 (IL 4 ) ,干扰素γ(IFN γ)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和可溶性IgE低亲和力受体 (solubeCD2 3 ,sCD2 3 )的含量 ,并与 2 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通过主观和客观标准评定 4 2例患者哮喘发作及对皮质类固醇的耐受状况 ,并对术后患者进行为期 1年 (10例 )和 3年(32例 )的随访。结果 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术前PBMC培养上清液中IL 4 ,sIL 2R、sCD2 3 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 ,而IFN γ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减少。术后IL 4、sIL 2R、sCD2 3 含量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而IFN γ含量显著增高。术后哮喘改善水平由随访术后 1年的 4 5 %提高到术后 3年的 70 %。 4 2例中 32例 (76 % )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术前长期服用类固醇的 2 1例中 ,14例 (6 7% )减少了对口服类固醇的使用。结论 ESS对慢性鼻窦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有较满意的远期疗效。ESS能调节IL 4、IFN γ、sIL 2R、sCD2 3 水平 ,降低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