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分析佛山地区50岁以上老年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吸入变应原分布特点,为老年AR的诊治提供临床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拟诊为AR的佛山地区116例5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 SPT)结果,分析疾病的发病特点、变应原的总体分布特征和各变应原阳性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变应原总体阳性率为50.86%(59/116),屋尘螨、粉尘螨、热带螨阳性率最高,分别是44.83%、36.21%,25.86%,其次为德国小蠊21.55%、狗毛18.10%和猫毛14.66%;男性变应原阳性率为48.28%(28/58),女性变应原阳性率为53.45%(31/5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0,P>0.05)。屋尘螨阳性率在5年间为历年最高;屋尘螨、热带螨、粉尘螨、德国小蠊、狗毛、猫毛、葎草及霉菌I在5年间的阳性率均呈波动性改变,其中热带螨、葎草阳性率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R发病与年龄、季节存在一定的关系,与性别无明显关系;尘螨是佛山地区老年AR最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但无整体人群体现出的增长趋势,尘螨、热带螨、德国小蠊、狗毛、猫毛、葎草及霉菌Ⅰ的阳性检出率随时间变化均呈波动性改变。  相似文献   

2.
变应性鼻炎患者10030例吸人性变应原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不同年龄和性别的10 030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的吸入性变应原谱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21组共43种标准化变应原对54 813例慢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诊断AR 10 030例,男性和女性均按年龄(以周岁记)分为4组,分别是:3~17岁、18~39岁、40 ~59岁以及≥60岁组(共8组),分析各组患者变应原分布状况.结果 ①不同年龄组患者对不同变应原反应呈阳性的例数分析显示,男性占前4位的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德国小蠊,女性依次为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藜.②患者阳性变应原个数的分布显示,不同年龄男性和女性患者,双重变应原阳性均位列首位,其次是三重变应原阳性或单一变应原阳性.③单一阳性变应原分析显示,男性3 ~17岁患者前4位是粉尘螨、屋尘螨、交链孢霉菌、艾蒿,其余年龄组男性患者阳性变应原前4位均是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德国小蠊;女性3~17岁患者阳性变应原前4位是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交链孢霉菌,18 ~39岁组是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蒲公英,40~59岁组是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和混合树1,≥60岁患者前4位变应原是粉尘螨、屋尘螨、混合动物毛和艾蒿.④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双重阳性变应原占首位的均是粉尘螨+屋尘螨.在3 ~17岁的患者中,对交链孢霉菌的双重阳性患者例数排在粉尘螨+屋尘螨之后,高于其他变应原组合.18岁以上的患者,交链孢霉菌双重阳性患者比例下降,而花粉类变应原、德国小蠊、粉尘螨或屋尘螨的双重阳性率上升.⑤不同性别患者三重阳性变应原居首位的是粉尘螨+屋尘螨+德国小蠊,其次是粉尘螨+屋尘螨+混合动物毛和粉尘螨+屋尘螨+艾蒿,其余组合少见.结论 尘螨、夏秋花粉及杂草花粉、交链孢霉菌和德国小蠊是导致我国北方地区AR的主要变应原,不同性别和年龄阶段的患者,致病变应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天津地区变应性鼻炎患儿吸入性变应原检测结果,了解变应性鼻炎患儿常见吸入性变应原及其分布规律。方法 应用德国Mediwiss公司敏筛变应原检测系统(Allergy Screen)测定血清中相应变应原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pecific immunoglobulin E,sIgE)。根据性别、年龄、季节分层,描述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特征。结果 天津地区变应性鼻炎患儿最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为混合霉菌(52.35%),其次是户尘螨(35.88%)、狗毛皮屑(24.31%)、猫毛皮屑(15.10%)。单一变应原阳性(59.03%)最常见,其次为双重变应原阳性(25.88%)。分组研究显示,男性患儿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大于女性患儿;婴幼儿期患儿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明显低于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患儿,夏秋季变应性鼻炎患儿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冬春两季,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混合霉菌,户尘螨,狗、猫毛皮屑是天津地区变应性鼻炎患儿最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在性别、年龄、季节分布上都存在一定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福建漳州地区变应性鼻炎(AR)的常见变应原分布情况。方法采用10种标准化变应原对漳州地区917例拟诊AR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test,SPT)。并分析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和病情轻重程度不同的患者在变应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 SPT阳性率前4位的变应原分别为屋尘螨(67.0%)、粉尘螨(64.9%)、蟑螂(32.6%)、艾蒿(20.9%)。未成年组中尘螨和艾蒿的SPT阳性率明显高于成人组(P<0.05),不同性别之间变应原分布无差异。结论尘螨、蟑螂和艾蒿是福建漳州地区AR的主要变应原,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致敏变应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四川宜宾、云南昭通及部分长江上游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行变应原检测及分析,筛查本地区常见变应原,了解常见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变应性鼻炎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13年3月~2015年6月于四川省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661例经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诊断明确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资料,对所测定的致敏变应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661例患者的SPT中,阳性率最高前5位为粉尘螨(76.55%)、屋尘螨(72.01%)、蟑螂(35.85%)、猫毛(11.35%)、狗毛(8.62%);不同季节变应原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568,P=0.206);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阳性率呈下降趋势。结论四川宜宾、云南昭通及部分长江上游地区中导致变应性鼻炎的变应原占主导地位的为粉尘螨、屋尘螨、蟑螂,对于儿童的变应性鼻炎防控应尤为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江苏省常州市变应性鼻炎(AR)患者16种标准化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PT)结果,比较本地区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变应性鼻炎变应原致敏的特点。方法 4383例(3~75岁)临床疑似AR的患者被分为未成年人组(3~17岁)及成年人组(18~75岁),其中未成年人组又细分为三组(3~5岁组,6~14岁组,15~17岁组)后进行SPT结果分析。结果 未成年人组SPT阳性1063例(78.9%),其中男717例(67.5%),女346例(32.5%);成年人组SPT阳性1687例(55.6%),其中男715例(42.4%),女972例(57.6%)。未成年人组与成年人组均以粉尘螨、户尘螨为最主要变应原,阳性率分别为92.9%、90.8%及81.0%、78.9%。主要变应原第3~5位者,未成年人组为猫毛(7.2%)、蟑螂(6.9%)、葎草花粉(5.8%),成年人组为蟑螂(14.2%)、葎草花粉(13.0%)、海虾(6.4%)。经χ2检验,未成年人组与成年人组的SPT阳性率,SPT阳性男女比例,粉尘螨、户尘螨、蟑螂、葎草花粉及猫毛变应原阳性率,单一尘螨阳性率,单一尘螨阳性男女比例,粉尘螨及户尘螨阳性等级中+++及++++构成比与++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细分的未成年人三组间,除6~14岁组SPT阳性率与3~5岁组和15~17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上述各项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地区未成年人与成年人AR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存在显著差别。未成年人组中,男性SPT阳性率及单一尘螨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未成年人更适合特异性免疫治疗(SIT)。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泉州地区变应性鼻炎(AR)的变应原分布情况,为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0种标准化变应原对泉州地区1236例拟诊为AR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病情轻重程度的患者在变应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SPT阳性率前5位的变应原分别为屋尘螨(66.7%)、粉尘螨(65.5%)、蟑螂(32.8%)、海蟹(18.2%)、海虾(16.8%)。未成年组中SPT阳性率与成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之间SPT阳性率差异尢统计学意义(P〉0.05);有家族史和哮喘史的患者阳性率与无家族史和哮喘史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屋尘螨、粉尘螨、蟑螂、海蟹、海虾是泉州地区AR的主要变应原,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SPT阳性率有所不同,有家族史、哮喘史的患者阳性率比无家族史、哮喘史的阳性率高。  相似文献   

8.
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变应原皮试结果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分析变应性鼻炎患者三种吸入性变应原制剂的皮试结果.方法 20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先后行粗制过敏原皮内试验,阿罗格、安脱达两种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分别观察皮肤反应.结果 粗制过敏原皮试45例:螨阳性34例(75.6%),野苋菜24例(53.3%),蜜蜂22例(48.9%),蟑螂20例(44.4%),秋冬花粉18例(40.0%).阿罗格变应原点刺87例:粉尘螨阳性70例(80.5%),屋尘螨65例(74.7%),动物毛20例(23.0%),松8例(9.2%),杉8例(9.2%).安脱达变应原点刺75例:粉尘螨64例(85.3%),屋尘螨55例(73.3%),热带螨55例(73.3%),德国小蠊30例(40.0%),狗毛21例(28.0%),猫毛9例(12.0%).螨的阳性率经卡方检验,三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广州地区常见过敏原为尘螨.粗制过敏原、阿罗格变应原、安脱达变应原具有较高的尘螨阳性率,均可作为变应性鼻炎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采用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和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IgE)检测变应原的相关性与优化的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sIgE的诊断能力,为AR患者的实验诊断提供更好的变应原检测手段。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诊治的AR患者289例,采用SPT及优化的ELISA检测方法对珠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变应原屋尘螨、粉尘螨、蟑螂、霉菌、猫毛、狗上皮进行检测,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检验方法对此6种变应原阳性诊断的一致性较高(66.44%-95.16%),除狗上皮外,其中屋尘螨、粉尘螨及猫毛的血清sIgE的检出率高于SPT,蟑螂、霉菌的血清sIgE的检出率则低于SPT。两种检测方法对此6种变应原阳性强度分级别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差(r=-0.053-0.383)。优化ELISA检测的诊断效力波动在96.42%-50.67%。结论两种检验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均较高,阳性强度分级一致性稍差,优化ELISA检测AR患者血清sIgE的诊断能力较强,综合运用两种检验方法可获得更为准确的变应原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分析北京地区自报过敏性鼻炎(AR)患者疾病临床特征及与吸入性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结果相关性,为提高AR的临床诊疗效率提供参考。方法 记录2011-01-01~2013-07-31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2383例来自北京地区的具有AR典型症状患者的临床信息,分析性别、年龄、临床分类、合并症、就诊时间及与SPT结果的相关关系。结果  ①在2383例就诊者中,SPT阳性患者2383例(88.6%)。②粉尘螨、屋尘螨、德国小蠊、刺槐、长叶车前草、交链孢霉菌在男性群体的阳性率高于女性(P<0.05);女性群体单一变应原阳性率高于男性(P<0.01);鼻堵症状男性比女性症状较重(P<0.001),鼻痒、喷嚏、眼痒症状女性均较男性为重(P 均<0.01)。③AR就诊者中,儿童青少年(≤14岁)群体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女性,而在中年(45~59岁)人群则相反(P<0.001)。④女性更易伴发合并症(P<0.001)。⑤持续型AR季节性变应原阳性率高于间歇型(P<0.05)。⑥儿童青少年群体更易表现为间歇型轻度症状(P 均<0.01)。结论 北京地区AR患者的症状、合并症、年龄及变应原存在性别及不同临床分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天门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变应原种类、分布情况。方法 用11种变应原对天门地区变应性鼻炎疑诊患者行皮肤点刺试验,详细采集病史资料。结果 710例(87%)患者变应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相对较高的变应原依次为屋尘螨、粉尘螨、无爪热带螨、德国小蠊及狗毛皮屑,单一的变应原反应阳性者少,多数为2种或2种以上发生变应原阳性反应,其中大多数是螨类,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儿童组与成人组变应原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天门地区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变应原为螨类,男女之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儿童阳性率高于成人。  相似文献   

12.
宁波地区1268例变应性鼻炎吸入性变应原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宁波地区引发变应性鼻炎的主要吸入性变应原种类。方法采用23种标准化变应原对宁波地区126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筛选致敏变应原。调查对象中,少年组370例(6~18岁),成人组898例(18岁以上),分析两组间的变应原差异。结果变应原皮肤试验阳性者844例,总阳性率66.56%;其中少年组292例(78.92%),成人组552例(61.47%)。成人组变应原阳性率居前5位的是粉尘螨、屋尘螨、干草尘埃、胶乳、狗上皮,少年组为粉尘螨、屋尘螨、狗上皮、猫上皮、动物毛Ⅰ;少年组粉尘螨、屋尘螨阳性率高于成人组。结论尘螨是宁波地区最重要的吸入性变应原,尤以儿童患者为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广州地区变应性鼻炎(AR)的常见吸人性变应原分布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地区1376例确诊为AR患者的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并根据年龄分为2~7岁组、8~12岁组、13~18岁组和19~70岁组;根据性别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比较各组在变应原阳性率分布上的差异.结果 1376例AR患者,变应原阳性率由高到低排序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昆明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rhinitis,AR)患者的变应原谱。方法将具有典型AR临床症状的567例患者按年龄分为9组,采用13种当地常见变应原对不同性别年龄组患者进行变应原分布情况分析。结果①女性患者粉尘螨、户尘螨、蒿属花粉和法国梧桐的过敏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t=2.701,P=0.012)。②不同年龄组中,过敏原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93.5%患者检测出过敏原,其中2.1%患者对一种过敏原过敏,91.4%患者为多重过敏。在粉尘螨与户尘螨两种过敏原中,5.46%仅对其中一种尘螨过敏,85.4%同时对两种尘螨过敏。④平均过敏原的个数随年龄增大而增多(F=8.738,P=0.012),而各年龄组男女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73,P=0.400)。结论尘螨、蒿属花粉和法国梧桐是昆明地区最常见的过敏原,随年龄增长,患者的人均变应原个数增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天津地区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主要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应用20种变应原对本地1164 例疑似AR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分析主要变应原在年龄和季节方面的分布特点。结果 天津地区居于前三位的变应原为螨虫组合(屋尘螨/粉尘螨)、艾蒿和蟑螂,其中螨虫组合(屋尘螨/粉尘螨)变应原阳性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5.40,P <0.05),螨虫组合变应原阳性率在春、夏季节明显低于秋、冬季节(χ 2=28.52,P <0.05)。艾蒿在秋季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3个季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33.00,P <0.05)。蟑螂在5~17岁组和≥60岁组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其变应原阳性率在不同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59.02,P <0.05),秋季最高。结论 天津地区位于前 三位的变应原为螨虫组合(屋尘螨/粉尘螨)、艾蒿和蟑螂,均为吸入性变应原,并且年龄较小者变应原阳性率较高,秋季是天津地区AR的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近年天津市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变应原分布。方法使用标准化皮肤点刺原液阿罗格试剂,对527例拟诊AR患者进行检测。结果吸入性变应原:粉尘螨(58.7%)、屋尘螨(56.0%)、白色念珠菌(31.7%)、胶乳(23.6%)、烟曲霉(19.5%)、特异青霉(18.8%)、霉菌I(17.5%)、艾蒿(17.5%);食物性变应原:小虾(9.1%)、鲤鱼(8.4%)、大鳌虾(8.2%)、柑橘(5.4%)、核桃(4.8%)、花生(4.5%)、欧芹(4.1%)、桃子(4.1%)。患者以19~59岁居多,持续性中重度型占59.0%。"+++"级占39.9%。有家族史、哮喘组变应原阳性率及阳性强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尘螨是近年天津市AR的首要变应原,其次是真菌、乳胶,花粉排序相对靠后;食物性变应原阳性率低,海产品排序靠前。AR患者以青中年、持续性中重度为主,阳性等级以"+++"为主,阳性强弱与家族史、哮喘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长沙地区38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吸入变应原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长沙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的分布,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应用13种标准化吸入变应原对463例拟诊为变应性鼻炎的患者进行皮肤点刺实验,并详细采集病史资料。结果:387例(83.6%)患者变应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相对较高的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屋尘螨、热带螨、美洲大蠊、德国小蠊及狗毛。对单类变应原呈阳性反应的占51.9%,其中大多数是螨类,占49.6%。变应原阳性强弱与家族史、是否伴哮喘、年龄及居住环境显著相关。结论:长沙地区387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主要变应原为尘螨,其阳性强弱与遗传、哮喘、年龄及居住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甘肃庆阳地区变应性鼻炎(AR)患者变应原分布情况,为该地区AR的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28种变应原对576例疑似AR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并比较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在变应原阳性率方面的差异。结果:480例(83.3%)患者变应原呈阳性反应,阳性率相对较高的变应原依次为艾蒿(73.3%)、大豚草(55.7%)、树Ⅱ(51.7%)、树I(48.3%)、粉尘螨(43.3%)及屋尘螨(36.7%),并且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有明显下降趋势,男女性别组问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艾蒿、大豚草、树Ⅱ是庆阳地区最主要的变应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皮肤点刺试验(SPT)和血清特异性IgE(sIgE)检测方法分析变应性鼻炎(AR)患者常见气传变应原,评估该两种检测方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及相关性.方法 纳入苏皖地区AR患者101例,其中男53例,女48例;4~68岁,平均(38.5±14.8)岁.均同时进行10种气传变应原SPT和sIgE检测,包括6种常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