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NO.7 OPTIMIZE试验OPTIMIZE试验纳入3 119例接受二代佐他莫司洗脱支架(ZES)的稳定型冠心病或低风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配到3个月DAPT组(n=1 563)或12个月DAPT(n=1 556)。DAPT为每日100200 mg阿司匹林和75 mg氯吡格雷。结果显示佐他莫司支架置入后3个月DAPT不劣于标准12个月治疗。重要的是,DAPT时间的缩短并不增加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OPTIMIZE试验显示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国产无聚合物紫杉醇涂层支架(YINYI)和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涂层支架(EXCEL)治疗冠心病,预防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67例符合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指征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被随机分为YINYI组和EXCEL组,分别接受YINYI和EXCEL治疗.12个月临床随访,观察2组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MAC...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前降支(LAD)开口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LAD开口病变的患者置入Excel支架(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Excel组,27例)和非Excel支架(非Excel组,68例),所有患者均行临床随访,仅22例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非Excel组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多于Excel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3%比40.7%,P>0.05);两组的介入成功率为100%。Excel组的LAD与回旋支的夹角<90度的比例均多于非Excel组(81.5%比77.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造影随访的支架内和血管段再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JD>0.05)。结论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DES治疗LAD开口病变是安全的,与非可降解聚合物雷帕霉素DES具有相似的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引起表浅轻微出血的病例特点及药物调整效果。方法: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于周浦医院行PCI的500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常规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氯吡格雷75 mg/d。37例患者在PCI后出现表浅轻微出血,设为表浅轻微出血组;另从500例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无表浅轻微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表浅轻微出血患者行血栓弹力图检查,计算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AA抑制率)和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ADP抑制率),记录表浅轻微出血患者DAPT剂量调整情况。结果:500例PCI患者中,37例出现表浅轻微出血,发生率为7.4%。与对照组相比,表浅轻微出血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体质量指数较低(P均0.05)。表浅轻微出血患者AA抑制率及ADP抑制率提示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治疗有效。根据表浅轻微出血距PCI时间等调整DAPT方案,先减阿司匹林剂量,再减氯吡格雷剂量;必要时可提前改为单一抗血小板药物,以氯吡格雷为主;如仍有出血,氯吡格雷可由75 mg/d减为50 mg/d,极端病例可继续减量。DAPT方案调整后,患者均恢复正常,无相关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结论:PCI后DAPT方案可导致患者表浅轻微出血,血栓弹力图检测的AA抑制率和ADP抑制率对指导DAPT方案剂量调整指导价值有限。可根据表浅轻微出血距PCI时间及病情调整DAPT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对糖尿病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裸支架(BMS)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3种不同血管重建的疗效。方法:选择接受血管重建治疗的糖尿病伴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427例,比较其BMS、DES和CABG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和随访2年的临床结果。结果:BMS、DES和CABG3组间住院时期的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年随访结果中,BMS组、DES组再次血管重建率分别为17.6%、10.4%,均显著高于CABG组的1.9%(P<0.01);BMS组的总MACCE发生率为23.1%,显著高于CABG组的10.7%(P<0.01),而DES的总MACCE发生率与CABG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多支血管病变患者置入BMS后再次血管重建率和总MACCE发生率显著高于CABG,而DES的中期临床疗效并不逊于CABG。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后≤6个月与≥12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01之前公布随访数据的DES置入后≤6个月对比≥12个月DAPT的随机对照试验。计算机检索PubM ed、EMBASE、Cochrane Library、Scopus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同时手动检索国内外相关心血管会议记录,由两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估,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随机对照研究,共包含15 378例患者,术后接受DAPT治疗≤6个月为7 672例(≤6个月DAPT组),≥12个月为7 706例(≥12个月DAPT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12个月DAPT组相比,≤6个月DAPT组可有效降低主要出血(比值比=0.58,95%可信区间:0.37~0.91,P=0.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全因死亡(比值比=0.90,95%可信区间:0.73~1.11,P=0.314)、心原性死亡(比值比=0.93,95%可信区间:0.70~1.24,P=0.617)、心肌梗死(比值比=1.13,95%可信区间:0.91~1.41,P=0.275)、支架内血栓(比值比=1.21,95%可信区间:0.79~1.85,P=0.382)、脑血管意外(比值比=1.00,95%可信区间:0.66~1.51,P=1.000)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接受DES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6个月DAPT组与≥12个月DAPT组在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事件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6个月DAPT组能有效降低出血风险,更适用于新一代DES置入后,高出血风险、低血栓风险、服药依从性差和正常药物反应性的患者。然而≤6个月DAPT组对置入DES的特定中国人群临床结局的影响仍有待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去验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后阿司匹林联合P2Y12抑制剂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时程对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及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08年1月~2009年5月于新疆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成功置入DES,并于2014年6~9月通过电话、再住院及门诊方式随访成功的2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DAPT方案为阿司匹林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停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后继续使用阿司匹林。根据DAPT时间分为三组,A组12月(n=44例),B组=12月(n=119例),C组12月(n=87例)。分析组间临床资料、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手术资料有无差异。平均随访时间(59.79±5.25)月。主要终点MACE:包括再发心绞痛、再次心梗、靶病变/靶血管的再次血运重建(TLR/TVR)及全因死亡;次要终点:消化道出血。比较组间主次要终点及生存曲线有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基线资料有统计学意义者与DAPT时间行相关分析。结果三组基线除了年龄、支架平均直径(P0.05)外其他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年龄、平均支架直径与DAPT时间无相关性(P0.05);随访期内:三组间主要终点及总MAC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终点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出血发生率19.5%有高于A组(4.5%)和B组(4.2%)的趋势,主要终点生存曲线分析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2.004,P=0.367)。结论单中心冠心病DES置入后,DAPT不同时程组疗效相似,延长DAPT时程增加了出血风险。DES置入后DAPT治疗宜个体化,以降低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8.
西洛他唑预防糖尿病冠心病金属裸支架术后再狭窄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服用西洛他唑预防糖尿病冠心病金属裸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疗效。方法2004年3月至12月我院收治的157例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择期植入金属裸支架治疗,术后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每天服用西洛他唑200mg、阿司匹林100mg和氯吡格雷75mg;氯吡格雷组每天服用阿司匹林100mg和氯吡格雷75mg。持续服用6个月,主要测量血管造影:植入金属裸支架的病变处最小腔内直径(MLD)。其次观察临床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死亡、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脑卒中、急性、亚急性血栓,以及出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6个月时冠状动脉造影随访,西洛他唑组MLD明显大于氯吡格雷组(2·48mmvs1·94mm,P<0·05);再狭窄率(13·1%vs35·3%,P<0·05)明显低于氯吡格雷组。两组的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及出血不良事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有糖尿病的冠心病金属裸支架术后应用西洛他唑可减少金属裸支架术后再狭窄率,增加随访期的MLD,而没有增加出血并发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药物洗脱支架(DES)和有效的药物治疗降低了冉狭窄率,提高了血运重建率,但对降低临床血栓事件的效果并未确定,抗血小板药物疗程却只增不减[1].2006年一项观察停用氯比格雷对DES和裸金属支架(BMS)晚期事件影响研究(BASKET-LATE)报告,停药使DES相关的晚期血栓形成,增加了死亡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的发生率[2].随后研究也显示,DES后服用12个月或以上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有益于防治支架相关的血栓形成[3].因此,目前国内外指南都建议,除有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在DES置入后,患者接受12个月或更长疗程的DAPT已成为标准处方[4-6].然而,随着DES工艺、介入方法和技术及血管内影像设备的改良,针对介入治疗后现行DAPT疗程是真实地增加临床获益,还是增加出血风险的疑问,新的临床试验提出DAPT疗程并非是划一的,它可能短于现行指南建议的12个月.因此,DES术后如何优选DAPT疗程是今天需要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延长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60例急诊入院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行PCI术后,按照阿司匹林(100 mg,每日1次)和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联合治疗的时间,将其分为标准组(≤12个月,32例)、短期延长组(13~18个月,75例)和长期延长组(≥19个月,53例),评估其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TIMI出血风险。结果长期延长治疗能降低全部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短期延长治疗能降低全因死亡、心源性猝死、支架内血栓和卒中发生率;长期延长组和短期延长组的支架内血栓发生率均低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延长组出血发生率最低(1.3%),且为轻度;长期延长组出血发生率为3.8%,包括严重出血事件。结论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病人PCI术后延长DAPT治疗中,延长治疗能使病人心血管获益增加,但也增加了出血风险,13~18个月的DAPT治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高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安全性。方法:将接受PCI的416例ACS患者分为非高龄组(A组,年龄0.05)。2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2%和4.0%(P>0.05),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阿司匹林长期维持治疗、氯吡格雷维持治疗时间超过12个月、合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是ACS患者PCI后长期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并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分别为0.048、5.396、0.181,均P0.05)。结论:75岁以上的高龄ACS患者PCI后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发生率与75岁以下人群相比并未明显增加,但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仍需注意防止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替格瑞洛在溶栓失败后补救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入选2013~2014年因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溶栓失败后12 h内于我院行补救PCI的患者246例。随机将符合条件的患者分为替格瑞洛组(n=121)和氯吡格雷组(n=125),替格瑞洛组术前给予替格瑞洛180 mg,术后90 mg bid联合阿司匹林100 mg qd;氯吡格雷组术前给予氯吡格雷300 mg,术后75 mg qd联合阿司匹林100 mg qd。采用TIMI血流分级(TFG)、校正的TIMI记帧(CTFC)和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评价比较两组术后心肌灌注水平。随访12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发生率和出血事件及其它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心肌灌注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相比MACCE复合终点累计发生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6% vs. 15.2% HR=0.395,95%CI:0.166-0.940,P<0.05)。两组总体主要出血、主要致命/危及生命的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替格瑞洛在溶栓失败后补救PCI患者中同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李红宇 《山东医药》2013,53(35):46-48
目的 探讨PCI术后双剂量氯吡格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相关性磷脂酶A2 (Lp-PLA2)的影响.方法 将162例行PCI手术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1例.所有患者PCI术前均予阿司匹林300 mg,氯吡格雷负荷剂量300 mg治疗,术后观察组口服氯吡格雷150mg/d,对照组口服氯吡格雷75 mg/d,30 d后两组患者均以75 mg/d维持治疗.术前及术后30 d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浆hs-CRP和Lp-PLA2.随访1 a,观察两组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及出血情况.结果 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7%,对照组为9.9%,两组比较,P <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颅内出血和消化道出血,观察组总出血事件发生率为9.9%,对照组为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30 d时血浆hs-CRP和Lp-PLA2均降低(P<0.05或<0.01),且观察组治疗后比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均<0.05).结论 PCI术后双剂量氯吡格雷可以更明显减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炎症情况,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西洛他唑、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三联抗血小板药物在老年复杂冠状动脉介入患者植入多枚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3月至2009年9月人选128例冠状动脉B2/C型病变、采用多DES植入的老年(65-75岁)患者。所有入选患者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标准化治疗组(对照组,n=67)和三联抗血小板治疗组(试验组,n=61)。3个月后所有患者接受标准化治疗直至术后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以及支架植入特征,平均随访(20.4±5.1)个月主要心血管事件、支架内血栓和出血事件。结果试验组心肌梗死及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56%vs11.94%,P=0.043;6.56%vs13.43%,P=0.042)。两组全因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4%vs2.99%,P=0.615)。试验组主要终点事件绝对风险较对照组降低8.07%(P=0.043)。试验组近期、远期支架内血栓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0.00%vs2.99%,P=0.050;1.64%vs4.48%,P=0.048):两组间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联抗血小板药物可降低复杂冠状动脉介入老年患者术后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并且不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抗血小板治疗中上消化道出血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术的患者364例,术前、术后均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随机分为3组:奥美拉唑组(n=121)、埃索美拉唑组(n=133)、对照组(n=110).随访12个月,观察各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和MACCE的发生率.结果 奥美拉唑组、埃索美拉唑组、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48%、1.50%、10.91%,MACCE发生率分别为:9.09%、8.27%、8.18%.对照组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和埃索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奥美拉唑组和埃索美拉唑组间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的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可预防对PCI后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二者均不增加MACC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有出血性卒中病史的老年糖尿病冠心病患者金属裸支架(BMS)植入术后,三联抗血小板治疗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和再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0例患者支架植入术后按1:1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日100mg,氯吡格雷日75mg(1个月)。治疗组加用西洛他唑日200mg(6个月)。6~9个月后冠脉造影(CA)随访。结果9个月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6个月CA随访结果,最小管腔直径(MLD)治疗组高于对照组(2.15±0.57mmvs1.81±0.36mm,P〈0.05)。管腔晚期丢失(0.71±0.19mmvs1.28±0.33mm)、再狭窄率(RR,13.8%73537%)、靶病变重建率(TLR,13.3%VS34.5%),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对冠脉病变参考血管直径≥3.0mm且病变长度≤20mm、合并出血性卒中史的老年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可考虑用BMS;并在两联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加用6个月西洛他唑,有降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趋势,增加随访期的MLD、减少BMS术后RR和TLR,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泰嘉)与进口硫酸氢氯吡格雷(波立维)临床应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人选冠心病接受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置人术的患者共210例,随机分为泰嘉组103例,波立维组107例。所有入选患者术前1天均应用阿司匹林300mg,1次/d,硫酸氢氯吡格雷首次300mg,以后75mg,1次/d,1年,术后如为三支血管病变,硫酸氢氯吡格雷服用150mg,1次/d,2周后改为75mg,1次,d,至少服用1年。研究主要终点为随访6个月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脑卒中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以及一般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及一般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国产硫酸氢氯吡格雷(泰嘉)作为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6个月联合阿司匹林强化抗血小板的药物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大剂量氯吡格雷用于选择性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确诊冠心病并接受择期PCI的患者173例,分成氯吡格雷强化组(波立维600 mg,87例)和氯吡格雷标准组 (波立维300 mg,86例).PCI治疗前两组患者分别给予波立维600 mg和波立维300 mg治疗;PCI术后每日分别给予150 mg和75 mg,共 7 d;以后均服用波立维75 mg至1年以上.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氯吡格雷强化组和氯吡咯雷标准组达到的完全血运重建率分别为93.8% 和 87.2%(P<0.05);两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分别为2.0%和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出血和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比1.7%,P>0.05).结论 氯吡格雷强化组PCI的疗效和安全性均优于氯吡格雷标准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与不同质子泵抑制剂联用在预防消化道出血及对血小板聚集率(PAR)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280例患者,在氯吡格雷十阿司匹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B组:奥美拉唑20mg bid;C组:雷贝拉唑10mg bid;D组:兰索拉唑30mg qd;E组:埃索美拉唑20mg bid。治疗期间通过观察呕血、黑便、上腹不适或腹痛和反酸、烧心症状,行便隐血试验,胃镜检查,确定消化道损伤发生;同时观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并检测PAR。患者出院后门诊随访12个月。结果A、B、C、D、E组消化道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28.85%、12.28%、10.53%、10.34%、8.93%;A组中出现3例消化道大出血,B、C、D、E组中均未出现;B、C、D、E四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E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A、B、C、D、E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77%、14.04%、7.02%、8.62%、8.93%;PAR分别为22%±7%、34%±11%、27%±6%、26%±7%、23%±6%,B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PAR明显升高。结论PCI术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可明显降低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奥美拉唑与其联用能明显提高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抗血小板疗效,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其他质子泵抑制剂对其抗血小板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替格瑞洛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冠心病PCI术后应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因血小板聚集率不达标且CYP2C19基因异常而改用替格瑞洛的患者。所有入选患者应用阿司匹林首次负荷剂量300 mg,维持剂量100 mg,每日一次;替格瑞洛维持剂量90 mg,每日二次,持续1年。研究主要终点为随访1个月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死亡、支架内血栓形成、支架内再狭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脑卒中的发生率;次要终点为一般不良事件(包括轻微出血、过敏、呼吸困难)的发生率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应用替格瑞洛后随访1个月未出现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脑卒中;一般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低,2例(4%)出现呼吸困难,2例(4%)发生轻微出血,其中1例鼻出血,1例皮下淤血。应用替格瑞洛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氯吡格雷,血小板计数未明显下降。结论替格瑞洛用于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PCI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短期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