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和探讨苍耳子散加味洗波在鼻息肉术后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在该院接受鼻息肉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患者采用苍耳子散加味洗液对术腔进行冲洗,对照组患者采用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对术腔进行冲洗.连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鼻塞评分、鼻漏评分以及鼻黏膜修复状况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鼻塞以及鼻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鼻黏膜修复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苍耳子散加味洗液在鼻息肉术后患者应用的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修复患者受损的鼻黏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鼻窦内窥镜手术为鼻息肉和鼻窦炎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但术后术腔恢复迟缓及息肉容易复发,成为影响其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两组常规围手术期治疗,术后常规换药随诊6个月。治疗组术后配合口服中药治疗,疗程为2个月。观察两组术后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中药干预能提高鼻窦炎鼻息肉手术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宁洗液防治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采用舒宁洗液坐浴治疗,对照组术后采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出血、疼痛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宁洗液坐浴能有效防治混合痔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缺血再灌注理论指导下中药治疗肛肠术后肿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肛肠术后肿痛的患者 1 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用自配中药膏 ,对照组用生肌玉红膏。结果 :两组术后 30min、6h、2 4h、72h疗效观察 ,经统计学处理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自配中药膏具有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小板、防止渗出的作用。尤其在改善缺血组织的代谢、清除自由基方面效果明显 ,防止了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 ,故经本方治疗的患者均达到了基本无肿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秦蓁艳 《华夏医学》2006,19(3):406-406
随着环境污染指数逐渐增高,人们工作及生活压力增大,鼻息肉患者越来越多。笔者于1998年至今,收治成人鼻息肉患者55例,大部分局麻下进行息肉摘除及部分下鼻甲切除术。但术后换药及用药方法对术后复发有明显影响,为给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5例患者年龄20~55岁。自发现息肉1~3a 23例,~5a20例,~8a 8例,>8~10a 3例,10a以上1例。1.2手术方法55例患者,除外院术后1周前来就诊的7例外,2例在内镜下行息肉摘除术,2例经息肉圈套器摘除术后,再做激光射频术,其余均为局麻下行息肉圈套器手术摘除,术后视手术创面及全身情况,于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婴儿湿疹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它的病因复杂,治疗不及时,可出现较为明显的糜烂和渗液,很容易引起继发感染。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均按体重给予扑尔敏口服。治疗组40例,应用Ⅱ号洗液,将原液稀释为25%浓度外涂患处,每日3~4次,渗出明显时,以Ⅱ号洗液湿敷,每次20min,每天3~4次。对照组以尤卓尔软膏每日2次外涂,渗出明显者,以3%硼酸溶液湿敷,面积过大者应用炉甘石洗剂,观察疗效,两组均治疗10天。结果中药洗液适用于婴儿湿疹的治疗,对于合并有渗液及面积过大者均未见有不良反应,可以代替外用激素药物来治疗婴儿湿疹。结论用Ⅱ号洗液(本所自煎中药洗液)对其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辅助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鼻内窥镜下鼻息肉术后患者运用中药内服及雾化疗法治疗,随访半年以上。结果显示痊愈49例,好转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3%。结论中药辅助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杜静华  陈仿 《河北医学》2013,(12):1895-1897
目的:观察中药膏剂贴敷疗法在痔疮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痔疮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术后第2天开始,对照组予以肛门手术创面常规外科换药,每日2次,治疗组在常规外科换药基础上予以中药膏剂贴敷,每日2次,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及疼痛程度。结果:治疗组手术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O.05),止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中药膏剂可以起到止痛、减少肛门创面渗出,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操作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两组共81例痔切除术患者对照研究,观察中药坐浴法的疗效。方法:将81例痔切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9例,两组均在腰麻下行内扎外剥术治疗,术后第1天开始,治疗组采用中药坐浴20min,对照组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缩短术后切口水肿时间,减轻疼痛等方面皆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药坐浴法能改善外痔切除术后并发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及复发率均较高.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没有明确,普遍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感染性因素、细菌超抗原、细胞因子释放等.本文就目前该疾病病因学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以及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鼻内镜手术微创治疗的18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0例患者治愈147例,好转18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91.7%。结论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评估和术后复查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鼻内镜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治疗组22例和鼻内镜治疗组26例,分别柯陆氏手术及鼻内镜治疗。术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鼻内镜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8例,总有效率96.15%,术后并发症1例;传统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81.81%,术后并发症4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确切,术前充分准备、麻醉方式合理选择及严格的手术操作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4.
鼻内镜下鼻息肉鼻窦炎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柯昌平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2):2066-2067
目的:探讨运用鼻内镜进行鼻息肉、鼻窦炎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鼻息肉、鼻窦炎患者12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活疗组64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为89.1%,对照组为68.3%,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内复发率方面,治疗组为6.2%(4/64),对照组为16.7%(10/60),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鼻息肉、鼻窦炎具有良好的疗效,通过彻底清除病灶并规范随访检查,可有效提升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武陵地区鼻息肉与其家族史的关系.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填写问卷以及电话问卷形式对患者进行调查,对家族性鼻息肉病患者与散发鼻息肉病患者进行比较分析,并对6例家族性鼻息肉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具有家族史的鼻息肉病患者的首次发病年龄低于散发鼻息肉病患者(P<0.05);复发率高于散发性鼻息肉病患者(P<0.05);家族性鼻息肉病患者与散发鼻息肉病患者变应原检测的比较,两类患者变应原数目和种类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族性鼻息肉病患者Ⅰ级亲属患病率明显高于Ⅱ级亲属(P<0.05).结论 家族性鼻息肉病符合多基因遗传的特点,遗传因素在武陵地区鼻息肉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嗜酸性粒细胞与鼻息肉术后复发和预后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嗜酸性粒细胞与鼻息肉术后复发和预后的关系。方法:51例鼻息肉鼻窦炎患术前鼻息肉和复发鼻息肉组织均行嗜酸性粒细胞定量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越深,鼻息肉越易复发。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程度与鼻息肉复发直接相关,可做为术后鼻息肉是否治愈的一个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鼻窦内镜技术对慢性鼻窦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发作影响。方法选取该院在2008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5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50例健康正常组。对3组进行sCD23、sIL-2R、IL-4指标对比,鼻窦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合并支气管哮喘对支气管哮喘疗效的影响。结果与术前相比,鼻窦炎组、合并哮喘组术后的sCD23、sIL-2R、IL-4水平显著降低,IFN-γ水平显著升高(P<0.05);50例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发作次数减少31例(62.0%),发作次数无变化28例(56.0%),次数增加1例(2.0%)。结论鼻窦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可调节患者的sCD23、sIL-2R、IFN-γ、IL-4水平,使哮喘的发作频率大为降低,远期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复发性鼻息肉组织中TLR-2、HO-1的表达和意义,并探讨2者表达与鼻息肉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蛋白印记技术,检测复发性鼻息肉组20例组织、鼻息肉组20例组织及正常对照组20例钩突粘膜组织中TLR-2、HO-1蛋白表达情况,并比较分析2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复发性鼻息肉组织中TLR-2、HO-1的表达量与鼻息肉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息肉组织中TLR-2、HO-1的表达量与正常鼻黏膜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2和HO-1在各组的表达量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 TLR-2、HO-1在鼻息肉复发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者可能作为鼻息肉患者术后随诊和复发趋势判断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裴壮敏 《中外医疗》2010,29(35):18-19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2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采用鼻内镜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比较2组疗效。结果从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看,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从疗效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治疗效果好、创伤小、并发症小、复发率低、容易被患者接受,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人正常鼻黏膜及鼻息肉黏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以备后续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之用.方法 取2006年~2007年行鼻窦内窥镜下摘除的鼻息肉及行鼻中隔手术切除的正常下鼻甲各 5 例.标本放入4℃无菌的 PBS(配有双抗)溶液中,在超净台中反复冲洗、浸泡,剪成米粒大后转入培养瓶中,用0.1%胶原酶Ⅳ消化过夜.次日取出,轻轻吹打,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 DMEM/F12(1:1)培养液,置 37℃饱和湿度 CO2细胞培养箱中培养.采用ABC 贴壁法去除鼻黏膜上皮细胞中的成纤维细胞和红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增殖及生长状况、有无污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纯度.结果 鼻黏膜上皮细胞生长良好,可见 4 种细胞: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无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杯状细胞、基底细胞.透射电镜下鼻息肉黏膜上皮细胞膜表面纤毛较正常鼻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数减少,纤毛倒伏,胞质内有空泡形成.经流式细胞仪检测鉴定上皮细胞占 90.1%.结论 此方法培养的鼻黏膜上皮细胞纯度高,是一种较好的获得原代鼻黏膜上皮细胞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