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骨代谢生化指标和血中骨钙素的影响。方法 124例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疗效及相关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U-Ca、ALP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中骨钙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骨质疏松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拟通络化浊汤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疗效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通络化浊汤,比较两组患者疗程结束时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斑块面积、颈动脉中膜厚度、血脂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疗程结束时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斑块面积及颈动脉中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通络化浊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可有效缩小颈动脉粥样斑块、降低血脂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12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盐酸哌罗匹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自拟中药汤剂。6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及PANDD量表总分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第1周末、第4周末、第8周末PANSS总评分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长春西汀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和脑血流速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及脑血流速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较单一使用氯吡格雷,临床疗效显著提高,对血脂和脑血流速度改善更显著,是治疗老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95例神经性皮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比较两组瘙痒和皮损症状、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瘙痒和皮损症状评分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而炎性因子水平及复发率则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在神经性皮炎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龙海丽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9):1547-1548,1545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肝素对照组32例和联合治疗组31例。肝素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奥扎格雷钠和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结果:与肝素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改善(P<0.01)。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对照组总有效率81.2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7年4月治疗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6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比对照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黏度(SV)、纤维蛋白原(FIB)、全血低切黏度(LBV)、全血高切黏度(HBV)及血小板聚集率(PAR)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有效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避免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治疗效果显著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脑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沧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的40例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组的40例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前后的血液黏度(全血高切及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脑血流参数[外周阻力(resistance,R)、动态阻力(dynamic resistance,DR)、平均脑血流量(quantity of mean blood flow,Qmean)及平均脑血流速度(mean blood flow velocity,Vmean)]。结果 观察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4周后两组的上述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脑血流参数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血液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及R、DR显著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丹参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使用价值.方法 对本院收治的5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n=25)给予口服阿司匹林,观察组(n=25)给予口服丹参联合阿司匹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0 d检测患者的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黏度、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一年观察发作频率.结果 治疗后20 d复查结果显示,观察组Fg、PLT、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均在正常的范围内;两组PT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23/25),对照组为64.0%(16/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联合阿司匹林方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确切、安全,对于及时控制TIA、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近年来在我院就诊的8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明显高于对照组65.9%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T和P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且PL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与低分子肝素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可有效控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降低血栓形成的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64例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扩血管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血管再通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踝肱指数变化水平,以及治疗前后血脂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踝肱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有很好疗效,能显著提高血管再通率。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的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盆腔包块大小与血清CA125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0例频发TI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均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共10d。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治疗前后出凝血指标和复发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44%)明显高于对照组(6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3.28%)明显低于对照组(13.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出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近远期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明显降低复发率和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张童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150-151
目的:观察针药并举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针灸配合汤药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优于西药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药汤剂+标准激素治疗),对照组单纯行西医治疗(标准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尿蛋白、血黏度、血脂水平均显著改善,但观察组尿蛋白改善时间、血黏度、血脂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缓解率为91.67%,对照组总缓解率为71.6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对缺血性脑卒中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中草药和中医推拿治疗。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末采用疗效评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arthel指数简称BI)评分。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O.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NIHSS评分、FMA评分、BL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NI—HSS、FMA、Barthe均有明显改善,具备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肖波  王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1):110-111,114
目的 观察丹参冻干粉针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TIA的疗效.方法 9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5例应用丹参冻干粉针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5例应用银杏达莫治疗,连续应用10 d为一个疗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40/45),对照组总有效率60.00%(27/45),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 〈 0.01).两组治疗后均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为:治疗组P 〈 0.001,对照组P 〈 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5).结论 丹参冻干粉针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比单用银杏达莫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伴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2例以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62.5%;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89.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均显著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GOT,γ-GT,TBIL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肝硬化伴黄疸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将10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51),所有患者均接受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高压氧联合疏血通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仅接受高压氧治疗。结果①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血浆纤维蛋白原(Fbg)、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Fbg、Hct显著低于对照组,ESR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②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疏血通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显著,该方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按压手法加中药热敷治疗有肿痛症状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8例有肿痛症状的痔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18例。治疗组采用按压手法加中药热敷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药熏洗疗法,两组采用相同的外用中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显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1天、第4天、第7天疼痛和肛缘水肿积分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疼痛和肛缘水肿积分依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第4天、第7天疼痛和肛缘水肿积分分别低于治疗前和第1天(P〈0.05),第7天疼痛和肛缘水肿积分均低于第4天(P〈0.05)。结论中药熏洗治疗肿痛型痔病有一定的疗效;按压手法加中药热敷治疗肿痛型痔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