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总结初期开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70例胆管结石患者行LCBDE的临床资料。结果7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1例(1.42%)术后发生胆漏。4例(5.71%)术后经“T”管胆道造影发现残留结石,经“T”管窦道行二期胆道镜取石成功。结论LCBDE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选择合适的病例,基层医院开展LCBDE治疗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T管窦道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残余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胆道结石术后带T管引流的患者拔除T管后,经窦道常规行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结果:296例病人胆总管残余结石取净率97.12%,肝内胆管结石取净率93.04%,全组无死亡。结论:术后经T管窦道治疗胆道残余结石安全、可靠,是胆道术后胆道残余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手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减轻因开腹手术对腹腔内脏器的干扰和对全身的打击,彻底取尽胆管内结石,并尽可能修复已狭窄的胆管。方法:自1997年7月至2003年2月,共收治200例肝外或肝内外并存结石,均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剖开取石后置T管,胆道镜手术中取石后置T管。术后胆道镜取石,或术中胆总管1期缝合。术后球囊导管扩张或YAG激光修复胆管狭窄。结果:肝内外胆管结石在术中或术后均完全取净,无结石残存,随访3个月~3年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能达到微创目的,避免传统开刀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创伤,缩短住院及治疗时间。这种微创手术方法应作为胆管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术后胆道镜检查胆管内有无残存结石,是最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吴强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7):868-86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71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内镜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排石手术观察组39例和开腹胆管探查后取石对照组32例。比较二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情况及治疗效果,分析术后复发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出现残余结石1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数量、结石大小、家族史、饮食因素是影响胆总管结石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结论: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5.
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36例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手术方法。方法:36例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中,行肝叶、肝段切除术11例,同行胆总管探查T管和U管引流分别为6例和5例;胆管空肠端侧Roux-en-Y吻合术14例(Roux-en-Y吻合的胆支空肠袢为40~45cm);两种方法联合使用14例,同时行肝门部肝胆管狭窄整形5例。术中配合使用胆道镜取石9例。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均保守治愈,无手术和术后死亡。术后残余结石4例,经用胆道镜取石、体外震波碎石,结合冲洗及中药治疗,全部排净。按黄氏评价标准,优良率94.5%。结论:肝段(叶)切除联合其他手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较为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7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常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LCHT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技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2月至2007年11月实施的71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常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胆石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因冰冻胆囊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50~120min,中位数70min.术中失血20~60mL,住院时间5~9d,术后残余结石3例(4.3%),均行经窦道胆道镜取石成功.术后28~35d经T管造影后拔除T管,无胆漏发生.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至4年,未发现胆道狭窄和结石复发.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可行、简便、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如何选择最恰当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共52例,通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析手术疗效及安全性。结果:52例患者中,通过LC+LCBDE方案治疗24例,中转开腹2例;EST+LC方案治疗25例;ENBD+LC+LCBDE方案治疗3例。52例术后均未出现胆漏、出血、胰腺炎、胆管炎及残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术前检查选择三镜最优组合集中了三种治疗手段的优势,是目前治疗该病创伤最小的方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路文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0):1262-126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管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4月—2011年4月30例确诊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胆管镜取石T管引流术(LC+LCBDE),并与同期的45例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OC+OCHTD)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及患者的痛苦程度加以对比。结果 2组手术均获得成功,LC+LCBDE较OC+OCHTD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及患者术后痛苦程度上有明显优势,但在手术时间上有所延长,不具有优势。结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胆管镜取石T管引流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之有效、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三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三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术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研究组)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LCBDE("三镜"联合)治疗,同期40例(对照组)胆总管结石患者施行OCBDE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研究组手术成功39例,中转开腹1例,结石清除率100%,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胃肠功能及体能恢复快于对照组(P<0.01),术中失血量、术后切口疼痛、平均胆管留置时间、近期并发症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但平均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后直接或间接参与创伤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IL-6、CPR均较术前升高(P<0.01),研究组创伤反应比对照组低(P<0.01);研究组术后血浆胃动素高峰值较对照组出现得早(P<0.01).结论 胆总管结石"三镜"联合治疗术式是安全可行的,特别是结合鼻胆管抗生素的灌洗和溶石治疗,更能突显出拓宽手术适应证、降低手术风险、具有损伤少、内环境干扰少、彻底清除结石、减少术后并发症、康复快、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能达到传统开腹手术同样或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陕西医学杂志》2017,(9):1235-1236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微创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胆道结石疼痛及预后的差异。方法:选取110例胆囊结石并发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对照组51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59例采用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程度及疼痛持续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肠道排气时间,术后24h体温,术后24h白细胞计数,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镜联合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总有效率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无明显差异,但双镜联合微创手术可使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胆总管结石施行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一些细节问题。方法:通过对291例胆总管探查(免T管一期缝合)手术及术后随访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91例患者全部完成手术,术后腹腔胆漏11例,胆管造影发现27例胆总管一期缝合处胆管狭窄,患者无自觉症状,酶学指标无异常,未予处理。术后乳头梗阻性黄疸3例,经内镜治愈。术后远期结石再发17例。其他术后并发症经非手术综合治疗治愈。其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常规T管引流。结论:只要病例选择合适,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胆总管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其指证掌握、围手术期治疗、手术操作、缝线选择等小细节上,仍有探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24例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术中纤维胆道镜观察肝外胆管并取石。结果:24例全部治愈。无胆漏、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胆管狭窄等并发症。术后24~48 h间断夹闭T型管。术后2周T型管造影未见结石残留。结论:纤维胆道镜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大大降低了术后结石残留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管结石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608例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中、术后应用胆道镜取石术296例、传统手术治疗312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的结石残留率、术后远期疗效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胆管结石中应用胆道镜能达到诊断、治疗的双重作用,可及时发现病变部位、程度,可做出正确处理;配合器械取石可显著降低残石率.  相似文献   

14.
陈萃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8):975-976,97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一期缝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行LCBDE的8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一期缝合组42例和T管引流组40例。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缝合组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4.93±3.29)h、术后下床活动时间(2.39±1.06)d、住院时间(6.5±0.51)d均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P<0.01)。结论:LCBDE术后选择性一期缝合胆管是安全可行的,可明显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促进患者早期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滕达  许悦  章伟  杨青松 《安徽医学》2023,44(4):383-387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一期胆管缝合术与胆管内置T管外引流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滁州医院肝胆胰脾外科一病区因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接受LCBDE术10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胆总管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一期胆管缝合组(PDC组)和胆管内置T管外引流组(TTD组),其中PDC组53例,TTD组51例。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数量、大小、胆总管直径分布、取石成功率、术后肝功能指标、手术时间、温氏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结石数量、大小、取石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胆总管直径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53,P<0.05)。PDC组的手术时间、温氏孔引流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总治疗费用均优于TT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结石残余、出血、急性胰腺炎、胆漏、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腹腔镜胆管结石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利用胆道镜灵活的转向、柔和的弯曲性,对腹腔镜下剖开胆总管的远端及肝内胆管进行探查、术中取石、狭窄胆管的治疗。结果本组72例胆管结石患者均术中应用胆道镜探查,单纯胆总管结石51例,术中取净50例;单纯肝内胆管结石7例,术中取净5例;肝内外共存结石14例,术中取净10例;肝内胆管狭窄8例,Oddi括约肌狭窄2例。对8例肝内胆管狭窄及2例Oddi括约肌狭窄进行球囊导管扩张治疗。结论胆道镜在腹腔镜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提高了术中结石取出率及取净率;同时可以对胆管及Oddi括约肌狭窄进行诊断和术中治疗,提高了腹腔镜胆管结石一期治愈率,达到微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不同术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肝胆管结石并胆管狭窄患者109例,行Roux-Y式胆管空肠吻合及狭窄矫形术39例,肝叶切除2例,肝叶切除+T管引流7例,肝叶切除+肝肠Roux-Y 24例,空肠间置术6例,加胆总管切开取石探查、胆总管T管引流术13例,皮下空肠盲袢加空肠、胆管Roux-Y吻合术18例。结果:109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临床治愈出院,无出血及膈下感染病例,肝功能异常者渐恢复正常,术后残留肝内胆管结石9例,残石率8.26%,发生胆漏1例,均经保守治愈。98例随访1~6年,死亡8例,生存率91.84%。结论:对肝胆管结石并狭窄者术中要正确判断及处理解剖变异,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降低术后结石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胆道镜在腹腔镜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胆道镜灵活的转向、柔和的弯曲性,对腹腔镜下剖开胆总管的远端及肝内胆管进行探查、术中取石、狭窄胆管的治疗.结果 本组72例胆管结石患者均术中应用胆道镜探查,单纯胆总管结石51例,术中取净50例;单纯肝内胆管结石7例,术中取净5例;肝内外共存结石14例.术中取净10例;肝内胆管狭窄8 例,Oddi 括约肌狭窄2例.对8例肝内胆管狭窄及2例Oddi 括约肌狭窄进行球囊导管扩张治疗.结论 胆道镜在腹腔镜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提高了术中结石取出率及取净率;同时可以对胆管及Oddi 括约肌狭窄进行诊断和术中治疗.提高了腹腔镜胆管结石Ⅰ 期治愈率,达到微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腹腔镜胆管结石手术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利用胆道镜灵活的转向、柔和的弯曲性,对腹腔镜下剖开胆总管的远端及肝内胆管进行探查、术中取石、狭窄胆管的治疗.结果本组72例胆管结石患者均术中应用胆道镜探查,单纯胆总管结石51例,术中取净50例;单纯肝内胆管结石7例,术中取净5例;肝内外共存结石14例,术中取净10例;肝内胆管狭窄8例,Oddi括约肌狭窄2例.对8例肝内胆管狭窄及2例Oddi括约肌狭窄进行球囊导管扩张治疗.结论胆道镜在腹腔镜胆管结石手术中的应用,提高了术中结石取出率及取净率;同时可以对胆管及Oddi括约肌狭窄进行诊断和术中治疗,提高了腹腔镜胆管结石一期治愈率,达到微创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LCBDE)并一期缝合治疗158例肝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总医院2008年9月~2012年7月158例肝外胆管结石行开腹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同期158例患者行LCBDE并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愈148例,治愈率为93.67%,好转6例,4例中转开腹.对照组治愈123例,治愈率为77.85%,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结石残留4例,残留率为2.53%,对照组结石残留35例,残留率为22.1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4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BDE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并一期缝合给患者造成创伤小,治愈率得到很大提高,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