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   总被引:46,自引:1,他引:45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honal勿sremia,FD)是常见的临床症候群,发病率很高,西方国家报道占总人群的刀%-40%。研究表明,精神心理异常在FD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FD和心理因素的关系国内尚缺乏系统调查。为此,我们对国人FD与情绪障碍、心理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作调查分析。一、对象与方法1.对象:人群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1999年3-7月我院体检的15-72岁的本市健康人群。病人调查选自内科门诊和住院的病例。抽样方法为对随机抽选某天的人群和病人作整体调查。2.方法:()人群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由专人按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有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对50例FD患者和30例正常人进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1)、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量表(S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评定.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合用帕罗西汀组.治疗2个月后(两组失访2例和4例)观察患者上述量表评分的变化及其与消化不良症状变化的关系.结果 治疗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组TAS、HAMD、HAMA总分高,MMPI提示人格有偏移.治疗后,合用帕罗西汀组的HAMD分、HAMA分及症状的改善均优于常规组.结论 FD患者的人格因素和述情方式有明显异常,存在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常规治疗加帕罗西汀可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从而有助于消化不良症状的缓解.  相似文献   

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胃排空及精神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炳霞  王莉 《河北医学》2002,8(6):521-523
目的:探讨胃排空及精神因素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胃排空检查及Zung氏抑郁量表测查,并用莫沙比利5mg,每日三次和/或抗精神药物治疗。治疗一月后进行胃排空检查及Zung氏抑郁量表测查。结果:治疗前后胃排空及Zung氏抑郁量表测查异常例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胃排空及精神因素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应采取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4.
功能性消化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健康人群各50例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饮酒、吸烟、经常运动、挑食、睡眠质量、Hp感染、焦虑抑郁情况共10项因素,并建立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得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饮酒、吸烟、经常运动、挑食、睡眠质量、Hp感染、焦虑抑郁情况10项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后,5项因素最终进入模型,按照相关程度排序依次为Hp感染、睡眠质量、年龄、焦虑抑郁、经常运动。结论Hp感染、睡眠质量不好、年龄≥40岁、伴有焦虑抑郁、缺乏运动这5项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情志因素与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为临床常见病,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不适,伴有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反胃、胸骨后疼痛、排便异常等症状,并持续4周以上,进一步检查未发现局部或全身器质性病变。属中医胃脘痛、痞证、反胃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因素能导致胃肠动力障碍,与FD关系密切。中医亦认为,情志失调是FD的主要病因之一。本文将着重从情志方面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3):287-290
目的:探讨某医学院大学生未经检查的功能性消化不良(UD)的检出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建立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该校学生UD的检出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1034人,UD的检出率为2.51%(26/1034),性别、年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常校外就餐者检出率为6.02%,高于较少校外就餐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独生子女的UD检出率高于非独生子女(χ~2=3.874,P=0.049),三餐时间不规律者UD检出率为4.74%,高于三餐时间规律者(χ~2=6.051,P=0.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D组睡眠时间得分、睡眠障碍得分和睡眠总分均高于非U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睡眠时间得分、高睡眠障碍得分和经常校外就餐可能是UD的危险因素。结论:校外就餐、三餐时间不规律、睡眠障碍均对学生UD的发病有一定影响,应引起家庭和学校高度重视,学校应加强UD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宣传,对有效预防UD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胃肠功能性疾病,属于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的范畴。病因和发病机制与多因素有关,但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医学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转变,人们越来越重视情志和人格因素在FD中的作用,心理干预和精神科药物的应用对治疗FD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
<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以前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关于FD的定义目前尚无一致性的意见,但其基本概念为“无器质性原因可查的上消化道症状群”.该症状群包括类似溃疡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相关危险因素与各症状的关系.方法 选取符合RomeⅢ标准门诊患者129例接受功能性消化不良问卷调查,同时以logistic回归研究各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结果 女性为餐后饱胀不适及早饱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77及3.09),大龄为上腹痛的危险因素(OR值为1.02),饮酒为上腹痛的危险因素(OR值为1.01),生活满意度为早饱、上腹痛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88及3.41)、情绪波动为餐后饱胀不适,上腹痛及上腹烧灼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1,1.03及1.04),较高文化程度为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以及上腹烧灼感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8,1.69及1.12).在危险因素分类下的症状分布中,较高教育水平者更易出现早饱(P=0.023);受情绪影响者更易出现上腹痛(P =0.004).结论 餐后饱胀不适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情绪波动、相对较高文化程度等;上腹痛的危险因素包括:大龄、饮酒、情绪波动、较低生活满意度等;上腹烧灼感的危险因素包括:情绪波动、相对较高文化程度等.较高教育水平者更易出现早饱.受情绪影响者更易出现上腹痛.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对1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150例正常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因子分及总分方面均高于正常人群,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与患者年龄、饮食习惯、抗生素应用有关。结论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坚持治疗、合理用药、合理饮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通过胃黏膜损害疾病的治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有临床治疗促进作用.方法 在胃黏膜疾病伴有57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例随机抽取15例作为对照组治疗,42例采取PPIS治疗(即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近些年来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它的症状虽不危重,但它却经常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质量。F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包括:胃电节律及胃运动异常、内脏感觉过敏、精神、心理因素等,FD的治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4.
15.
张凤玉  史勇 《海南医学》2011,22(1):80-82
目的 探讨影响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生活质量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采用心理学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事件量表、医用焦虑抑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符合罗马Ⅱ标准,连续在消化专科门诊的功能性胃肠病(FGID)患者中,筛选出4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进行测评,排除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并与同期20名健康自愿者对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影响因素,以提高莫沙必利的疗效。方法:据罗马Ⅲ标准确诊的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及餐后不适与上腹痛综合征(epigastric pain syndrome,EPS)重叠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亚组患者82例,其中餐后不适25例,重叠症状57例,全部予以莫沙必利5 mg×3次/d,治疗4周,所选病例均于治疗前完成Hamilton抑郁量表、SAS焦虑自主评分量表及躯体化症状量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完成消化不良症状评分量表。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50%为治疗有效组。结果:治疗有效人数48例,总的有效率为58.5%,治疗PDS有效率为68.0%(17/25),EPS与PDS重叠的治疗有效率为54.4%(31/57)。治疗有效组伴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生活经济压力及体重降低明显低于治疗无效组(皆P<0.05)。治疗有效期望值高于无效组(P<0.05)。结论:莫沙必利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有效,影响莫沙必利疗效的可能因素有抑郁、焦虑、躯体化症状、体重降低、生活经济压力及治疗期望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国大城市消化内科功能性消化不良门诊患者抑郁/焦虑症状可能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在北京、广州和成都的6家综合性医院的消化内科门诊连续收集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305例。使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心理测评,对数据进行多元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患者自评的目前健康状况与单纯抑郁、单纯焦虑和抑郁合并焦虑发生有统计学关联,目前健康状况差的患者相应OR值分别是6.136(95%cI:2.517~14.954)、4.411(95%CI:1.193~16.312)和9.061(95%CI:3.533~23.237),而没有医疗保险的患者增加发生抑郁合并焦虑症状危险性(OR=4.002,95%CI:1.320~12.134)。结论 中国大城市综合医院功能性消化不良门诊患者的抑郁症状和/或焦虑症状可能与患者自评的目前健康状况差以及没有医疗保险有关。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流行病学及西沙必利治疗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内20个省市500家医院对889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症状调查,并观察不少比利的治疗作用。结果:上腹胀满(89.7%)、餐后饱胀(87.7%)、嗳气(74.7%)、早饱(63.2%)、弥漫或烧灼样上腹疼痛(50.8%)为功能性不良的主要症状,且各种症状间相互重叠。多因素交叉分析表明,病程越长者,症状越严重(P〈0.01),但症状严重程度与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关系(P〉0.05)。西沙必利用药  相似文献   

19.
何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7):147-148
目的调查影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2011年7月~2012年9月我院门诊就诊的16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基本信息、症状情况、生活习惯与社会心理状况。结果临床表现为上腹痛100例。餐后饱胀80例,早饱75例,上腹烧灼感36例。多因素与单因素分析都显示饮食不良、酗酒、焦虑和抑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发病率比较高,多与饮食状况、酗酒与精神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持续的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减退、腹胀、嗳气、恶心、反酸、便秘等症状4周以上,但通过目前的检测手段未发现消化性溃疡、肿瘤、食管炎、肝、胆、胰等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在我国这一病症已开始受到重视,国外资料表明功能性消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