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疼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可引发多种疾病。历代医家有关痛证的论述,分为虚实两大类。实性疼痛是由于邪滞经络脏腑,气血运行不畅所致,须采用通利之法(如通下、疏利、活血、消滞等);虚性疼痛是由于人体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以至气血运行不畅,或经脉失去营养、濡润所致,治疗上与前者则异,当于补虚治痛。  相似文献   

2.
虚痛病机探讨饶旺福饶淑珍(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南昌330006)关键词虚痛病因病机“痛则不通,不通则痛。”然而,临床上较注重由邪滞经络脏腑、气血运行不畅导致“不通则痛”之实证,而对于因人体气血阴阳不足、脏腑功能减弱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或经脉失去营养、濡润...  相似文献   

3.
《素问·举痛论》云:“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前贤指出了痛证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气血不能正常运行,产生郁滞、瘀结以致脏腑经络局部发生疼痛,在治疗上主要运用通法。但这种“不通则痛”的理论不能完全解释临床中遇到的各种痛证,有一定的片面性。 关于痛证,历代前贤尚有“不荣则痛”的论述,说明痛证也有虚证。如因邪气侵袭或气血不足,或  相似文献   

4.
虚痛,是指因气血不足或阴阳亏虚而形成的疼痛。历代医家对虚痛病机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虚痛是由于阴阳、气血之不足,以致脏腑、经络失其濡养或温煦所致。这就是所谓“失养而痛”,或称“不荣而痛”。另一种见解认为,虚痛的病机仍为气血不通。也就是“不通则痛”。  相似文献   

5.
试论调肝治失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调肝治失眠许成群安徽省淮北市中医院(235000)关键词肝;不寐脏腑阴阳协调、气血冲和是人体睡眠正常的基本条件。《类证治裁·不寐论治》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阳动阴静的规律发生错乱,即可导致不寐的发生。其证型虽有心脾两虚、...  相似文献   

6.
中医对痛证病机的认识,大致可分虚实两端。实则邪气实,虚则正气虚。实痛多因邪气阻滞,经络气血不通所致,所谓“不通则痛”,治宜攻邪通利,使邪气去,闭阻开,“通则不痛”;虚痛多由于阴阳气血不足,失于温煦濡养所致,治宜扶正补益,视其虚之所在而补之,使正复则痛止。临床上对疼痛虚实的辨证,有一定规律可循。例如:剧烈疼痛为实,隐  相似文献   

7.
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可发生于患病机体的各个部位,其形成原因,内经云:“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有因实致痛,如感受外邪、气滞血瘀、痰浊凝滞、虫积、食积等。阻闭经络,使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亦有因虚致痛,如气血不足,阴精亏损脏腑筋脉失养,而诱发疾病。中医治疗疼痛主要是针对病因进行辨证施治,原则为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清之,瘀则通之,滞则消之,郁则疏之。癌症疼痛临床辨证分型较多,常见的为气血不和.气滞血瘀,常用行气止痛的中药有:广木香、青皮、陈皮、小茴香、川朴;和血止痛的常选:赤芍、白芍、川芎、红花、郁金、元胡、川楝子、乌药、乳香、没药、粟壳、当归等。临床常见治疗癌症疼痛主要根据疼痛的性质、部位、病因、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8.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厥阴病脉证并治篇》。原文曰:“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手足厥寒是由于寒凝血滞,阳气不达于四肢;又兼营血不足,不能充盛于脉道,故呈脉细欲绝。基本病理是阳虚,寒凝血滞,经脉气血运行不畅。方中以当归、芍药益营血,通血...  相似文献   

9.
脑梗塞是现代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的发生多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过食肥甘,痰浊内生,情志不畅,气血瘀滞所致。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此模式高度重视精神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祖国医学也认为精神因素的刺激,可以伤及内脏气机,影响脏腑的功能,如“暴怒伤肝,忧思伤脾”就是典型例子,而脏腑功能失调也可以引起某些情志的改变,如《内经》曰“肝气虚则恐,实则怒”我们运用现代医学的心理学理论与中医的情志调理理论相结合,对68例脑梗塞患者实施了心理护理,对病情的发展、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病机一、素体虚弱,肌腠疏松,经络感受风寒湿邪侵袭.《内经》云“邪之所腠其气必虚”.经络阻滞使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疼痛、(?)楚、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证,均说明导致腰腿疼痛的原因是由素体虚弱,而感受外邪.二、先天不足,禀赋薄弱;或病后体虚不复,或年老体虚,以致肾精亏损,筋脉失养而致腰腿疼痛.《景岳全书·腰痛》篇认为“腰痛  相似文献   

11.
胞阻刍仪     
胞阻,中医妇科病名。首载于《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篇,其云:“……有妊娠下血,假令妊娠腹中痛,为胞阻,胶艾汤主之。”意言胞阻指妊娠下血腹痛。而后世对此病有歧义。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妇人妊娠病诸候》云:“夫漏胞者……亦名胞阻。”《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则云:“妊娠腹痛,名胞阻。“《女科综要》又云:“妊娠腹痛,又称胞阻、子痛……。”《中医妇科学》五版教材中则言:“妊娠期,因胞脉阻滞或失养,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小腹疼痛者,称为妊娠腹痛,亦  相似文献   

12.
《内经》辫析2则福建中医学院93级研究生(新加坡)杨竣联,陈清辉指导老师郑家铿1《内经》"痹"义析1.1指气血闭阻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厥阴之复,……甚则入脾,食痹而吐。"《素问·阴阳别论》提到的"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此处"痹"即是指有气血运...  相似文献   

13.
形神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贯穿于脏腑、经络、营卫、气血各方面新陈代谢的发生、发展和变化之中 ,是推动生命活动的源泉和动力。形神合一理论具有博大精深的科学内涵 ,研究形神学说具有重要的意义。1 形神的概念  形即指物质、形体。《说文》 :“形 ,象也”。形的本义是指形象、形体。《内经》对“形”的论述有两方面 :一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一切有形实体 ,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曰 :“阳化气 ,阴成形”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曰 :“在天为气 ,在地成形” ,《素问·六节脏象论篇》曰 :“气和而有形 ,因变以正名…  相似文献   

14.
<正> 太、少阴阳,即太阴、少阴、太阳、少阳。它们是根据阴和阳各自在“量”的方面的多少不同而划分的。《素问·天元纪大论》曰:“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有太阴、少阴、太阳、少阳的区分。太、少阴阳这些名称在《内经》中的应用主要有:①用于说明四时五脏之气的,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心……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②用于说明脏腑经脉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六经是辨证论治体系的纲领,它继承于《内经·素问·热论》六经。所以,准确理解《伤寒论》六经与《内经》六经的异同是学习《伤寒论》六经概念的首要前提。下面就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管见。 《伤寒论》六经以脏腑、经络、气血等为物质基础,其中脏腑是核心,阴阳之胜复消长是辨证之纲,并脉证合参,结合自然界  相似文献   

16.
不通则痛     
<正>疼痛是人体最常见的临床证状,中医学认为当人体脏腑气血经络及精神状态,出现失衡或破坏时都会产生难以忍受的苦楚,而疼痛,也称为痛证。临床上痛证有多种表现如胀痛、刺痛、灼痛、冷痛、绞痛、隐痛等。究其原因,主要是"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或阻塞,不通则痛而发生病  相似文献   

17.
癫狂一证一般多认为属阴阳失调,七情内伤或痰气上扰,气血凝滞等因素所致。如《难经·二十难》云:“重阳者狂,重阴者癫”《医林改错·癫狂梦醒汤》篇说:“癫狂一证,乃气血凝滞,脑气与脏腑气不接。”而《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篇》则指出“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笔者诊治一些久病疑难之癫狂证,经常法治疗无效,据《金匮》之理论以补益阴阳之气治疗,现例举验案两则,以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老年病从气虚血瘀论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气虚血瘀证的成因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年四十 ,而阴气自半也 ,起居衰矣 ;年六十 ,阴痿 ,气大衰 ,九窍不利 ,下虚上实 ,涕泣俱出矣。”这充分说明 ,人在中年以后 ,随着增龄 ,长期受到七情六淫、劳倦、外伤以及各种疾病的影响 ,以致机体的真气开始逐渐虚衰 ,气血失调 ,进而日趋瘀滞 ,正如《灵枢·营卫生会篇》云 :“年老之气血衰 ,其肌肉枯 ,气道涩。”王清任亦云 :“元气既虚 ,必不能达于血管 ,血管无气 ,必停留而瘀。”“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 ,气虚运血无力导致血瘀 ,且瘀血内阻 ,新血不生 ,血少不能化气 ,进而加重气…  相似文献   

19.
中风一证,属于本应标实。其主要发病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腑阴阳失调,加以化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溺养;或明亏于下,肝阳暴张,血随气逆,扶疾挟火.税审经逐,蒙蔽清房而形成上实不应,阴阳互不维系之危候。然,老年人若患此疾,穷其根本还是肝肾阴亏,水不涵木,凤阳内动,气逆血获,心神昏冒,脉络瘀滞所致。正如叹临证指南医案·中风*曰:“肝血肾液内枯,阳扰凤旋乘窍。”又如*内经多日:“年至四十,附气自半,而起居衰矣、肾藏柜,为农胶,肝职…  相似文献   

20.
刘杰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9):453-454
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寒热虚实皆可致痛。《素问·举痛论》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指出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是寒邪;而“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血脉瘀滞不通也可导致疼痛。疼痛经久不愈,又会出“现久病多虚”,“久病多瘀”,故临床上某些慢性疼痛因寒瘀夹杂者多见。现在某些医者动则用寒凉清热、凉血、解毒,认为具有消炎作用,实则克伐生气,于气血的生化、运行不利。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自拟温通汤为主加减治疗部分慢性疼痛取得一定疗效,略述于下:1基本方药温通汤:黄芪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