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丹  谢强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3):743-744
目的总结谢强教授应用小柴胡汤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的合理用药经验。谢强教授临证,不仅注重小柴胡汤的安全合理应用,而且突破小柴胡汤的和解剂范畴,拓展了小柴胡汤的应用范畴,灵巧加减,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谢强教授在近40年的临床实践中,精研经典,博采众家,临床善用经方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其合理应用小青龙汤治疗鼻病(尤其是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面)颇有心得,突破小青龙汤解表剂范畴,拓展其运用范围,且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六味地黄丸自创制以来一直备受宠爱,对后世医学的启发与影响也是极大。原是主治小儿"五迟五软",近年来临床运用极为广泛,凡是由多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所致而表现为中医肾虚证候的疾病均可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方进行加减应用。现将姜德友教授运用六味地黄丸合剂治疗现代疾病的经验进行梳理分析,精选出七则典型病案予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谢强针药并用临证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谢强教授既擅长针灸,又精通中药,五官临床多针药合用,疗效卓著。他认为:针灸药物并重,是提高中医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知针知药,方为良医。作为从事中医五官临床的医生,应以突出药物及手术治疗为主,同时又不排斥其它疗法,力争佳效。现将谢强教授针药并用治疗耳鼻咽喉疾病经验略谈一二,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5.
谢强教授以通经接气针法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经验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淑荣 《新中医》2005,37(8):9-10
谢强教授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运用通经接气针法,通过循经通经接气,可使针刺“得气”直入病灶,从而达到通经脉、调气血、驱邪气之目的。此法颇适合治疗耳鼻咽喉科疾病,尤其适用于急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朱祥成教授系我省名老中医,从事耳鼻咽喉临床、教学、科研近40年,博采众长、学验俱丰.朱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耳鼻咽喉疾病取得较好的疗效,笔者有幸侍诊,受益匪浅,现择朱教授应用补中益气汤治验3则,报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7.
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六味地黄丸在骨质疏松症、尿路感染、食管白斑等16种疾病中应用,为临床运用六味地黄丸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六味地黄丸原名地黄丸 ,又名六味丸 ,出自《小儿药证直诀》 ,用治小儿肝肾阴虚不足之证。该方由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组成。具滋阴补肾之功。主治肾阴不足 ,虚火上炎诸症。笔者在耳鼻咽喉疾病的治疗中常运用此方 ,收效甚好 ,现报道如下 :1 耳鸣、耳聋、耳眩晕肾为先天之本 ,肾主骨生髓 ,开窍于耳 ,脑为髓海 ,“肾和则能闻五音”。若肾阴不足 ,则髓海空虚 ,耳窍失养 ,见耳鸣、耳聋之症 ;阴不维阳 ,水不涵木 ,肝阳上亢 ,扰及清窍 ,则见耳眩晕。此类之症 ,可选六味地黄丸治之。〔例一〕宋某某 ,女 ,4 1岁。“因头晕 ,视物旋转…  相似文献   

9.
导师谢强,是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教授、主任中医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名中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耳鼻咽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30余年,医术精湛,擅长用针灸、中药等治疗五官科疑难病.笔者有幸随师侍诊,收获颇多,兹就老师妙治癔病性失音验案1例与同道分享.  相似文献   

10.
仝小林教授运用六味地黄丸治疗各科疑难症得心应手,以其辅助治疗糖尿病合并足跟痛、肠上皮化生、强迫症合并滑精3则临床验案为例,探索、剖析仝教授活用六味地黄丸经验。  相似文献   

11.
浅析六味地黄丸在临床中的新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对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进展的回顾性分析,对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做系统总结。六味地黄丸体内直接作用物质与血药成分二次研发证实,阐述六味地黄丸的最新功效在治疗多种疾病上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4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原有治疗不变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六味地黄丸内服治疗.结果:运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方剂溯源、古代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角度,结合现代疾病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疾病谱的范围,通过寻找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确定六味地黄丸研究的多系统靶点,明确六味地黄丸的主要药理作用方向及有效成份。  相似文献   

14.
谢强教授临证,观耳鼻咽喉急症,多有燥热津伤证,每以清燥救肺汤化裁,辅以利窍之品治之,常获良效,兹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15.
六味地黄丸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六味地黄丸临床研究进展的回顾性分析,对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做一系统总结.六味地黄丸自宋代创制以来,其临床主治病证不断扩大,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内分泌、泌尿生殖等临床各科疾病.这种多系统、多病种的广泛性的治疗作用为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因此,深入研究六味地黄丸的主治病证以及其作用机理,结合现代疾病深入探讨肾阴虚证或肝肾阴虚证的病理实质,对进一步揭示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和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振 《家庭中医药》2021,28(10):38-40
传统中药六味地黄丸,经过千年应用,早已为普通民众广泛认识,现在它可以说是中国老百姓自主调补身体、治疗疾病用得最多的药物之一.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六味地黄丸现在越来越多地被用在肾病和肝硬化腹水方面的临床治疗中.在肾病科,很多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功能衰竭等都会用到六味地黄丸.对于治疗肾病,人们比较容易理解,因为觉得六昧地黄丸原本就是调补肾阴虚的中药,但为什么它也能治疗肝硬化腹水呢?  相似文献   

17.
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六味地黄丸在骨质疏松症、尿路感染、食管白斑等16种疾病中应用,为临床运用六味地黄丸提供了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8.
谢强教授认为,脾胃居中焦,升清降浊,充养五官七窍。脾胃旺则五官得以护养,不及则疾病丛生。因此临证论治耳鼻咽喉疾病,始终应该注重调理脾胃。文章从实证攻邪须护中、重症初愈调气阴、久病窍虚重升阳、釜底添薪旺中阳、调理中州济肾元、木强金衰先扶土等六个方面介绍其临床经验,强调顾护脾胃、调养后天,脾胃功能健旺,使气血生化有源,气机得以正常运行,对于促进耳鼻咽喉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在“六味地黄丸学术研讨会”上了解到,作为滋阴补肾良药的六味地黄丸,2003年销售额达到3.67亿元。 对多种现代疾病诸如慢性肾炎、高血压、神经衰弱、糖尿病等都有较好临床效果的六味地黄丸是我国传统名方中药产品,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为了进一步印证它的临床应用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中华中医药学会和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携手举办了这次研讨会。 六味地黄丸2003年销售3.67亿元!本刊通讯员  相似文献   

20.
小柴胡汤临证治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强中  李云英 《光明中医》2008,23(9):1338-1339
小柴胡汤虽在外感热病中应用较多,但其在耳鼻咽喉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亦不可小觑,尤其在部分耳鼻咽喉科疑难杂症的治疗方面,适当的加减常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合理运用的核心在于全面掌握小柴胡汤各药物之间的协作关系及各自独立的特性,尤其是结合耳鼻咽喉生理与病理特点来正确处理药物取舍,方能发挥小柴胡汤处药精详而力拔千斤的神奇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