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敏 《天津护理》2011,19(2):121-122
动脉血气分析是危重症患者重要的监测指标,对呼吸衰竭诊断、抢救和治疗,酸碱平衡失调诊断与治疗,低氧血症的判断,指导氧气治疗和机械通气等具有重要意义。正确采集动脉血是控制血气标本结果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没有高质量的采集标本就没有实验室准确的结果。现就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的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动脉血气标本的采集与送检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266000)张鹤君血气分析是临床上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所致的慢性呼吸衰竭、心肺复苏、心脏手术等危重病人的一种重要检查项目。是准确诊断,及时治疗以提高救治成功率的重要环节。开展动脉血气以来,...  相似文献   

3.
王新莉 《天津护理》2012,20(2):119-120
动脉血气分析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尤其是危重症病人,正确的血气分析检验结果,是提供临床医生对危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的依据〔1〕,而标本的正确采集、保存及送检是获得准确的血气  相似文献   

4.
动脉血气分析是诊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平衡紊乱最可靠的指标和依据,快速准确地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对急危重症患者的病情诊断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急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动脉血气分析已成为临床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常规检测指标。目前经股动脉法是动脉血气标本采集的常用部位,但急危重症患者多为老年患者,往往基础疾病多,穿刺体位不易固定,病情复杂多变,利用经股动脉法采集标本常不能满足临床需要。本科运用经足背动脉法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2种方法对照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技术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血气分析在临床广泛应用,血气分析的检测已成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治疗不可缺少的环节。故提高标本采集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内广大护理同仁对临床动脉血气分析采集技术进行了较多的临床研究,现将近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血气分析仪是临床进行危重病患者抢救及监护的常规检测设备,动脉血气是临床危重病患者抢救及用药时必不可少而又无法替代的、可反映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的重要生化指标。血气分析结果易受标本因素、仪器状态、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使检测结果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临床上抢救危重病人时,为了判断病人的呼吸功能及酸碱失调情况,多要采集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及pH值测定[1].而需要的动脉血标本具有特殊的要求,即不能使血液与空气接触,以免测定结果失真,延误病人的抢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在临床中经肱动脉采集血气分析的方法,并从对病人的体位要求、采血成功率、按压时间、安全性(对病人的不良影响)等方面与经股、桡、足背动脉采集血气分析的方法进行了比较,认为肱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是除常规采集动脉血气分析部位以外可以推广的采血部位。  相似文献   

9.
血气分析对了解病情,决定治疗方式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病情不稳定,需要加强医疗监护的危重病人.动脉取血进行血气分析和应用监测仪两者结合.可提高动脉血气分析应用的合理性,特别是在ICU,动脉血的采集更是必不可少的常规操作。对于病程长、全身情况差的病人.既要准确、及时采集血气分析标本,又要计划性保护动脉。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失败的原因与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3例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失败的原因与对策。结果 引起动脉血气标本采集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采集失败原因有误穿静脉、医护工作者和病人存在心理恐惧、标本溶血、选择部位不恰当、空气进入。结论 采集动脉血气标本应根据患者的病情,规范操作,尽量减少因采集标本给动脉血气分析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11.
如何采集动脉血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血气分析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血液检测方法,用于观察病人内环境的酸碱平衡。随着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护士接触到动脉血采集也相应增加,正确留取和处置标本在减少或消除偶然误差、保证血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血气分析中,血液标本的采集和保存是否恰当,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特殊情况应采用动脉血作为分析样本。动脉采血常用的动脉为股动脉、肱动脉、桡动脉,现将动脉血采集方法的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血气分析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被普遍应用,尤其在呼吸内科,已成为诊断病人是否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或上机后如何调整呼吸机工作模式及参数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判断酸碱失衡的重要依据.对病人用药及其治疗效果评价也有其重要意义.特别是针对上呼吸机的患者,每天至少要采2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为此,要求护士必须提供准确无误的动脉血标本.然而,由于技术问题或操作手法不同,有时误抽静脉血或动静脉血混合现象时有发生,使血气报告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这不但延误治疗时间和用药,而且反复穿刺,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为此我院在临床上采用了专用动脉血气采集针,当进行动脉穿刺时,非动脉血不能进入采血器内,避免了以上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3.
血气分析是临床上抢救急性呼吸衰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所致的慢性呼吸衰竭、心肺复苏、心脏手术等危重病人的一种重要检查项目,其结果迅速准确对机体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有准确的描述。自我科开展动脉血气分析工作以来,我们对采血部位的选择、抗凝剂的使用,血气标本的送检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探讨,现将操作方法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血气分析是用于检测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的一项重要指标,危重病人特别是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病人须严密监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酸碱平衡状态,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为了探讨传统动脉采血针(一次性1mL注射器)和新型动脉采血针(一次性动脉血气采血针)采集动脉血气时对动脉血气检测结果的影响,我们在2010年对50例病人进行了自身对照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15.
动脉血气分析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血液检测方法,用于观察患者内环境的酸碱平衡、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判断急、慢性呼吸衰竭的程度。为诊断和治疗呼吸衰竭提供可靠依据。随着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动脉血标本采集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技术之一,其解剖特点及各项操作与抽静脉血相比有一定的难度,正确留取和处置标本在减少或消除检验误差,保证血气分析结果可靠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将如何采集动脉血标本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霞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1):3737-3737
为危重患者采动脉血做血气分析是每个护士在临床工作中都会遇到的常规护理操作之一。血气分析检测是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血气分析标本采集后,临床上常采用输液或药剂玻璃瓶的橡胶瓶塞来将穿刺针头刺人以隔离空气,但橡皮塞取材不方便,质地硬不易刺入,易导致护理人员针刺伤,操作也相对繁琐,且不符合医疗废物管理规定。我科于2012年采用抽血用真空采血管应用于300例需要做动脉血气的患者采血后的空气隔离,  相似文献   

17.
目前血气检测及血液酸碱平衡分析在临床上应用较为普遍,尤其对急重症患者的抢救和监护更为重要。搞好血气分析的质量保证,是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血气分析结果的先决条件。以下阐述血气分析过程中质量保证的几个要点: 1 血气分析前的质量保证 ①血标本必须为动脉血,可从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处采集标本;②必须用肝素抗凝,  相似文献   

18.
王芳 《全科护理》2009,(15):1361-1361
血气分析技术是临床了解机体内环境的一种检查手段,已被普遍地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各种疾病引起的急性和慢性呼吸功能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心肺复苏、体外循环的监测等。做血气分析时需采集动脉血,动脉血可采用任何部位,但一般选用容易采取的动脉如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等,其中以桡动脉最为方便、安全。近年来国内对临床动脉行血气分析穿刺技术有较多的临床研究,包括各种穿刺部位的选择与定位方法;特殊病人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采血的对比观察;婴幼儿或儿童血气测定等。现将本人对104例桡动脉穿刺取血操作的技巧回顾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芳 《家庭护士》2009,7(15):1361-1361
血气分析技术是临床了解机体内环境的一种检查手段,已被普遍地应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各种疾病引起的急性和慢性呼吸功能衰竭的诊断和治疗、心肺复苏、体外循环的监测等.做血气分析时需采集动脉血,动脉血可采用任何部位, 但一般选用容易采取的动脉如桡动脉、股动脉、肱动脉、足背动脉等,其中以桡动脉最为方便、安全.近年来国内对临床动脉行血气分析穿刺技术有较多的临床研究,包括各种穿刺部位的选择与定位方法;特殊病人桡动脉与股动脉穿刺采血的对比观察;婴幼儿或儿童血气测定等.现将本人对104例桡动脉穿刺取血操作的技巧回顾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动脉血气分析因其结果迅速、准确,对机体的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状态有准确的描述而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在危重症抢救时尤为重要,已成为临床必要的检测指标之一.我院自2006年以来,使用自制橡皮泥针栓帽防止血气分析标本采集中空气进入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