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恒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871-1872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国人人均寿命的延长,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在50~59岁年龄组中,年龄每增加10岁,心力衰竭患病率约增加1倍,而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是极其常见而严重的临床综合症。其发病率、病死率较高,预后严重,而传统心力衰竭治疗主要为地高辛,而地高辛治疗心衰没有明显降低心衰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常见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心脏病治疗方法的改进以及整个人群寿命的延长,CHF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研究显示45~95岁,年龄每增加10岁,CHF发病率几乎增加1倍,病死率增加4~5倍,再次住院率及医疗费用显著增加,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为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心脏利尿钠肽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尽管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有了相当大的进展,可其发生率、死亡率仍很高。在美国,大约有490万人患心力衰竭。据估计,每年新发生的病人有550000例。充血性心衰的病死率依然很高,5个心衰患者中将有1人在1年内死亡。所有已确诊为CHF患者中,其中一半在5年内死亡。  相似文献   

4.
张艳君  文东 《海南医学》2008,19(3):141-143
最近几十年来,慢性心力衰竭(CHF)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2003年CHF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在35~74岁人群中,心力衰竭患病率为0.9%,按照比率推算,我国成年人群中约有CHF患者400万人。尽管近十年来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具有较高患病率和病死率。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全球心力衰竭患病人数高达2250万,每年新增病例数200万。我国2003年一项心力衰竭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35-74岁人群中约有心力衰竭患者400万人。中、重度心力衰竭的5年病死率可达30%~50%。与此同时,因心力衰竭引发的医疗花费相当巨大。因此。近年来对心力衰竭的治疗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研究显示心脏矢同步的心力衰竭患者常规药物治疗效果往往欠佳。目前应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不仅能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而且使心衰患者住院率、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心衰)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群年龄的增长,心衰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在美国有人统计45岁以上普通人群,年龄每增长10岁,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率增加1倍以上,是65岁以上病人住院的主要原因,而且再次住院率很高。多数患者出现CHF的症状和体征时,疾病已属终末期,存活率很低,重度心衰患者5年病死率达50%以上。近年来在心衰的治疗方面已取得相当大的进展,本文主要就药物治疗的现状作一综述。 1 概念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绵阳市心力衰竭患者血管紧张索转换酶抑制荆(ACEI)的使用情况。方法采用绵阳市3所医院1998、2001和2004年住院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病历数据库。对CHF患者ACEI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上述3家医院心力衰竭患者共1882人。其中使用ACEI者共计707人(37.57%)。1998、2001和2004年使用ACEI的患者占当年CHF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逐渐增加(P〈0.01),出院时建议使用ACEI的比例逐渐增加(P〈0.01),3个时间段中CHF患者平均住院费用逐渐降低,心力衰竭病死率遥渐下降。ACEI制剂的选择在1998年以卡托普利为主,且种类少,仅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和培多普利,2001和2004年ACEI的种类明显增多,且卡托普利比例连渐下降,但仍为各种药物之首。除卡托普利外的药物选择中,有大规模循证证据的药物使用明显增加。结论提示自从心力衰竭治疗指南公布以来,绵阳市心力衰竭患者ACEI制剂的使用水平逐渐提高,但与欧美发达国家比较尚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红蛋白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2年2月在中信机电制造公司总医院住院治疗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30例,对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贫血的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随着血红蛋白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血红蛋白水平在140—159g/L时病死率最低,≥160g/L时病死率回升。严重心力衰竭患者贫血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和血红蛋白浓度过度增高时病死率均增高。对于血红蛋白〈160g/L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升高是CHF预后的保护因素,心功能分级增高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死率增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ESS)的发生率及其特点。方法:检测142例CHF患者(观察组)及87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清T3、T4、FT3、FT4、TSH,对比两组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统计ESS的发生率,分析CHF程度与ESS的关系,观察ESS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甲状腺功能明显异常,ESS发生率22.5%,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ESS的发生率增加,合并ESS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ESS组。结论:CHF常合并ESS,是CHF患者预后不良的指标,严重CHF患者补充甲状腺素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临床上十分常见而又难治的心脏综合征,是多种心血管疾病最严重的阶段,其患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居高不下。据美国国立健康统计中心的资料显示,3年内50%的心衰患者反复住院,约30%的患者在2年内死亡,75%在6年内死亡。重症患者年病死率高达50%,心衰随年龄而增长,80岁以上心衰患病率是50岁左右者的10倍。心功能越差,病死率越高。虽然药物治疗在不断发展,尤其是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