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在早期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为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8年1月~2020年1月,随机抽取在本院治疗的88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分别实施C T和核磁共振检查,比较两种不同检测技术的诊断准确性是否存在差异.结果:CT检查诊断出不同部位病灶共59个,核磁共振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CT表现与分型、发病机制及诊断与鉴别。方法对40例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前查头颅CT,未明确病灶的患者入院后2~5d复查,入院后15—20d常规复查,有症状加重的患者随时复查,每位患者均做2次以上的CT检查。结果40例患者临床诊断全部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且经CT确诊为脑梗死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加重,或用原发梗死灶无法解释的症状或体征时,再次行头颅CT检查,发现有梗死后出血的表现。结论脑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当病情变化、加重时,及时检查CT是必要的,有利于HI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3.
杨鹍  邓世勇  唐陶富 《现代保健》2011,(21):108-109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cT诊断的方法、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6月~2010年8月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低场磁共振检查,试验组采取cT检查,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试验组的阳性率为9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27/40),而且试验组的临床症状定位符合率为100%(40/40),对照组的临床症状定位符合率为85.O%(34/4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早期诊断中,应用cT进行检查具有积极的意义,必须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并且不断提高确诊率,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中性脑梗死临床CT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中性脑梗死临床患者46例,对其采取CT扫描进行诊断,并对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CT扫描发现病灶127个,包括出血病灶46个,梗死病灶81个,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98.43%。病灶分布以双侧基底节区最为常见,其次为大脑凸面。结论经CT检查可对中性脑梗死做出准确诊断,定性与定量结果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对其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梗塞的早期诊断及治疗的方法。方法对在2010—2012年我院治疗脑梗死的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回顾分析,重点分析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过程和预后的情况。结果在接受治疗的两周时间内有30倒患者完全康复有15例患者病情有所缓解,有4例患者病情好转比较缓慢,有一例患者死亡。结论通过脑部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方法,能够较早的发现脑梗死,在经过科学快速的治疗后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杨艳玲 《职业与健康》2002,18(12):137-137
脑梗死的发病占临床脑血管病的80%。由于近年来对脑梗死病的生理病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对脑血管意外治疗的概念在不断创新。多数学者认为,在脑血管意外时,脑血管组织在出现坏死前,应及早再通及时恢复脑组织供血,在临床上因病人病情不同及个体上差异,应区别对待,治疗上应个体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CT诊断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9年5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外伤性脑梗死患者2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划分对比组与操作组,每组各是100例,给予对比组患者加以基础CT诊断,操作组患者加以螺旋CT诊断,分析两组患者诊断情况,包含正确、误诊与漏诊等。结果:操作组患者诊断正确92例、占比92.0%,数值较对比组80例、8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组患者误诊3例、占比3.0%、漏诊5?例、占比5.0%,小于对比组12例、12.0%、18?例、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外伤性脑梗死诊断中,采取螺旋CT检验方式取得的成效更加显著,可保证诊断正确率,减少误诊与漏诊情况产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螺旋CT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完整资料,其中27例大面积脑梗死是脑血管栓塞引起,12例是其它部位栓子脱落引起,6例是由于外伤性血管损伤引起。45列患者均在临床症状出现后2 h24 d内行头颅CT平扫,经积极治疗后均行头颅CT复查。结果 45例患者均在脑实质内出现大片状低密度影,累及脑灰白质。结论螺旋CT能准确诊断大面积脑梗死,特别是外伤后出现的大面积脑梗死时,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和资料支持,避免医疗引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孙显昌 《职业与健康》2002,18(4):121-121
脑梗死的发病率占脑血管病的80%,近年来,由于对脑梗死病理生理研究深入和重视,有关缺血性脑病治疗概念也在不断创新,在脑缺血组织未出现坏死之前,最理想的方法是早期再通闭塞的脑血管,及时恢复脑组织供血。从临床上观察患者个体表现及发病情况不同,根据病情区别对待,采取个体化治疗,本文总结了20例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史旭波 《中国保健营养》2012,(10):1669-1670
目的探讨CT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收治的24例早期脑梗死(发病后12小时内)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早期脑梗死患者中,第一次CT平扫检查有异常征象16例(阳性率66.7%),未见异常8例(33.3%)。异常CT改变有以下几种:致密动脉征14例(58.3%);豆状核轮廓模糊6例(25%);岛带消失征10例(41.7%),其中灰白质界限不清者12例(50%);24例患者中CT影像学表现有2种或及以上早期脑梗死征象者共14(58.3%)例。结论对早期脑梗死患者,特别是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应通过早期CT影像学的改变并结合其临床表现,及早提出治疗计划。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腔隙性脑梗塞的CT和临床特点,为该病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清华大学医院175例腔隙性脑梗塞病人的临床和CT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女之比为1.5;1;以60~79岁病人较多,占73.2%;好发部位为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区。结论60-79岁的男性应成为放射科CT诊断腔隙性脑梗塞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175例腔隙性脑梗塞的CT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腔隙性脑梗塞的CT和临床特点,为该病诊断与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清华大学医院175例腔隙性脑梗塞病人的临床和CT诊断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组病例男女之比为1.5∶1;以60~79岁病人较多,占73.2%;好发部位为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区。结论60~79岁的男性应成为放射科CT诊断腔隙性脑梗塞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塞(CWI)的病因、分型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自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共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450例,回顾性分析CWI患者所占的比例及其分型。结果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共46例,占缺血性脑血管病所有患者的10.2%,各种类型的分水岭梗死,存在颅内血管异常的比例均大于30%。结论分水岭梗死的主要病因为体循环低血压,脑的大动脉狭窄或闭塞。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分水岭梗塞(CWI)的病因、分型及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自2007年9月至2009年9月共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450例,回顾性分析CWI患者所占的比例及其分型。结果脑分水岭梗死患者共46例,占缺血性脑血管病所有患者的10.2%,各种类型的分水岭梗死,存在颅内血管异常的比例均大于30%。结论分水岭梗死的主要病因为体循环低血压,脑的大动脉狭窄或闭塞。  相似文献   

15.
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CT病理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腰椎管侧隐窝的正常值及侧隐窝狭窄的CT病理与临床表现和治疗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 15例正常尸体腰椎标本的解剖学观察 ,结合 2 0例健康志愿者腰椎CT扫描 ,测量正常腰椎管侧隐窝矢状径。分析 174例腰椎管侧隐窝狭窄患者的CT病理与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 发现在L1 、L2 水平约 3 4%的正常人存在侧隐窝 ,在L3 ~S1 水平都有侧隐窝。临床上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侧隐窝矢状径均 <5mm ,狭窄的病因有 :腰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关节增生、腰椎滑脱、发育性骨性腰椎管狭窄、腰椎骨折及腰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等。不同病理的临床表现发生率不同。结论 侧隐窝是腰椎管正常的解剖结构。引起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的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突增生、黄韧带肥厚最常见。选择治疗时一定要结合患者的CT病理与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6.
无症状脑梗死与有症状脑梗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鸾 《职业与健康》2006,22(8):620-621
目的分析比较无症状脑梗死与有症状脑梗死临床特点,引起人们对无症状脑梗死的重视。方法搜集了某医院门诊及住院脑梗死病人355例,将其分为有症状和无症状两组,用统计学检验,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无症状脑梗死与有症状脑梗死,两者的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6.07,P〈0.01),而在性别、发病危险因素、病灶类型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无症状脑梗死与有症状脑梗死一样不容忽视,应早诊断,早治疗,对有危险因素的高危群体应予以高度重视和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17.
薛红霞 《医疗保健器具》2011,18(11):1752-1753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脑梗死的常规治疗(脑细胞活化剂、钙拮抗剂、甘露醇及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分别给予氯吡格雷50mg/d,肠溶阿司匹林100mg/d,疗程均为2周,所有患者均未行溶栓治疗。于入院时及用药2周后测定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中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及血小板聚集率。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血浆GMP140及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与阿司匹林相比可以更明显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改善血液流变学,在脑梗死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原发性脑干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病机理,诊断,探讨治疗措施。方法对15例患者采用钙拮抗剂、护脑、开颅手术、气管切开、腰穿等治疗,半年后采用GOS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恢复良好4例、中残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原发性脑干损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机理较复杂,早期诊断及采用扩血管、手术等综合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脑囊虫病CT分型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脑囊虫病CT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脑囊虫病患治疗前脑CT影像表现分型,与患在抗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杀虫反应以及抗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抗囊治疗第1疗程易出现杀虫反应,但各型脑囊虫病患出现反应的程度不同,并且抗囊治疗效果出出不同。I型患杀虫反应轻,经2-3个疗程抗囊治疗后大部分患已治愈,Ⅱ,Ⅲ,Ⅴ型患第1疗程出现较重的杀虫反应,治愈率分别为81.4%,72.6%和74.1%,IV型患杀虫反应轻,疗效较好。结论:表面脑CT分型对指导脑囊虫病临床治疗和判定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67例ACI均为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ACI35例为观察组,非糖尿病并ACI3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改变(头颅CT或MRI、颈动脉彩超),并对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纤维蛋白原(Fbg)、体重指数(BMI)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以多灶性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多见,血TC、LDL-C、Fbg、BMI与非糖尿病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ACI有关的危险因素较多,积极干预危险因素是防治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