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俊平  徐伟 《医学信息》2007,20(3):394-395
医院供应室领入并再发放的物资有一次性用品和非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用品是从设备科领入并再发放的一次性卫生材料,如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棉签等;  相似文献   

2.
一次性滑移垫,又可以将其称为一次性患者移送手术垫单,主要由吸水垫、一次性中单以及滑移垫组成;一次性滑移垫不仅能够单独使用,还能够与配合着一次性中单使用。一次性滑移垫在患者手术之后对其进行静态搬运中的应用,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有利于医疗质量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术后患者静态搬运一次性滑移垫的临床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一次性滑移垫在术后患者静态搬运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与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2020年4月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YY 0336—2020《一次性使用无菌阴道扩张器》等4项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进行修订。具体内容如下。1 YY 0336—2020《一次性使用无菌阴道扩张器》(强制性)修订。替代YY 0336—2013。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一次性使用无菌阴道扩张器产品的结构型式与基本尺寸、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使用说明书、运输、贮存、灭菌失效期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妇产科诊查和清洗阴道时使用的一次性使  相似文献   

4.
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代替了反复使用的玻璃注射器、输液器,为防止假冒伪劣产品流入,作者对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检查,严把质量关,并加强了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使用管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次性切片刀的综合利用朱德为目前,病理科一次性切片刀的利用率越来越高。由于一次性刀片特有的性能,即刀口锋利、刀片薄,质量好、防锈、价格昂贵,刀片用完后丢了可惜。故利用旧一次性切片刀作取材用,发挥了它应有的效益,现介绍如下。备刀柄一把,金属制品,以合金...  相似文献   

6.
目的:运用品管圈提高手术室一次性物品使用。方法由9人组成品管圈,分析术中一次性物品浪费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结果手术室一次性物品使用率明显提高,减少了术中浪费。结论将品管圈的方法应用于手术室一次性物品管理中,提高了一次性物品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婴幼儿一次性静脉采血成功率的影响因素,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患儿及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2年~2013年我院门诊部抽血室婴幼儿静脉采血600例,分析影响因素,总结并改进采血方法,提高护士的采血技术及心理素质。结果改革前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为45.0%,陪护满意度为40.0%,改革后一次性采血成功率65.7%,陪护满意度为87.0%。结论婴幼儿及其家属与护士的有效沟通和互动,选择最合适的采血方法和采血位置,护士扎实的采血技术功底和稳定积极的心态是婴幼儿一次性采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选择一次性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灭菌方式,并对灭菌效果进行验证。方法综合比较4种常用灭菌方式的特征和环境,基于一次性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材料及特性,选择环氧乙烷灭菌法进行灭菌。灭菌完成后确认一次性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的性能,并采用生物指示剂对产品微生物及环氧乙烷残留进行测试。结果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方法对一次性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进行灭菌,灭菌器内灭菌参数为:预真空度60 k Pa±5 k Pa、灭菌温度50℃±5℃、相对湿度55%RH±20%RH、灭菌压力0~5k Pa、保压时间1 min、加药计量895 g、灭菌剂作用时间6 h、排残真空度-60 k Pa±5 k Pa、排残次数3次、每次排残时间为30 min、有毒气体解吸时间为14 d。结论环氧乙烷灭菌法是针对包装后一次性射频等离子手术电极可行且有效的灭菌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了JLY一I型一次性使用输液(血)器具器身密合性检测仪,以及与之配套的XL型气体泄漏检测传感器的结构和原理。该仪器用于检测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和一次性使用输血器的器身密合性,也可广泛应用于许多需要定性检测密闭器具在一定压力下和一定时间内是否漏气的场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真空采血管和一次性使用抗凝管采集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的影响。方法分别用真空采血管和一次性使用抗凝管采集末梢血,真空管静脉采血,并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对WBC、RBC、HGB、PLT、HC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真空采血管和一次性抗凝管采集末梢血检测血常规与静脉采血法相比,WBC计数均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0.01),HCT具有显著性差异,对于RBC和HGB检测,一次性抗凝管采集末梢血与静脉采血法相比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两容器检测PLT结果与静脉采血法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检测结果分布宽度均大于静脉采血法。结论本实验建议使用真空采血管采集末梢全血进行血常规检测,以得到相对真实的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在临床上日益剧增的使用给人们带来了安全和便利,但同时其使用后的处理也给环境带来了压力。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的回收再利用已成为社会关注问题。首先介绍美国FDA对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的回收再利用管理方式,再结合中国国情提出对我国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回收再利用管理方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模拟临床使用一次性输液器输注青霉素钠注射液,对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中可沥滤物进行分析。研究中使用了两个不同厂家A、B两种型号的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发现在输注青霉素钠时并未发生药物吸附,且对有关物质研究也证实没有迁移出新的物质。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流经A、B两种型号输液器的药液中均检出环己酮和DEHP,A型输液器中还检出了少量的异辛醇。这些可沥滤物主要是由输液器的生产过程中引入的,且其含量均远低于人体安全摄入量,因此,本研究表明临床治疗中使用一次性输液器输注青霉素钠存在较低风险  相似文献   

13.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通报的2004年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和一次性使用滴定管式输液器的质量监督抽验情况表明,两种产品的合格率分别为98.6%和92.3%。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一次性胃管催吐在误食中毒患儿洗胃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6例误服药物患儿按入院先后次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胃管催吐洗胃,对照组采用压舌板或手指催吐,比较两组催吐成功率和咽部损伤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一次性胃管催吐应用于患儿洗胃效果好,咽部粘膜损伤少,易于被患儿接受。  相似文献   

15.
杨维华  许金华  张柏玲 《医学信息》2007,20(12):2139-2141
目的总结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方法、疗效和护理经验。方法选取异位妊娠未破裂型患者60名,使用甲氨喋呤一次性静脉注射或一次性肌肉注射后的效果观察。结果60例异位妊娠经保守治疗,保守成功54例,保守后手术6例。结论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方法简便、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坦桑尼亚寻求医疗用品生产技术合作坦桑尼亚一家医疗实验室用品公司寻求生产一次性医疗用品系列产品的生产技术。产品包括:外科手术用手套、聚乙烯体验手套、刺血针、一次性无菌皮下注射用针管和针头、静脉注射装置、导液管等。这些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因为目前东非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自体血液回收系统中使用国产一次性血液回收贮存器在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我院外科手术患者80例,进行术中自体血液回输.根据使用一次性血液回收贮存器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使用国产一次性血液回收贮存器(罐体组件和双管组件)、配合进口自体血液回收机和离心杯套装,对照组使用进口一次性血液回收贮存器及其配套自体血液回收机和配套耗材.观察两组患者自体回收血液处理前后的血常规、游离血红蛋白浓度、血气等有效性指标;观察设备有无故障、患者有无不良反应等安全性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自体回收血液,经洗涤后红细胞压积大于50%,游离血红蛋白浓度小于300mg/L,清洗过程中能明显清除游离血红蛋白,白细胞、K+.实验组患者平均每例回收血液0.76L,经血液回收机处理后获得浓缩血液0.17L,均回输给患者.使用过程中设备未发生故障、病人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 一次性国产血液回收贮存器性能可靠、使用安全,可满足临床使用需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了肌苷注射液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观察肌苷注射液有无溶血作用、血管刺激性及过敏性。经试验证明:肌苷注射液在最大浓度4%,最大体积0.4ml/10g,即1.6g/kg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后活动进食未见异常,7天内动物无死亡,故其一次性腹腔注射的最大耐受量为1.6g/kg。而小鼠一次性静脉注射肌苷注射后出现萎糜,活动减少,呼吸急促,在剂量1.6和1.28g/kg时分别死亡10%和5%,而1.02g/kg时未发现死亡,故其最大耐受量为1.02g/kg。用0.1%肌苷注射液隔日一次腹腔注射致敏豚鼠  相似文献   

19.
LB-1型自动排气安全输液器供临床一次性输液使用。设计依据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国家标准,在原一次性使用输液器的基础上做了若干创新,使本输液器在输液全过程中具有自动排气的新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建立了测定抗氧剂1010的HPLC方法,并对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中抗氧剂1010在去离子水、0.1 M盐酸溶液、0.1 M氢氧化钠溶液、无水乙醇、丙二醇及乙腈中的迁移溶液进行了测定,为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的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