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跨声门癌局部生长扩展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跨声门癌局部扩展及颈淋巴转移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将30例跨声门癌的喉体标本及35侧颈廓清大体标本行火棉胶包埋,连续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显示:跨声门癌以喉室为中心向声门上区、声门区呈基本均等态式浸润扩展。颈淋巴结转移率为43.3%(13/36)。潜在性转移为30.0%(6/20)。将颈淋巴结分为四类,颈部转移淋巴结分为三型、四期。随着颈淋巴结增大,转移率增加,聚融型淋巴结增多,破膜率增加。结论:跨声门癌应定义为以喉室为中心纵向跨区发展的肿瘤。在跨声门癌的局部扩展中,喉室屏障作用较小;跨声门癌应慎行喉部分切除术,行喉手术同时应行肿瘤主体侧颈廓清术。  相似文献   

2.
为了断定对需要全喉切除的肿瘤做半侧甲状腺坊除术的必要性,作者回顾了1974~1984年期间经治的261例全喉切除术的病理报告和临床过程。261例中,74例未做甲状腺切除术,187例做了半侧甲状腺切除术,其中95例接受了术前放疗,51例接受了术后放疗,41例未接受放疗。261例中含声门上癌66例,声门癌和跨声门癌135例,声门下癌5例,下咽癌55例。手术后经病理证实,15%的声门上癌,31%的声门癌和跨声门癌,60%的声门下癌,14%的下咽癌侵及甲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进一步探讨喉及下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 ,为喉及下咽鳞癌颈淋巴结清扫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 1997年 5月~ 1999年 7月 4 0例临床颈淋巴结阴性 ( c N0 )的喉及下咽鳞癌患者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所得标本 ,且术前未经任何治疗者为研究病例。对颈清扫淋巴结 (共 2 2 19枚 )进行常规 HE及免疫组化法检查。全部病例随访 1年以上。结果 :喉及下咽鳞癌出现颈淋巴结转移 14例 ( 3 5 % ) ,共 3 1枚 ( 1.4 % )淋巴结 ,其中声门上癌 6例 ( 6/2 0 ) ,跨声门癌 1例 ( 1/1) ,下咽癌 7例 ( 7/10 )。 9例声门癌无颈淋巴结转移。颈淋巴结转移均位于颈 、 区。结论 :喉及下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多发生于患侧颈 、 区 (局限于声门区喉癌除外 )。对于 T2 ~ T4 声门上癌、跨声门癌及下咽癌的 c N0 患者 ,根据其可能发生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高危险性 ,建议行患侧或双侧颈 及 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4.
回顾性调查1865例行全喉切除的喉癌病例.发现120例喉癌有喉前淋巴结,其中24例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非转移性喉前淋巴结最大直径从0.2cm大小到1cm左右不等,转移性喉前淋巴结从0.2cm到最大直径1.9cm。喉前淋巴结转移率为1.3%.其中声门上癌、声门癌、声门下癌和跨声门癌的喉前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39%、0.73%、5.02%和2.55%。喉前淋巴结转移与细胞分化无关,与喉癌原发部位及肿瘤分期有关,声门下癌或侵犯声门下区的喉癌较声门上癌和声门癌易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跨声门侵犯的喉癌较声门上癌易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T3、T4期喉癌,较T1、T2期喉癌易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有喉前淋巴结转移的喉癌.易发生颈侧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5.
激光治疗喉声门型癌手术切缘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喉声门型癌激光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喉声门型鳞状细胞癌50例(1996年8月-1998年10月),支撑喉镜下CO2激光切除肿瘤。喉癌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和连续切片,单数HE染色,双数行PCNA特异染色。切缘残留肿瘤用同样方法检查。结果 切缘安全26例,相对安全19例,阳性5例。T1a、T1b和T2的阳性率分别为3.6%(1/28),14.3%(2/14)和25.0%(2/8)(P<0.01)。免疫组化染色与常规HE染色切片观察切缘结果相同。激光手术切缘的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激光切缘有烧灼后的组织变性,激光切缘有4-8层细胞坏死。部分切除组织中可见软骨组织。50例患者观察5年以上,局部复发S例,其中切缘阳性4例,切缘相对安全1例。结论 激光手术切除的喉癌标本连续切片观察结果显示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切除早期喉声门型癌可获得安全切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跨声门癌喉软骨支架受累的特点及意义。方法 选择临床喉全切除标本50例,火棉包埋,连续切片观察。结果 跨声门癌喉软骨支架受累为64%(32/50),其中单纯甲状软骨受累为34%(17/50),甲奖软骨和环状软骨同时受累为30%(15/50);肿瘤早期就可浸润喉软骨支架;跨声门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为44%(22/50),侵及与未侵及喉软骨支架者转移率分别为56.25%(18/32)、22.22%  相似文献   

7.
全喉切除或咽喉切除的标本,经连续切片现察,发现咽喉部肿瘤侵犯甲状腺的机制。如甲状软骨受肿瘤侵犯,喉前或上气管旁淋巴结有转移,可直接侵及甲状腺或其峡部。当切除环状软骨后或声门下癌时,进行甲状腺全切除,甚为重要。进行前连合病变手术时,亦需作甲状腺部分切除术,范围根据冰冻切片检查而定。  相似文献   

8.
跨声门癌局部生长扩展与颈淋巴结转移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跨声门癌局部扩展及颈淋巴转移的组织病理学,将30例跨声门癌的喉体标本及35侧颈廓清大体标本行火棉胶包埋,连续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显示:跨声门癌以喉室为中心向声门上区、声门区呈基本均等态式浸润扩展。颈淋巴结转移率为43.3%(13/36)。潜在性转移为30.0%(6/20)。将颈淋巴结分为四类,颈部转移淋巴结分为三型、四期。随着颈淋巴结增大,转移率增加,聚融型淋巴结增多,破膜率增加。结  相似文献   

9.
王铁  于靖寰 《耳鼻咽喉》1994,1(2):103-105
对声门上癌中常见的会厌室带癌50例采用火棉胶包埋,整喉连续切片的方法就声带运动障碍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50例中有33例(66.0%)发生声带运动障碍,其原因是癌组织直接或间接对声带、杓状软骨及环杓关节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声门旁间隙其下部分(喉室外下角水平以下)以及喉室,受癌组织的侵犯是声门上癌发生声带运动障碍的具有特征性的重要原因之一。认为为保证肿瘤切除的彻底性,对有运动障碍的声带,特别是已固定的声带应以切除为宜。  相似文献   

10.
T_3、T_4声门癌患者治疗方案为手术和/或术后放疗。手术为大范围的喉切除,包括全喉、单侧或双侧甲状腺叶切除,双侧颈前静脉淋巴结群(2~4颈椎平面),双侧气管旁淋巴清扫。只对淋巴结>3cm者才作根治性颈  相似文献   

11.
为确立一种原发喉室的跨声门癌,选择肿瘤主体以喉室为中心经全喉切除手术的标本50例,火棉胶包埋,连续切片观察。结果发现①跨声门癌的肿瘤原发部位在喉室,50例中有T23例。②肿瘤以深层浸润为主占90%(45/50),易侵及声门旁间隙(82%,41/50)和甲状软骨(64%,32/50),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不符达48%(24/50)。结论:原发喉室的跨声门癌是声门上型癌的一种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双蒂肌瓣法在跨声门癌手术中使用的效果。方法 对32例跨声门癌患者(T2N0M0 10例,T3N0M0 16例,T3N1M0 2例,T4N1M0 4例)行喉部分切除后用双蒂肌瓣修复,术后接受^60Co放疗。结果 32例均在放疗结束后2个月顺利拔管。术后1年内无复发;1-3年内复发10例,复发率37%,其中癌直径>4cm者,4例均复发。死亡6例,死于术后2年4例(颈部转移2例,局部复发1例,肺转移1例),3年2例(颈部转移1例,脑转移1例)。结论 双蒂肌瓣法的应用使原来拟行全喉切除的跨声门癌患者可以行喉部分切除,扩大了喉部分切除术的适应症,提高了喉癌患者的生存质量,且并发症少,假喉室的形成增加了术后拔管率。  相似文献   

13.
据作者分析,在喉咽部癌病中,发生于梨状窝者约19倍于环状软骨后癌(152:8)。多数病人就诊时已属晚斯(90%T_3),已有颈淋巴结肿大者占66%。3年存活无瘤病者为:原用手术治疗者(喉切除、颈廓清术)为29%(8/28);原用放疗者为4%(2/55),加用术前放疗者为36%(12/33)。对51例喉切除标本作了连续切片观察,发现T_1及T_2病变,特别是局限于内侧壁者,或能用放疗治愈。较大的病变已侵入喉深部,其扩展如声门处癌。保守疗法不太适合,因不少病人的癌病已穿过甲状软骨及环状软骨(22/51)。本组梨状窝癌虽然外观很少能够反映侵入范围,此22例中已侵犯部分甲状软骨或环状软骨者,进行喉镜或吞钡检查,均有侵及其顶部及外侧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跨声门癌50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确立一种原发喉室的跨声门癌,选择肿瘤主体以喉室为中心经全喉切除手术的标本50例,火棉胶包埋,连续切片观察。结果发现(1)跨声门癌的肿瘤原发部位在喉室,50例中有T23例。(3)肿瘤以深层浸润为主占90%(45/50),易侵及声门旁间隙(82%,41/50)和甲状软骨(64%,32/50),临床分期与病理分期不符达48%(24/50),结论:原发喉室的跨声门癌是声门上型癌的一种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跨声门癌在保证根治肿瘤的前提下恢复喉的发音、呼吸、吞咽防护功能。方法对41例跨声门癌施行扩大部分喉切除术,包括扩大垂直喉切除术26例(26/41),扩大额侧喉切除术5例(5/41),次全喉切除术10例(10/41)。主要应用胸骨舌骨肌、颈阔肌双蒂转门肌皮瓣等同期进行缺损喉腔的重建。其中应用转门肌皮瓣修复27例,胸骨舌骨肌瓣修复7例,舌骨肌瓣修复5例,胸锁乳突肌和筋膜修复2例。结果总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5.7%(30/35)、74.1%(20/27),III期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4.6%(22/26)、76.2%(16/21),IV期患者分别为3/4、1/2。总的气管套管拔出率为87.8%(36/41),应用颈前转门肌皮瓣修复组拔管率为96.3%(26/27),胸骨舌骨肌瓣为5/7,舌骨肌瓣为4/5,胸锁乳突肌瓣为1/2。全部患者恢复了发音功能,语音响亮清晰者92.7%(38/41),吞咽防护功能全部恢复。结论中、晚期跨声门癌选择性地施行功能保全性喉手术是可行的;应用转门肌皮瓣进行缺损喉腔重建可获得满意的喉功能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声门下癌并不常见,约占喉癌的1~8%,声门癌伴有声门下扩展的发生率约占11~22%。声门下癌早期常不出现声嘶,且症状出现前肿瘤早已从声门下区扩展到邻近区域,半数可经弹力圆锥纤维扩展,侵害甲杓肌导致声带固定,出现气急和喘鸣。病理证实喉肌系统和软骨及其周围均受侵犯,并经环甲膜向喉外扩散和气管旁淋巴结转移。作者对1965~1979年15年间的原来分期为T_1N_0-M_0的571例声带鳞癌经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复发者再行手术切除的喉器官切片进行研究,计有9例声门下原发性鳞癌误认为T_1声门癌,均为男性,年龄28~72。岁,平均年龄57岁。临床表现为声嘶,症状持续6周至16个月,间接喉镜和直接喉镜检查显示肿瘤起自声带,未扩展至喉上或喉下。声带活动正常。 7例系在放疗后8个月内癌肿复发,2例分别于27个月及48个月后复发,均未扪及颈部淋巴结;直接喉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梨状窝癌局部扩展的规律 ,为梨状窝癌的手术治疗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 应用石蜡包埋大体标本连续切片的方法 ,对 2 6例梨状窝癌全喉及次全喉切除的标本进行了观察。结果 位于梨状窝外侧壁的肿瘤 ( 4例 )主要向外侧咽侧壁扩展 ,位于梨状窝内侧壁的肿瘤 ( 5例 )容易向喉腔及对侧梨状窝扩展。累及整个梨状窝 17例。声门旁间隙及甲状软骨是最易受侵犯的喉结构 ,环状软骨受侵较少 ;会厌及会厌前间隙的侵犯未见超过中线 ,声门旁间隙及会厌前间隙的侵犯途径有2个 ,肿瘤沿杓会厌襞向前及在甲状软骨板内侧直接向前侵犯声门旁间隙 ;肿瘤沿杓会厌襞向内上方及在甲状软骨板内侧上部侵入会厌前间隙。结论 会厌前间隙的受侵并不是喉部分切除的禁忌证 ,大部分位于梨状窝外侧壁的肿瘤及部分梨状窝内侧壁的肿瘤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 ;位于梨状窝内侧壁及环后区的肿瘤易在环后区向对侧侵犯 ,对累及环后区的梨状窝癌 (Ⅰ ,Ⅲ型 ) ,应注意肿瘤在环后区粘膜下向对侧侵犯。  相似文献   

18.
梨状窝内侧壁癌切除与喉功能保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梨状窝内侧壁癌切除喉功能保留术的技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梨状窝内侧壁癌71例.其中49例行喉功能保留术;22例未保存喉功能.喉功能保留手术方法①切除范围声带活动正常者行患侧水平上半喉+梨状窝内侧壁切除;声带活动受限者行同侧水平半喉+声门旁间隙+梨状窝内侧壁切除;声带固定者行患侧垂直半喉+梨状窝内侧壁和部分梨状窝外侧壁切除,梨状窝尖受累者切除范围扩大到环状软骨环和颈段食管;②修复喉修复对利用会厌、甲状软骨膜、带状肌肌筋膜、颈前皮瓣修复喉缺损;梨状窝修复对缺损范围小者用下咽粘膜瓣或残缘粘膜分离后直接对合,缺损范围大者用胸大肌肌皮瓣转移及胸三角皮瓣修复;③颈淋巴结处理71例中65例(91.5%)行颈清扫术,其中同侧颈清扫术39例,双侧颈清扫术26例;④术后全部病例予以辅助性放射治疗,剂量60~75Gy.结果寿命表法统计3年、5年生存率喉功能保留组分别为63.4%和49.6%;喉功能不保留组分别为52.4%和42.4%.喉功能保留组喉功能全部恢复者占71.4%(35/49),部分恢复者占28.6%(14/49).结论梨状窝内侧壁癌易侵入喉部,但多数病例在彻底切除肿瘤病灶的前提下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声门癌的组织病理学研究—附62例连续切片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声门癌的发病特点,生长方式及向外扩展特点,声带固定的意义,术式选择与肿瘤复发率生和生存率的关系。方法:62例中,T_1 37例,T_2 9例,T_3 16例。仅1例为T_3N_1M_0,均为喉鳞癌。手术方法:喉全切除术16例,喉垂直部分切除术25例,声带切除术21例,N_1者行同侧颈廓清术。单纯声带切除标本采用石蜡包埋技术,其余采用火棉胶包埋技术,进行连续切片观察。结果:声门癌的生长方式与病理分期有一定关系。临床TNM分期与病理分期不符率为27.4%,估计过低是对喉骨架侵犯估计不足,过高是对肿瘤周围炎性浸润误为肿瘤范围。Reinke's层、弹力圆锥、声门旁间隙、喉室、甲状软骨都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前联合受侵应考虑喉骨架可能受侵。术后局部复发率为12.8%,复发时间为3个月~8年,复发病例中以T_2为多。颈淋巴结转移率为4.8%,术后3年生存率98.4%,5年生存率95.2%。结论:声门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低,术后复发率低,生存率高。同侧上下扩展多见,晚期才向对侧扩展。前联合腱是肿瘤向对侧声带、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侵犯的通道。声门癌侵及前联合者应考虑喉骨架可能受侵。声带固定不是喉部分切除禁忌证,而是扩大手术范围的指征。  相似文献   

20.
喉癌喉前淋巴结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海涛  王薇 《耳鼻咽喉》1997,4(4):195-197
回顾性调查1865例行全喉切除的喉癌病例,发现120例喉癌有喉前淋巴结,其中24例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非转移性喉前淋巴结最大直径从0.2cm大小到1cm左右不等,转移性喉前淋巴结从0.2cm到最大直径1.9cm。喉前淋巴结转移率为1.3%,其中声门上癌,声门癌,声门下癌和跨声门癌的喉前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0.39%,0.73%,5.02%和2.55%。喉前淋巴结转移与细胞分化无关,与喉癌原发部位及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