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俊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549-1550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属于非梗阻型心肌病.1976年由日本学者首次发现,该病主要以左室乳头肌以下心肌肥厚为特点.此病男性多见,发病年龄15~80岁,以30~60岁较多,中国人发生率较高,占肥厚型心肌病的2%~5%[1].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表现几乎均异常,现将我院10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的心电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梗阻型与非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24 h动态心电图、临床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脏彩超分为梗阻型(n=34),非梗阻型(n=22),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心脏彩超、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临床治疗以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梗阻组室间隔、左室后壁厚度、以及两组的比值均明显高于非梗阻组(t=3.42、2.74、2.98,均P<0.05;梗阻组Holter异常Q波、ST-T缺血改变、室性早搏较非梗阻组均明显升高(χ^2=8.43、7.96,t=3.86,均P<0.05);梗阻组临床预后[心力衰竭7例(20.59),心源性猝死6例(17.65)]较非梗阻组[心力衰竭3例(13.64),心源性猝死3例(13.64)]显著较差(χ^2=8.48,P<0.01).结论 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的心脏彩超与Holter有更多的不良表现,可能导致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1984年6月至1994年12月住院资料完整的52例原发性肥厚型心肌病(HCM),对其临床表现及特点进行讨论。临床资料52例中梗阻型18例,非梗阻型25例,心尖肥厚型9例。男34例,女18例;年龄23~77岁,平均sl.5岁,>60岁19例占365%;病程6个月~20年。仅《树两家系家族性发病,占77%。主要临床表现:胸闷52例,心悸50例,胸痛46例,头晕乏力40例,晕厥史5例,有心杂音40例占76.9%,伴有高血压8例,伴有心衰11例。误诊率:院外误诊45例占86.5%,误诊时间最长达20年。误诊为冠心病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阵发性房颤4例。肺心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表现。方法选取已经确诊的肥厚型心肌患者46例,其中肥厚梗阻型18例,肥厚非梗阻型28例,进行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大多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ST-T改变、病理性Q波、电轴偏转伴发心律失常及典型超声表现。结论重视超声心动图表现与心电图改变及临床表现相结合可以提高肥厚型心肌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率,尤其对无症状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同时对临床随访观察及治疗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云英  张广宏  左春洁 《中国医药》2014,(10):1433-1435
目的 通过探讨肥厚型心肌病的特异性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表现,提高肥厚型心肌病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2008-2011年北京市顺义区中医医院23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标准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对其超声心动图心腔内径、前室间隔厚度、左室流出道内径及观察有无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征),血流动力学指标为左室流出道最大血流速度(Vmax)及流速压差(PGmax)等以及对心电图的ST段、T波及QRS波群进行分析.结果 23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心电图出现ST-T改变19例,左心室高电压或左心室肥大15例,心律失常4例(其中心房颤动1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窦性心动过缓2例),P波高尖1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超声心动图显示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17例(其中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或左心室流出道血流加速者4例),心尖部肥厚型心肌病5例,左有心室壁均肥厚1例.23例肥厚型心肌病超声心动图定量测定:主动脉根部内径(32 ±4)mm,左心房内径(41±7) mm,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44 ±8)mm,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27 ±8)mm,前间隔厚度(20±4)mm,左心室后壁厚度(12±2)mm,左心室射血分数(69±12)%.结论 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是目前临床心血管领域中最常用且无创性检查方法,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检查可提高其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 ,临床上少见。本病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 ,但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左室造影有其特征性表现。笔者对 1996至2 0 0 1年住我院的 14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五年来收治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5 4例 ,其中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14例占 2 5 9% ,本组男性8例 ,女性 6例。年龄 30~ 6 5岁 ,平均 48 75± 10 0 1岁。均无明确的心肌病家族史 ,无糖尿病病史。有高血压病史 4例 ,高脂血症 2例 ,嗜烟 4例。1 2 临床表现 胸闷 9例 ,不典型胸痛 5例 ,心悸 5例 …  相似文献   

7.
31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超声心动图诊断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31例,分析其心电图特点。结果ST段改变者25例(80.6%),冠状T波改变者19例(61.3%),异常Q波10例(32.3%),室性早搏8例(25.8%),其中晕厥者3例。结论ST段改变、冠状T波、异常Q波是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主要心电图表现,对室性早搏者应重视。  相似文献   

8.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发现有一型肥厚型心肌病,其心室肌肥厚的部分不在左心室靠近基底的一半、中部、室间隔,而是在心尖部,被称为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自日本学者Yamaquhi等首先报道以后,渐为人知。它可归属于肥厚型心肌病非梗阻型,即非梗阻性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本病发病年龄15~70岁,以40~60岁多见,男多于女,男女发生率比例为2:1~12:1。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我省原发性心肌病的发现逐年增多,临床上报告多数为扩张型和肥厚型心肌病2种,而缩窄型则罕见。本院最近收治1例肥厚型心肌病,有右心室流出道梗阻,且合并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进行心肌活检证实,后经心外科手术切除流出道梗阻部分,临床症状缓解,红细胞增多症消失。一般肥厚型心肌病,病理上以室间隔增厚与左室壁肥厚不成比例为特征,临床上有梗阻与非梗阳2型,而引起右心室梗阻者较少见。现将病例报道于下,并略加讨论。  相似文献   

10.
全导联持续ST段下移与T波倒置患者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分析多导联持续ST段下移与T波倒置的原因。方法选取2007年2月至2009年6月因不典型胸痛在我院就诊且ECG有持续全导联ST段下移与T波倒置的18例患者,均无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病史,剔除瓣膜病,电解质紊乱,洋地黄药物影响及脑血管病所致的继发性ST-T变化。随访中常规观察了ECG,超声心动图(UCG),心脏X线片的变化。结果 18例患者中肥厚型心肌病9例,占全组患者的50%,扩张型心肌病4例(22.2%),缩窄性心包炎1例(5.56%),糖尿病2例(11.11%),原因不明T波倒置者2例(11.11%)。在5~15年随访中,除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出现左心衰竭外,其余14例均能胜任日常工作,生活,无心肌梗死发生。结论有全导联持续ST段下移与T波倒置的不典型胸痛患者,不要只想到冠心病,应该全面考虑,心肌病所占比例较高,尤其肥厚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肥厚梗阻型与非梗阻型心肌病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2003—2006年入院的肥厚性心肌病患者112例,其中肥厚梗阻型心肌病54例,非梗阻型58例,对比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平均追踪随访(4.5±2.8)年。结果:肥厚梗阻型与非梗阻型心肌病病人在年龄、家族史、合并症等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梗阻型患者中女性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梗阻型。梗阻型患者胸闷、心脏杂音等表现较为多见,其他症状、体征及临床转归在梗阻型和非梗阻型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移(SAM征)、左心室流出道最大压差(LVOT)、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二尖瓣返流等方面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与非梗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临床事件发生率低,且两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肥厚梗阻型与非梗阻型心肌病病人在年龄、家族史、合并症等方面差别不显著。通过积极、以β阻滞剂为主的药物治疗,临床事件及心脏事件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肥厚型心肌病心脏起搏治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限,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及晚期传导系统受累为基本病态的原因不明的心脏疾病。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而分为梗阻型(obstruetive)肥厚型心肌病和非梗阻型(nonobstructive)肥厚型心肌病。其主要治疗包  相似文献   

13.
特发性心肌病是指“原因不明的心肌病变”,多数学者同意Goodwin的分类:(1)肥厚型心肌病(梗阻型及非梗阻型),(2)充血型心肌病(扩张型),(3)闭塞型/限制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本型特点是心肌明显肥厚,可为心腔各壁普遍性肥厚(对称性肥厚)或以室间隔肥厚为主(非对称性肥厚)。肥厚肌块常向心腔突出  相似文献   

14.
肥厚型心肌病(包括梗阻型和非梗阻型)2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心肌病的分类方法很多,目前临床上一般多采用Goodwin的分类法:(1)肥厚型心肌病(再分为梗阻型及非梗阻型两类);(2)充血型心肌病;(3)闭塞型心肌病;(4)限制型心肌病。近年来由于心血管检查诊断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超声心动图等无创性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使肥厚型心肌病的发现有所增多,现将我院近两年来经临床及特殊检查确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肥厚型心肌病住院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探讨心电图对肥厚型心肌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2年12月至2012年4月驻马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已确诊肥厚型心肌病住院患者80例进行分析,了解其心电图特点。结果8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有76例心电图有不同程度的异常,ST段压低发生率最高;其次是T波改变,以T波倒置为主46例(57.5%),异常Q波有32例(40.0%)。结论心电图是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早期发现及进行初步危险分层的简便、经济、安全的实用工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日—2013年3月31日该院行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的61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访心脏超声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与术前比较,术后即刻经超声和经导管测得的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显著降低(P <0.01),术后即刻室间隔厚度无明显差异(P >0.05);(2)随访期间,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 <0.01),室间隔厚度较术前明显减少(P <0.05)。与术前比较,随访期间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无明显变化,左心房内径明显减小(P <0.05),术后1年减少更为显著(P <0.01);(3)住院以及随访期间,30例术中出现一过性传导阻滞,1例术后出现持续性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术中出现间隔支—后降支交通支开放,2例术后梗阻复发,术中及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能显著降低梗阻型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室间隔厚度及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改善患者症状,近期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常玉英  杜宇  杜平 《河北医药》2013,35(10):1544-1544
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或称为肥厚梗阻型原因不明的心肌病(梗阻型心肌病),以及特发性肥厚型主动脉瓣下狭窄、非对称性室间隔肥厚[1]。病变以心肌肥厚为主要特征,心腔缩小,心室顺应性减弱,左心室流出道狭窄,收缩功能亢进,舒张功能降低,最后可能发生猝死,或变为扩张性心肌病或心力衰竭[2]。超声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  相似文献   

18.
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是肥厚型心肌病的特殊类型,现将2000年1月至2005年4月遇到的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14~82岁,平均50岁,其中40~60岁5例,病程4个月~4年。3例患者平时无明显症状,心电图异常在单位健康体检时发现;5例患者症状无特异性,有胸闷、胸痛(刺痛或钝痛)、心悸。8例患者中1例患糖尿病,4例临床曾诊断为冠心病。体检血压均在正常范围,心界不大,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血电解质、血脂、心肌酶、肝功能均正常,胸片未见异常1·2方法:本组心尖肥厚型心肌病均做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Tei指数评价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右心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经三尖瓣血流和肺动脉瓣血流,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对52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HOCM组)和52例对照组人群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及主动脉短轴切面分析,计算Tei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Tei指数显著增大(P〈0.001),ICT延长(P〈0.001),IRT延长(P=0.001),RVET明显缩短(P〈0.001)。结论Teij指数能简便、敏感、综合评价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右心室整体收缩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0.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以心肌非对称性肥厚、心室腔变小为特征,以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为基本病变的原发性心肌病,易发生较严重心律失常,约50%的患者发生猝死(SD)。目前,HCM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基因突变所导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已报道的相关突变超过900种,主要有β肌球蛋白重链基因、肌球蛋白结合蛋白C基因、心脏肌钙蛋白T基因等13个心脏肌节蛋白基因以及相关的线粒体基因,临床表型多样。通过药物和非药物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功能和生活质量。本文就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OCM)的致病分子机制、病理生理、梗阻机制及诊治的研究进展作一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