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景洪哥纳香胺的分离和结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景洪哥纳香Goniothalamus cheliensis树皮中分离得到4个化台物,经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为十六酸(I)、5,6-2H-6-苯乙烯吡喃-2-酮(Ⅱ)、(SR,6S,7R,8R)-7,羟基-8苯基四氢呋喃并[3,2-b]-2H-吡喃-2-酮(Ⅱ)、景洪哥纳香胺(Ⅳ)。化合物I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Ⅳ为从哥纳香属中发现的一种新结构类型的生物碱,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景洪哥纳香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苗苗  冯毅凡  张雪  戴毅  姚新生 《中草药》2011,42(2):214-216
目的研究植物景洪哥纳香Goniothalamus cheli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以及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景洪哥纳香根中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其中4个为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乙酰哥纳香呋吡喃酮A(acetylgoniofupyrone A,1)、哥纳香二醇(goniodiol,5)、8-表哥纳香三醇(8-epi-goniotriol,6)、心瓣哥纳香丁内酯(cardiobutanolide,7),另外3个化合物分别为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2)、松属素(pinocembrin,3)、松脂素(pinoresinol,4)。结论化合物1为呋喃并吡喃型苯乙烯内酯,且为新化合物,命名为哥纳香乙酰酯A。  相似文献   

3.
姜苗苗  冯毅凡  张雪  姚新生 《中草药》2011,42(12):2386-2388
目的 研究景洪哥纳香Goniothalamus cheliensis根醋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Toyopearl HW40、制备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景洪哥纳香根的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2个新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单乙酰双哥纳香二醇(1)和景洪哥纳香胺酮(2).结论 化合物1为一个新的苯乙烯内酯二聚体,化合物2为一个新的生物碱.  相似文献   

4.
通过查阅近40篇文献,对2003年以来哥纳香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归纳总结;该属植物所含成分结构类型主要有苯乙烯内酯、生物碱、黄酮、乙酰精宁、挥发油等;近10年来,从哥纳香属植物中分离鉴定了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51个,生物碱类化合物40个,黄酮类化合物10个,乙酰精宁类化合物4个、其他类化合物23个。该属植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苯乙烯内酯类成分的抗肿瘤作用方面;其中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哥纳香甲素已经开发成抗肿瘤一类新药;但160个种中,只开展了部分种的物质基础和生物活性研究工作,该属植物还有大量的研究空间。本文综述哥纳香属植物近10年来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以期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哥纳香属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奇志  何明芳  梁敬钰 《中草药》2003,34(3):277-280
介绍从哥纳香属Goniothalamus (Bl.)Hook.f.et Thoms.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新化合物及其生理活性研究概况,为进一步开展该属植物成分和药效研究提供参考。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对近10年来哥纳香属化学成分和生理活性加以综述。从哥纳香属中分得的新化合物苯乙烯内酯类34个,番荔枝乙酰精宁类39个,生物碱类14个,三萜类化合物1个。其中部分单体显示强的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6.
史玉俊 《中草药》1997,(8):510-510
哥纳香内醋(goniothalamin, )5-轻基_7苯基-2,6二烯庚酸内酷)为一个有生物活性的苯乙烯毗喃酮衍生物。曾从多种哥纳香属植物中分得此化今物。  相似文献   

7.
马晓宁  柴瑞华  赵余庆 《中草药》2008,39(9):1291-1294
目的研究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茎叶皂苷酸水解产物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等各种色谱技术对西洋参茎叶皂苷酸水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西洋参茎叶皂苷酸水解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0(S)-人参二醇[20(S)-panaxadiol,Ⅰ]、20(S)-原人参二醇[20(S)-protopanaxadiol,Ⅱ]、20(R)-原人参二醇[20(R)-protopanaxadiol,Ⅲ]、20(S)-人参三醇[20(S)-panaxatriol,Ⅳ]、24(R)-拟人参皂苷元[24(R)-ocotillol,Ⅴ]、20(R)-原人参三醇[20(R)-protopanaxatriol,Ⅵ]、20(R)-达玛烷-3β,12β,20,25-四醇[20(R)-dammarane-3β,12β,20,25-tetrol,Ⅶ]、20(R)-达玛烷-3β,6α,12β,20,25-五醇[20(R)-dammarane-3β,6α,12β,20,25-pentol,Ⅷ]。结论化合物Ⅰ~Ⅷ为首次从西洋参茎叶皂苷酸水解产物中分得的人参皂苷元衍生物。其中Ⅳ、Ⅶ、Ⅷ为从西洋参根、茎、叶、果、花蕾中首次发现。化合物Ⅶ为本课题组从人参果皂苷中首次发现和报道的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原人参二醇型皂苷元衍生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植物景洪哥纳香中苯乙烯内酯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色谱分离方法和MS、NMR等波谱鉴定技术。结果:从该植物中分离并鉴定了6个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1)-(6)。结论:化合物(1)和(2)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丁烯酸内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人参二醇衍生物抗肿瘤活性比较的初步结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人参二醇衍生物和人参二醇的抗肿瘤活性,以寻找抗肿瘤活性更强的化合物。方法:用细胞染色计数法比较人参二醇衍生物人参二醇-驻琥珀酸酯(I)、313,12β,加(R)-三羟基达玛烷(Ⅱ)、3β,12β-二琥珀酸单酰氧基-20(R)-羟基达玛烷(Ⅲ)和人参二醇的抗肿瘤活性,所用癌株为S180肉瘤,Lewis肺癌,阳性对照为5-氟尿嘧啶,阴性对照是含5%新生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结果:衍生物Ⅲ抗肿瘤活性最强;其次为Ⅰ,Ⅱ和人参二醇抗肿瘤活性最弱且两者活性相当。结论:人参二醇衍生物抗肿瘤活性较人参二醇增强。  相似文献   

10.
郭洁茹  朱虎成  唐芳  张锦文 《中草药》2017,48(10):2129-2145
多环多异戊烯基间苯三酚衍生物(polycyclic polyprenylated acylphoroglucinols,PPAPs)为藤黄科植物的主要活性成分,其结构新颖,且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抑郁等多种生物活性,是目前天然产物研究的热点之一。对近年来从植物中分离得到的226个天然多环多异戊烯基间苯三酚衍生物化学结构、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了哥王抗肿瘤活性部位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了哥王95%、75%、50%乙醇提取物、水提物及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确定了哥王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考察了哥王不同提取物及95%乙醇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部位对Hela、SGC-7901、Bel-7402细胞的抗肿瘤活性。结果:了哥王95%乙醇提物对Hela、SGC-7901细胞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其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对Hela、SGC-7901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结论: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初步确定为了哥王抗肿瘤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2.
续报近年来番荔枝科植物细胞毒成分的研究概况,介绍泡泡属、哥纳香属、瓜馥木属、暗罗属、卷团属、囊木瓣属、紫玉盘属和木瓣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景洪哥纳香叶中的苯乙烯内酯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景洪哥纳香叶的抗肿瘤活性苯乙烯内酯类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色谱柱分离,理化性质、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7个化合物,其中4个为苯乙烯内酯:(+)-isoaltholactone(1),goniodiol-7-monoacetate(2),leiocarpin A(3),goniodiol(4),另3个为松乔素(pinocembrin,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和豆甾醇(stigmasterol,7)。结论:化合物1-4体外有抗肿瘤活性,化合物1,2、3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陈笔岫 《中草药》1998,(5):356-356
在新抗癌剂研究中,从长叶哥纯香GoniothalamusgardneriHook.f.etThoms.的根中分到1个新的单四氢呋喃乙酰精宁化合物,命名为长叶哥纳香素(gardnerin),C35H64O8,无色无定形粉末,mp65℃~68℃,[α]+18.15°(c,0.14,CH3OH)。化学结构是通过NMR和MS光谱以及化学衍生物确定的。绝对构型是用其per-Mos-her酯分析解决的。长叶哥纳香素有细胞毒活性,对人鼻咽癌(KB)、人结肠癌(HCT-8)和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IC50分别为5.1、4.3和4.6μmol/L。从长叶哥纳香分得一个新的番荔枝乙酰精宁化合物@陈笔岫…  相似文献   

15.
王风云  李伟宏 《中成药》2020,(5):1114-1119
目的 制备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评价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乳化超声分散法制备固体脂质纳米粒,测定粒径、Zeta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体外释药、光稳定性(4 500 lx,25℃).MTT法考察固体脂质纳米粒对人宫颈癌上皮细胞(Caski细胞)的抑制作用.结果 所得莪术醇固体脂质纳米粒粒径为(198.84±4.17) nm,Zeta电位为(-21.8±2.5)mV,包封率为83.27%,载药量为3.83%,36 h内累积溶出度为61.81%;体外释药符合Weibull模型(R2 =0.960 5);光照72 h后,莪术醇含有量仅降低了3.42%;对Caski细胞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并呈量效和时效依赖性(P<0.05,P<0.01).结论 固体脂质纳米粒可明显提高莪术醇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16.
中药鸦胆子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晨旭  索有瑞 《中成药》2006,28(1):117-120
鸦胆子系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Brncea JavanieaL.Merr)的种子,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1]Kupchan等报道了由B.antidysenter Mill.中分得对多种动物菌株有显著活性且毒性较低的鸦胆丁[2](Bruceantin)后,有关活性成分的报道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进一步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苦木内酯类化合物[3~5]。我国于1978开始研制鸦胆子油静脉乳剂[6],并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鉴于该植物的多种生物活性,为了更好地开发其药用价值,本文就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化学成分迄今为止,从鸦胆子的果实中分离得到了多个天然…  相似文献   

17.
山胡椒抗肿瘤转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山胡椒Lindera glauca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转移活性.方法: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HPLC制备色谱等多种色谱法分离纯化山胡椒中的化学成分;采用NMR等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进一步以Tran-swell趋化实验方法测定化合物抗肿瘤转移作用.结果:从山胡椒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为樟苍碱(1),N-甲基樟苍碱(2),瑞枯灵(3),紫堇碱(4),N-反式阿魏酸酪酰胺(5),N-顺式阿魏酸酪酰胺(6),芒籽香碱(7),降异紫堇定碱(8),[9,9,9-2H3]-(1S*,3S*,4S*,8S*)-p-Menthane-3,8-diol(9),[9,9,9-2H3]-(1S*,3R*,4S*,8S*)-p-Menthane-3,8-diol(10).抗肿瘤转移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1,2,4,5,7和9均有明确的抗肿瘤转移作用,其中化合物1,4和5的抗肿瘤转移活性较强.结论: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9,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和5的抗肿瘤转移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狭瓣鹰爪花Artabotrys hainanensis R.E.Fries为番荔枝科鹰爪花属植物,是海南特有植物。在民间,海南狭瓣鹰爪花作药用植物已有很长历史,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常用作治疗疟疾和头颈部淋巴结核。梁晓天等[1,2]从鹰爪花A.uncinatus根中分离得到倍半萜类化合物鹰爪甲素和鹰爪乙素对鼠疟原虫有强抑制作用,Zhang等[3]也从同种植物的根中分离得到鹰爪丙素和丁素。为寻找新的药理活性成分,本实验对狭瓣鹰爪花茎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本文报道从狭瓣鹰爪花茎中分离到的4个倍半萜类化合物:泽泻醇(alismol,),clovane-2,9-diol(),junipedio…  相似文献   

19.
景洪哥纳香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云南西双版纳景洪哥纳香(Goniothalamus cheliensis)茎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等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景洪哥纳香茎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种化合物,其中5个化合物结构分别鉴定为:5,7-二羟基双氢黄酮(Ⅰ)、5,6-2H-6苯乙烯吡喃-2-酮(Ⅱ)、(5R,6S,7R,8R)-7-羟基-8苯基 四氢呋喃并[3,2-b]-2H-吡喃-2-酮(Ⅲ)、(6R,7R,8R)-6-(7,8-二羟基苯乙基)-5,6-2H-5-羟基-2-吡喃酮(Ⅳ)、(6R,7R,8R)-6-(7,8-二羟基苯乙基)-5,6-2H-吡喃-2-酮(Ⅴ)。结论:5种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14-O-取代冬凌草甲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将二酸酐与冬凌草甲素14位羟基缩合,再与氨基酸酯进行酰胺化反应,合成14-O-取代冬凌草甲素衍生物;采用MTT法测试所有目标化合物体外对肿瘤细胞株(BGC-7901,SW-480,HL-60,BEL-7402,A549和B16)的细胞毒性以及化合物2c和2d对小鼠H22肝癌在体抗肿瘤活性。结果:合成了10个新的目标化合物,其结构均经IR,MS及1HNMR确证;生物活性初筛结果显示,化合物2c,2d和3e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2c和2d在体抗肿瘤活性大于环磷酰胺和冬凌草甲素。结论:14-O-取代冬凌草甲素衍生物2c,2d和3e作为潜在的抗肿瘤候选化合物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