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半乳糖凝集素3(Gal-3)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促宫颈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官颈癌细胞株SiHa细胞,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Gal-3作用于细胞不同时间,对VEGF-C受体(VEGFR3)磷酸化的影响;以VEGF-C处理SiHa细胞10 min,免疫共沉淀法观察Gal-3与VEGFR3的蛋白交联变化;转染Gal-3 siRNA抑制Gal-3表达后,采用Transwell侵袭小室法观察VEGF-C对SiHa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Gal-3(10 μg/mL)处理SiHa细胞2 min、5 min及10 min后,均能促进VEGFR3磷酸化,其增加幅度分别为(162.4± 10.4)%(n=3,P<0.05)、(202.5±16.2)%(n=3,P< 0.01)、(282.4±18.6)%(n=3,P< 0.001).不同浓度的Gal-3(2、5、10 μg/mL)处理SiHa细胞10 min,均能促进VEGFR3磷酸化,其增加幅度分别为(144.6±6.5)%(n=3,P<0.05)、(192.8±12.4)%(n=3,P<0.01)、(263.6±15.4)%(n=3,P< 0.001).VEGF-C(100 ng/mL)处理SiHa细胞10 min后,与对照组比较,VEGFR3与Gal-3之间的蛋白交联明显增加.VEGF-C可明显促进SiHa细胞的侵袭,与对照组比较,其增加幅度为(263.6±32.8)%(n=5,P<0.01).而在转染特异性Gal-3 siRNA 48 h抑制Gal-3表达后,VEGF-C促细胞侵袭的能力明显减弱,抑制率为(80.5±10.2)%(n=5,P<0.01).[结论]Gal-3可介导VEGF-C促宫颈癌细胞侵袭的作用,这一效应可能与Gal-3交联VEGFR3蛋白,并进一步引发VEGFR3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表达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39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宫颈癌组织行Galectin-3、VEGF表达水平检测,同时收集患者的年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病理学类型、宫颈间质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特征指标。结果年龄<45岁组与≥45岁组之间、鳞癌组与非鳞癌组之间、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宫颈癌组织表达Galectin-3、VEGF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间质浸润≤1/2肌层组与>1/2肌层组之间、肿瘤直径≤2cm组与>2cm组之间,宫颈癌组织表达Galectin-3、VEGF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表达Galectin-3以及VEGF与肿瘤直径、宫颈间质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特征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Galectin-1(半乳糖凝集素-1)的检测在宫颈癌组织中的价值.方法:分析在本院接受手术切除术治疗的39例宫颈癌患者的宫颈癌和正常宫颈组织标本.比较两种组织的VEGF、Galectin-1表达差异,并探讨两者与宫颈癌组织的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标本共计39个,其中宫颈癌标本和正常宫颈组织标本各39个,宫颈癌组织的Galectin-1和VEGF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宫颈癌组织中的Galec-tin-1阳性表达率与VEGF表达呈现正相关的关系(r=0.334,P=0.039);宫颈癌组织中的Galectin-1、VEGF阳性表达率与组织的分化程度、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且组织分化程度越低、FIGO分期越高、淋巴结出现转移,相应的组织Galectin-1、VEGF阳性表达率越高.结论:VEGF、Galectin-1与宫颈癌组织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VEGF-C及VEGFR-3在宫颈癌中的表达,分析宫颈癌中两者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5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中VEGF-C和VEGFR-3蛋白表达。结果:50例宫颈癌组织标本中,VEGF-C阳性表达率为90%(45/50),VEGF-C和VEGFR-3两者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VEGF-C和VEGFR-3两者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结论:VEGF-C可能在宫颈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VEGF-C和VEGFR-3信号传递系统与宫颈癌组织的淋巴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01例胃癌组织、20例癌旁5 cm组织,通过组织芯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Galectin-3和VEGF的表达,分析Galectin-3、VEGF与胃癌临床病理指标及其预后的关系.结果 Galectin-3和VEGF在胃癌、癌旁组织中都有表达,胃癌中Galectin-3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1%和76.2%,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35.0%、25.0%(P<0.05);Galectin-3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43,P<0.05),Galectin-3和VEGF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预后有关(P<0.05).结论 Galectin-3和VEGF对于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浸润、转移和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宫颈癌组织(72例癌组织中,Ⅰ、Ⅱ期60例,Ⅲ、Ⅳ期12例;鳞癌60例(高分化19例,中低分化41例),腺癌12例)、19例正常宫颈组织中VEGF、VEGFC蛋白的表达。结果:宫颈癌组织VEGF、VEGFC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72%(43/72)和45.83%(33/72),而在正常宫颈组织均无阳性表达,两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表达随宫颈癌组织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的增高而增高;VEGF表达与癌组织临床分期有关(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宫颈癌组织中2者表达水平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宫颈癌组织中VEGF与VEGFC的表达不相关(χ2=0.117,P>0.05)。结论:VEGF和VEGFC2蛋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在宫颈癌的侵袭转移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郭浩 《医学综述》2011,17(2):210-213
淋巴管是肿瘤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越来越多淋巴管标志物的发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肿瘤淋巴管生成、肿瘤经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取得了较大进展。VEGF-C的表达与胃癌淋巴道转移、癌周淋巴管密度、生存率等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此外,实验动物模型与体外实验研究显示,抑制VEGF-C表达在胃癌治疗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现就VEGF-C与胃癌淋巴转移的相关性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组织中半乳凝素Galectin-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Galectin-3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浸润性宫颈癌Ⅰ、Ⅱ、Ⅲ期各10例组中的表达.10例正常宫颈作对照.结果宫颈癌Ⅱ期、Ⅲ期组织中Galectin-3表达阳性率均为90%,高于正常宫颈组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肿瘤〉2 cm组织中Galectin-3表达阳性率为94.75%,高于≤2 cm组阳性率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lectin-3在宫颈癌中的高表达与宫颈癌肿瘤大小发生和进展有关,可能成为监测宫颈癌病情进展有价值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Galectin-3、MMP-9和VEGF在20例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织和20例正常对照内膜组织中mRNA和蛋白的相对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Galectin-3、MMP-9和VEGF在40例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异位内膜组织和40例正常对照内膜组织中蛋白的表达,分析其在异位内膜组织中高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内膜比较,Galectin-3、MMP-9和VEGF在子宫腺肌病在位内膜组织中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蛋白相对表达量也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内膜比较,Galectin-3和VEGF在子宫腺肌病内膜中高表达(P?<0.05)。Galectin-3和MMP-9(r?=0.493,P?=0.001)、Galecein-3和VEGF(r?=0.616,P?=0.000)、MMP-9和VEGF(r?=0.441,P?=0.004)高表达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 Galectin-3、VEGF和MMP-9在子宫腺肌病内膜组织中表达升高且呈正相关,可能共同参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和异位侵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宫颈癌样本中半乳糖凝集素3(Gal-3)的表达水平,研究其在宫颈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6月1日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诊治的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癌组织活体取材,结合病理切片及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正常宫颈组织组(n=8),原位癌(CINⅢ)组(n=12),鳞癌I期组(n=10),鳞癌Ⅱ期组(n=9)。所取标本分别为正常对照宫颈组织和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组织标本。免疫印迹法检测Gal-3蛋白的表达情况。体外培养宫颈癌细胞株HeLa及SiHa细胞,转染siRNA(50nmol/L)抑制Gal-3表达后,采用MTT法、Transwell侵袭小室法观察其对宫颈癌细胞株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随着宫颈癌临床分期升高,Gal-3蛋白表达水平随之增加,与正常宫颈组织组比较,CIN、鳞癌I期(S(I))、鳞癌Ⅱ期(S(Ⅱ))组Gal-3蛋白分别增加了(35.2±8.4)%、(97.6±18.2)%和(179.4±2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培养的宫颈癌HeLa、SiHa细胞株上,与转染对照siRNA比较,转染Gal-3siRNA48h后可明显抑制Gal-3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81.6±4.7)%、(87.5±6.8)%。转染特异性siRNA48h后,以普通培养液(含10%胎牛血清)继续培养细胞24h,与对照组(转染非特异性siRNA组)比较,HeLa及SiHa细胞增殖率分别降低(42.4±6.4)%、(50.6±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侵袭细胞数目分别降低(48.6±5.8)%、(52.4±8.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al-3蛋白表达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Gal-3可能通过促宫颈癌增殖和侵袭能力,促进宫颈癌的恶性进展。  相似文献   

11.
VEGF—C与血VWGFR-3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检测50例直肠癌患者的直肠远端切缘组织中的VEGF—C、VEGFR-3蛋白表达,并取50例正常直肠组织作对照。结果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VEGF—C、VEGFR-3的表达要远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VEGF—C、VEGFR-3的表达与性别、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有关(P〈0.05),且VEGF—C、VEGFR-3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VEGF—C、VEGFR-3在直肠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二者的表达可能与直肠癌淋巴转移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判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0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结果90例非小细胞肺癌癌组织中,VEGF-C阳性率为77.3%(69/90),VEGFR-3阳性率为46.7%(42/90);且VEGF-C与VEGFR-3的表达呈正相关(r=0.721,P〈0.01)。VEGF-C阳性指数在转移组(54.65±13.23)高于未转移组(32.45±10.12)(P〈0.05)。随着癌细胞VEGF-C表达的强度增加,VEGFR-3阳性脉管数也随之增加,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非小细胞肺癌中,VEGFR-3阳性脉管数在淋巴结转移组(14.58±3.24)高于未转移组(10.51±2.32)(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高水平表达VEGF-C、VEGFR-3,两者表达呈正相关。它们可以作为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王羽  孙平  郭素芬 《医学综述》2009,15(12):1784-178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属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家族成员,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淋巴管生成因子,通过与其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结合后,主要参与肿瘤的淋巴管生成和区域淋巴结转移。VEGFR-3是VEGF-C在淋巴管内皮细胞上较特异的受体,对淋巴管生成发挥重要作用。胚胎时期表达于小静脉及淋巴管,成年后,仅限制表达于淋巴管内皮细胞,可作为成人淋巴管内皮细胞的标志物。本文将对VEGF-C、VEGFR-3的结构、功能及在食管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及研究现状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VEGFR-3信号途径在甲状腺癌淋巴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RT-PCR检测甲状腺癌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VEGFR-3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甲状腺癌组织及正常甲状腺组织VEGFR-3的表达,测定淋巴管密度.结果 甲状腺癌组织中VEGFR-3的表达率为100%,高于正常组织组(P<0.05);LVD在癌组织中显著高于正常组织对照组,且淋巴结有癌转移组(N+)的LVD显著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NO)(P<0.05).结论 甲状腺癌组织中高表达VEGFR-3,表达强度随淋巴结转移的严重度增加而增强,VEGFR-3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可能是导致甲状腺癌出现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结果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50例胃癌组织及20例癌旁正常胃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ER-2、VEGF-C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情况及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50例胃癌组织中HER-2、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8%(19/50)、48%(24/50);在胃正常组织中均无表达;HER-2、VEGF-C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与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53,P<0.05)。结论 HER-2、VEGF-C在胃癌组织中均存在表达,两者与肿瘤的浸润与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陈苏娟  陈苏蓉 《医学综述》2013,19(10):1863-1865
目的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与肿瘤TNM分期、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的关系,探讨其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侵袭、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胸外科2004~2008年手术切除的60例NSCLC患者的标本(其中鳞癌26例,腺癌34例),并同期选取15例正常支气管肺黏膜组织作为对照,所有标本均切片做HE染色,显微镜下作出病理诊断。运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亲生物素-过氧化物酶法(S-P法)研究肿瘤组织、正常肺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显微镜下计数阳性细胞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VEGF-C在NSCLC中存在较高表达,与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而与患者的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别无关。结论 NSCLC组织中VEGF-C高表达,提示恶性度高,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其有助于评估肺癌的转移趋向,分析病期,指导术后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RNA干扰技术抑制宫颈癌细胞VEGF-C表达,探讨干扰后VEGF-C、NF-κB、bcl-2基因的表达。方法根据人VEGF-C mRNA编码序列,设计RNA干扰的靶点,并用脂质体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通过RT-PCR法观察转染后肿瘤细胞VEGF-C、NF-κB、bcl-2基因的变化。结果转染siRNA 24h、48h可以使HeLa细胞VEGF-C mRNA含量降低,在24h降低80.63%±0.24%(P<0.001);在48h降低38.9%±0.85%(P<0.01);NF-κB mRNA含量也分别降低,在24h降低37.55±2.76%(P<0.05);在48h降低30.5%±3.82%(P=0.056);bcl-2mRNA含量同时分别降低,在24h降低76.95%±1.91%,(P<0.01);在48h降低64.11%±2.96%,(P<0.05))。结论脂质体介导的VEGF-C siRNA转染HeLa细胞后,可以有效抑制VEGF-C的表达;可能通过下调转录因子NF-κB,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子宫颈癌患者血清中半乳凝素9(Gal-9)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9例子宫颈浸润癌(平均年龄45岁),45例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26例正常妇女的血清(平均年龄均为40岁),应用ELISA方法检测Gal-9的表达,浸润癌组同时检测C反应因子(CR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比较相关性.根据血清检测Gal-9结果,选择其中4例子宫颈癌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法比较Gal-9蛋白的差异.结果 子宫颈癌组患者血清中Gal-9的表达为27.15ng/L,正常组为17.43ng/L,CIN组为21.20 ng/L,浸润癌组血清中Gal-9的表达与CRP和VEGF呈正相关.血清高表达Gal-9的肿瘤组织中Gal-9蛋白的表达高于低表达者.结论 血清中Gal-9的产生与子宫颈癌细胞有关.Gal-9在子宫颈癌的形成和侵袭过程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