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目的 探讨膳食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综合防治中的作用,旨在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定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00例首次被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健康宣教,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膳食干预,对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比较2组患者血压达标率及再住院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达标率为80.00%(40/50),而对照组患者血压达标率为62.00%(31/50),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血压达标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34,P=0.047).结论 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开展膳食干预有利于高血压患者提高临床血压达标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对防治高血压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社区全科医生对高血压施行综合防治干预的效果。方法 53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干预组(28例),社区全科医生给予干预组患者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措施,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干预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较对照组改善显著,患者的满意度与用药依从性相对对照组较高,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全科医生实施高血压综合防治干预措施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切实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现已成为我国居民致残及病死的主要原因,因此,积极防治高血压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环节[1]。目前,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加大,高血压也呈现了年轻化发展趋势。高血压的护理得当会使治疗事半功倍,反之则会影响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因此,掌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依照WHO/ISH1999高血压指南的诊断标准,选取本中心辖区内高血压患者218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前后一系列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对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的知晓率上升,自身生活行为方式有改善,高血压控制率得到提高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措施是管理和控制高血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行为干预控制高血压发生发展和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法我院体检中心通过对高血压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面对面教育、宣传栏、电视、发放健康手册、深入单位及社区),进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行为干预(包括生活方式、饮食、运动以及自我管理及药物治疗的指导).结果 实行行为干预后与非干预作比较,5项行为认知程...  相似文献   

6.
林学  陈敏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5):675-676
目的:评价老年高血压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对2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实行建档、随访、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运动与行为干预、规范合理用药等综合干预措施,比较观察干预前后血压水平、高血压知晓率、生活方式变化、血脂与血糖以及肥胖的变化。结果:综合干预后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干预前明显降低(P〈0.001),高血压知晓率明显增高(P〈0.001),合理膳食、经常参与运动、戒烟限酒等良好的生活方式明屁增多(P〈0.001),血脂异常、肥胖、血糖异常发生率明显降低(P〈0.001)。结论:综合干预可以强化患者的健康意识,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高血压的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社区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治疗的作用。方法将我社区18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两个组,每组各93例,对两组分别实施综合干预和常规干预。结果通过1年时间的跟踪随访,发现干预组患者在相关知识的掌握上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干预组高血压控制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29,P<0.01。结论采取干预组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入户随访,定期开展各种活动,宣传讲解各方面知识以及强化患者心理情绪,改善患者的饮食习惯,对提高患者药物依从性和控制血压是非常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社区2011年11月—2013年11月诊断的高血压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行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率为68.2%(30/44),高于对照组的40.2%(1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42/44),高于对照组的68.2%(3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的社区综合干预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张敏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2):64-65
目的:评价对高校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2005年10月~2007年10月抽取在体检或门诊中确诊的EH胛患者204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在健康教育、生活方式、用药等方面采取了综合防治。结果:经过两年的干预,干预组的控制体重、对照组的DBP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5项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综合干预是防治老年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庭综合护理干预对出院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将出院的8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实施家庭综合护理干预指导。2组患者分别于出院后3个月和6个月返院复查血压,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正常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实施家庭综合护理干预对出院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社区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正规服药率的干预,观察对高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 实验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正规服药率和血压控制率的测评后进行社区综合干预,对照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进行干预.2年后对各组血压控制率的测评,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综合干预,实验组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善明显,正规服药率和控制率明显提高.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社区综合干预可以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明显提高正规服药率控制率.降低了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朱红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152-153
目的探讨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32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降压治疗及就诊时随机健康教育;干预组实施多种方式进行社区干预,包括:生活方式管理、饮食管理、心理支持、用药管理。结果实施社区干预前干预组及对照组高血压知晓、服药依从性、收缩压、舒张压、血压控制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社区干预1年后干预组高血压知晓率87.50%、服药依从性80.63%高与对照组的51.25%、49.38%(P<0.05);收缩压(122.56±14.80)mmHg、舒张压(70.34.12±5.45)mmHg低于对照组的(132.49±13.13)mmHg、(80.23±9.54)mmHg(P<0.05),血压控制性93.75%高与对照组的70.00%(P<0.05)。结论实施社区综合干预能提高社区高血压治疗效果减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药学干预的治疗效果和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34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药学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用药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抗高血压用药知识掌握情况、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52.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方法、给药时机、用药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的知识掌握度分别为88.24%、82.35%、82.35%、94.12%,均高于对照组的52.94%、47.06%、47.06%、64.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规律用药率、健康饮食率、合理运动率分别为94.12%、88.24%、82.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71%、52.94%、4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按时回访率、戒烟戒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药学干预用于高血压患者治疗中,能够实现对患者疾病的监测,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对抗高血压用药知识的掌握度,遵医嘱按时用药,科学饮食,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适当运动,增强自身免疫能力,应用价值较高,适宜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要点,总结工作体会。方法 51例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51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未出现死亡病例,仅有1例(2.0%)患者出现伤口感染;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血压各项指标及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显著,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程度达到96.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泌尿外科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血压指标,促进预后,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6~2010年高血压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31.86±5.15)mmHg、(82.68±6.41)mmHg,均低于对照组的收缩压(161.69±11.89)mmHg、(98.56±7.68)mml-Ig,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的综合护理及干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31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作为干预组;另将2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子痫发作、宫缩乏力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的顺产率为51.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9.2%。干预组发生新生儿窒息者2例,子痫发作者1例,宫缩乏力者3例;对照组发生新生儿窒息者7例,子痫发作者4例,宫缩乏力者6例,护理干预组各项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进行综合护理可以起到较好的干预效果,能有效降低手术生产率,降低新生儿窒息、子痫发作、宫缩乏力的发生,提高母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社区不同级别高血压患者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京西路社区5个居委会健康档案登记在册的高血压患者4 776人为干预组,进行心血管事件风险评估,分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在社区高血压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干预,干预时间2年,比较干预前后各组的规范管理率、控制率。结果 :通过2年的社区高血压中西医综合干预,3组高血压患者的规范管理率有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低危组的血压控制率比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两组血压控制率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干预是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有效途径,高危组患者是今后关注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血压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控制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社区的257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其建立档案,详细记录其当前血压和各项生化指标,在1年内给予运动、用药、饮食、健康教育、心理等指导,观察并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遵医嘱率以及血糖、血脂的好转率等。结果经有效干预后,患者对高血压的知晓率显著增高,其血压由(170±8) mm Hg下降至(135±11)mm Hg,治疗率由30.7%上升至68.5%,控制率则由20.2%上升至40.5%,高血脂以及高血糖也趋向好转,干预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内的高血压患者采取规范化的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不仅能够有效控制血压,还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采用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的方案控制疾病,统计该方案的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10月笔者所在社区的高血压患者400例建立档案,详细记录当前血压及各项生化指标,在1年时间内给予饮食、运动、心理、药物、健康教育等指导,观察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遵医嘱率及血糖、血脂的转好率。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血压降低,服药率及遵医嘱率升高,高血脂、高血糖明显转好,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社区管理和综合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有较好疗效,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社区综合干预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于绍兴市越城区北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登记治疗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两两配对后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定期体检并调整治疗药物剂量、组织健康教育等社区综合干预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在首次就诊并开药后由患者自行服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血压控制情况、高血压并发症情况、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均顺利完成研究,对照组患者中1例死于脑出血,2例失访。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率为76.00%,高于对照组的2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低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采用社区综合干预治疗高血压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降压水平和血压控制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