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乳腺癌患者长期应用三苯氧胺后子宫内膜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三苯氧胺(他莫昔芬Tamoxifen,TAM)是一种非甾体类雌激素拮抗剂,现在,已成为乳腺癌患者尤其是绝经后妇女的首选内分泌治疗药物,无论对乳腺癌的缓解,复发的预防,还是患者的生存时间都有显著效果.但是TAM同时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1985年以来,有关乳腺癌患者应用TAM作为辅助治疗导致子宫内膜病变的报道越来越多,因此,乳腺癌长期应用TAM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及是否增高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成为当今普遍关注的问题,笔者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陈耿生  顾振鹏 《广东医学》1999,20(10):815-816
三苯氧胺(tamoxifen,TAM)是一种非甾体类雌激素拮抗剂,现在,已成为乳腺癌患者首选辅助药物,无论对乳腺癌的缓解率、预防复发,还是患者的生存时间都有显著效果[1]。但是TAM同时具有弱雌激素样作用,1985年以来,有关乳腺癌患者应用TAM作为辅助治疗导致子宫...  相似文献   

4.
三苯氧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三苯氧胺治疗5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琴慧 《上海医学》1992,15(4):205-207
  相似文献   

6.
三苯氧胺对乳腺良性疾病的化学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坤  杨学宁 《循证医学》2003,3(3):145-148
1 文献类型 预防2 证据水平 1b3 文献来源Elizabeth Tan-Chiu, Jiping Wang, Joseph P, et al. Effects of Tamoxifen on Benign Breast Disease in Women at High Risk for Breast Cancer[J]. Journal of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2003, 95(4):302-3074 背景 问题:三苯氧胺能否降低乳腺良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正> 子宫内膜异位症(以下简称异位症)是一种良性浸润性疾病,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其发病率不断提高,已成为一种常见病。我们于1989年1月至1993年12月间用三苯氧胺(TAM)治疗异位  相似文献   

8.
孙红  张惜阴 《上海医学》1994,17(9):511-513
本研究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雌二醇、孕酮的组织化学方法(简称酶联组化法)检测16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癌组织雌、孕激素受体,观察经三苯氧胺20mg每日三次口服10天治疗前后受体含量及病理组织学的改变,发现治疗前:子宫内膜癌组织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56.25%,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为37.5%,治疗后:雌激素受体阳性率为62.5%,孕激素受体阳性率为68.75%,16例中有3例病理组织学检查仅见混合型增生过长或增生期子宫内膜,另外6例组织学分级有好转。本研究结果提示:三苯氧胺治疗子宫内膜癌有一定效果,其作用机理可能为直接作用于肿瘤组织,或通过孕激素受体的增加而使肿瘤组织的生长受抑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患者服用三苯氧胺(TAM)后对卵巢癌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78例女性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组(2954Y1)为乳腺癌术后服用TAM的患者,其中绝经前及围绝经期患者150例,绝经1年后患者145例;对照组(183例)为乳腺癌术后未服用TAM的患者,其中绝经前及围绝经期患者102例,绝经1年后患者81例。比较两组患者卵巢癌的发病率,以及绝经前、后两组患者卵巢癌发病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卵巢癌的发病率为4.41%(13/295),对照组患者中卵巢癌的发病率为1.09%(2/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绝经前及围绝经期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卵巢癌发病率分别为7.33%和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绝经后患者中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卵巢癌发病率分别为1.38%和1.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绝经前、后患者卵巢癌的发生率7.33%和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服用TAM后卵巢癌的发病率升高,其主要对绝经前患者的卵巢癌发病率有影响,对绝经后患者的卵巢癌发病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三苯氧胺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绝经后乳腺癌患服用三苯氧胺(TAM)后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21例绝经后乳腺癌患服用TAM(TAM组)后出现阴道出血而行B超检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另外以同时期无TAM服药史的非乳腺癌患因绝经后阴道出血而行B超检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的59例作为对照组。结果:TAM组发生子宫内膜息肉和宫颈息肉共8例(38.1%),而对照组为10例(16.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性(P<0.05)。TAM组发生子宫内膜增生7例(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例(13.2%,P<0.05)。结论:乳腺癌患服用TAM后子宫内膜病变增多,故应监测这些患的子宫内膜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服用三苯氧胺(tamoxifen,TAM)引起的子宫内膜病理变化。方法将服用TAM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或B型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异常患者80例分为绝经前组(58例)和绝经后组(22例)。根据服用TAM时间(T)长短,分为T〈2年组40例和T≥2年组40例,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结果口服TAM易发生子宫内膜病变,且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癌均发生在绝经后组。乳腺癌患者使用TAM发生子宫内膜病变与服药时间长短并无显著关联。结论乳腺癌患者使用TAM治疗发生子宫内膜病变的风险增加,建议用药前进行妇科评估,包括B超了解子宫内膜厚度,并加强用药期间的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苯氧胺(TAM)对乳腺癌患者宫颈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33例乳腺癌术后服用TAM患者(TAM组)及106例无TAM服药史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宫颈检查,ThinPrep液基薄层制片,观察其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TAM组宫颈上皮细胞异常的发生率为11.6%(27/233),明显高于对照组4.7%(5/106)(P〈0.05);两组霉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4.72%和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M组绝经前后宫颈上皮细胞异常及霉菌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5.4%、8.5%、5.8%和3.9%,均无显著差异。结论:乳腺癌患者服用TAM后宫颈上皮细胞异常的发生率增高,与绝经状态无关。对乳腺癌术后服用三苯氧胺患者应进行规律的宫颈涂片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相关1(urothelial carcinoma-associated 1,UCA1)基因及miR-18a在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阳性的乳腺癌细胞他莫昔芬耐药中的作用和调控机制。方法: 通过反转录实时定量PCR测定乳腺癌细胞中UCA1和miR-18a的表达,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验证miR-18a和UCA1 3′UTR区域结合。在他莫昔芬敏感的MCF-7细胞中过表达UCA1或敲减miR-18a,在他莫昔芬耐药的LCC9和BT474细胞中敲减UCA1或过表达miR-18a,CCK-8方法测定细胞活力,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测定细胞克隆形成能力,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结果: 他莫昔芬耐药的LCC2、LCC9和BT474细胞中,UCA1表达量显著高于他莫昔芬敏感的MCF-7细胞。MCF-7细胞在0.1 μmol/L 他莫昔芬处理后,UCA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UCA1过表达提高了MCF-7细胞在他莫昔芬处理后的活力,而UCA1 siRNA则显著降低了LCC9和BT474细胞在他莫昔芬处理后的活力。在MCF-7细胞中,相对于质粒对照+他莫昔芬组,UCA1+他莫昔芬组的克隆数目多19.0%,克隆平均大小增加29.0%,G1期细胞比例减少7.3%,S期细胞增加6.7%。在BT474细胞中,相对于siRNA对照+他莫昔芬组,si-UCA1+他莫昔芬组的克隆数目少54.0%,克隆平均大小减少42.0%,G1期细胞比例增加9.0%,S期细胞减少6.2%。UCA1有一个miR-18a结合位点,敲减miR-18a提高了MCF-7细胞在他莫昔芬处理后的活力,过表达miR-18a则显著降低了BT474细胞在他莫昔芬处理后的活力。在MCF-7细胞中,相对于对照+他莫昔芬组,miR-18a抑制+他莫昔芬组的克隆数目多15.0%,克隆平均大小增加33.0%,G1期细胞比例减少8.8%,S期细胞增加5.3%。在BT474细胞中,相对于对照+他莫昔芬组,miR-18a过表达+他莫昔芬组的克隆数目少47.0%,克隆平均大小减少25.0%,G1期细胞比例增加13.3%,S期细胞减少7.9%。结论: UCA1可以通过竞争性抑制miR-18a增强乳腺癌细胞的他莫昔芬治疗耐药。  相似文献   

14.
陈妍  戴威  阮海波  金力薇 《北京医学》2014,36(2):114-117
目的 研究有机阴离子转运蛋白(OATP1B1)T521C基因多态对雌激素受体(ER)阳性乳腺癌患者他莫昔芬疗效的影响.方法 入选186例ER阳性乳腺癌患者,收集其临床特征、他莫昔芬使用情况和生存状态等相关资料;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3 ml或石蜡组织切片用于DNA提取;焦磷酸测序技术进行OATP1B1 T521C基因分型;查明OATP1B1 T521C等位基因在死亡组和存活组的分布情况,分析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孕激素受体(PR)和C-erbB2对ER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OATP1B1 521TT、TC、CC 3种基因型在死亡组的分布频率为82.5%、17.5%和0,等位基因T和C的频率为91.3%和8.8%.OATP1B1 521TT、TC、CC 3种基因型在存活组的分布频率为74.7%、21.9%、3.4%,等位基因T和C的频率为85.6%和14.4%.OATP1B1 T521C等位基因频率在死亡组(8.8%)和存活组(14.4%)频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死亡组和存活组的年龄、绝经状态、肿瘤大小和P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淋巴结转移所占比例高于存活组(36/40 vs.77/146,P<0.001),C-erbB2阳性率高于存活组(27/40 vs.45/140,P<0.001).结论 OATP1B1 T521C变异对接受他莫昔芬治疗的ER阳性乳腺癌患者预后没有显著影响,而淋巴结转移和C-erbB2表达阳性与乳腺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TAM)后并发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判断其与停用TAM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0年至2011年TAM相关子宫内膜癌42例按临床病理服药时间的长短分:A组,服用TAM低于12个月者,共22例;B组,服药超过12个月者,共20例;回顾性分析2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患者确诊子宫内膜癌时年龄范围32~85岁。其中确诊乳腺癌年龄、体重指数、应用激素替代治疗、TAM单次剂量、持续时间、累积剂量并无明显差异;但确诊子宫内膜癌年龄、是否绝经及确诊2种癌的时间间隔及组织学类型、病理分期、肌层及宫颈浸润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A组相比,B组肿瘤病理分期级别更高,组织学类型更具有侵袭性,可能与B组年龄更大及包含更多的绝经患者相关。  相似文献   

16.
托瑞米芬与他莫昔芬治疗进展期乳腺癌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文  王小虎  杨克虎  田金徽  刘锐锋 《医学争鸣》2009,30(11):1026-1029
目的:评价托瑞米芬(TOR)与他莫昔芬(TAM)治疗进展期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BMdisc,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并辅以手工检索和其他检索.按纳入标准全面搜集有关TOR对比TAM治疗进展期乳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截至2008-06.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4.2.6质量评价标准,由2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研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进行资料提取,采用RevMan4.2.1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R)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计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结果: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368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TOR组与TAM组相比,1,3a总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a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RR和95%可信区间(CI)分别为1.00(0.97,1.03),1.04(0.98,1.09),1.06(1.01,1.12);1,3a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a无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RR(95%CI)分别为1.00(0.98,1.02),1.05(1.00,1.10),1.08(1.02,1.15);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及客观缓解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RR(95%CI)分别为1.41(0.90,2.22),0.91(0.71,1.17),0.97(0.82,1.14).TOR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TAM组,生存质量与TAM组相似.结论:TOR在提高进展期乳腺癌患者的远期生存率和安全性方面均优于TAM.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来曲唑与三苯氧胺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2月~2011年1月收治的93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三苯氧胺治疗,观察组48例采用来曲唑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缓解率为8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的肿瘤临床分期情况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论来曲唑应用于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中疗效更为满意,安全性好,是临床首选的治疗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2):16-19
目的 通过评估宫腔镜下内膜活检的病理结果,以评价他莫昔芬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市妇幼保健院2011年1月~2018年1月92例服用他莫昔芬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无症状仅有子宫内膜增厚者62例,阴道不规则出血者30例。所有患者行阴式超声检查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术,术中使用鳄口型活检钳钳夹异常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宫腔镜检查和病理结果两者的符合率较高,尤其是对于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符合率达100%。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的患者发生内膜恶变几率较高(20%),而无症状患者癌变率仅为3.2%。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同时内膜病理类型增多。结论 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长期口服他莫昔芬可引起子宫内膜病变。临床上对服用他莫昔芬的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应常规行阴式超声检查来随访子宫内膜情况,若子宫内膜增厚或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的症状,应采取宫腔镜检查和活检术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和良性乳腺疾病患者血清中VEGF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36例乳腺癌患者、22例乳腺纤维腺瘤及乳腺囊性增生患者和35例正常健康女性血清VEGF含量,分析VEGF与临床指标的关系。 结果:VEGF水平乳腺癌组[(145.8±13.6)ng•L-1]与良性病变组[(80.47±3.58)ng•L-1]和正常对照组[(58.38±7.04)ng•L-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VEGF水平有淋巴结转移者[(188.40±19.80)ng•L-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94.02±12.04)ng•L-1](P<0.01)。 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中VEGF含量可能成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辅助指标之一,有助于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手术治疗病人心理障碍的作用。方法选择认知能力无障碍的乳腺癌患者,入院时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测试,根据临床观察和焦虑自评量表测验结果,制定了乳腺癌患者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方案,出院前再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进行测试,对比入院时、出院前的焦虑程度和配合治疗程度。结果乳腺癌患者入院时、出院时SAS结果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方案,可以有效地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配合治疗程度,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和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