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总结1994-1995年颅脑外伤所致急性颇高压施行急诊手术65例麻醉体会。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5例中,男50例,女15例。年龄13岁~68岁,平均年龄42岁。病情分级(ASA)Ⅲ级14例,Ⅳ~Ⅴ级51例,主要由车祸、重物击中头部所致。经CT或MRI诊断为重型脑挫伤,颅内血肿或脑疲形成。1.2麻醉处理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1,入手术室时用NELLORN6000监测Pztco25.06-6.66kPa,CRITICARE508监测SpO280%-94%,SBp21.3-28kPa,DBp12.8-19kPa,HR58-80次/min,经清除口咽部分泌物,面罩供氧,SpO2上…  相似文献   

2.
数字减影CTA图像质量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CTA(Digital Subtraction CT Angiography,DS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用颅底骨血管模型,16层螺旋cT(Brightspeed elite)扫描:1)轴位螺旋和非螺旋同一参数重复10次扫描;(2)两组同样的参数放在同一序列内,曝光间隔时间不同(2.3s,3.5s,4.1s,4.7s,5.9s;4s,5s,6s,7s,8s)和采集层数不同(32,41,48,51,55;60,64,72,77,80),各重复1次扫描;(3)模拟注药后按(2)的参数扫描,采集80层,曝光间隔时间为2.4s,重复5次扫描.结果:非螺旋轴扫重复10次,减影成功率为100%,螺旋轴扫重复10次减影成功率为20%;同一序列相同两组扫描,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为0.6的整数倍时减影成功率为100%,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不为0.6的整数倍时减影均不成功.不同采集层数减影成功率为85%,不成功扫描重复后完全减影.模拟注药后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为9s,5次减影成功率为100%,得到清晰的减影"血管"图像.结论:球管曝光起始位置是影响DSCTA图像质量的重要因素,控制球管重复曝光间隔时间为球管转速的整数倍可确保球管曝光起始位置相同;探测器的使用宽度不影响DSCTA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颅高压是颅内病变的常见并发症,严重时可发生脑疝而导致死亡。婴儿虽然前囟、颅缝未闭在颅高压时可起到一定的代偿作用,但由于年幼儿颅腔容积代偿能力差,所以临床上年龄愈小对颅高压的代偿能力愈差,病死率越高,是小儿危重急症之一,也是脑功能衰竭的一个表现。不及时急救,可能有生命危险。2003年3月-2005年5月我科收治急性颅高压2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用经颅多普勒(TED)超声诊断仪观察了25例临床脑死亡患者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FVmca)的变化。结果发现,25例FVmca均有相似的改变:首先,FVmca频谱中舒张期末血流速度(Vd)明显降低,脉搏指数(PI)增加;继之,Vd继续下降;最后,出现Vd反向,所有患者均显示收缩期正向流速和舒张期反向流速的特征性双向TCD波形。持续6h后,出现脑死亡征象。提示TCD可作为一项新的无创伤性判断脑死亡的标准。  相似文献   

5.
小儿脑死亡的经颅多普勒超声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和颅外颈动脉CTA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颈动脉超声和颅外颈动脉CTA检查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发现颈动脉斑块中的作用。方法 对2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DUS、CTA及DSA检查,以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研究协作组狭窄测量标准计算狭窄率。结果 超声对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CTA和DSA,但对颈动脉狭窄尤其是轻度狭窄敏感性较CTA低。结论 DUS和CTA结合使用在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及发现颈动脉斑块中具有互补作用,可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7.
<正>例1,男,37岁。患者早在1973年7月双下肢无力加重,走路易跌倒,当时按风湿治疗,无好转。于1978年5月双下肢不能走路,出现小便费力,按压腹部才可排尿,大便秘结,在当地医院做椎管造影示椎管不通畅,按蛛网膜粘连治疗,给予氟美  相似文献   

8.
苍思红 《黑龙江医学》2001,25(11):868-869
正常人的颅腔和颅内容物保持一个动态的压力平衡 ,当脑脊液压力 >180mmH2 O( 1 77kPa)时 ,这种稳态平衡遭到破坏 ,称为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后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最后导致脑血流完全停止 ,脑细胞坏死 ,脑死亡。1 病因脑水肿、颅内占位病变、脑脊液的吸收障碍或分泌增加引起脑积水等 ,使颅腔变小 ,颅内容物体积增加 ,导致颅内压增高。2 临床表现2 1 颅内压增高时的症状颅内压增高主要症状为头痛、呕吐。急性颅内压增高时 ,头痛剧烈伴喷射样呕吐 ;视乳头水肿 ,外展神经麻痹 ,局灶神经系统体征加重 ,严重时可引起脑疝、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肠系膜血管超声与CT血管造影(CTA)对急诊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浙江省台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疑似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超声、CT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诊断结果 为金标准,分析肠系膜血...  相似文献   

10.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脑死亡的观察(4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杨波,冯祖荫,张志强,徐国本,常近乐(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郑州450052)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超声,脑损伤,脑死亡脑死亡的诊断方法多样,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作者旨在通过应用经颅多普勒(tra...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MSCTA)技术与高压注射器应用的匹配问题。方法选取720例(年龄18—85岁,平均60.2岁;男465例,女255例)作CT检查的患者,使用Siemens公司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扫描机及德国Ulich高压注射器和优维显370mgl/ml浓度的非离子型对比剂静脉团注,观察CT的影像效果。结果高压注射器与MSCTA扫描的合理匹配可取得良好的影像效果。结论正确熟练掌握高压注射器,使MSCTA扫描时间和团注速度、剂量相匹配有助于提高影像诊断疾病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急性创伤性气颅CT诊断价值。方法 对40例急性创伤气颅作CT扫描,根据CT表现及病情程度分型,并观察25例CT随访情况。结果 I型:单纯非张力型13例(32.5%);Ⅱ型:单纯张力型8例(20%);Ⅲ型混合非张力型13例(32.5%);IV型:混合张力型6例(15%)。25例CT随访情况,13例1-3天内吸收,9例4-5天内吸收,2例6-9天内吸收,1例死亡。结论 CT是准确诊断急性创伤性气颅,判断病变部位、范围以及分型的一种有效方法,对指导临床治疗方案制订和病情的预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14.
李梅 《中国医疗设备》2007,22(11):90-91
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与多层螺旋CTA(MSCTA)扫描相匹配运用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方法:摸索出一套高压注射器与MSCTA扫描的合理应用方法.结果:高压注射器与MSCTA扫描在人体各部位准确的扫描时间,可取得良好的影像效果.结论:高压注射器在MSCTA扫描中的应用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影像诊断疾病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医学》2017,(5):449-450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10—2016-10间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重型颅脑损伤深度昏迷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仪对患者脑血流进行监测。分析脑死亡结果与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46例患者经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分成两组,脑死亡组18例患者,在其检测过程中有16例出现完全RDF,2例出现钉子波形;两组在MCA-Vm、PI以及出现RDF例数上比较有明显差异,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脑死亡患者的诊断中,具有操作方便、无创伤、费用经济、灵敏度和特异性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秀梅 《中外医疗》2015,(6):177-178
目的:对肺部慢性炎症与原发性肺癌供血动脉CTA的影像表现进行对比研究。方法以该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肺部慢性炎症患者作为慢性肺炎组、以30例原发性肺癌作为原发性肺癌组,所有患者均行64层螺旋CT扫描,以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研究对象的支气管动脉内径、慢性肺炎组与肺癌组的体外循环供血率。结果慢性炎症组、肺癌组与对照组的支气管动脉的内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慢性炎症组肺体外循环动脉供血率为46.67%,肺癌组肺体外循环动脉供血率为16.67%,慢性炎症组显著高于肺癌组(P<0.05)。结论支气管动脉扩张普遍存在于肺部慢性炎症及原发性肺癌中,尤其肺部慢性炎症的支气管扩张更明显,两者的供血动脉CTA表现能够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TCD与CTA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雪  刘会玲  李韬  王枫 《疑难病杂志》2009,8(4):204-20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与CT血管造影(CTA)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2例临床高度怀疑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在2周内行TCD与头颅CTA检查,分析两者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TCD与头颅CTA符合性以CTA为标准,TCD对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的敏感性为87.6%,特异性为94.1%,符合率为84.3%;TCD对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狭窄的敏感性73.7%,特异性为84.3%,符合率为89.2%。结论TCD对颅内动脉狭窄诊断可靠性好,CTA为脑血管狭窄提供进一步有效的检查手段,TCD与CTA互补应用可为脑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DF)下肢动脉病变的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影像学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以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确诊的57例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血管数字减影(DSA)、CTA、MR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比较CTA、MRA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同时选择同期确诊的50例DF非下肢动脉病变患者为对照组,单因素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DF下肢动脉病变危险因素。结果 CTA对膝下动脉、总体诊断敏感度分别为64.13%、90.78%,准确度分别为88.89%、94.72%,均显著低于MRA的98.91%、98.39%,97.66%、9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A、MRA对膝上动脉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DF下肢动脉病变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体重指数(BMI)、餐后2h血糖(2h PG)。结论 CTA、MRA对DF下肢动脉病变诊断均有一定的价值,但MRA对下膝动脉病变诊断敏感度、准确度显著高,同时需对患者血压、血糖等指标监测,以了解DF发生、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多层螺旋CT进行门静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了解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周围侧支血管及胃左肾静脉分流道的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32例怀疑有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进行门脉CTA检查,分别行动脉期和门脉期双期CT扫描和重建.结果 32例患者中有27例存在门脉高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其中4例为胰腺炎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的原因是胰腺炎所致脾静脉中断,造成胃底静脉曲张出血;3例为肝内门脉海绵样变性;9例为门脉高压伴胃底-左肾静脉分流道;11例为单纯肝硬化、门脉高压.结论门脉CTA是门脉高压、食道和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重要检查手段,可以明确发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范围、程度及变异,并可发现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的病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多层螺旋CT进行门静脉CT血管造影(CTA)成像,了解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周围侧支血管及胃左肾静脉分流道的情况,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对32例怀疑有门静脉高压的患者进行门脉CTA检查,分别行动脉期和门脉期双期CT扫描和重建。结果32例患者中有27例存在门脉高压,胃底、食道静脉曲张。其中4例为胰腺炎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的原因是胰腺炎所致脾静脉中断,造成胃底静脉曲张出血;3例为肝内门脉海绵样变性;9例为门脉高压伴胃底-左肾静脉分流道;11例为单纯肝硬化、门脉高压。结论门脉CTA是门脉高压、食道和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的重要检查手段,可以明确发现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的范围、程度及变异,并可发现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的病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